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屈曲论文-于凯

冲击屈曲论文-于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冲击屈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功能梯度材料,热弹耦合,热冲击,动力屈曲

冲击屈曲论文文献综述

于凯[1](2016)在《热弹耦合功能梯度圆板的热冲击屈曲》一文中研究指出圆板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土木结构工程、微型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航空器件等领域。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这些结构会受到热冲击的作用,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需对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求解获得构件的临界屈曲载荷或者屈曲模态等,进而去控制结构的失效变形。考虑热弹耦合效应,分析圆板在热冲击作用下的稳定性在工程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研究热弹耦合功能梯度圆板在热冲击下的动态热屈曲,主要内容如下:基于经典板理论,考虑材料热弹耦合效应的影响,研究功能梯度材料圆板在热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热屈曲特性。分析中基于混合律模型假设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物性参数为沿厚度坐标方向按照幂指数形式连续变化,圆板的下表面受到均匀的热冲击载荷作用,圆板内部的动态温度场基于耦合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并通过小扰动法求得板的临界升温载荷。讨论了材料的梯度参数、结构几何参数和热冲击载荷参数等对临界升温载荷的影响。另外还建立了本问题有限元法求解的基本方程及求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耦合功能梯度圆板发生屈曲时的临界温度要高于相应非耦合圆板发生屈曲时的临界温度,同时临界温度随着径厚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对于本文所考虑的热冲击载荷,不同径厚比的功能梯度材料圆板的临界温度参数都随着体积分数指数的增大而单调减小,且处于陶瓷圆板的临界屈曲温度和金属圆板的临界屈曲温度之间。给定不同载荷参数和结构几何参数时,临界温度随载荷参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但是当载荷参数较大时,其对临界温度基本无影响。另外,功能梯度圆板的临界温度随着载荷作用时间增大而逐渐减小,并且当时间较长时其趋于常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热冲击下功能梯度材料结构的热弹耦合分析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对功能梯度复合材料的工程应用和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1)

杨喆,魏延鹏,邹金龙,黄晨光,路玲玲[2](2014)在《薄壁圆筒冲击屈曲吸能行为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结构冲击实验平台,研究了薄壁圆筒结构低速大能量冲击下的屈曲吸能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应变率对屈曲压溃力历程有较大影响;同时,材料应变强化效应导致了平均压溃力的实验值高于理论值。利用LS-DYNA软件对薄壁圆筒冲击吸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Johnson-Cook方程、弹塑性(Cowper-Symonds方程)二种考虑应变率和应变强化的本构模型,比较了本构模型及边界条件对屈曲行为的影响可知,在合适的边界条件下,Johnson-Cook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薄壁圆筒的冲击屈曲行为。(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4年S2期)

余宏坤,余晓菲[3](2014)在《复杂载荷下加筋圆柱壳非线性冲击屈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加筋圆柱壳离散成为由圆柱壳和加强筋组成的壳体-肋骨系统,假设环向加筋与壳体在接触处刚性连接,由Hamilton变分原理推导出加筋圆柱壳结构的运动方程,以研究加筋圆柱壳在水下冲击载荷和静水压力以及动水压力组成的复杂载荷联合作用下的非线性屈曲行为。借助增量数值(在时域采用4阶Runge-Kutta方法)的方法来分析了加筋圆柱壳的非线性屈曲行为,经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材料因素和初始缺陷对结构屈曲的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4年S1期)

张宗政[4](2012)在《大型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冲击屈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用于船舶产品性能的测试评价,其自身性能决定了测试结果的正确性与精确性,因此开展对测试平台性能的研究,对真实反映船舶产品性能及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2MN大型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测试平台机身的静动态性能,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结构冲击屈曲。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有限元法及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包括有限元静力学理论、动力学理论及有限元非线性分析等,给出了有限元分析求解基本方法和静力学、动力学的有限元描述。(2)根据测试平台主体结构特点,建立机身的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静动态分析。机身全局分析确定结构的刚度和强度;模态分析获取固有频率及相应振型;运用子模型技术作进一步静力分析并进行结构改进设计,确保左右段机身具有等同力学性能。(3)运用薄板理论研究试验机机身的静力屈曲特性。机身结构的屈曲分析,获得屈曲临界载荷;运用弧长法,引入初始几何缺陷对机身进行后屈曲分析,考察其是否具有后屈曲特性;最后研究约束支撑下机身的屈曲特性。(4)研究试验机在破断冲击下的动力屈曲特性。研究试验机工作及测控原理,运用ADAMS进行破断试验运动学仿真分析;运用ABAQUS对试验机机身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并依据冲击屈曲准则判定是否发生冲击屈曲;总结大型卧式拉力机的缓冲方法,对此试验机缓冲结构及方法进行设计,并通过实验研究此缓冲技术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期刊2012-06-30)

钟炜辉,郝际平,樊春雷[5](2011)在《初始几何缺陷轴心压杆的弹塑性冲击屈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始几何缺陷对轴心压杆冲击屈曲有显着影响,研究大多采用B-R运动准则和放大函数法进行。对阶跃荷载作用下初始几何缺陷(初弯曲)轴心压杆的弹塑性冲击屈曲进行分析,考虑了杆件不同边界条件、不同初始几何缺陷的影响,并定义了杆件发生冲击屈曲的必要条件——冲击屈曲荷载门槛值。通过数值计算,充分考虑初始几何缺陷轴心压杆弹塑性冲击屈曲时杆件截面性质与横向位移的相互耦合作用,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期刊2011-11-04)

冀健龙[6](2010)在《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及内充介质对其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薄壁圆柱壳是在许多个工业部门广泛使用的轻型结构原件。确定在各类受载条件下圆柱壳的屈曲强度是工程设计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结构耐撞性研究的需要,圆柱壳在轴向强动载荷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屈曲是冲击动力学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由于多种效应的耦合,圆柱壳的轴向冲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力过程。本文通过冲击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经受轴向冲击圆柱壳屈曲的失效机制及填充介质、边界条件等对屈曲模态和能量吸收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和结果如下:1.借助DHR-9401落锤式冲击加载试验机完成了一批钢制圆柱壳试件的冲击屈曲的实验研究。观察到轴对称的手风琴模态和非轴对称的叁角形金刚石模态,在屈曲过程中经常有轴对称模态形成一个或者几个波纹后又转变为非轴对称模态。冲击实验中,记录了冲击端和反射端的力的时程曲线,冲击过程的持续时间在10~25ms之间,冲击力的平均值大约为30~60KN。时程曲线的振荡次数与试件残余模态的褶迭数目是一致的。2.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实验中特别注意了边界条件对屈曲模态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端自由”的圆柱壳大多数出现非轴对称屈曲,两端简支的圆柱壳基本上发生轴对称屈曲,一端固定一端夹支的圆柱壳易于发生非轴对称屈曲。因此可能通过改变边界条件诱发所需要的屈曲模态。3.通过实验研究了充液圆柱壳的轴向冲击屈曲特征。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屈曲模态均为轴对称的环状波纹。屈曲过程持续时间大约为5~13ms之间。且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冲击力的时程曲线明显的分为叁个阶段:激烈振荡的动力加载阶段、平稳塑性后屈曲发展阶段及迅速下降的弹性卸载阶段。4.借助大型非线性动力仿真软件LS-DYNA对内空圆柱壳和内部充满液体的圆柱壳的轴向冲击屈曲进行计算机仿真,所得到的冲击力时程曲线及屈曲波纹的形状、数量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对充液圆柱壳轴向冲击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后屈曲过程中轴向压力几乎全部由液体来承担。(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0-05-01)

冀健龙,雷建平,张善元[7](2010)在《两种边界条件下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分析了边界条件对于轴向冲击作用下圆柱壳屈曲的影响。实验表明,边界条件不同,圆柱壳的屈曲模态也不同,实验中得到的冲击力时程曲线和屈曲模态相互对应,其一致性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0年07期)

杨卫奇[8](2009)在《弹性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LS-DYNA对刚体质量轴向撞击圆柱壳动力屈曲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某一时刻的屈曲模态、径向位移、轴向应力分布曲线,分析了壳的半径对屈曲半波长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09年23期)

郭胜鹏,顾红军[9](2009)在《排式矩形薄壁钢管径向冲击屈曲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管在径向冲击下的屈曲大变形问题对抗爆及抗冲击吸能装置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验结果,设定了排式矩形钢管动力屈曲的变形模态,建立了相应的运动场,基于虚速度原理推导出了模态解方程,将问题转化为只含单一变量的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对于排式矩形钢管径向冲击屈曲问题,模态解方法可以较准确的反映实验现象;当偏转角度较小时,理论值与实验值几乎一致,但当偏转角较大时,理论值明显偏大。分析得出,导致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是应变率效应,因此应变率效应对钢管的变形过程影响显着。(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09年01期)

杨卫奇,张善元,路国运,刘志芳[10](2008)在《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数值仿真及其应力波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LS-DYNA对刚体质量轴向撞击圆柱壳动力屈曲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时刻的屈曲模态、应变分布和撞击力时程曲线,分析了壳的几何物理参数及撞击加载条件对屈曲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屈曲过程中的横向惯性效应和应力波效应。(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08年23期)

冲击屈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结构冲击实验平台,研究了薄壁圆筒结构低速大能量冲击下的屈曲吸能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局部应变率对屈曲压溃力历程有较大影响;同时,材料应变强化效应导致了平均压溃力的实验值高于理论值。利用LS-DYNA软件对薄壁圆筒冲击吸能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Johnson-Cook方程、弹塑性(Cowper-Symonds方程)二种考虑应变率和应变强化的本构模型,比较了本构模型及边界条件对屈曲行为的影响可知,在合适的边界条件下,Johnson-Cook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薄壁圆筒的冲击屈曲行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冲击屈曲论文参考文献

[1].于凯.热弹耦合功能梯度圆板的热冲击屈曲[D].兰州理工大学.2016

[2].杨喆,魏延鹏,邹金龙,黄晨光,路玲玲.薄壁圆筒冲击屈曲吸能行为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J].兵工学报.2014

[3].余宏坤,余晓菲.复杂载荷下加筋圆柱壳非线性冲击屈曲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4

[4].张宗政.大型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冲击屈曲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2

[5].钟炜辉,郝际平,樊春雷.初始几何缺陷轴心压杆的弹塑性冲击屈曲研究[C].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2011

[6].冀健龙.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及内充介质对其影响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7].冀健龙,雷建平,张善元.两种边界条件下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实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

[8].杨卫奇.弹性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数值模拟[J].科技风.2009

[9].郭胜鹏,顾红军.排式矩形薄壁钢管径向冲击屈曲模态分析[J].科技导报.2009

[10].杨卫奇,张善元,路国运,刘志芳.圆柱壳轴向冲击屈曲数值仿真及其应力波效应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

标签:;  ;  ;  ;  

冲击屈曲论文-于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