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痰浊瘀阻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泄浊化瘀方,痰浊瘀阻型,高尿酸血症,中医药
痰浊瘀阻型论文文献综述
张昭璐[1](2019)在《泄浊化瘀方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痰浊瘀阻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泄浊化瘀方对痰浊瘀阻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血尿酸、血糖、血脂、体重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等的影响,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医院门诊或体检痰浊瘀阻型高尿酸血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加用别嘌醇片口服,治疗组加用泄浊化瘀方口服。试验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随访第4周临床症状及血尿酸、体重指数、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变化,对泄浊化瘀方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评估。采用SPSS22.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疗效评价: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35例,脱落3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35例,脱落2例,总有效率78.79%,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泄浊化瘀方总体疗效优于别嘌醇片。(2)证候积分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及随访第4周较治疗前中医症状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证候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停药随访第4周两组患者组间证候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中医症状,泄浊化瘀方中医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别嘌醇片。(3)实验室指标变化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UA、hs-CRP、血脂、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相比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仅有sUA、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均未见明显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泄浊化瘀方在改善血糖、血脂方面优于别嘌醇片。(4)安全性评价:本研究中治疗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占9.38%;对照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占24.24%;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泄浊化瘀方安全性更好。结论:泄浊化瘀方治疗痰浊瘀阻型高尿酸血症,可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改善血脂、血糖、hs-CRP等疗效指标,不良反应少,说明泄浊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高化强,程晓云,田相同[2](2018)在《健脾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痰浊瘀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痰浊瘀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2月~2017年08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按指南规定,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化痰祛瘀中药口服。观察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好转(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有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痰浊瘀阻型心绞痛能提高临床疗效,通过干预脂质代谢过程、调节高敏CRP表达,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翁燕榕[3](2016)在《改良式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疗法对老年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改良式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疗法对老年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观察该方法的安全性、有效性,以期为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提供又一种便捷、实用的居家保健方法。方法:选取符合中西诊断标准的老年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患者90例,采用计算机编码随机分组方法分为3组,改良式腹部按摩联合大黄敷脐疗法组(改良组)、单纯腹部按摩组(按摩组)和单纯大黄敷脐组(敷脐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辨证评测、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测定。观察8周后,收集数据整理,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干预8周后,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TC、TG、LDL-C均有一定程度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8周后,3组进行组间比较,疗效有显着性差异,改良组在中医证候积分、TC、TG、LDL-C降低方面均优于按摩组(P<0.05),而在中医证候积分和LDL-C改善方面优于敷脐组(P<0.05)。3.干预8周后,3组患者HDL-C数值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影响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组患者经干预(改良组、按摩组、敷脐组)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作用,而改良式腹部按摩联合敷脐疗法对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单用大黄敷脐疗法和单用腹部按摩疗法。2、3组患者经干预(改良组、按摩组、敷脐组)对患者血脂指标均有影响,对患者血浆中TC、TG、LDL-C均有下降作用,改良组在LDL-C改善效果优于单用大黄敷脐疗法和单用腹部按摩疗法,同时改良组在TC、TG改善效果优于单用腹部按摩疗法。3、改良式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疗法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易行,病人依从性好,可以作为日常老年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护理,以达到辅助治疗高脂血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12-01)
李媛媛[4](2016)在《辛温开窍法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运用辛温开窍法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炎性因子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辛温开窍法在AIS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并运用中医理论探讨AIS痰浊瘀阻证的病因病机,以丰富中医诊疗方法,完善中医理论。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痰浊瘀阻型AIS患者按入院时间2014年9月-2016年2月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给予对照组规范的二级预防和卒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给予导师自创辛温开窍方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一日一剂,于早晚餐后半小时后温服(麝香末1g二等份随方冲服),入院后于治疗前的第一个工作日对两组患者进行量表评分和化验检查,并于治疗14天后再次评价。其中炎性指标、安全指标等实验室检查由潍坊市中医院化验室完成,功能评价由观察医师完成,并进行疗效评价及结果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疾病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辛温开窍法对痰浊瘀阻型AIS疗效分析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在中医证候学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炎性因子等生化指标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在中医证候学积分、NIHSS评分、炎性因子,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十分显着差异(P<0.01)。3.安全性观察指标及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安全性观察指标(叁大常规、肝肾功、心电图等)比较未有显着变化,未发现过敏及不良反应。结果说明辛温开窍方在治疗痰浊瘀阻型AIS方面疗效显着,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运用辛温开窍法治疗痰浊瘀阻型AIS,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炎性反应,改善临床预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中医理论研究亦发现辛温开窍法可使血行痰化,清窍通利。因而运用辛温开窍法治疗AI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5-20)
邹永玲[5](2015)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右旋糖酐治疗痰浊瘀阻型脑梗死的平行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右旋糖酐治疗痰浊瘀阻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痰浊瘀阻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右旋糖酐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痰浊瘀阻型脑梗死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右旋糖酐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5年23期)
薛振怀,钟伟,程娟[6](2015)在《导痰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瘀阻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导痰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瘀阻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6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低盐、低脂;积极、合理运动;控制情绪;血糖控制3.9mmol/L~7.8mmol/L;曲美他嗪,20mg/次,3次/d。治疗组58例导痰祛瘀汤(陈皮、郁金、地龙、红花各12g,茯苓、半夏、栝楼、猪苓、葛根、丹参、山楂各15g,厚朴、当归各10g,黄芪30g,水蛭5g),1剂/d,水煎150m 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流变水平(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4.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导痰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瘀阻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中医内科杂志》期刊2015年09期)
汪艳[7](2015)在《吴炳忠治疗痰浊瘀阻型胸痹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吴炳忠老中医治疗痰浊瘀阻型胸痹的经验。吴老认为,胸痹以胸阳不振为本,痰浊、瘀血、气滞为标,故治疗上以调气化浊法益气宽胸散结、涤痰通路,自拟益气化浊蠲痹汤为主方,临证加减,屡获奇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5年08期)
郭蓓[8](2015)在《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浊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属痰浊瘀阻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的变化,评价皂贝化痰胶囊的临床疗效,测定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的动态演变,从现代病理机制方面观察该药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对其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将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辨证属痰浊瘀阻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以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即中风皂贝化痰胶囊治疗组30例(简称治疗组),和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30例(简称对照组)。对照组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风皂贝化痰胶囊,两组疗程均为14天。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候评分及治疗28天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进行统计,并分别测定患者于发病后不同时间点(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IL-6含量。所有数据均采用spass18.0版电脑统计分析软件处理。结果:①分别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病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经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明显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④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经检验P<0.05,有显着差异,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28天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⑥血清IL-6检测结果表明:急性缺血性中风后,IL-6含量在第1天最高,第3天、第7天逐渐下降,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IL-6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①中风皂贝化痰胶囊能显着降低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辨证属痰浊瘀阻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安全有效。②中风皂贝化痰治疗组血清IL-6含量较对照组显着降低,提示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可通过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作用于炎症反应过程,减轻脑组织的损伤。③中风皂贝化痰胶囊与西药常规治疗结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学院》期刊2015-04-30)
李风雷[9](2014)在《山楂菖蒲茶治疗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探索并推广药膳食疗方法在高脂血症未病预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作用。通过观察山楂菖蒲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药膳食疗防治高脂血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南京市栖霞区仙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诊的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山楂菖蒲茶治疗,疗程为3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前后两组组内与组间中医症候积分、血脂、体质指数、腰臀比的评定。结果:经统计学分析,组内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P<0.01)两组均有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组间比较治疗组差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组内比较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P<0.05),提示两组治疗在改善血脂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组内比较治疗前后BMI对照组(P<0.01)有非常显着性差异,治疗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BM (P<0.01)提示两组有非常显着性差异;组内比较WHR对照组(P<0.05)有显着差异,治疗组(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WHR (P<0.05),提示两组在改善腰臀比方面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药膳食疗方山楂菖蒲茶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着,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对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有较好的康复疗效,这种将治疗融入到日常饮食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脂血症的防治方法,展示出中医“治未病”理论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6-10)
朱敏[10](2013)在《大黄敷脐治疗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大黄单方敷脐在治疗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时的临床疗效。主要用统计学软件以统计中医症状积分、症状总疗效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等数据并得出相关结论,以证实大黄敷脐治疗对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讨论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为今后中医特色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辩证在临床搜集60例痰浊瘀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并将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基础上再加用生大黄敷脐治疗,对照组则在服用同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的基础上加用安慰剂敷脐治疗。6周疗程后,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两组间的中医症状积分、症状总疗效和血脂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与疗效,依此原始数据以统计分析,以其统计学意义推出治疗后的临床结果及意义。成果经过数据统计分析,两组间总疗效的比较是有显着性差异的,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和血脂指标降低方面都有显着性差异,这表明两组均有一定的降脂临床疗效。两组间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有明显差异,表示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单方大黄敷脐治疗在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患者的症状、症候改善方面有一定疗效,更间接验证了痰瘀是高脂血症的主要病机;同时该治疗对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实验室指标有明显降低效果,提示本研究方法有较好的调脂作用;故本法对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也为今后中医特色治疗高脂血症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3-04-01)
痰浊瘀阻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痰浊瘀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02月~2017年08月于临沂市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按指南规定,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化痰祛瘀中药口服。观察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好转(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有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明显增加(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痰浊瘀阻型心绞痛能提高临床疗效,通过干预脂质代谢过程、调节高敏CRP表达,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痰浊瘀阻型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昭璐.泄浊化瘀方治疗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痰浊瘀阻型)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9
[2].高化强,程晓云,田相同.健脾益气、化痰祛瘀法治疗痰浊瘀阻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3].翁燕榕.改良式腹部按摩联合中药敷脐疗法对老年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影响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4].李媛媛.辛温开窍法治疗痰浊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
[5].邹永玲.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右旋糖酐治疗痰浊瘀阻型脑梗死的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
[6].薛振怀,钟伟,程娟.导痰祛瘀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瘀阻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
[7].汪艳.吴炳忠治疗痰浊瘀阻型胸痹经验[J].湖南中医杂志.2015
[8].郭蓓.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浊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河南中医学院.2015
[9].李风雷.山楂菖蒲茶治疗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0].朱敏.大黄敷脐治疗痰浊瘀阻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