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粒度粒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图像法,锯屑,砂光粉,尺寸分布
粒度粒形论文文献综述
邢成,丁涛,周捍东,李智,闻靓[1](2018)在《粒度粒形分布特点对板材锯切和油漆砂光粉尘流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板式家具生产性粉尘的粒度粒形进行研究,分析粒度粒形分布特点对粉尘流动性的影响,为板式家具生产线除尘系统的设计与运行参数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板式家具生产中板材锯切和油漆砂光粉尘为研究对象,采用图像法对粉尘的面积等效直径、长宽比、粗糙度、坚固度和钝度等粒度粒形参数进行分析,归纳粉尘的粒度粒形分布特征,分析其对流动性的影响。【结果】锯屑和砂光粉主要由粒径小于100μm的小颗粒构成,具有较强的悬浮和扩散能力。与锯屑相比,砂光粉的尺寸更细小,分布相对集中,具有更强的黏附性和凝聚性。锯屑和砂光粉的宏观形态不规则,具有长宽差异较大的几何比例,个体间形态差异大;但在介观上,二者都具有高度平整的表面织构,并且2种颗粒的形态都随粒度减小而趋于规则。与砂光粉相比,锯屑颗粒的形态不规则性更强,颗粒间的形态差异也更显着。【结论】锯屑和砂光粉都属于流动性差的颗粒,与二者的粒度粒形特征密切相关。2种粉尘的尺寸较小,颗粒间的黏附性凝聚性较强,限制了粉尘的总体流动性。在形态上,大颗粒的形态不规则,在运动中易相互咬合并在颗粒间形成孔隙;小颗粒虽然形态上相对规则,但易填充在大颗粒间的孔隙中,流动性也受到限制。(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金楠,王红英,方鹏,祁忠贤,段恩泽[2](2018)在《不同类型粉碎机粉碎玉米的粒度、粒形表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旨在探究不同类型粉碎机对粉碎玉米粒度分布及颗粒微观形貌的影响。分别用进口鲨鱼粉碎机、国产鲨鱼粉碎机、对辊粉碎机、对辊+锤片二次粉碎和锤片微粉碎机5种粉碎处理方式对玉米进行粉碎,基于14层筛法和扫描电镜分析法,测定粉碎玉米的平均粒径和几何标准差并获取颗粒粒形的扫描电镜图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粉碎机对粉碎玉米粒度的均匀度有明显影响,对辊粉碎机的粉碎粒度有更好的均匀度;粉碎机类型对粉碎玉米的微观形貌有明显影响,锤片微粉碎机粉碎玉米颗粒的球形度较高,且颗粒表面相对更均匀光滑,对辊粉碎机粉碎玉米颗粒多呈不规则形状,且表面较粗糙。文章为粉碎样品粒度粒形及消化利用率的分析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8年19期)
杨林[3](2017)在《动态图像颗粒粒度粒形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颗粒的粒度粒形参数与材料的性能密切相关,目前对颗粒粒度粒形的测量已经成为材料生产、应用、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动态图像法可以同时测量颗粒的粒度粒形参数,并且具有采样量大,无取向误差,颗粒无粘连重迭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动态图像颗粒度粒形测量系统的设计、图像采集、预处理、颗粒提取、离焦模糊颗粒检测和颗粒粒度粒形参数测量等。1.采用平行光源、双远心镜头、高速工业相机以及振动送料器等设备建立动态图像颗粒粒度粒形测量装置。使用振动送料器分散并使颗粒自由落下,当颗粒落入相机采集区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工业相机实时采集颗粒图像,并传送至计算机。2.对采集的颗粒图像进行预处理,采用灰度图像修正、不均匀背景去除、图像平滑处理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同时消除各类噪声干扰,利用局部自适应阈值法对图像进行阈值分割,使颗粒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得到所需的二值图像。3.对二值颗粒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剔除细小颗粒,同时平滑颗粒的不规则边缘,在此基础上,通过轮廓跟踪算法确定颗粒的外接矩形,提取每个颗粒的图像,之后利用连通域分析算法检测颗粒边缘图像中的边缘数量,如果边缘数量超过2,则判定为离焦模糊图像并剔除。4.计算颗粒周长、面积、粒径、长轴和短轴等粒度参数,以及偏心率、圆形度、矩形度和长径比等粒形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本文设计的动态图像颗粒粒度粒形测量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颗粒的粒度粒形参数,克服了静态图像法易粘连重迭、取样量小的缺点,测量结果准确率在95%以上。(本文来源于《山东理工大学》期刊2017-04-10)
罗章[4](2017)在《海滩短期地貌动态与沉积物粒度粒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滩是海陆交汇的敏感地带,海滩沉积物与地形地貌、沉积动力环境密切相关,沉积物粒度、粒形特征是分析海滩沉积动力环境和地貌演变研究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在海滩沉积物粒度分布及其对水动力环境和地貌演变响应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对海滩沉积物粒度粒形方面的研究则较少,主要是因为缺少相关的实验手段。叁亚海棠湾地处海南岛东南部,沉积物以砂和细砾石为主,是典型的岬湾海岸,岸线基本稳定。本文以叁亚海棠湾为例,对海棠湾海滩一般天气及台风前后地形地貌演变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动态图像法等技术手段,研究海棠湾海滩不规则颗粒的粒度、粒形特征及其在台风前后的响应过程,着重讨论了海滩断面后滨、滩肩、滩面、水边线以及水下部位沉积物颗粒圆度、球度、宽长比、对称度和凹凸度等形态特性及其响应机制,研究结果可为海岸资源开发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结论如下:1、海棠湾海滩整体呈微弱侵蚀状态,不同海滩部位受季节和台风影响不同而存在差异。夏季,土福湾和海棠湾中部呈微弱淤积,而后海湾有微弱侵蚀,冬季则相反;台风影响下,土福湾和海棠湾中部部分地方呈现微淤,后海湾处于侵蚀状态,台风后的海滩恢复过程中,土福湾恢复最快,海棠湾中部次之,后海湾最慢,主要是夏季沿岸输沙是由南向北进行的。2、海棠湾沉积物季节性变化特征明显。海棠湾海滩沉积物中砂组分的含量最高,占总量的96.84%,且具有很好的分选性,冬季海滩砂平均粒径比夏季粗,夏季海滩砂分选性比冬季好,且夏季海滩砂比冬季负偏,其原因主要是海棠湾冬季的向岸动力比夏季强。3、台风前后海棠湾海滩沉积物粒形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且颗粒形态对台风响应较为敏感。圆度对动力环境的敏感度最高,其次是球度和宽长比,最后是对称度和凹凸度;台风对海滩砂颗粒形态具有很好的塑造和筛选作用,其使得海滩砂颗粒形态变好,但在台风后海滩恢复期间,颗粒形态逐步变差,直至恢复到台风前的动态平衡状态。4、海滩不同部位沉积物颗粒圆度、球度、宽长比、对称度和凹凸度等形态特性存在显着差异。滩肩处颗粒形态最好,其次是后滨和滩面,水边线处最差。在不同动力环境下,滩肩和滩面处的形态参数比较稳定,水边线和水下部位变化较大。(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罗章,蔡斌,陈沈良[5](2016)在《动态图像法应用于海滩沉积物粒度粒形测试及其与筛析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筛析法是海滩沉积物粒度分析较经典和常用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动态图像法分析沉积物粒度逐渐得到推广。本文利用动态图形法和筛析法对海南岛5个海滩剖面20组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粒形测试,并将两种方法所测得的粒度进行比较。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测试结果重复性好,精度高;通过与筛析法的对比显示,动态图像法与筛析法的测试结果非常接近,粒度级配曲线基本一致,各个粒度参数值很接近且相关性非常好(R2>0.94);由动态图像法得出的粒形参数可以看出,粒径相当的不同海滩沉积物粒形参数有很大差别,同一海滩不同部位的球形度和宽长比变化很大,对称度和凹凸度变化稍小。研究表明,动态图像法与筛析法之间的粒度分析差异主要来自于两者测量原理的不同和天然海滩砂颗粒形状的不规则;动态图像法解决了不规则沉积物粒度的测量。因此,动态图像法可以替代筛析法来测量沉积物粒度,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赵旭锋,贾建军,王欣凯,蔡廷禄,杨阳[6](2015)在《新型动态激光粒度粒形仪分析结果的对比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40个海滩砂样筛取0.5Φ间隔的子样共455个,分别用QICPIC快速粒度粒形仪和HELOS激光粒度仪做对比测试。结果显示:与筛分法相比,QICPIC快速粒度粒形仪和HELOS激光粒度仪的中值粒径普遍偏粗、粒径值偏小0.25~0.5Φ,同时测量结果的粒径范围更宽;HELOS激光粒度仪较QICPIC快速粒度粒形仪对细颗粒和粗颗粒部分敏感;球形度与粒径大致呈负相关关系。HELOS激光粒度仪与QICPIC快速粒度粒形仪的结果存在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可用公式(H=1.020 4×Q+0.047 9)从QICPIC粒径转换出HELOS粒径。两种激光粒度仪(QICPIC快速粒度粒形仪和HELOS激光粒度仪)与筛分法的粒度分析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测量原理不同和海滩砂的不规则形状。QICPIC快速粒度粒形仪和HELOS激光粒度仪之间的差异原因有测量原理的不同、取样的不可重复性以及分散系统不同。(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5年06期)
葛金怡,黄光群,黄晶,曾剑飞,韩鲁佳[7](2015)在《猪粪颗粒粒度、粒形的量化表征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猪粪物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去离子水分散、热风干燥-机械振荡、真空冷冻干燥-机械振荡3种分散预处理方法,分别采用激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动态图像分析法测定其粒度分布和特征参数。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猪粪颗粒属于不规则颗粒;热风干燥-机械振荡分散后的样品存在较多团聚体。不同分散预处理的测定结果显示,因猪粪样品部分组分的可溶性和热风干燥-机械振荡过程中的团聚现象,宜优选真空冷冻干燥-机械振荡作为分散预处理方法。3种测量方法所获参数存在差异,其中,动态图像分析法由于采用直接测量原理和动态检测过程,可优选其作为检测畜禽粪便物料粒度分布的方法。基于真空冷冻干燥-机械振荡分散预处理和动态图像分析法,获取猪粪颗粒的纵横比和球形度分别为0.57±0.01和0.61±0.01,中值粒径为(501±16)μm,粒度分布宽度参数为1.45±0.04。(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刘俊峰,金瑞琴,李静[8](2013)在《QICPIC粒度粒形分析仪及其在黄河泥沙测试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QICPIC粒度粒形分析仪是通过水利部"948"计划引进,用于泥沙颗粒测试分析的新仪器。仪器基于光学成像原理,通过对获取的泥沙颗粒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以及球形度、Feret径等粒形信息,并形成标准粒子库。利用粒子库数据,可以开展泥沙溯源追踪、泥沙颗粒卫星化、环境泥沙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水利信息化》期刊2013年05期)
马先,刘建睿,李勉,黄卫东[9](2013)在《耐火骨料粒度与粒形对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金属型涂层骨料表面能、粒度和粒形对铝合金熔体润湿性和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涂层耐火骨料表面能是影响熔体润湿性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粒度和粒形。耐火骨料表面能越小,铝合金熔体在涂层表面的接触角越大,相应铝合金铸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耐火骨料粒度小于44μm时,随粒度增大,熔体的接触角随之增大;耐火骨料粒度大于44μm时,随着耐火骨料粒度增大,铝合金熔体的接触角减小。球形和针状耐火骨料使铝合金熔体在涂层表面的接触角增大,有利于铝合金铸件表面粗糙度的降低。(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3年04期)
马彦军,范秀敏,何其昌,董钢[10](2013)在《圆锥破碎机破碎质量的粒度和粒形数学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定量分析计算圆锥破碎机的破碎物料质量以支持产品的优化设计,基于层压破碎理论对圆锥破碎机破碎腔进行分层,建立改进的圆锥破碎机破碎过程的操作模型,深入研究破碎产品粒度分布模型和粒形的计算方法,将粒形模型与粒度分布模型相结合来描述层压破碎过程中物料破碎的本质原因。利用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层压破碎过程进行试验,建立以压缩比和粒度分布系数为参数的粒度的选择函数、破碎函数和粒形的选择函数、破碎函数的数学模型。结合PYGB1121型圆锥破碎机实际结构参数及工作参数,对其破碎过程中的物料粒形和粒度的变化进行求解,得到圆锥破碎机的粒度分布曲线和针片率随压缩比和粒度分布系数变化的关系,为圆锥破碎机破碎过程中破碎生产率的动态优化提供理论模型。(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粒度粒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旨在探究不同类型粉碎机对粉碎玉米粒度分布及颗粒微观形貌的影响。分别用进口鲨鱼粉碎机、国产鲨鱼粉碎机、对辊粉碎机、对辊+锤片二次粉碎和锤片微粉碎机5种粉碎处理方式对玉米进行粉碎,基于14层筛法和扫描电镜分析法,测定粉碎玉米的平均粒径和几何标准差并获取颗粒粒形的扫描电镜图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粉碎机对粉碎玉米粒度的均匀度有明显影响,对辊粉碎机的粉碎粒度有更好的均匀度;粉碎机类型对粉碎玉米的微观形貌有明显影响,锤片微粉碎机粉碎玉米颗粒的球形度较高,且颗粒表面相对更均匀光滑,对辊粉碎机粉碎玉米颗粒多呈不规则形状,且表面较粗糙。文章为粉碎样品粒度粒形及消化利用率的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粒度粒形论文参考文献
[1].邢成,丁涛,周捍东,李智,闻靓.粒度粒形分布特点对板材锯切和油漆砂光粉尘流动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8
[2].金楠,王红英,方鹏,祁忠贤,段恩泽.不同类型粉碎机粉碎玉米的粒度、粒形表征分析[J].饲料工业.2018
[3].杨林.动态图像颗粒粒度粒形测量系统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7
[4].罗章.海滩短期地貌动态与沉积物粒度粒形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7
[5].罗章,蔡斌,陈沈良.动态图像法应用于海滩沉积物粒度粒形测试及其与筛析法的比较[J].沉积学报.2016
[6].赵旭锋,贾建军,王欣凯,蔡廷禄,杨阳.新型动态激光粒度粒形仪分析结果的对比与评价[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
[7].葛金怡,黄光群,黄晶,曾剑飞,韩鲁佳.猪粪颗粒粒度、粒形的量化表征方法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5
[8].刘俊峰,金瑞琴,李静.QICPIC粒度粒形分析仪及其在黄河泥沙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3
[9].马先,刘建睿,李勉,黄卫东.耐火骨料粒度与粒形对铸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3
[10].马彦军,范秀敏,何其昌,董钢.圆锥破碎机破碎质量的粒度和粒形数学建模[J].机械工程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