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芝加哥学派论文-王弘扬

后芝加哥学派论文-王弘扬

导读:本文包含了后芝加哥学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史,符号互动论

后芝加哥学派论文文献综述

王弘扬[1](2019)在《神话与回归——重思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詹姆斯·凯瑞等学者的努力下,"重回芝加哥学派"成为传播思想史研究领域的热潮。通过分析该热潮形成的过程,发现凯瑞将芝加哥学派作为传播学发展的新源头,这一源头可以对当下我国传播学和社会学研究提供滋养;同时,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也存在对大众媒介过度乐观等缺憾。对于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的丰厚遗产,需要从理论范式、研究方法、学科组织形式等多层面做深入挖掘。(本文来源于《菏泽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姚丹[2](2019)在《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芝加哥学派作为美国传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建立了有关人类传播的思想框架,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传播学者并提出众多影响深远的传播学思想,因而成为探究和学习传播学的基本学派之一。文章从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思想、符号互动传播思想和控制与效果传播思想叁大基本角度阐述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传播思想,并延伸探索互联网时代芝加哥学派理论对网络出版的意义,对芝加哥学派思想的持久影响力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10期)

张歌[3](2019)在《中国图书馆学对芝加哥学派的接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得益于不断汲取各国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其中,对芝加哥学派的接受可归纳为叁个阶段:民国时期,学者以图书馆学期刊为载体,对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业务进行译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基础理论研究学者为主,对芝加哥学派的图书馆本质研究和西方流派研究进行借鉴;21世纪以来,以学术史学者为主,对芝加哥学派的学人和学术成果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中国学界对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存在接受文本单一、接受内容有选择性等缺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接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图书馆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李瑞[4](2019)在《论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反思传播学的过程中,本文把目光投向了芝加哥学派。在传播学学科自身发展面临困境、传播环境的剧变以及传播研究本土化的语境下,中国的传播研究迫切的需要新的思想源泉。而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与交往的思考能给当代传播学注入新的活力。交往,在杜威那里,首先是把人从动物世界中解救出来的钥匙。思想、语言、意义由此形成。这种交往,是一种共同参与式的交往,它要求交往双方要以想象的方式理解对方,合作完成一个共同目的。这种交往方式,使得共同体得以形成和维系,而理想的民主观念正是共同体中的民主:从个体的角度而言就是个体按照自已的能力去承担、引导群体活动;从群体的角度而言就是,每个群体成员的潜能能与共同利益、公共财产保持协调一致。如此,杜威就把整个社会生活建立在了交往的基础之上了。库利发展了杜威交往的思想,他更多的从个体如何从交往中完成社会化这一角度出发,来审视交往的作用。库利认为,人的意识能力、情感能力,以及意识和情感本身,很大程度上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而交往在这之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反过来,个体意识的社会性,在另一方面则意味着社会的意识性,库利认为最直接的社会存在就是人的观念,社会就其直接的方面来说,就是个人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社会观念,影响了他的研究方法思想。芝加哥学派的城市交往思想则根植于齐美尔和库利。库利关于基本群体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帕克、沃斯等人。城市交往思想的核心在于交往的差别是乡村和城市的基本差别,整个城市社会学的分析正是基于这一分殊。杜威和库利对于面对面交往的青睐情绪,弥散在了帕克、沃斯等人的城市社会学分析之中,导致了一种城乡二元论,因为乡村是基于面对面交往的,而城市则不是。芝加哥学派还发展出了一只生活史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打破了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之前的界限,要求研究对象成为自省的研究者。这一方法论思想,能到启迪去我们从主体的角度思考传播行为,从而把传受双方当成真正的主体,而不仅仅是表明言称的主体。(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雷慧君,姚晨[5](2019)在《从单纯感性到感性与理性并存 芝加哥学派的烙印如影随形——访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姚晨》一文中研究指出这是一个属于艺术的专属空间佳音如水乐如其人透过他们的眼你将看到怎样的世界抛却舞台上的光鲜亮丽摘掉人人羡艳的头顶光环艺术外衣下包裹着怎样的独特灵魂社会赋予了艺术人特立独行的标签既如此见字如面闻香识人让我们在《留学》艺中人触碰不为人知的心绪领略独一无二的艺术人生(本文来源于《留学》期刊2019年06期)

曹楚琦[6](2018)在《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的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与中国学术界有着浓厚的渊源,以帕克为首的学者关注社区如何成为共同体。移民潮、社会与传播研究交汇,也促发了芝加哥学派以城市为观察场域的视角。本文梳理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的研究议题和传播思想,发现移民问题、城市交往与隔离、人类生态学的模型在当今的传播学研究中仍然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36期)

何志全[7](2018)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批判》对芝加哥学派学说的思想证伪》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自20世纪30年代后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进程中汇聚、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说。9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借助全球化工具"华盛顿共识"在全球公共政策及经济实践中得到推广并取得统治地位。然而,一系列国际经济政治事件及生态灾变表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已招致实践的严肃批判,足以警示学界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批判需立足于实践标准,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角度正本清源,否则,全球经济(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期刊2018年08期)

范士龙,李月萍[8](2018)在《芝加哥学派与教师生活史研究范式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生活史的研究方法起始于芝加哥大学,在20世纪初至30年代,形成"芝加哥学派"。以芝加哥大学为研究中心的"生活史研究方法",渗透到学校教育社会学研究领域,是从"学科话语"到"生活话语"的研究尝试;其以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草根式的合作方式"开展研究的形式,为聆听生活亲历者的诉求,提供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搭建了教师教育者和教师之间"理论与情景"的联系纽带。(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曾一果[9](2018)在《传播与共享:芝加哥学派的媒介文化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芝加哥学派是实用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的大本营,他们提倡实际经验的重要性,对于新闻报纸等传播媒介,他们也更多地认为是"传递信息"。但跟美国后来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的经验主义媒介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杜威等人不仅将报纸等传播的功能定义为主要是"传递信息",也把传播视为调和美国社会冲突的工具,是"意义的共享"。(本文来源于《浙江传媒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杨立青[10](2018)在《传播、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再思考——以芝加哥学派为基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凯瑞以来,以库利、杜威、米德和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直是传播学研究中的热点,其中尤以帕克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其着作《移民报刊及其控制》呈现出媒介本身对个体行为和认知的影响以及传播的社会功能。尽管从四位研究者本身的学术历程和着作来看,传播并不是其研究重点,但正如哈特所说,"由历史条件决定的理论立场反映在传播、媒介和文化的问题上",传播思想史其实已经流淌在当代的社会理论发展进程中。本文无意于考证芝加哥学派在新闻(本文来源于《新闻》期刊2018年02期)

后芝加哥学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芝加哥学派作为美国传播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建立了有关人类传播的思想框架,涌现出许多伟大的传播学者并提出众多影响深远的传播学思想,因而成为探究和学习传播学的基本学派之一。文章从传播技术与社会变迁思想、符号互动传播思想和控制与效果传播思想叁大基本角度阐述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传播思想,并延伸探索互联网时代芝加哥学派理论对网络出版的意义,对芝加哥学派思想的持久影响力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芝加哥学派论文参考文献

[1].王弘扬.神话与回归——重思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J].菏泽学院学报.2019

[2].姚丹.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及其影响[J].科技传播.2019

[3].张歌.中国图书馆学对芝加哥学派的接受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9

[4].李瑞.论芝加哥学派的传播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雷慧君,姚晨.从单纯感性到感性与理性并存芝加哥学派的烙印如影随形——访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姚晨[J].留学.2019

[6].曹楚琦.芝加哥学派关于城市的议题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8

[7].何志全.《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批判》对芝加哥学派学说的思想证伪[J].经济问题.2018

[8].范士龙,李月萍.芝加哥学派与教师生活史研究范式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9].曾一果.传播与共享:芝加哥学派的媒介文化观[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

[10].杨立青.传播、媒介与社会关系的再思考——以芝加哥学派为基点[J].新闻.2018

标签:;  ;  ;  

后芝加哥学派论文-王弘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