导读:本文包含了河蜾蠃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河蜾蠃蜚,壬基酚,五氯酚,硝基苯
河蜾蠃蜚论文文献综述
郑佳佳,王睿睿,林志浩,梁军辉,闫启仑[1](2014)在《壬基酚、五氯酚及硝基苯对端足类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的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检测海洋中环境激素及芳烃类化合物对端足类生物的污染危害,实验选择端足类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其在壬基酚、五氯酚、硝基苯叁种有机污染物暴露下的96 h急性致死毒性效应和7 d慢性DNA损伤毒性效应。计算获得壬基酚、五氯酚和硝基苯对河蜾蠃蜚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0、465、25 000μg·L-1,叁种有机污染物对河蜾蠃蜚的毒性强弱顺序为壬基酚>五氯酚>硝基苯。运用碱解旋法检测壬基酚、五氯酚和硝基苯对河蜾蠃蜚DNA损伤的程度,计算得到7 d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30、256、11 000μg·L-1。实验结果表明:叁种有机污染物浓度的不断加大,引起河蜾蠃蜚DNA损伤程度的不断增加,呈显着的剂量-效应关系。(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梁军辉,王睿睿,闫启仑,林志浩[2](2013)在《Cd~(2+)、Cr~(6+)、Hg~(2+)叁种金属对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的急性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并比较端足类河蜾蠃蜚对Cd2+、Cr6+、Hg2+叁种不同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在实验室通过半静态方式,对河蜾蠃蜚进行了96 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河蜾蠃蜚被放入实验溶液后会迅速无规律游动,之后运动频次逐渐减少;Cd2+、Cr6+、Hg2+对河蜾蠃蜚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46 mg/L、5.7 mg/L、3.6μg/L,叁种重金属对河蜾蠃蜚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2+>Cd2+>Cr6+;Cd2+、Cr6+、Hg2+对河蜾蠃蜚的毒性效应与其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毒性强度随其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4期)
陈君[3](2011)在《有机磷农药对端足类河蜾蠃蜚的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磷农药的诞生使我国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但大量地使用有机磷农药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机磷农药不但能对内陆的土壤、大气、水等造成污染,在一些河流入海口及近岸海域的海水检测中也同样发现大量有机磷农药的存在。本文将最为常见的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久效磷叁种有机磷农药作为污染物,选用端足类生物河蜾赢蜚为受试生物,研究叁种有机磷农药对河蜾赢蜚的毒性效应,为加强近岸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急性毒性实验,确定甲基对硫磷、久效磷、马拉硫磷对河蜾赢蜚的半致死浓度(LC50)、最高安全浓度(NOEC)、最低效应浓度(LOEC);研究甲基对硫磷、久效磷、马拉硫磷对河蜾赢蜚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久效磷对河蜾赢蜚96h的LC50分别为1.4μg·L-1、2.9μg·L-1、20.8μg·L-1。比较叁种有机磷农药的物化参数及实验结果,叁种有机磷农药中甲基对硫磷的毒性最强,其次是马拉硫磷,久效磷的毒性最低。2.通过慢性毒性实验,掌握甲基对硫磷、久效磷、马拉硫磷对河蜾赢蜚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氧化酶活性及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暴露浓度相同的条件下,SOD、CAT活性和GSH含量,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总体上出现了先升高后下降的的趋势,但也有受到抑制的,如甲基对硫磷1.5gg·L-1浓度组的SOD活性在实验的第7天受到抑制,而其他组则没有出现明显的抑制现象。3.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测定甲基对硫磷、久效磷、马拉硫磷对河蜾赢蜚DNA的损伤程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叁种农药浓度的升高DNA受损的细胞数不断增多。甲基对硫磷1.5gg·L-1浓度组的细胞损伤率为100%;马拉硫磷3gg·L-1浓度组的细胞损伤率为72%;久效磷20gg·L-1浓度组的细胞损伤率为67%。(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1-05-01)
王睿睿,闫启仑,韩明辅,陈红星,闫吉成[4](2010)在《河蜾蠃蜚对镉的急性毒性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端足类生物是沉积物毒性检测的优选受试生物,定量评价污染物质对其的毒性十分必要.为筛选我国端足类生物用于毒性检测,通过加标镉海水的急性毒性实验,检测了端足类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对重金属镉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镉对河蜾蠃蜚的毒性效应与其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且毒性强度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镉对河蜾蠃蜚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1.46mg·L-1,与镉对其他端足类生物的96hLC50具有可比性.(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王超,闫启仑,陈红星,闫吉成,王睿睿[5](2009)在《端足类河蜾蠃蜚生活周期及其沉积物毒理敏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大连河口底栖端足类河蜾赢蜚的生活周期、繁殖及其对沉积物中典型污染物的敏感性等特征,并讨论了其作为实验室长期培养的沉积物毒性检测受试生物的适宜性.结果表明,河蜾赢蜚幼体在实验室环境下繁殖数量多,容易培养.其野生个体的毒性敏感性高,是沉积物毒性实验较理想的受试生物.本文结果可为我国海洋底栖端足类的培养和沉积物毒性生物检测工作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王超,王睿睿,闫启仑,陈红星,闫吉成[6](2009)在《温度对底栖端足类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河蜾蠃蜚(Corophium acherusicum)生长发育的适温范围为15~25℃,最适温度为20℃。在适宜范围内实验室恒温培养的河蜾蠃蜚生长优于自然环境。本文较细致的记录了河蜾蠃蜚的发育状况,在适宜范围内河蜾蠃蜚幼体的发育随温度的提高而加快。研究结果表明,河蜾蠃蜚实验室培养温度宜选择在15~25℃,用其进行沉积物毒性生物检测的实验温度宜选择在20℃。(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09年02期)
河蜾蠃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并比较端足类河蜾蠃蜚对Cd2+、Cr6+、Hg2+叁种不同重金属胁迫的响应,在实验室通过半静态方式,对河蜾蠃蜚进行了96 h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河蜾蠃蜚被放入实验溶液后会迅速无规律游动,之后运动频次逐渐减少;Cd2+、Cr6+、Hg2+对河蜾蠃蜚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46 mg/L、5.7 mg/L、3.6μg/L,叁种重金属对河蜾蠃蜚的毒性大小顺序为Hg2+>Cd2+>Cr6+;Cd2+、Cr6+、Hg2+对河蜾蠃蜚的毒性效应与其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毒性强度随其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河蜾蠃蜚论文参考文献
[1].郑佳佳,王睿睿,林志浩,梁军辉,闫启仑.壬基酚、五氯酚及硝基苯对端足类河蜾蠃蜚(Corophiumacherusicum)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4
[2].梁军辉,王睿睿,闫启仑,林志浩.Cd~(2+)、Cr~(6+)、Hg~(2+)叁种金属对河蜾蠃蜚(Corophiumacherusicum)的急性毒性[J].海洋环境科学.2013
[3].陈君.有机磷农药对端足类河蜾蠃蜚的毒性效应[D].大连海事大学.2011
[4].王睿睿,闫启仑,韩明辅,陈红星,闫吉成.河蜾蠃蜚对镉的急性毒性响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0
[5].王超,闫启仑,陈红星,闫吉成,王睿睿.端足类河蜾蠃蜚生活周期及其沉积物毒理敏感性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6].王超,王睿睿,闫启仑,陈红星,闫吉成.温度对底栖端足类河蜾蠃蜚(Corophiumacherusicum)存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