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探学”环节,提效高中数学课堂

精心设计“探学”环节,提效高中数学课堂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龙江中学528300

摘要:探学是我校五学高效课堂模式的环节之一,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缺乏,教师可以研究在探学环节使其改善。探学环节一般10-15分钟,如果不注重探学的设计,很容易使这一环节流于形式;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探学环节的数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得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五学高效课堂模式提效课堂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相对于重点高中的学生,普通高中生源差,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数学的积极能动性差,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数学知识遗忘快,分析问题能力差。对于同一类题目,一做再做,学生依然一错再错,这明显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过少,缺乏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的表现。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获得更多的基本活动经验,提效数学课堂是我们普通高中数学教师应该要探究的问题。

为了解决提效课堂的问题,我校于2017年开始,实施“启学,探学,赏学,评学,拓学”五学高效课堂模式。所谓探学就是探究学习任务,探讨学习重点,此环节为“先学”,把学习的权利充分还给学生,要求学生先独立探究学习任务;之后,小组合作探讨学习重难点,发挥“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作用,以学促学。探学环节一般10-15分钟,如果不注重探学的设计,很容易使这一环节流于形式;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探学环节的数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得到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

下面就谈一谈探学环节的几种教学设计。

一、设计操作活动,加强感性认知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符合学生探究知识的心理规律,也符合知识内在形成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在探学教学中设计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探索规律,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也使学生通过“操作”获得知识,形成学数学的能力,让数学活动经验得到积累,让数学素养悄然升华。

如教学《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时,探学环节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和体验。

1.玩游戏:

让四位同学上台表演: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呱……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呱呱……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呱……”

从第一个同学开始每人说一句,第四个同学说完倒回第三个同学,直到有人出错为结束。游戏结束后,让学生从中提炼出先后出现的数字,一一列出来:1,1,2,4,2,2,4,8,……此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会数字的有序性,促进学生对数列的感性体验。

2.摆麦粒:

让两位同学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上摆麦粒,第一格1粒,以后每一格的麦粒数是前一格的2倍,直到手头上的麦粒摆完为止。学生把每格的麦粒数按顺序列出来:1,2,22,23,24……此活动可以使学生从数学史和数学文化的角度理解数字的规律性,接触数列的起源。

3.引导学生思考:

以上数学活动中出现的几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数列概念。

从游戏的顺序性和棋盘上麦粒数的先后顺序,使学生体会到这些数的排列的顺序性;数列中的项与它的序号的对应关系;落实对概念的准确表达。

在探学中设计游戏等操作活动,既提高了学生对当节课所学内容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对数列这一概念的感性理解,使探学环节的独立探究任务变得简单,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限时小测,让自主思考成为习惯

课堂小测可以使学生自主思考、独立探究,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迅速进入学习轨道。因此,根据当堂课的内容需要,探学环节可以给学生安排小测试。题量:一到两道题,时间:5-10分钟;内容是最近学习的内容或当堂课需要回顾的内容,题目可以是以前做过的题,也可以是新题,突出重难点、易错点、常考点。测试完成后,教师巡视完成情况,根据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可以培训学生讲评,教师点评。

例如学习《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时,可以安排这样的小测试:

1.已知a3=5,a6=11,求an。

2.已知a3+a7=10,求a5。

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完成,注重过程书写的条理性和规范性。测试完成后,学生点评,指出所用的公式与思想方法。

(1)应用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解方程的思想,强化了学生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与记忆。

(2)主要用的是“等差数列{an}中,若m+n=p+q,则am+an=ap+aq”这一性质,为即将学习的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探学环节进行小测,可以使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和学习新课所需知识的记忆,在探学更充实的同时,还能检测近期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限时小测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心态,为以后的正式大考做好心理准备。

三、合作探究,实现以学促学

有效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应被动地接受知识,或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猜想、推理、探索、交流,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探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学生独立探究,但有些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可能个人无法独立完成。这时可以与同学合作探究,甚至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一对一对的讲解,使他们能及时理清思路、解决问题。

例如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类比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讨论。探学环节我们可以做以下的设计:

1.学生自主探究,找出规律,促使等比数列概念的形成。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下列数列的规律,解决探究问题。

(1)2,4,8,16,32……

(2)1,,,……

(3)-1,2,-4,8……

(4)2,2,2,2,2……

问题1: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问题2:类比等差数列的定义,用文字叙述等比数列的定义。

问题3:类比等差数列,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等比数列的定义。

以上问题,从找特殊数列的共同特点开始,一步步接近等比数列的概念,通过与等差数列的类比,得到等比数列的概念以及符号表示。这些问题大部分同学都能独立完成,若有极个别同学不能解决,可以请教同学。

2.通过观察,判断下列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然后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1,3,9,27……

-1,-,-,-……

1,-2,4,-8……

-1,-1,-1,-1……

1,0,1,0……

思考:

(1)公比q能为0吗?为什么?首项能为0吗?

(2)公比q=1是什么数列?

(3)q>0数列递增吗?q<0数列递减吗?

通过对上面3个问题的探究,可以加强学生对等比数列的深入理解,明白公比的取值范围及公比对数列的符号的影响,让学生在使用等比数列时能考虑公比q的取值范围,也要注意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区别。

学生合作探究:已知x∈R则x,x2,x3……xn,……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什么?

3.让学生模仿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推导的归纳法和累加法,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安排两位同学板演推导过程,分析推导思路。

方法1:由定义知道a2=a1q,a3=a2q=a1q2,a4=a3q=a1q3,……归纳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n∈N*)。

方法2:由递推关系式或定义写出:=q,=q,=q,……=q,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n∈N*)。

通过观察发现,,……=q…q=qn-1,∴=qn-1,即an=a1qn-1(n∈N*)。

教师点评:方法2的证明方法叫做“累乘法”,这是数列证明常用的思想方法。

学生的年龄相近,知识起点和思维方式也相近,让学生相互讨论,个别讲解,自主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形成自己对新知识的深度理解,让自己的数学知识得到深化,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四、设计微课,解题过程反复呈现

微课是比较时尚的教学辅助方式,把网络融入教学环境,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的互动平台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在探学环节设计5-10分钟的微课教程,让学生跟着微课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针对我校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遗忘率高,我们在探学中的微课教学可以设计典型题和常错题的解题过程演示,然后学生自主消化微课中的相关知识。

对于典型题,我们的微课视频中,除了讲明题型特征和解题方法,还要说明运算技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易于接受、事半功倍。

对于学生的常错题,教师在微课中除了讲解所需的基础知识,还要强调突破易错点的知识与方法,使学生对常错的知识加深理解,加强记忆,避免一再出错。

如学习《函数单调性》时,学生一错再错的题目:函数f(x)=x2+2(a-1)x+2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我们微课讲解的步骤以下:

1.f(x)是二次函数,其图象是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x=1-a。

微课讲解:对于抛物线的单调性特征,其单调性以对称轴为界,开口向上,先增后减,开口向下,先减后增。

2.因为f(x)在区间(-∞,4]上单调递减,所以区间(-∞,4]在对称轴x=1-a的左边,即4≤1-a,∴a≤-3。

微课讲解:对于二次函数在某区间上的单调性问题,关键要找到区间在对称轴的左边还是右边,列出相应的不等式。注意:由于单个点没有单调性,所以不管单调区间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不等式都要取≤或≥。

利用微课在探学中展示典型题和常错题的解题过程,除了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方式新颖多样,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解题过程和思路永久保留,学生对本题内容记忆模糊的时候,能够反复地给学生呈现。

参考文献

[1]龚有顺例谈教学设计的改进与思考——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教学为例[J].上海中学数学,2015,7。

[2]周夏君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教学学月刊(中学版),2009,7。

标签:;  ;  ;  

精心设计“探学”环节,提效高中数学课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