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校园民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陆校园民谣,在校大学生,欣赏取向
校园民谣论文文献综述
李可童[1](2018)在《对在校大学生大陆校园民谣欣赏取向的调查——以武汉市叁所普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民谣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曾以其独有的纯粹、清新、反映校园生活气息以及学生精神面貌的特点,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甚至上个世纪90年代在大陆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但在这之后发展状况急剧下滑,直到如今也未能重新崛起。本次调查不仅对我们探索其中的原因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校园民谣以后在大陆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武汉市叁所普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检阅与分析大陆校园民谣相关学术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调研的方式,深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民谣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校园民谣在大陆发展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尝试提出一些推进大陆校园民谣发展的策略。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旨在为我国大陆校园民谣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06期)
周野[2](2017)在《浅议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传播的仪式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的仪式观"是美国着名学者詹姆斯·w·凯瑞的经典理论,他将传播看成一种仪式,包含文化、传播、仪式、对话、社会五个层次的相互作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罗大佑歌曲为代表的校园民谣异军突起,形成群体性的共享文化基础、传播模式、独特的表演范式、常态的社会对话,完成共同社会的构建,与"传播的仪式观"精神契合。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论述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的传播仪式观。(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7年12期)
刘欣[3](2017)在《对校园民谣创作发展现状的一点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民谣就是用校园里发生的事情来创作的歌曲,同时也是深受学生欢迎与喜爱,流行在于校园中,体现青春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或感受的音乐创作。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产生,到90年代末的鼎盛时期,校园民谣一直伴随在一代人的心里,校园民谣由火热变得小众。本篇论文将分析创作方式以及社会需求与版权入手,从而更好的阐述校园民谣的未来创作与发展。同时希望重新唤起新一代人对校园民谣的热爱,激发出更好的作品。(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7年13期)
刘博超[4](2017)在《歌声里的青春与回忆》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宋柯到高晓松,再到水木年华、李健,这些从以理工科着称的清华园里冒出来的音乐人总是让人津津乐道。水木年华乐队成员卢庚戌曾说,他也没弄懂,为什么清华这座以严谨求实而闻名的理工科大学会产生这么多的校园歌手。为解开这个疑问,走进清华大学,探访了这片民谣沃土(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7-02-22)
李人亮,李云[5](2017)在《论苏联歌曲对中国校园民谣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字面上,苏联歌曲与中国的校园民谣很难找到两者相近的因素,而且大多数学者也把中国校园民谣的发展脉络,从我国台湾的"校园歌曲"甚至民国时期的学堂乐歌开始梳理。由于历史等原因,苏联歌曲曾对我国音乐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作者在苏联歌曲身上寻出更多与中国校园民谣相近的"基因",这并非偶然。文章从音乐结构、情感表达、主题选择叁方面,论述了苏联歌曲对中国校园民谣产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7年Z2期)
行超[6](2016)在《逝去的校园民谣》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是一个允许年轻人做梦的时代校园民谣最风靡的90年代初,如今想来,真是文艺青年们的黄金时代。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思想刚刚解放的时代,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享受着整个社会赋予知识者的特权——他们可以逃避现实的鸡零狗碎,理直气壮地躲进象牙塔之中,仅仅凭着才华和思想就能受到众人的(本文来源于《岭南音乐》期刊2016年05期)
刘丽琴[7](2016)在《谈台湾校园民谣中的乡愁情结》一文中研究指出台湾"校园民谣"又称"校园民歌"或"校园歌曲",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其主题有对纯真童年的回忆,对校园生活的歌唱以及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但是,贯穿始终的却是一股浓浓的乡愁,表现的都是对祖国山河的眷恋和对回归故土的殷切期盼。(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6年13期)
青梅煮雨[8](2015)在《校园民谣,青春的纪念品》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身在校园里的人,还是已经走出校门的人,校园民谣依稀是我们共同的青春纪念品。奔波的人生,总有某个时刻,某个转角,某首熟悉的旋律,某个不经意的回首,会带你穿越回到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当年,"恰同学少年"的我们不谙世故,沉浸在阳光烂漫的青春岁月里,热情地放歌。走在校园的角角落落,随处可以听见直捣心窝的旋律,这些旋律来自老狼、高晓松、叶蓓、筠子、水木年华、朴树……他们身上折射出的一代文化符号便是校园(本文来源于《时代青年(悦读)》期刊2015年02期)
刘晖[9](2014)在《浅谈中国校园民谣的风格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民谣,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音乐类型,更是代表着一种文化。它在校园中创作,并融合了各式各样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它从最初演绎的校园生活,到现在校园民谣更是学校与社会结合的一道亮点。(本文来源于《品牌》期刊2014年07期)
[10](2014)在《左立新歌《晚安宝贝》22日首发 延续校园民谣风》一文中研究指出历时一年的等待,唱作歌手左立首张大碟即将于年底上市,而第一波民谣风单曲《晚安宝贝》即将于10月22日首发。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首张唱片左立坚持全盘自主,包办了所有歌曲的词曲创作,并携手内地歌坛资深的民谣制作人柳森老师,将推出一张原汁原味的校园民谣唱片。左立,这位自出道以来便以一把吉他走天下的新生代创作歌手,第一首单曲《晚安宝贝》也用小品的故事讲述了很多人共同的故事。(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4年19期)
校园民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播的仪式观"是美国着名学者詹姆斯·w·凯瑞的经典理论,他将传播看成一种仪式,包含文化、传播、仪式、对话、社会五个层次的相互作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罗大佑歌曲为代表的校园民谣异军突起,形成群体性的共享文化基础、传播模式、独特的表演范式、常态的社会对话,完成共同社会的构建,与"传播的仪式观"精神契合。本文将从以上五个方面论述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的传播仪式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园民谣论文参考文献
[1].李可童.对在校大学生大陆校园民谣欣赏取向的调查——以武汉市叁所普通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J].戏剧之家.2018
[2].周野.浅议罗大佑时期校园民谣“传播的仪式观”[J].今传媒.2017
[3].刘欣.对校园民谣创作发展现状的一点看法[J].山西农经.2017
[4].刘博超.歌声里的青春与回忆[N].光明日报.2017
[5].李人亮,李云.论苏联歌曲对中国校园民谣产生的影响[J].艺术教育.2017
[6].行超.逝去的校园民谣[J].岭南音乐.2016
[7].刘丽琴.谈台湾校园民谣中的乡愁情结[J].戏剧之家.2016
[8].青梅煮雨.校园民谣,青春的纪念品[J].时代青年(悦读).2015
[9].刘晖.浅谈中国校园民谣的风格特点[J].品牌.2014
[10]..左立新歌《晚安宝贝》22日首发延续校园民谣风[J].音乐时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