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最小跳数路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路由选择机制,最佳路由,资源分配,网络寿命
最小跳数路由论文文献综述
余翔,彭帜,王诗言,刘利[1](2016)在《基于最小跳数和节点能量的AODV-HE路由选择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按需路由协议AODV中仅以最小跳数作为路由选择依据,导致网络资源分配不均及网络寿命减少。提出了AODV-HE算法,该算法优化路由选择机制,综合最小跳数和节点剩余能量提出一种反向路由判据权值,并根据此权值选择最佳路由。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升分组投递率,降低端到端时延,改善网络资源分配问题并有效延长网络寿命。(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6年06期)
赵晗,黄少卿[2](2016)在《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选择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依靠网络中互联节点传递数据的自组织网络,其发展将为物联网技术提供重要支撑。为了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传播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减少节点能量消耗,研究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选择方法。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出色的全局寻优能力,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小跳数路由选择问题进行优化,仿真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丁煦,韩江洪[3](2015)在《最小跳数路由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研究了最小跳路由下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模和优化问题,分析了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路的拓扑连通性,并依据Dijkstra算法给出了该网络的最小跳数路由算法。在给定数据路由的前提下,提出了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针对能量补给设备驻站时间比的优化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易于求解的线性规划问题,最终得到无线传感器节点和无线能量补给设备的工作策略。(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12期)
张麦玲,赵敏[4](2015)在《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改进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经典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存在节点能耗高、网络生存周期较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小跳数路由改进算法。该改进算法在梯度场建立阶段设置节点延时计时器;在数据传输阶段综合考虑节点能耗的有效性和均衡性,依据能量代价函数,动态选择唯一中继节点,构建一条从信源节点到Sink节点能量代价最小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算法进一步降低了节点能耗,延长了网络寿命,能够满足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需要。(本文来源于《工矿自动化》期刊2015年07期)
张虎[5](2015)在《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网络分簇路由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以微机电系统结合嵌入式技术,由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形式构成的监测网络。目前,不仅仅在军事和科学研宄中其价值得到体现,其应用方向更是触碰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无线传感器节点具有成本低廉、功能多样、部署简单等优点,但是它在实际的应用中也体现着一些问题:首先,传感器节点依靠电池供电且不能通过人工维护更换电池,那么能量耗尽就意味着传感器节点的死亡,能量问题成为传感网络中最敏感的话题;第二,传感器节点一般部署于偏远或环境条件恶劣的地区,复杂的环境条件要求网络应具有优良的拓扑结构,以简单化对网络的管理;第叁,传感节点对监测区域的采样中存在大量冗余,冗余数据的传输不仅消耗网络带宽而且浪费节点能量,所以,应引入数据融合或其他相关策略以提高网络的性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高效的路由策略以及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针对路由算法和网络拓扑进行研究,主要贡献有以下两点:首先,针对传输链路不稳定和延迟问题,通过改进MHR提出了基于剩余能量和拥塞控制的路由算法CEMHR。对于延迟问题,在传输数据寻找转发路径上,综合能量和拥塞程度两个因素作为标准;对于链路不稳定可能造成的传输失败问题,该算法引入了多节点备份的思想,以有限状态机的模式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仿真实验表明,CEMHR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均衡的利用网内节点能量,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均能有效的降低传输延迟,提高了网络的生命周期。其次,本文分析了经典分簇路由算法HEED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WSN时空特性与模型优化的分簇路由算法M-HEED(Model-HEED)。在数据采样阶段,以模型预测技术代替了传统的传感采样,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准确性,考虑到了误差范围;在成簇阶段,由原先的大量成员节点入簇改进为少量的超级节点入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控制消息的传递;簇间路由采用CEMHR算法以保证模型和数据的可靠传输;重新分簇机制不再采用周期性的选举,而是根据实际应用的情况作出判断,以节点剩余能量和是否存在异常为标准;为提高网络的可靠性,算法提出了由Sink到簇头再到超级节点的两级链路探测技术。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M-HEED算法较HEED算法能够有效的延长网络寿命,降低数据冗余,同时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保证了网络的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5-04-30)
范书平,马宝英,高晨光,姚念民[6](2014)在《一种分簇WSN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量高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提出一种基于最小跳数的分簇路由算法,算法优化了HEED算法中簇头的选择策略,此外,算法中节点根据其邻节点的广播信息计算最小跳数,在下一跳节点的选择过程中考虑了候选节点到基站的最小跳数、节点的能量以及节点到基站的距离,并在不同情况下令叁个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进而提高路由效率.最后将所提出算法与现有路由算法进行了对比,理论分析与Matlab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最小跳数路由算法适用于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降低节点能量耗费的同时,延长了网络的生存周期.(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4年08期)
徐中浩[7](2013)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综合了检测、无线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用于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自治系统,由大量的散布在工作区域中具有无线通信、传感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由于无线传感器承担了检测、处理和通信等多种任务消耗了大量能量和无线带宽,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着较大的能量和带宽等资源压力,需要采用合理节能的路由算法来实现数据分组的多跳传输,路由算法设计的首要目标是如何高效使用节点能量资源、延长网络生存期。本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在下行路由创建过程和能量更新机制中存在冗余控制开销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跨层和功率控制机制,具有节能功能的双向最小跳数路由算法(Cross-layer Energy-efficient Bidirectional Routing,CEBR):无需使用专门的控制分组,采用源路由方式以较小开销建立从Sink节点通往传感器节点的下行路由;通过跨层信息共享,定期采集节点剩余能量信息并按需发布;设计使用含跳数和节点剩余能量的合成路由度量标准,减少节点能量和网络带宽消耗的同时均衡节点能耗;结合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测距实现节点发射功率控制从而在数据及查询分组发送过程中节约节点能量。理论分析表明了CEBR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显示:与现有的典型相关算法相比,CEBR能够在建立双向最小跳数路由的前提下,至少降低34.5%的归一化控制开销和27.12%的数据分组平均能耗,并使网络生存期延长18.98%以上。(2)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在路由维护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分组能耗和时延过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跳数的分布式路由维护方法(Distributed Routing Maintenance based on Minimum Hop, DRMMH),无需专门的控制分组,在ACK分组中携带节点自己和其父节点的能量信息,路由选择时能够考虑两跳范围内的节点能量信息,均衡节点能量消耗;节点在发现自己的跳数信息因为邻居节点的死亡或移动而改变后,主动向邻居节点更新自己的跳数信息,减少数据分组传输跳数,降低数据分组能耗和时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都表明,DRMMH能够提高数据分组平均能量消耗,降低数据分组端到端时延,延长网络生存期。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由于采用平面拓扑,复杂度较低,易于实现,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技术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希望本文工作能够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的发展,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3-06-06)
王坤赤,郑月节,徐晨,周晖,庆栋良[8](2012)在《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协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协议数据包多路径冗余传输,能量消耗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引入侦听机制在网络中建立传输路径,同时采用一种新的能量均衡策略解决关键节点能耗过快的问题,以有效延长网络寿命。通过自主研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比较最小跳数路由协议和改进协议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协议能够很好的均衡网络能量消耗,提高网络能量有效性,延长了网络寿命。(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2年08期)
王潇娴[9](2011)在《基于最小跳数的WSN分簇路由协议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廉价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自组织形成的新型网络。路由协议处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的上层部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是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高效通信的关键网络协议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和存储能力都很有限,在路由协议设计时如何高效使用节点能量、平衡节点间能耗以及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是首要问题。论文在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工作如下:首先,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特点、面临的挑战及其应用。其次,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与传统无线网络不同的特点,并对已经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进行了分类;详细分析了几种典型的路由协议的工作机制,总结它们的优缺点,为设计一种性能优良的基于最小跳数的分簇路由协议奠定了基础;然后,详细分析了最小传输能量(MTE)算法和最小跳数路由(LHR)算法,基于LEACH协议的分簇思想,考虑节点的剩余能量,将MTE算法与LHR算法相结合引入到分簇路由协议的簇间路由构建中,设计了一种新的性能优良的基于最小跳数的分簇路由协议,即LHBCRP。LHBCRP首先改进LEACH阈值函数,增加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然后通过设置簇内节点数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控制簇的规模;最后采用MTE和LHR算法相结合的簇间路由机制实现监测区域簇头节点与汇聚节点的通信。最后,使用仿真工具NS2对LHBCRP、LEACH以及MTE叁种协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LHBCRP在网络生命周期、网络总能耗以及数据采样量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1-06-30)
秦利利[10](2011)在《基于最小跳数的iBGP路由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的域间路由系统使用边界网关协议BGP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传递路由可达性信息。作为BGP协议的一部分,内部网关协议iBGP用于在单个自治系统内部的路由器之间传播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可达性信息。因此,域间路由系统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互联网端到端的性能。路由不稳定的现象不仅可能发生在不同自治系统间的边界路由器上,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器在传递路由消息时也会因为路由反射机制和多出口鉴别MED属性的使用而出现路由振荡。另外路由消息的通告时序也会影响路由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如何避免域间路由信息在自治系统内部传递时可能产生的路由振荡,是缩短BGP路由收敛时间、提高互联网性能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BGP协议路由选择过程的基础上,使用路由代数在理论上分析了Flavel等提出的最小iBGP跳数的路由决策过程,并利用反证法证明了它具有严格单调性,由于路由代数的严格单调性能保证路径向量协议收敛,进而证明了基于最小跳数的iBGP路由能够收敛到稳定状态。另外,本文基于simBGP实验平台,在叁种典型的振荡拓扑结构中使用基于最小跳数的iBGP路由决策方法进行了模拟实验,得到了精确的收敛数据,并且与原有的振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最小iBGP跳数的方法能够切断网络元素的线性相关性,从而达到收敛,保证了域间路由信息在AS内部传递时的路由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最小跳数路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依靠网络中互联节点传递数据的自组织网络,其发展将为物联网技术提供重要支撑。为了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传播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减少节点能量消耗,研究了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选择方法。利用改进蚁群算法出色的全局寻优能力,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小跳数路由选择问题进行优化,仿真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小跳数路由论文参考文献
[1].余翔,彭帜,王诗言,刘利.基于最小跳数和节点能量的AODV-HE路由选择算法[J].电信科学.2016
[2].赵晗,黄少卿.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选择方法[J].电信科学.2016
[3].丁煦,韩江洪.最小跳数路由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张麦玲,赵敏.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改进算法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5
[5].张虎.基于最小跳数的无线传感网络分簇路由算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5
[6].范书平,马宝英,高晨光,姚念民.一种分簇WSN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4
[7].徐中浩.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算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3
[8].王坤赤,郑月节,徐晨,周晖,庆栋良.一种改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最小跳数路由协议[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
[9].王潇娴.基于最小跳数的WSN分簇路由协议研究与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1
[10].秦利利.基于最小跳数的iBGP路由稳定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