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魏萍,曹俊岭,薛春苗,朱宝琛,朱云腾[1](2022)在《金芪降糖片与不同中药组方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金芪降糖片与4种不同中药方剂或中成药相比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WanFang Data、SinoMed、VIP数据库,搜集关于金芪降糖片及葛根芩连汤、津力达颗粒、大柴胡汤、天芪降糖胶囊单独应用或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1日,由两位研究者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信息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WinBUGS 1.4.3软件联合Stata 16.0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并根据曲线下面积结果进行有效性比较及排序。结果:最终纳入71个RCT,共包括6 882例患者,涉及9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中西药联用方面,5种中药与西药联用的疗效都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并且在降低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金芪降糖片联用二甲双胍的疗效优于其他4种中药。降低空腹血糖(FBG)方面,中药单用及联用与二甲双胍的对比结果为:葛根芩连汤+二甲双胍>津力达+二甲双胍>大柴胡汤+二甲双胍>葛根芩连汤>金芪降糖+二甲双胍>金芪降糖>津力达>大柴胡汤>天芪降糖+二甲双胍>二甲双胍。降低2hPG方面,对比结果为:葛根芩连汤>金芪降糖+二甲双胍>葛根芩连汤+二甲双胍>津力达+二甲双胍>天芪降糖+二甲双胍>大柴胡汤+二甲双胍>津力达>金芪降糖>二甲双胍>大柴胡汤。降低HbA1c方面,对比结果为:金芪降糖+二甲双胍>葛根芩连汤+二甲双胍>大柴胡汤+二甲双胍>葛根芩连汤>津力达+二甲双胍>天芪降糖+二甲双胍>津力达>二甲双胍>大柴胡汤。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与葛根芩连汤、津力达颗粒、大柴胡汤、天芪降糖胶囊比较,金芪降糖片单独或与西药联合应用于气虚内热证T2DM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有效性。
田学增[2](2022)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应用进展》文中提出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治疗周期较长,需要患者进行长期药物治疗与饮食作息调节,其特点是患者自身能产生胰岛素,但细胞无法对其做出相应反应。目前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以西医为主,常用药物有促胰岛素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酶靶点调节剂等,具有一定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广泛应用,中药治疗优势逐渐显现,多研究指出,中西药结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将西药与多味中药、单味中药、中医针灸、中医穴位埋线相结合疗效显着,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对此,研究分别总结中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知与治疗,进而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与应用情况,期望能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指导建议。
章凯文[3](2020)在《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方证关联的原理,在全面收集中医药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的文献的基础上,引入数据挖掘的方法,从中医辨病与辨证及中西医结合等不同维度上,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治思路、组方用药及方证对应的规律,以为基于文本数据的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探索一种新的思路,为提高中医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的水平及新药创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中药”、“中医药”,“2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T2DM”为主题词,全面收集中国知网(CNKI)从建库至2019年10月有关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的文献。将信息提取到Excel表中,包括文献编号、文题、第一作者、发表年份、证型、对照组干预措施、治疗组干预措施、方剂名称、方药组成、剂型、剂量等,对中药名、西药名、证型进行规范化处理,使之成为结构化数据。将规范以后的结构化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使用软件中的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76篇文献,涉及10种并发症,18种合并症,5种伴随主症;所用中药剂型涉及9利种,其中较多使川的有汤剂、颗粒剂、丸剂及胶囊。在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二种模式中,辨证论治文献占比超过四分之三。2.总体用药规律:用药谱涉及344味药,使用频数较高的前30位药的配伍涉及传统方剂主要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泽泻汤、二陈汤等;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麦冬、炒白术、茯苓、当归、丹参、葛根、黄连等。3.因病论治的高频药味所涉及的古方主要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泽泻汤等,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麦冬、当归、川芎、丹参、赤芍、葛根、天花粉、炙甘草等。4.辨证论治的高频药味所涉及的古方主要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泽泻汤、二陈汤等,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丹参、泽泻、茯苓、炒白术、当归、川芎、葛根、黄连等。5.本病的中医辨证涉及证型共有89种,较多见的证型有气阴两虚血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阴虚热盛、湿热困脾、痰瘀互结、肾虚血瘀。其中气阴两虚血瘀证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麦冬、太子参、丹参、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等;气阴两虚证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四物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麦冬、玄参、五味子、丹参、茯苓等;气虚血瘀证高频用药涉及补阳还五汤、桂枝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增液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生黄芪、当归、川芎、红花、赤芍、地龙、川牛膝等;气阴两虚痰瘀证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增液汤、二陈汤、泽泻汤、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玄参、黄精、清半夏、茯苓、丹参等;阴虚热盛证高频用药涉及六味-知柏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生地、麦冬、山药、知母、黄连、天花粉、丹皮等;湿热困脾证高频用药涉及三仁汤、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五苓散、泽泻汤、平胃散、二陈汤、四君子汤等方,核心药味有茯苓、炒白术、葛根、黄芩、黄连、清半夏、陈皮、丹参等;痰瘀互结证高频用药涉及平胃散、泽泻汤、二陈汤、小陷胸汤、补阳还五汤、四君子汤等方,核心药味有清半夏、陈皮、竹茹、茯苓、丹参、赤芍等;肾虚血瘀证高频用药涉及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四物汤-桃红四物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炙黄芪、丹参、川牛膝、红花、川芎等。6.单纯中医治疗的组方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理中丸、泽泻汤、二陈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苍术、茯苓、黄连、丹参、葛根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方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泽泻汤、二陈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炒白术、茯苓、当归、丹参、葛根等。7.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合并症的组方规律:(1)并发症的组方用药:并发肾病的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泽泻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丹参、泽泻、茯苓等;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生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鸡血藤等;并发视网膜病变的高频用药涉及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增液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玄参、山药、枸杞子、桃仁、红花、赤芍、当归、丹参、三七、葛根等;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高频用药涉及增液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葛根芩连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当归、川芎、丹参、地龙、水蛭、川牛膝、桂枝等。(2)合并症的组方用药:合并高脂血症的高频用药涉及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增液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葛根芩连汤、二陈汤、泽泻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丹参、清半夏、炒白术、茯苓、山楂、黄连、葛根等;合并抑郁症的高频用药涉及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六味地黄丸、四物汤、二陈汤、泽泻汤等方,核心药味有柴胡、白芍、当归、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酸枣仁、郁金等;合并高血压的高频用药涉及六味地黄丸、增液汤、玉液汤、二陈汤、泽泻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清半夏、陈皮、茯苓、炒白术、丹参、川芎、钩藤等。结论:1.2型糖尿病的中医组方主要涉及益气健脾、滋养肝肾、补肾温阳、养阴生津、祛湿利水、清热泻火、祛浊化痰、活血散瘀、理气升阳、温里祛寒等多类药的配伍,与该病的中医证型及其所涉病机要素(气阴二虚、血瘀、痰瘀、脾虚/气虚、湿热、肾虚、阴虚、热盛、肝郁、痰湿)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性。2.因病与因证不同辨治思路组方中的核心药味趋同,反映了整体用药的稳定性。辨证论治中不同证型涉及配伍药类及其药味基本类同,但各证型的组方在主体用药配伍的药味多寡及主次轻重上有所不同,表明辨证论治中病证-方药之间的关联性。3.2型糖尿病的四种并发症均以黄芪补气为核心,但各症的核心配伍有所不同,表现为重视脏腑经脉定位及对某些专属方/药的选择。三种不同合并症的组方在主体结构和核心药味选配方面各有侧重,其中合并高血脂和高血压都涉及健脾祛湿化痰,高血脂兼行滋养肝肾、清热泻火及祛瘀活血,高血压则侧重于平肝祛风活血,抑郁症则主要定位于养血疏肝,健脾调神。4.本次考察将重点聚焦于药组或药群及核心药味的配伍关系上,同时与着名成方联系起来分析,有利于发现此类方剂的配伍规律。2型糖尿病的中医防治方药的总体用药谱的高频药味所涉及的着名成方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生脉散、玉液汤、增液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葛根芩连汤、二陈汤、泽泻汤等,表明经典古方在实际应用中的普适价值。5.一定文本数量基础上的药谱及药用频数的分析可以反映出总体用药的范围和趋于集中的核心药味。不同支持度条件下的核心药味配伍关系总体上与对药对、药组及药群的分析结果相一致。提示本次数据分析具有良好的效度及稳定性。6.辨证论治条件下,基于核心药味的功效所蕴含的治法,可以推测此类方剂中进退变化可能涉及到的药对或药组及药群,而同类治方中核心药味对于专病治疗具有潜在价值。基于中医病证/病机-治法-方药的关系,参考药味性能,从本次所获得的核心方药及其药法中可以预测到2型糖尿病中医组方用药的总体规律。
王逗逗[4](2020)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通过对中医古代医籍和现代文献治疗糖尿病相关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古今医家运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特点。同时,通过《医方类聚》与《中华医典》对比研究,揭示《医方类聚》作为大型方剂学类书的临床价值。2.通过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揭示赵进喜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T2D M)常用清热药种类与配伍规律,常用剂量及针对不同热证证候的常用方药,以期为临床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提供思路与借鉴。3.基于肠道菌群理论,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与技术,从生物分类学“属”水平探寻清热药降糖功效的微生物学靶点,以期揭示典型清热药黄连降糖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古代文献研究,针对《医方类聚·消渴门》全篇及《中华医典》治疗消渴相关的方药进行整理。首先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古人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的配伍规律。现代文献研究,采用特定检索式,检索出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与中医药治疗T2DM相关的文献,按纳排标准筛选文献。采用频次分析方法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方剂的剂型及高频药物进行统计,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对含清热药的方剂进行筛选,统计其中的全部清热药。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研究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配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的常用剂量。2.临床研究部分,收集396份赵进喜教授诊治T2DM有效医案。首先对患者症状、舌象、脉象的表述进行标准化,对处方药物的名称进行规范化,并建立医案方剂数据库。继之对患者一般情况、处方中单味药物、药物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ersion 2.5),以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法,并以具有清里热功效的药物为清热药纳入标准,挖掘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T2DM的组方配伍规律。并针对不同热证常用清热药的用药特色及用药剂量进行统计分析。3.实验研究部分,采用18只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模型小鼠(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采用6只同窝非糖尿病小鼠(db/m小鼠)为正常组。其中黄连组与二甲双胍组分别给予黄连浸膏水溶液及二甲双胍水溶液,模型组与正常组给予纯净水,干预时间为8周。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血糖与体重的变化。于第8周处死前采集粪便样品,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测序平台,以silval32/16sb acteria为物种分类数据库,对样品菌落的16S rDNA V3-V4区进行DNA测序与聚类,深入分析肠道菌群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的组成结构、丰度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相关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为主。剂型以汤剂、丸剂、散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麦冬、黄连、知母、生地黄、甘草、石膏、黄芩、地骨皮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黄芩、麦冬,地骨皮、麦冬,知母、黄连、麦冬,麦冬、黄芪、人参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人参。基于聚类分析共得到6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芩、桑白皮、地骨皮、葛根、升麻、茯神、赤茯苓、生姜、竹叶、炙甘草,黄连、天花粉、王瓜根、牡蛎、苦参、鸡内金、铅丹等。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家治疗T2DM的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脾经、肺经为主。剂型以汤剂、胶囊剂为主。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麦冬、玄参、知母、甘草、赤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生地黄、黄芪,丹参、黄芪,生地黄、丹参、黄芪等。核心药物组合为天花粉、黄连、麦冬、生地黄、黄芪、山药、葛根、丹参。基于聚类分析得到5组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栀子、黄芩、黄芪、玄参、丹参,玄参、白术、茯苓、山茱萸、泽泻、牡丹皮等。2.现代临床医案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396份医案,含396首处方。症状统计由多到少依次为乏力、口干、不寐、口苦、腰酸等。证候以郁热证、阴虚证、气虚证最多,血瘀证、郁热证次之,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痰热证、湿热证、肝阳证、热毒证)占总证候的50.66%。用药方面,药物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苦味、甘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甘草、夏枯草、赤芍、生地黄、牛蒡子、知母等。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及置信度均较高的规则有葛根、丹参,地骨皮、荔枝核,地骨皮、丹参、仙鹤草、荔枝核,葛根、丹参、柴胡、黄芩,陈皮、黄芩、半夏等。核心药物组合为葛根、丹参、柴胡、黄芩、白芍、黄连、地骨皮、鬼箭羽、荔枝核、仙鹤草。基于复杂熵聚类分析得到潜在核心药物组合8组,如麦冬、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地骨皮、仙鹤草、荔枝核、蚕沙等。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分析获得4首潜在新处方配伍组合,如麦冬、莲子心、莲子、五味子、太子参,白芍、赤芍、甘草、三七、茺蔚子、密蒙花等。通过对热证及其密切相关证候用药统计,得到各证候常用清热药,如郁热证常用黄芩、夏枯草、赤芍;阴虚证常用地骨皮、生地黄、知母、玄参;热毒证常用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3.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给予黄连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黄连组)血糖指标显着下降,与给予纯净水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模型组)及给予二甲双胍的自发性基因缺陷型T2DM小鼠(二甲双胍组)相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33)。各组小鼠体重均较实验前增加,模型组、黄连组、二甲双胍组,三组小鼠体重与作为正常组的非糖尿病小鼠相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值均=0.000),三组小鼠组间数据则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基于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较,黄连组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多样性降低,在生物分类学“门”水平上,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 丰度增加,而 Fir micutes、Actinobacteria、Patescibacteria、Epsilonbacteraeota、Tenericutes、Deferribacter es丰度降低,提高了 Bacteroidetes/Firmicutes比值;在生物分类学“属”水平上,表现为 Akkermanisia 丰度增加,Alistipes、Blautia、Rosebur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 r、Ruminococcaceae丰度降低。肠道菌群对血糖影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kkermansia与血糖呈负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6;Q=0.00866)。结论1.文献研究显示,古代医家治疗消渴多以清热药为主,常配伍补气药与补阴药。常用清热药为天花粉、黄连、知母等。与古代医家相较,现代医家治疗T2DM重视应用清热药的同时,常配伍活血化瘀药,常用清热药为生地黄、黄连、天花粉等。2.现代临床案例分析显示,T2DM常见热证为郁热证、阴虚证、结热证。赵进喜教授治疗T2DM常用清热药为黄芩、黄连、地骨皮、夏枯草等。常配合健脾益气、养阴生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等药物与清热药联用。3.实验研究显示,清热药的代表药黄连的降糖机制可能与其增加Akkermansia菌属丰度,降低 Alisipes、Blautia、Helicobacter、Papillibacter、Roseburia、Ruminococcac eae菌属丰度,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组成结构,降低物种多样性有关。鉴于中药多靶点的作用机制,清热药治疗T2DM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4.传统医学在泰国的研究水平相对薄弱,进一步将中医药防治T2DM相关的研究成果推广到泰国,将有利于提高泰国中医诊治T2DM的临床水平。
马喜桃[5](2020)在《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认为,脾胃不和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的关键,临床发现采用“辛开苦降、调和脾胃”为治法的中药复方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还有助于血糖控制。近些年来发表了不少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研究;但缺乏基于循证方法的系统评价。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采用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降糖药对T2DM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血糖控制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有优势,但相关研究存在方法学不足和其他偏倚因素,需采用严谨的试验设计来对其血糖控制作用进行进一步考察。既往的血糖控制指标以糖化血红蛋白为金标准,但新近研究强调血糖波动的重要作用,后者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控同样有重要作用,但既往同类研究尚未对血糖波动进行专门研究,基于此,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式,采用传统的指尖血糖和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仪(Flash Glucose Monitoring,FGM)两种方式观察其对一般的血糖控制指标和血糖波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中西医结合实现平稳降糖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半夏泻心汤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在T2DM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对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的方式,查询从建库到2019年11月期间发表的以T2DM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采用口服半夏泻心汤中药复方(包括中药汤剂、颗粒剂、中成药等,不包含半夏泻心汤法中药联合针灸、按摩或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手段),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两组均合并糖尿病基础治疗,如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控制和血糖监测,干预周期无要求。以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为主要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和不良事件为次要指标,纳入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2、根据检索策略检索文献,文题录入Endnote X8软件,排除重复文献,进一步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排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不相关的文献,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表评价偏倚风险,采用系统评价软件Rev Man 5.3对各种评价指标进行合并和分析。4、分类资料用风险比来分析、定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卡方检验判断Meta分析的异质性,若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I2>95%则认为异质性过大,不进行合并,单独进行描述。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中文文献,发表年份是2013年至2019年,共计1016例T2DM患者,患者年龄在33到77岁之间,疗程分布于新诊断糖尿病到发病15年。(1)空腹血糖:有8篇文献对空腹血糖进行了分析,疗程在1个月到3个月不等,荟萃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餐后2小时血糖:有6篇文献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荟萃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糖化血红蛋白:有6篇文献均对中药应用后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情况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临床有效率:有4篇文献对用药后临床有效率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上述研究都未发生不良反应,无不良事件记录。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基础降糖治疗,与西药常规降糖措施相比,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空腹血糖、减少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但由于纳入的原始文献存在随机、盲法实施等方法学设计上的不足及其他偏倚因素,本研究的结论仍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结果以证实。(二)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以使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为对照,通过与其联合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进行同期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常规血糖控制指标、指尖血糖波动指标、FGM血糖波动指标(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次数、MAGE、MODD)、HOMA-IR等的变化,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味对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的症状改善、血糖控制、血糖波动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96例,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分配到中西医结合组(A组)和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B组),两组各48例。所有组别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研究者统一提供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糖尿病饮食控制指导、运动建议和血糖监测。B组接受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的“三短一长”式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A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疗程2周。强化治疗结束后,停用中药,检测指标,继续西医降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西药降糖措施,在治疗的第12周,嘱患者门诊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7点的指尖血糖,随访患者降糖西药用药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天和第15天均接受每日7次的指尖血糖监测,此外,每个中心的前18位患者同时接受FGM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h PG、Fins、血糖波动指标(指尖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的胰岛素用量及治疗结束后的胰岛素用量、HOMA-IR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FGM组还需比较组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事件次数、血糖波动指标差异;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基线比较:两中心共有10人因各种原因脱落或剔除,最终完成研究的人数是86人,每组43例。两组在年龄、病程、BMI、血糖及血糖波动指标、Fins、HOMA-IR、肝肾功、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基线均衡,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总积分比治疗前均有减少,但治疗后的A组积分明显低于B组积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更有优势;在单项症状缓解率方面,除了“大便稀溏”没有组间差异外,其他症状如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口干口苦、干呕呃逆、头昏肢重、饥饿感强但进食不多等指标变化方面均有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在改善单项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强于B组。(2)临床有效率比较:A组及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05%、67.44%,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A组的疗效优于B组。(3)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2周后组间前后对比,FPG、2h PG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强化治疗有效,但治疗后FPG和2h PG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胰岛素用量方面可看出,加用中药后可以减少血糖达标后到强化治疗结束时的胰岛素用量(P<0.05)。(4)指尖血糖波动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指尖血糖波动指标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在血糖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的组间比较上,A组均优于B组(P<0.01),表明治疗后A组的日内血糖波动更小。(5)FGM显示的血糖波动指标:治疗2周后,佩戴FGM的两组患者在目标血糖范围内的时间占比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低血糖时间占比及低血糖事件次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表明A组在减少低血糖发生、减少日内血糖波动和日间血糖波动方面有优势。(6)胰岛素抵抗指标:治疗2周后,两组的HOMA-IR指数均降低,其中A组治疗后的HOMA-IR指数低于B组(P<0.01),表明在A组在减少胰岛素抵抗方面更有优势。(7)随访至第12周时,发现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过前期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糖普遍下降,血糖控制较好,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还发现,两组在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方面存在组间差别(P<0.05),表明通过前期联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后,A组在改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方面有一定的持续效应;同时发现,前期联合使用中药组的患者,在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提高用药的便捷性方面有改善的趋势。3、安全性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没有发生FGM仪器探头折断、材料过敏等事件。随访至第12周后,A组发生轻度低血糖2例,B组发生轻度低血糖5例,治疗组低血糖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住院期间在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半夏泻心汤合栝蒌牡蛎散组成的中药复方2周,在2周结束后,中西医结合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减少治疗期间的低血糖时间、降低胰岛素抵抗方面有独特优势。2、治疗2周后,中西医结合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在血糖控制指标FPG、2h PG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在低血糖时间比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加用中药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不在降低血糖平均水平,而在于改善血糖波动,调节血糖稳态。3、治疗2周停用中药后,两组继续应用常规降糖治疗,观察至第12周进行随访,结果发现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方面存在组间差异,且中西医结合组的患者在随访阶段有更多的患者实现了胰岛素注射次数的减少,表明中药对于血糖波动的改善有一定的持续效应,中药有减轻胰岛素注射次数的趋势。
黄婧文[6](2017)在《糖脂代谢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糖脂代谢病是临床多发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西医治疗综合达标率低,中医药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理论的指导下,治疗此类复杂疾病疗效明显,但中医目前对于此类疾病的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尚无统一规范,严重影响临床对于本病诊治的推广与提高。本研究开展系统的糖脂代谢病证候研究,从基础文献研究、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等多个途径,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等方法手段,分析糖脂代谢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初步制定主要证型及各证型诊断条目池,以期为糖脂代谢病的中医辨证规范提供理论依据,为本病的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文献法,检索2006年—2016年间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发表的与糖脂代谢疾病相关的文献,以“糖尿病and高脂血症”、“糖尿病and血脂异常”、“糖尿病and脂代谢异常”、“糖尿病and脂代谢紊乱”等为关键词,以“中医”、“中西医”、“中医药”、“中药”、“证候”等为主题词,采用手工检索与机器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严格的文献纳入、排除标准,对最终检索出的文献进行频次统计,总结归纳糖脂代谢病常见证型、常见致病因素及常见病位脏腑。2.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严格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收集临床符合研究条件的糖脂代谢病患者,运用《糖脂代谢病临床四诊信息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等)、血糖指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及中医四诊信息等,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数据处理,提取公因子,探索证素分布规律,归纳临床糖脂代谢病的常见中医证候类型,形成糖脂代谢病的主要中医证候诊断条目。结果:1.文献法研究结果显示: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构成比前4位的主要证型分别为气滞痰浊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占所有证候比例的75.33%,其他证候的构成比为6.49%;主要病性证素为气滞、湿、瘀、阴虚、热、气虚、阳虚、浊、郁、阳亢等,构成比前3位的病性证素分别为气滞、湿、瘀,占所有病性证素比例的47.1%;主要病位证素为肝、脾、肾、胆、胃、脉络等,构成比前3位的病位证素分别肝、脾、肾,占所有病位证素比例的84%。2.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收集503例糖脂代谢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提取阳性率在10%以上的指标,最终获取57个变量,按阳性率排序如下:(1)望诊:形体肥胖,面色晦暗,口唇色暗,目赤,面部浮肿,肌肤甲错,面红,面色萎黄。(2)脾胃症状:口干,倦怠乏力,咳痰,肢体困重,腹胀,口粘腻,咳嗽,食欲不振,呕吐,大便不爽,大便稀溏。(3)肝部症状:心烦易怒,口苦,情绪抑郁,善太息,视物模糊,胁痛。(4)心脑症状:胸闷,失眠,头晕,气短,心悸,头重,头痛,健忘,胸痛。(5)肾部症状:夜尿多,腰膝酸软,便秘,耳聋耳鸣,小便频数,小便清长。(6)躯体及其他症状:畏寒,四肢麻木,四肢肿胀,五心烦热,畏寒,盗汗,自汗,手足不温,潮热,多食。(7)舌诊:淡红舌,薄白苔,胖大舌,暗红舌,齿痕舌,红舌,厚腻苔,白厚苔,少苔。(8)脉诊:弦脉,沉细脉,弦滑脉,濡数脉,弦细脉;以上57个变量,经因子分析得出7类因子,分别为痰湿因子、脾虚因子、肝郁因子、肾虚因子、阴虚因子、瘀血因子、热象因子。在此基础之上经聚类分析归纳为以下4个证型类别:(1)气滞痰浊证104例,按照主要症状权重大小依次为:形体肥胖,肢体困重,头晕,失眠,倦怠乏力,腹胀,胸闷,心悸,口粘腻,四肢麻木,咳痰,口干,气短,四肢肿胀,呕吐,腰膝酸软,咳嗽,头重,胸痛,多食,浮肿,大便不爽,胖大舌,夜尿多,便秘,红舌,口苦,小便频数,面色晦暗,口淡,头痛,健忘,视物模糊,淡红舌,耳鸣耳聋,暗红舌;(2)痰瘀互结证168例,按照主要症状权重大小依次为:脘腹痞满,咳痰,四肢麻木,倦怠乏力,形体肥胖,口干,胸闷,腹胀,肢体困重,失眠,心悸,气短,面色晦暗,头晕,四肢肿胀,夜尿多,口苦,便秘,五心烦热,情绪抑郁,薄白苔,心烦意乱,头重,头痛,畏寒,口粘腻,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淡红舌,盗汗,胖大舌,自汗,耳鸣耳聋,潮热,视物模糊,善太息,胸痛,手足麻木,健忘,呕吐,咳嗽,小便短黄,胁痛,大便不爽,暗红舌,濡数脉;(3)肝郁脾虚证124例,按照主要症状权重大小依次为:淡红舌,薄白苔,夜尿多,小便频数,胖大舌,肌肤甲错,小便短黄,齿痕舌,弦细脉,暗红舌,口干,小便清长,形体肥胖,口苦,盗汗,腹胀,心烦意乱,沉细脉,畏寒,胃脘痛,肢体困重,弦脉,咳痰,自汗,胸痛,倦怠乏力,目赤,胸闷,薄黄苔,少苔,情绪抑郁,口唇紫暗等;(4)气阴两虚证107例,按照主要症状权重大小依次为:胸闷,面红,口干,胃脘痛,心悸,倦怠乏力,口苦,形体肥胖,咳痰,夜尿多,头晕,头重,头痛,腹胀,四肢麻木,失眠,肢体困重,气短,口粘腻,善太息,腰膝酸软,盗汗,情绪抑郁,淡红舌,畏寒,心烦意乱,四肢肿胀,五心烦热,自汗,手足麻木,健忘,便秘,咳嗽,口唇紫暗,胖大舌,呕吐,目赤,视物模糊,眼睑浮肿,食欲不振,胸痛,胁痛,潮热,薄白苔,小便频数,面色晦暗,耳鸣耳聋,多食,大便稀溏等。结论: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法,从基础结合临床的角度,总结归纳出糖脂代谢病的证候分布规律及主要病位、病性证素,统计归纳出糖脂代谢病的主要中医诊断证型及各证型所包含的症状条目,研究过程科学严谨,研究结果适用于糖脂代谢病的中医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价,为糖脂代谢病的中医辨证规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具有一定临床适用价值,可做进一步推广应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7](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认为
马立新[8](2012)在《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型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降糖药作为标准治疗药物普遍用于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中药治疗作为2型糖尿病的药物疗法之一被广泛应用。在中医典籍中“糖尿病”又被称为“消渴”,病机为“本虚标实”,历代医家在消渴证或糖尿病的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随着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机制引入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目的]开展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方法学评价研究及疗效、安全性评价,为RCT的设计、实施及管理提供方法学支持,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疗效和安全性证据。[方法]1.电子检索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数据、CBM及英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检索截止时间:2012年1月.筛选干预时间≥3个月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RCT。2.建立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的数据库。描述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的PICOS构成要素,分析2006年前、后构成比的变化趋势,调查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的设计、实施、数据分析及结果报告过程。3.利用样本含量、效应指标等文献信息推算效应值大小的把握度,定量评价效应值大小的可靠性。4.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评价文献质量。5.系统综述纳入中药与安慰剂、降糖药、非特异性治疗、不治疗的比较以及中药联用降糖药与降糖药比较的RCT,结局指标包含下列之一:死亡率、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控制指标(FPG,2-hPG,HbAlc),生存质量,症状积分、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1.文献检索、筛选后获得干预时间≥3个月的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RCT 232项研究。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纳入了170项研究。2.伦理学审查信息的报告率只有4.31%(10/232),临床试验注册信息报告率为0.86%(2/232)。3.中医诊断标准的报告率为58.2%(135/232),中医辨证纳入标准的研究占32.8%(76/232)。4.阳性对照药物属于一线治疗药物的比例由2005年前的25.5%(24/94)上升到2006年后51.3%(58/113)(P<0.001);安慰剂对照比例由2005年的6.9%(7/101)上升到之后的13.7%(18/131)(P<0.0001)。5. HbA1c、2-hPG、FPG、生存质量指标的报告率分别为55.6%(129/232),76%(176/232),95%(220/232),0.4%(1/232),优效性试验中把握度大于80%的试验只有14%(12/81)。6.17.2%(40/232)的试验报告了随机化方法;分配表隐藏的报告率由2005年前的1%(1/101),增加到2006年后的7.6%(10/131)(P=0.016);盲法的报告率占9.5%(22/232);退出、失访与脱落报告率由2005年前的2%(2/101)增加到2006年后的15.3%(20/131)(P<0.0001)。2.2%(5/232)的研究报告了对数据分析采用意向性治疗分析。7.中药与安慰剂比较,葫芦巴总皂苷胶囊及淡豆豉提取物可降低HbA1c、2-h PG,而朝鲜红参及葫芦巴总皂苷胶囊具有降低FPG的作用。8.部分中药与降糖药联用比单独应用降低HbAlc、FPG、2-h PG、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的作用明显。9.中药与降糖药比较纳入52项高偏倚风险随机对照研究,而且各研究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未实施meta-汇总分析,中药代替西药降糖的疗效尚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10.RCT中对不良反应的报告率平均为27.65%(47/170)[结论]1.结果对未来研究的启示: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者应注册临床试验、发表研究方案,有关部门应强化对试验设计、实施及统计方案的审查,注重对试验数据及安全性风险的监查,试验结果应按照国际规范报告。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尚存在把握度不足、研究偏倚风险较大,以及终点结局、HbAlc、QOL指标报告较少,副作用报告不规范等不足尚需改进。2.结果对临床实践的影响:部分中药可能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作用。中药对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实。中药代替西药应用的降糖效果证据不足,尚不能推荐临床常规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结论有待补充新的研究资料。
姜淼[9](2006)在《黄连人参对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课题基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临床实践经验,将《内经》“壮火食气”病机理论应用于2型糖尿病IR治疗实践和实验研究,提出治疗2型糖尿病IR存在火热伤正病机,可采用“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应用泻火补气治法进行治疗。选用临床有效的黄连人参药对作为治疗药物,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IR和继发的β细胞功能损害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壮火食气”病机和泻火解毒与补气扶正治法的治疗作用,为建立中医药治疗的新理论提供基础。1文献研究:全面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2型糖尿病I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研究、实验性2型糖尿病IR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对目前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于2型糖尿病IR的发病机理、治疗用药、研究方法;对于PPARγ的近期研究成果;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方法等概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综述,掌握了相关项目科研前沿动态。2理论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取IR作为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切入点,综述了目前清热泻火补气扶正治法在2型糖尿病IR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并对2型糖尿病IR发生发展的中医病机进行了阐述,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IR及其相关病证“壮火食气”的病机假说和泻火解毒祛邪与补气扶正相结合的治法,对于阐发2型糖尿病IR的中医病因病机,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丰富了2型糖尿病IR的中医病机学及治法学内容。3实验研究研究目的:观察黄连人参对药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IR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以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喂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实验性2型糖尿病IR大鼠动物模型,应用黄连人参对药对其进行干预,以吡格列酮作为阳性对照药,观察药物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IR大鼠糖代谢、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性、胰腺病理形态学、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和PPAR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研究结果:①模型评价:成功复制了实验性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该实验模型动物表现为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FFA和高水平TNF-α,其胰岛素作用指数(IAI)明显低于正常动物,不仅表现IR,且有部分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符合2型糖尿病IR临床特点。药物治疗后,其检测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用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可信。可操作性强,死亡率低,成功率高,经济成本适宜,为研究2型糖尿病及IR的理想载体。②基础药效研究:在成功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IR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黄连人参对药对于实验性2型糖尿病IR大鼠糖、脂代谢以及胰腺病理形态学、主要肝功能指标改变的影响。糖代谢指标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表明,黄连人参对药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动物空腹血糖水平,
屈岭,田国庆,朴元林,吴群励,赵菲,尹德海,孙青,张倩,景光婵,石玥,史晓虎,刘伟,闫斌[10](2021)在《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文中认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给全球带来巨大经济负担.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众多研究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证实该领域中医药所发挥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针对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金芪降糖片与不同中药组方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纳入标准 |
1.1.1 研究类型 |
1.1.2 研究对象 |
1.1.3 干预措施 |
1.1.4 结局指标 |
1.2 文献排除标准 |
1.3 文献检索策略 |
1.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1.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
2.4 网状Meta分析结果 |
2.4.1 FBG |
2.4.2 2hPG |
2.4.3 HbA1c |
2.5 小样本效应 |
3 讨论 |
(2)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与治疗 |
1.1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 |
1.2 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 |
2 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与治疗 |
2.1 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 |
2.2 西医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 |
3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 |
3.1 西药与多味中药汤剂治疗 |
3.2 西药与单味中药汤剂治疗 |
3.3 西药与中医针灸、中医穴位埋线治疗 |
4 结语 |
(3)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1. 糖尿病的中医认识 |
2. 2型糖尿病原发病的中医药治疗 |
3.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
3.1 治疗微血管并发症 |
3.2 治疗大血管并发症 |
3.3 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
3.4 治疗糖尿病足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处方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检索策略及结果 |
1.5 资料提取及数据规范化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信息 |
2.1.1 一般信息 |
2.1.2 涉及的并发症、合并症、伴随主症 |
2.1.3 西药使用类别 |
2.1.4 文献所涉及的中药剂型及其分布 |
2.1.5 中医药治疗的不同模式(因病/辨证论治) |
2.1.6 其他中医疗法 |
2.2 总体用药分析 |
2.2.1 中成药的使用 |
2.2.2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的总体用药分析 |
2.3 2型糖尿病中医不同辨治形式的组方用药分析 |
2.3.1 因病论治组方的用药规律 |
2.3.2 辨证论治组方的用药规律 |
2.4 2型糖尿病中医辨治的方-证关联的分析 |
2.4.1 2型糖尿病中医辨治的证型分布 |
2.4.2 2型糖尿病中医主要证型的组方用药分析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中医治疗的组方用药分析 |
2.5.1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方用药规律 |
2.5.2 单纯中医治疗的组方用药规律 |
2.6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组方用药分析 |
2.6.1 2型糖尿病肾病的组方用药 |
2.6.2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组方用药 |
2.6.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组方用药 |
2.6.4 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组方用药 |
2.7 2型糖尿病合并症的组方用药分析 |
2.7.1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组方用药 |
2.7.2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组方用药 |
2.7.3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组方用药 |
3. 讨论 |
3.1 一般信息分析 |
3.2 2型糖尿病的中医组方用药的总体规律 |
3.3 2型糖尿病因病与因证论治的组方用药比较 |
3.4 2型糖尿病组方所涉主要药味的用量考察 |
3.5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组方用药规律 |
3.5.1 证型与病机 |
3.5.2 主要证型的方药配伍规律 |
3.6 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模式的组方用药及其比较 |
3.6.1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方用药 |
3.6.2 单纯中医治疗的组方用药 |
3.6.3 二种治疗模式的组方用药比较 |
3.7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组方用药规律 |
3.8 2型糖尿病合并症的组方用药规律 |
3.9 对本次研究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古今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相关文献综述 |
1 古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消渴相关文献综述 |
2 现代医家应用清热法治疗糖尿病的文献综述 |
3 泰国传统医学治疗糖尿病的现状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2型糖尿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 肠道菌群组成结构与功能 |
2 糖尿病与体内肠道菌群的变化 |
3 肠道菌群诱发糖尿病的机制 |
4 治疗糖尿病常用清热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5 黄连治疗糖尿病的现代研究进展 |
6 泰国传统草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7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文献研究: 基于古今文献数据挖掘的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医籍应用清热药治疗消渴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医家应用清热药治疗糖尿病相关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临床研究 赵进喜教授应用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实验研究 基于肠道菌群的黄连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机制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1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泰语版) |
附录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本虚标实证候诊断标准》(汉语版) |
致谢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半夏泻心汤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的系统评价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资料分析 |
1.7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的结果 |
3 讨论 |
3.1 结局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
3.2 文献质量评估 |
3.3 敏感性分析 |
3.4 关于中药证候判定标准的问题 |
3.5 关于处方及剂量调整的问题 |
3.6 关于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及疗效评价的问题 |
4 结论 |
第二章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案 |
2.1 技术路线图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对象 |
2.4 治疗方案 |
2.5 观察指标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分析 |
2.8 伦理学原则 |
3 结果 |
3.1 研究完成情况 |
3.2 基线分析 |
3.3 治疗2周后的疗效分析 |
3.4 治疗12周时的随访结果 |
3.5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血糖波动的认识 |
4.2 中医对T2DM及其血糖波动的认识 |
4.3 以脾胃为中心的中药复方治疗T2DM的研究现状 |
4.4 半夏泻心汤加味的组方分析 |
4.5 半夏泻心汤加味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 |
4.6 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
综述 |
综述一 T2DM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
2 发病机制 |
3 血糖监测手段及监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中医对T2DM的认识 |
1 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的区别 |
2 中医对T2DM认识的历史沿革 |
3 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辨证论治及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 |
综述三 糖尿病诊治的中医新观点 |
1 糖尿病发病的新观点 |
1.1 糖毒 |
1.2 精浊 |
2 脾胃关系在糖尿病发病中的核心地位 |
3 糖尿病三期综合辨证法 |
4 糖尿病基础研究领域的其他成果 |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件 |
(6)糖脂代谢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
一、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中医病名的认识 |
二、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三、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糖脂代谢相关疾病流行病学 |
二、糖脂代谢相关疾病发病机制 |
三、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临床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糖脂代谢病证候分布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资料 |
(二) 文献检索策略 |
(三) 文献纳入标准 |
(四) 文献排除标准 |
(五) 文献处理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情况 |
(二) 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病性证素分布构成情况 |
(三) 糖脂代谢相关疾病病位证素分布构成情况 |
四、讨论 |
(一) 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二) 糖脂代谢相关疾病中医病因病机 |
(三) 小结 |
第三章 503例糖脂代谢病患者中医证候学的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三、研究方法 |
(一) 样本量估算 |
(二)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
(三) 统计分析 |
四、研究结果 |
(一) 一般资料 |
(二) 四诊信息 |
(三) 糖脂代谢病中医证型的构成 |
五、讨论 |
(一) 糖脂代谢病中医证候学研究的意义 |
(二) 糖脂代谢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
(三) 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 |
(四)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详细摘要 |
(8)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前言 |
综述一 治疗2型糖尿病上市中成药的现状与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
2 中成药定义与中医“消渴病”证候分类标准 |
3 资料提取 |
4 对资料提取过程的质量控制 |
5 数据分析方法 |
结果 |
1 国家对上市中成药的管理情况 |
2 上市中成药的剂型 |
3 上市中成药的主治证候 |
4 各年份批准的上市中成药数量及种类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及检索方法 |
2 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
3 资料提取及分析方法 |
结果 |
1 检索结果 |
2 各年度中药治疗2 型糖尿病临床研究报告的数量 |
3 发表的临床研究的设计类型 |
4 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时间 |
5 干预时间≥3个月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比较类型及随机化方法构成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3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
3.1 文献检索 |
3.2 资料筛选 |
4 文献质量评价 |
5 资料提取 |
6 数据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研究文献检索 |
2 随机对照试验的年代分布特征 |
3 资金来源及临床试验注册与伦理学审查信息的报告 |
4 研究对象选择 |
5 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 |
6 干预措施 |
7 对照措施 |
8 指标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报告 |
9 结局指标报告 |
9.1 结局指标报告 |
9.2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
9.3 样本含量报告与效应值大小把握度的估算 |
10 纳入研究的设计及比较类型 |
10.1 纳入研究的设计类型 |
10.2 纳入研究的比较类型 |
11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学质量及偏倚风险 |
11.1 随机化方法 |
11.2 随机序列分配表隐藏 |
11.3 盲法应用 |
11.4 结局损耗报告 |
11.5 结局报告的完整性 |
11.6 发表偏倚 |
11.7 基线资料报告 |
讨论 |
1 研究对象的代表性及研究结果的外部真实性 |
2 研究结果的内部真实性及偏倚的控制 |
3 干预措施的报告 |
4 对照措施的报告 |
4.1 对照措施的重要性及对照的种类 |
4.2 安慰剂对照 |
4.3 阳性药对照 |
5 效应指标选择 |
6 样本量的计算及把握度的估算 |
7 研究设计 |
8 中药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结果对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影响 |
9 中药随机对照试验信息及数据的明晰化报告 |
结论 |
1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2 建议 |
第三部分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疗效、安全性的系统综述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1 纳入、排除标准 |
2 资料来源与检索方法 |
3 文献筛选 |
4 资料提取 |
5 临床试验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6 研究间异质性检验及资料分析 |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研究特征 |
3 文献质量及纳入研究偏倚风险评价 |
4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间的异质性 |
5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 |
5.1 中药与安慰剂比较 |
5.2 中药与降糖药比较 |
5.3 中药联用降糖药与降糖药比较 |
5.4 中药与非特异性治疗比较 |
5.5 中药与不治疗比较 |
6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中的不良反应 |
讨论 |
1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
2 中药治疗2 型糖尿病的安全性 |
3 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局限性及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
结论 |
1 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
2 研究结果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图1 偏倚风险评价图:纳入研究每个风险条目评价结果 |
附表 |
附表1 治疗2型糖尿病上市中成药功能主治及国家对中成药的管理 |
附表2 主要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策略 |
附表3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特征 |
附表4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干预措施及文献质量评价 |
附表5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效应分析 |
附表6 空腹血糖(FPG)水平效应分析 |
附表7 餐后2h血糖水平效应分析 |
附表8 症状积分、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积分水平效应分析 |
附表9 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
附表10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中不良反应报告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黄连人参对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综述二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药研究进展 |
综述三 PPARγ与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综述四 实验性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病机“壮火食气”假说及清热益气治法探讨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黄连人参对药对2 型糖尿病 IR 大鼠糖代谢和胰腺病理学形态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黄连人参对药对2 型糖尿病 IR 大鼠脂代谢和肝功能主要指标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黄连人参对药对2 型糖尿病 IR 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黄连人参对药对2 型糖尿病 IR 大鼠 TNF-α水平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黄连人参对药对2 型糖尿病 IR 大鼠脂肪细胞 PPAR 基因表达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照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论文提纲范文)
1 糖尿病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2 糖尿病治疗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4 总结与展望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芪降糖片与不同中药组方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网状Meta分析[J]. 魏萍,曹俊岭,薛春苗,朱宝琛,朱云腾. 中国药师, 2022(02)
- [2]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应用进展[J]. 田学增. 现代养生, 2022(03)
- [3]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D]. 章凯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清热药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及其对调节肠道菌群作用机制研究[D]. 王逗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D]. 马喜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 [6]糖脂代谢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型研究[D]. 黄婧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7]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8]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D]. 马立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9]黄连人参对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D]. 姜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10]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J]. 屈岭,田国庆,朴元林,吴群励,赵菲,尹德海,孙青,张倩,景光婵,石玥,史晓虎,刘伟,闫斌.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