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性质论文-汪学荣,周炀玲,吴青

凝胶性质论文-汪学荣,周炀玲,吴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凝胶性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磷酸盐,叁文鱼,肉糜,凝胶

凝胶性质论文文献综述

汪学荣,周炀玲,吴青[1](2019)在《复合磷酸盐对叁文鱼肉糜凝胶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文鱼肉为原料制作叁文鱼肉糜,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叁种磷酸盐(叁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的较适添加量范围,然后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叁种磷酸盐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叁种磷酸盐对叁文鱼肉糜凝胶性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最佳配比为叁聚磷酸钠0.4%、焦磷酸钠0.2%、六偏磷酸钠0.2%,在此最佳配比下,叁文鱼肉糜的凝胶强度达1.508kgf。(本文来源于《肉类工业》期刊2019年11期)

陈力扬,华欲飞,孔祥珍,陈业明,张彩猛[2](2019)在《预热变性程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非还原SDS-PAGE表征大豆蛋白的预热变性程度,并采用质构分析、流变分析研究预热变性程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SDS-PAGE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蛋白质变性速率逐渐增大,相同加热时间条件下,蛋白质变性程度随加热温度升高呈S型曲线上升。质构、流变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预热变性程度的增大,大豆蛋白凝胶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变性程度为86.11%时凝胶硬度最大,是未经预热变性的大豆蛋白凝胶硬度的2.15倍;凝胶弹性则随预热变性程度的增大持续增大;变性程度在22.28%以上时大豆蛋白形成凝胶更快,但完全变性大豆蛋白在形成凝胶时的降温阶段不能形成很好的凝胶结构。粒径分析结果表明,预热变性程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与蛋白质预热变性时形成的聚集体尺寸及形态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油脂》期刊2019年11期)

赵儒男,李艳[3](2019)在《不同电荷亲水高分子对单月桂酸甘油酯有机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凝胶(OG)是指利用有机凝胶因子在有机溶剂中自组装形成叁维网状结构,并将有机溶剂镶嵌在此结构中的一种半固体凝胶体系。近年来,有机凝胶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而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应用于制药、化学、化妆品和食品等领域。本文研究了不同电荷高分子对有机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将有机凝胶与不同的亲水性高分子溶液混合,并对所得的有机凝胶体系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亲水性高分子的引入赋予有机凝胶增稠效应,共混之后的凝胶体系硬度与单月桂酸甘油酯(GML)含量密切相关,凝胶强度在GML浓度达到7 wt%时,网状结构较为致密。亲水性高分子的加入增加了凝胶的可控性,改性凝胶相较原始有机凝胶熔融温度降低5~7℃。此外,凝胶具有热可逆性,其中壳聚糖凝胶体系内部交联网络的孔隙最小,达到20μm左右。质构结果显示,壳聚糖凝胶硬度和涂抹性最佳,其值约为原始凝胶的2倍,壳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凝胶持油稳定性良好,较原始凝胶提高约30%。这些有机凝胶在营养素或低脂人造黄油的替代品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陈鸿强,郑红霞,袁芳,高彦祥,毛立科[4](2019)在《油相质量分数及界面组成对海藻酸钙乳液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利用葡萄糖酸-δ-内酯(GDL)和CaCO_3诱导海藻酸钠形成有序的叁维网络结构,并以吐温20或乳清分离蛋白为乳化剂,研究了油相质量分数和界面组成对海藻酸钙乳液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油相质量分数的提高,油滴填充于凝胶结构的孔隙当中,通过提高毛细管力有效降低了海藻酸钙凝胶形成过程中的脱水率,并对凝胶持水力的增加具有积极影响。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体系pH至乳清分离蛋白等电点以下,使油滴界面与凝胶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从静电排斥转化为静电吸引,可使油滴从"非活性填充"转化为"活性填充";但应力松弛行为都在高油相质量分数时表现明显。以β-胡萝卜素为模式功能因子,将其添加于乳液凝胶油相中,研究其在光照过程中和储藏过程(55℃)中的降解速率,发现乳液凝胶微结构对其化学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郑红霞,陈鸿强,袁芳,高彦祥,毛立科[5](2019)在《小分子乳化剂对于κ-卡拉胶-单硬脂酸甘油酯双凝胶体系性质及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凝胶结合水凝胶及有机凝胶的优势,是一种性能更加稳定的新型凝胶类传递体系,可以同时传递亲脂性和亲水性的复合功能因子。本文基于油水两相分别添加单硬脂酸甘油酯及κ-卡拉胶两种凝胶剂制备双凝胶,改变吐温-20及司盘-20的添加量(0%,0.5%,1%,1.5%,2%,2.5%),测定双凝胶硬度及持油力,并包埋0.5%姜黄素,测定其光照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小分子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双凝胶硬度逐渐降低,且吐温组硬度低于司盘组;不加乳化剂的双凝胶持油力(79.4%)明显低于添加乳化剂的双凝胶(98.1%~98.9%);包埋姜黄素进行8 h光照稳定性测试发现,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姜黄素降解速率增加,姜黄素的光照稳定性降低。本文对于小分子乳化剂影响κ-卡拉胶-单硬脂酸甘油酯双凝胶体系性质及姜黄素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曹艳芸,林金瓯,韩剑众[6](2019)在《植物多酚对乳清蛋白乳液冷凝胶性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蛋白乳液凝胶广泛存在于食品体系中,是潜在的活性物质传输载体。添加植物多酚可有效提高其氧化稳定性,并可基于多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进一步调控凝胶特性。本研究以没食子酸(GA)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为植物多酚模型,考察多酚的添加对乳清蛋白乳液冷凝胶特性的影响。首先,将热变性乳清蛋白与多酚(2.67,13.3,26.7μmol/g蛋白质)反应,制备乳液,分析乳液粒径分布和ζ-电位;接着,以CaCl_2为凝固剂制备冷凝胶,分析凝胶强度和持水性。结果表明,GA和EGCG与蛋白质反应后引起乳液平均粒径略微降低、表面电荷增加、稳定性提高。多酚的添加有效提高了乳液冷凝胶的凝胶强度,随多酚浓度增加,凝胶强度显着提高;其中,13.3μmol/g GA和EGCG分别使凝胶强度提高34.8%和48.8%。并且,GA和EGCG均对凝胶持水性基本无影响。研究表明,GA和EGCG能有效改善乳清蛋白乳液冷凝胶特性,改善效果与多酚种类和浓度有关。该研究可为食品功能性传输载体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王偲琦,谭明乾[7](2019)在《中国蛤蜊肌原蛋白和大豆蛋白混合物热加工过程水分迁移规律和凝胶性质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中国蛤蜊肌原纤维蛋白与大豆蛋白的混合凝胶的形成过程及混合凝胶结构对凝胶性质的作用。通过对低场核磁的T2弛豫的监测发现,大豆蛋白在加热过程中没有凝胶化现象。随着添加中国蛤蜊蛋白含量的增加,混合凝胶中的水迁移发生了显着变化,凝胶化现象逐渐提升,凝胶温度逐渐下降。同时研究了不同比例的两种蛋白蒸煮损失、凝胶强度和保水能力(WHC)的变化情况。采用90℃热处理1小时,制得的各种混合凝胶样品,随着中国蛤蜊蛋白含量的提高,蒸煮损失、凝胶强度和WHC均有所增加(P <0.05)。凝胶结构与水分密切相关,采用扫描电镜对混合凝胶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随着中国蛤蜊蛋白的增加,蛋白网络逐渐形成。结果表明,大豆蛋白有着较好的热稳定性,蛤蜊肌原蛋白有更好的热凝胶性质,随着肌原蛋白添加量的增加,凝胶温度逐渐下降,并形成更稳定凝胶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刘祖雄,刘修卫,罗梦颖,符旭东[8](2019)在《5-氨基水杨酸温敏凝胶灌肠液的制备及体内外性质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5-氨基水杨酸温敏凝胶灌肠液(5-aminosalicylic acid thermosensitive gel enema,5-ASA-TGE),并对其体内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冷法工艺制备5-ASA-TGE;通过流变仪检测5-ASA-TGE在不同温度下的流变学参数;采用葡聚糖硫酸钠建立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进行初步药效学研究;以大鼠为受试对象,考察5-ASA-TGE对肠黏膜的刺激性。结果 5-ASA-TGE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灵敏度,相变温度约为30.3℃;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采用局部灌肠给药的方法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小鼠模型有明显的疗效,5-ASA-TGE能有效减少药液泄露,疗效较常规灌肠液更佳;5-ASA-TGE不会对肠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结论 5-ASA-TGE符合肠道局部用药要求,渗漏率低,组织相容性好,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郭思旖,陈桂添,时军,吴艳婷,赖建辉[9](2019)在《丹皮酚-蜗牛黏液纳米凝胶理化性质考察及抗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具有防治增生性瘢痕药效的丹皮酚-蜗牛黏液纳米凝胶(PAE-HAM-Gels),对其皮肤穿透能力、真皮滞留量及刺激性进行评价,并初步考察其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作用。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分别以离体乳猪、SD大鼠及KM小鼠腹部皮肤进行离体透皮实验,考察丹皮酚真皮滞留量、透皮速率及累积透过率,并绘制体外渗透曲线;采用同体左右对比法,选取新西兰兔背部正常皮肤连续给药7 d,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皮肤生理状态;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将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PAE-Gels组与PAE-HAM-Gels组,连续给药28 d后计算各组的瘢痕增生率及瘢痕增生指数(SEI),取瘢痕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胶原纤维及肌纤维增生情况,检测各组TGF-β1的表达水平。PAE-HAM-Gels在水溶液中的Qn较符合Higuchi方程,其在不同动物皮肤的透皮速率、累积透过量及真皮滞留量均高于PAE-Gels;给药组皮肤完整,未出现红斑、水肿等现象,光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排列整齐,厚薄均匀,皮下组织排列整齐,与空白组对比无差异; PAEHAM-Gels组的瘢痕增生率为62. 50%,SEI为2. 17±0. 33,TGF-β1为(815. 4±34. 69) ng·L~(-1),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Masson染色显示,与模型组相比,PAE-HAM-Gels组胶原纤维与肌纤维数目较少且排列疏松整齐,软骨细胞排列较规则,炎症细胞及微血管数目较少。PAE-HAM-Gels安全性好,透皮性能及真皮滞留能力良好,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胡小雪,刘成梅,梁瑞红,陈军,陈瑞云[10](2019)在《淀粉直/支比对高酯果胶凝胶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流变仪和质构仪考察淀粉的直/支比对高酯果胶凝胶性质的影响。动态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直链淀粉比例的增加,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值升高,损耗因子降低,体系表现出更为优越的黏弹性。静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直链淀粉比例的增加,凝胶体系的稠度系数K值增加,流体指数n降低,触变环面积增大,形成的叁维网络凝胶结构致密。质构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直链淀粉比例的增加,凝胶体系的硬度、内聚性和黏着性均显着增加。相互作用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淀粉与果胶之间通过氢键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凝胶性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非还原SDS-PAGE表征大豆蛋白的预热变性程度,并采用质构分析、流变分析研究预热变性程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SDS-PAGE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蛋白质变性速率逐渐增大,相同加热时间条件下,蛋白质变性程度随加热温度升高呈S型曲线上升。质构、流变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预热变性程度的增大,大豆蛋白凝胶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变性程度为86.11%时凝胶硬度最大,是未经预热变性的大豆蛋白凝胶硬度的2.15倍;凝胶弹性则随预热变性程度的增大持续增大;变性程度在22.28%以上时大豆蛋白形成凝胶更快,但完全变性大豆蛋白在形成凝胶时的降温阶段不能形成很好的凝胶结构。粒径分析结果表明,预热变性程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与蛋白质预热变性时形成的聚集体尺寸及形态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凝胶性质论文参考文献

[1].汪学荣,周炀玲,吴青.复合磷酸盐对叁文鱼肉糜凝胶性质的影响[J].肉类工业.2019

[2].陈力扬,华欲飞,孔祥珍,陈业明,张彩猛.预热变性程度对大豆蛋白凝胶性质的影响[J].中国油脂.2019

[3].赵儒男,李艳.不同电荷亲水高分子对单月桂酸甘油酯有机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4].陈鸿强,郑红霞,袁芳,高彦祥,毛立科.油相质量分数及界面组成对海藻酸钙乳液凝胶理化性质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5].郑红霞,陈鸿强,袁芳,高彦祥,毛立科.小分子乳化剂对于κ-卡拉胶-单硬脂酸甘油酯双凝胶体系性质及姜黄素稳定性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6].曹艳芸,林金瓯,韩剑众.植物多酚对乳清蛋白乳液冷凝胶性质的影响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7].王偲琦,谭明乾.中国蛤蜊肌原蛋白和大豆蛋白混合物热加工过程水分迁移规律和凝胶性质变化[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8].刘祖雄,刘修卫,罗梦颖,符旭东.5-氨基水杨酸温敏凝胶灌肠液的制备及体内外性质考察[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9

[9].郭思旖,陈桂添,时军,吴艳婷,赖建辉.丹皮酚-蜗牛黏液纳米凝胶理化性质考察及抗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10].胡小雪,刘成梅,梁瑞红,陈军,陈瑞云.淀粉直/支比对高酯果胶凝胶性质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9

标签:;  ;  ;  ;  

凝胶性质论文-汪学荣,周炀玲,吴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