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阻尼影响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Yb掺杂,自旋泵浦,阻尼因子
阻尼影响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武凯[1](2019)在《稀土Yb掺杂和自旋泵浦效应对磁性薄膜阻尼因子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旋电子学器件可以操控电子的自旋,因而它比微电子器件只精确控制电荷而多了一个自由度,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自旋电子学器件中所用的磁性薄膜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对自旋这一自由度控制的效率。而阻尼因子是一个重要的描述薄膜性能的参数,因为它决定了以自旋转移力矩驱动磁化强度翻转为基础的磁性存储器件的功耗和数据写入速率。阻尼因子太大,导致产生足够的自旋转移力矩的临界电流密度很高,因此功耗很大;而阻尼因子太小,又会使磁化强度弛豫时间延长,从一个稳定态翻转到另一个稳定态的时间延长,导致器件的写入速率降低。因此在自旋电子器件中研究阻尼因子的调控方法和调控机制是实现磁性薄膜阻尼因子调控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阻尼因子可以分成本征项和非本征项。其中,阻尼因子的本征项通常与材料中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强弱相关,通过调控自旋-轨道耦合强度来实现本征阻尼因子的调控是利用自旋轨道力矩高效翻转磁化强度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铁磁/重金属异质结中的自旋泵浦效应也是造成磁性薄膜阻尼因子改变的重要非本征机制,通过对自旋泵浦阻尼因子的研究可以反映出自旋流在界面传输的效率,对利用纯自旋流产生的自旋轨道力矩实现磁化强度的翻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中,我们做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研究了稀土元素Yb掺杂对Fe_(65)Co_(35)薄膜阻尼因子的影响,然后通过自旋泵浦效应来研究铁磁金属/非磁金属异质结界面处自旋流的传输对阻尼因子的影响。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在第一方面的工作中,因为Yb元素4f轨道电子是完全填充的,因此其轨道磁矩为零,所以理论上它与磁性金属的合金应该具有比较小的本征阻尼因子。为了验证这一思路,我们制备了(Fe_(65)Co_(35))_((1-x))Yb_x薄膜样品,测试了样品的成分、结构、静态和动态磁性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样品中Yb含量的增加,样品的晶格结构逐渐从多晶状态转变为非晶状态。饱和磁化强度和单轴各向异性常数均随Yb含量增加而单调地下降,但是阻尼因子却急剧上升。当温度从100 K变化到400 K时,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单调地下降,且满足布洛赫T~(3/2)定律。同时样品的各向异性常数也单调地下降。与此同时,在100–400 K温度范围内样品的阻尼因子发生非单调的变化,阻尼因子在200 K左右出现极小值。该结果定性地与基于坎伯斯基力矩相关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吻合。通过研究阻尼因子对Yb含量和各向异性常数的依赖关系以及它们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我们研究了Yb掺杂对Fe_(65)Co_(35)薄膜阻尼因子的影响以及影响阻尼因子的物理机制。第二个方面的工作中,首先为了研究Cr是否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自旋流吸收材料,我们制备了Cr(t_(Cr))/Co样品,并且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电子自旋共振谱测试了样品在室温下的静态和动态磁性参数。通过分析样品有效阻尼因子随Cr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Cr/Co界面的自旋混合电导率为5.88×10~(19) m~(-2),Cr层的自旋扩散长度为4.69 nm。其次为了研究Al嵌入层能否降低铁磁/Pt异质结中Pt造成的磁近邻效应对自旋流传输的影响,我们制备了FeCoB/Pt(t_(Pt))和FeCoB/Al(t_(Al))/Pt样品,并且测试了样品在室温下的静态和动态磁性参数。通过分析样品有效阻尼因子随t_(Pt)的变化规律,我们得到了FeCoB/Pt界面的自旋混合电导率为1.63×10~(18) m~(-2)。在FeCoB/Al(t_(Al))/Pt系统中,随着从t_(Al)从0增加到0.5 nm,样品的有效阻尼因子迅速从0.028下降到0.016。这种下降趋势说明了Al插入层减弱了层间交换耦合,从而抑制了磁近邻效应。这也说明了将Pt看作是通常的自旋流吸收材料,而不考虑磁近邻效应是不全面的。最后为了说明氧化物插入层是否可以提高Co/Pt和Co/Ta界面的自旋混合电导率,我们生长了Co/CuO_x/Pt(t_(Pt))和Co/CuO_x/Ta(t_(Ta))样品,以及Co/Cu/Pt(t_(Pt))和Co/Cu/Ta(t _(Ta))参考样品。测试了样品的成分、层状结构、静态和动态磁性参数。通过拟合四组样品的有效阻尼因子对t_(Pt)和t_(Ta)的依赖关系,我们得到了样品的自旋混合电导率和自旋扩散长度等信息,发现CuO_x层的引入可使自旋混合电导率提高1.5倍。另外在YIG/CoO_x/Pt(t_(Pt))样品观察到了相似的现象,说明CuO_x和CoO_x氧化层的引入均可增强界面自旋流的传输,为设计高效的自旋电子学器件提供了一种思路。(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孟思,郝淑英,高芬,冯晶晶,张琪昌[2](2019)在《热弹性结构阻尼对微谐振器品质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环境温度对微谐振器固有频率和品质因子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单根微梁和微谐振器固有频率的影响,发现温度对弹性模量的软化作用对固有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应综合考虑温度应力和弹性模量软化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提出了推导微谐振器等效热弹性结构阻尼的力学模型,通过对支撑梁侧板的巧妙处理导出了微谐振器热弹性阻尼系数与单根微梁的热弹性阻尼系数关系式,为利用Zener标准模型来计算微谐振器的热弹性阻尼及品质因子提供了可能;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解析分析方法结合研究了环境温度对微谐振器品质因子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绍清,梁森,乔艳梅,刘炳国,翟彦春[3](2018)在《阻尼层厚度对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Ritz法研究了各应力分量的应变能,并计算了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的损耗因子,得到了损耗因子随阻尼层厚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薄板总厚度不变,阻尼层厚度由2 mm增加到5.5 mm时,损耗因子随着阻尼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阻尼层较厚时,损耗因子对阻尼层厚度的变化不再敏感;当复合材料层厚度不变时,增加阻尼层的厚度可以使损耗因子增大,阻尼层厚度较厚时,阻尼层厚度的变化对损耗因子的影响较小;与复合材料层厚度不变时相比,薄板总厚度不变时,阻尼层较厚时对损耗因子的影响更小。(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8年08期)
周雪云,周利玲,刘晓红,候翠岭,程融[4](2016)在《厚度对Ni_(25)Fe_(75)-ZnO颗粒膜阻尼因子和软磁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磁控溅射制备了(Ni_(25)Fe_(75))-ZnO颗粒膜,研究了其高频动态磁性与薄膜厚度的关系,用Landau-Lifshitz-Gilbert方程计算出阻尼因子,并用一个幂函数拟合与外场的关系曲线。实验结果和拟合结果表明,动态磁化时有效阻尼系数αeff和内禀阻尼系数αint均随着样品厚度减小而增大。αint和αeff变化的物理起源应该与微结构的不均匀性、薄膜与衬底之间的界面效应和薄膜中的混杂物有关。(本文来源于《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2016年05期)
尹帮辉,王敏庆[5](2014)在《流体载荷对水下自由阻尼板阻尼损耗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的阻尼损耗因子是潜艇降低水下辐射噪声的重要参数。为此,采用谱有限元法以计算流体载荷作用下的自由阻尼板的结构损耗因子,探讨辐射损耗因子同功率转换系数间的关系;然后使用谱有限元法比较了含流体和不含流体的自由阻尼板的结构损耗因子的差异,使用能量法对相关计算结果进行验证;最后使用叁维模型对流体载荷作用下的自由阻尼板的功率转换系数进行了计算,进而分析功率转换系数同阻尼层杨氏模量、阻尼层厚度、阻尼层材料损耗因子等参数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低于第二阶弯曲波产生频率的频段范围内,无流体时的损耗因子小于有流体的自由阻尼板;从频段平均的角度来看,功率转换系数在低频存在较大峰值,在高频变化较为平缓且数值较小;实际潜艇在流体载荷下主要通过改变结构的阻尼来改变其辐射的阻尼损耗因子。分析结果对于潜艇结构阻尼的优化设计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4年04期)
杜忠民,彭劲松[6](2011)在《阻尼材料粘结面积对阻尼因子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试验测试,研究了阻尼材料粘结面积对模态结构阻尼因子的影响,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模型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试验测试数据完善的有限元模型,其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测试数据相吻合;选择粘结面积80%以上作为阻尼材料安装质量的工艺指标是合适的。(本文来源于《材料开发与应用》期刊2011年06期)
曾海波,罗红波,李红梅[7](2011)在《阻尼合金消耗因子对镗杆减振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镗杆在加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振动,这就需要减振系统来削弱其影响。减振系统主要由阻尼合金、减振块和阻尼液构成。减振块的质量及安装方式、阻尼液的粘度和粘温特性以及阻尼合金的选用等都会对其减振效果有影响。主要以阻尼合金的消耗因子为研究对象,在ANSYS WORK-BENCH下比较在不同的消耗因子下的谐波响应,再对比其谐波响应的峰值。目前阶段得到的结果表明:随着消耗因子不断增大,减振的效果越理想。(本文来源于《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期刊2011年08期)
王溔,宋国晶,孙明昌,尹学军,胥永刚[8](2010)在《夹层阻尼结构损耗因子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约束阻尼结构的损耗因子受到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阻尼层的损耗因子及厚度等。以高速列车减振应用为背景,分析了某种粘弹性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和准静态力学性能,运用悬臂梁法测试了约束阻尼结构损耗因子,分析了材料性能和结构参数条件下约束阻尼结构的共振频率及损耗因子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振动模态的升高结构损耗因子下降;随着阻尼层厚度的增加,结构损耗因子增加而共振频率下降。其中,悬臂梁高阶共振频率随着厚度的增加,下降幅度比较明显。(本文来源于《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期刊2010-10-15)
丁汀[9](2008)在《应用麦夸特法进行非线性拟合二室模型参数时阻尼因子对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在Excel上制作麦夸特法拟合药动学参数的迭代程序,验证了阻尼因子对拟合结果的影响,表明选择合适的阻尼因子是获得良好拟合效果的前提。(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08年05期)
李明俊,叶皓,徐泳文,万诗贵,刘桂武[10](2005)在《各向异性参数对层合阻尼薄板损耗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理论分析方法,考察了在不同结构、不同振动模态下各层纤维铺设角度、纵横剪切模量和纵横拉伸模量等各向异性参数对各向异性层合阻尼薄板损耗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向异性铺设层数的增多,在低阶模态下,远离阻尼芯层的各向异性铺设层的纤维铺设角度对层合阻尼薄板损耗因子的影响趋于增大,次外层纤维铺设角度的影响最大;而在高阶模态下,贴近阻尼芯层的各向异性铺设层的纤维铺设角度影响趋于增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05年02期)
阻尼影响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环境温度对微谐振器固有频率和品质因子的影响,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单根微梁和微谐振器固有频率的影响,发现温度对弹性模量的软化作用对固有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应综合考虑温度应力和弹性模量软化对固有频率的影响;提出了推导微谐振器等效热弹性结构阻尼的力学模型,通过对支撑梁侧板的巧妙处理导出了微谐振器热弹性阻尼系数与单根微梁的热弹性阻尼系数关系式,为利用Zener标准模型来计算微谐振器的热弹性阻尼及品质因子提供了可能;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解析分析方法结合研究了环境温度对微谐振器品质因子的影响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尼影响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武凯.稀土Yb掺杂和自旋泵浦效应对磁性薄膜阻尼因子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9
[2].孟思,郝淑英,高芬,冯晶晶,张琪昌.热弹性结构阻尼对微谐振器品质因子的影响[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9
[3].王绍清,梁森,乔艳梅,刘炳国,翟彦春.阻尼层厚度对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8
[4].周雪云,周利玲,刘晓红,候翠岭,程融.厚度对Ni_(25)Fe_(75)-ZnO颗粒膜阻尼因子和软磁特性的影响[J].磁性材料及器件.2016
[5].尹帮辉,王敏庆.流体载荷对水下自由阻尼板阻尼损耗因子的影响[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4
[6].杜忠民,彭劲松.阻尼材料粘结面积对阻尼因子的影响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
[7].曾海波,罗红波,李红梅.阻尼合金消耗因子对镗杆减振性能的影响[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1
[8].王溔,宋国晶,孙明昌,尹学军,胥永刚.夹层阻尼结构损耗因子影响因素研究[C].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2010
[9].丁汀.应用麦夸特法进行非线性拟合二室模型参数时阻尼因子对结果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
[10].李明俊,叶皓,徐泳文,万诗贵,刘桂武.各向异性参数对层合阻尼薄板损耗因子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