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肽酶同工酶论文-戴卫锋

内肽酶同工酶论文-戴卫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肽酶同工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II

内肽酶同工酶论文文献综述

戴卫锋[1](2015)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II及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II(GGT-II)和异常凝血酶原(APT)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筛选理想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14例肝癌患者、47例健康体检者和28例肝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IGF-2,同时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同一批研究对象的血清AFP、GGT-II、APT的水平,用ROC曲线对各项指标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肝癌患者的血清IGF-2水平及叁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和肝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2和AFP、GGT-II、APT在特异性为95.6%(43/45)时,灵敏度分别为76.0%(57/75)、53.3%(40/75)、66.7%(50/75)和42.7%(32/75),以IGF-2最高,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0.836、0.891和0.697,以IGF-2与GGT-II较高;联合检测显着提高诊断灵敏度和诊断效能,联合检测以(IGF-2)+(GGT-II)与(IGF-2)+(AFP)+(GGT-II)较好,灵敏度分别达到了94.7%(71/75)和97.3%(73/75),AUC分别为0.969和0.984。结论血清中IGF-2、AFP、GGT-II和APT对于肝癌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IGF-2与AFP、GGT-II、APT联合检测可显着提高肝癌诊断的灵敏度和效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5年15期)

芮琪,张鹏,董汉松,徐朗莱[2](2010)在《小麦叶片衰老期间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扬麦158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进的以血红蛋白为底物的梯度凝胶电泳结合内肽酶同工酶染色方法,探讨在自然衰老和暗诱导衰老条件下,叶片内肽酶(EP)活性和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模式。结果显示小麦叶片暗诱导衰老和自然衰老过程中,内肽酶活力均先上升后下降;在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先后出现4种新的内肽酶同工酶,而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先后出现5种新的内肽酶同工酶,其中EP3只在自然衰老末期才能检测到。表明自然衰老与暗诱导衰老过程中的内肽酶同工酶谱变化基本相似,因此暗诱导衰老可以作为研究叶片自然衰老期间内肽酶的一种模式。(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张颖[3](2010)在《盐胁迫下小麦根系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及生化特性和叶片Rubisco大亚基的降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肽酶是细胞内一类十分重要的蛋白水解酶,它主要能水解多肽链内部的肽键而达到降解蛋白质的目的。内肽酶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泛,在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如在种子萌发,器官衰老以及在各种逆境胁迫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植物正常生长过程中内肽酶同工酶及其功能方面的研究较多,而有关逆境胁迫下植物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方面研究较少,尤其少见有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及生化特性的研究。为了了解小麦在盐胁迫过程中蛋白质降解和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等情况,本论文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耐盐品种H6756为实验材料,对其根系在盐胁迫过程中的生长生理和氧化损伤的几种指标(如根长、TBARS含量、O2·-产生速率等)、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和其特性以及叶片中Rubisco及其大亚基的降解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盐胁迫下小麦根系生长及其氧化伤害的变化小麦H6756幼苗在0(对照)、25、75、150、300mmol·L-1NaCl处理下0-8d,结果发现:25mmol·L-1NaCl处理下的小麦根长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而300mmol·L-1NaCl胁迫下的小麦根长则与对照的差异显着,第8天时的根长仅是对照的66.2%;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NaCl浓度的提高,75和150mmol·L-1NaCl处理的小麦根长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也逐渐由不显着达到显着水平。不同浓度NaCl处理可以不同程度的升高小麦根系内O2·-的产生速率。其中,25和75mmol·L-1NaCl处理下小麦根系O2·-的产生速率分别在处理的第8天和第6天达到最大,与对照的相比分别升高了39.2%和39.65%;150和300mmol·L-1NaCl处理下小麦根系O2·-的产生速率均在处理第二天达到最大,随后在处理的4-8天中,前者开始下降但维持在稍高于对照的水平,而300mmol·L-1NaCl处理下的小麦根系O2·-的产生速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其产生速率在处理的2-8天中一直大约是对照水平的2倍。低浓度(25、75mmol·L-1) NaCl处理过程中小麦根系中的TBARS含量与对照的基本相同或十分接近,而高浓度(150和300mmol·L-1) NaCl处理下根系TBARS的含量在第2天开始上升,于第4天时都达到了最大值,分别比对照的增加了22.08%和44.42%,然而150mmol·L-1NaCl处理下根系的TBARS含量呈现出先上升,6天后又逐渐降至接近对照的水平,300mmol·L-1NaCl处理的小麦根系中TBARS含量却一直高于其他处理的水平。2、盐胁迫下小麦根系内肽酶总活力及其同工酶的变化小麦H6756幼苗在0(对照)、25、75、150、300、400和500mmol·L-1不同NaCl浓度处理下0-8天,结果发现:在盐胁迫过程中,小麦根系总内肽酶比活力均有不同程度地上升,同时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程度上均有下降。25、75和150mmol·L-1NaCl处理的小麦根系总内肽酶比活力在8天中都略高于对照的,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比活力缓慢升高;300mmol·L-1NaCl处理的0-4天过程中,根系内总内肽酶比活力随着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急剧上升,随后其比活力升高的速率放缓,但继续升高到第8天时达到了对照的1.86倍;400和500mmol·L-1NaCl处理的0-8天过程中,根系内总内肽酶比活力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延长而持续急剧上升,并且一直高于同期的300mmol·L-1NaCl处理的水平。25和75mmol·L-1NaCl处理的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趋势与对照的基本相似;150mmol·L-1NaCl处理的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第6天达到最小值,然后到第8天又上升至接近对照的水平;300mmol·L-1NaCl胁迫处理下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持续下降,第8天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只有对照的34.2%。400和500mmol·L-1NaCl处理的0-8天过程中,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盐胁迫处理时间延长而持续急剧下降,并且一直低于于同期的300mmol·L-1NaCl处理的水平。采用以明胶为底物的内肽酶梯度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到盐胁迫期间小麦根系中存在五种内肽酶同工酶(RE1-5),它们在盐胁迫过程中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其中,RE1仅在NaCl处理后能检测到其活力,而在对照根系中没有检测到,并且RE1的活力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强;RE2的活力在NaCl处理中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RE3和RE4的活力在NaCl浓度为300mmol·L-1NaCl及以上浓度处理时明显增强;RE5的活力随着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以及NaCl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高然后降低的趋势,且它的活力在五种同工酶中是最弱的。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推测,在以上五种内肽酶同工酶中,RE1和RE2可能是与小麦H6756根系耐盐性比较密切相关的两种同工酶.研究还发现,外施适宜浓度的ABA或GA3能够通过抑制根系中因盐胁迫升高的内肽酶活力来达到减少根系蛋白质降解的目的。3、盐胁迫下小麦根系总内肽酶及两种内肽酶同工酶的生化特性根据前面试验的结果,选用300mmol·L-1NaCl处理6d的小麦H6756全根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根的总内肽酶以及两种与耐盐性紧密相关的内肽酶同工酶(RE1和RE2)的生化特性。研究结果如下:盐胁迫下小麦根系总内肽酶的最适pH为4;最适温度为50℃;在4~40℃处理1h后总内肽酶的比活力变化不大,维持其较高活力水平,但随着温度的再升高其比活力逐渐降低,不过在80℃处理1h后总内肽酶的比活力还保持有4℃时的68.7%;金属蛋白酶抑制剂EGTA、EDTA和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对总内肽酶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而ATP可显着提高总内肽酶的活力。内肽酶同工酶RE2的最适pH为6,最适温度为50℃;在较宽的pH范围(pH3-10)和温度范围(20-80℃)内都表现有活力,在70℃水浴中保温1h后仍有较高活性,因此表现出具有良好的pH和热稳定性;而RE1的最适pH为5,最适温度为40℃;活力表现的pH和温度范围分别是3-9和30-70℃;RE1对热的表现为相对不稳定,在50℃及以上水浴中保温1h后其活性大量丧失;添加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处理后的实验结果表明,RE1和RE2均属于丝氨酸型蛋白酶,而RE2还兼属于金属蛋白酶。采用GPAGE和western blot经及蛋白酶抑制剂处理等方法,根据实验获得的740KDa左右的RE1相对分子量、RE1活力能被丝氨酸型蛋白酶抑制剂AEBSF和PMSF以及蛋白酶体特异性抑制剂MG115明显抑制以及RE1能与20S蛋白酶体抗体发生免疫印迹反应等实验结果,REl进一步被确定为20S蛋白酶体。RE1(20S蛋白酶体)在pH5的200mmol·L-1醋酸缓冲溶液中具有最大的酪蛋白水解活性。此外,通过GPAGE分离和western blot方法,我们还检测到根中20S蛋白酶体的含量随着NaCl处理的浓度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现象。4、盐胁迫对小麦叶片Rubisco大亚基降解的影响小麦H6756幼苗在0(对照)、25、75、150和300mmol·L-1NaCl的不同浓度下处理8d,结果显示:与对照的相比,25和75mmol·L-1NaCl处理对小麦H6756的生长几乎没有影响;但150和300mmol·L-1NaCl处理均能抑制小麦H6756的生长,且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显着。到第八天,300mmol·L-1NaCl NaCl处理的小麦幼苗只长出两片真叶,而同期对照已长出叁片真叶。本研究发现,与没有盐处理的对照相比,不同盐浓度处理的0-4天中小麦第一片叶内蛋白质含量呈现迅速下降的趋势,然后于4-8天中基本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叶片内肽酶比活力在0-8天中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然而在6-8天中的升高幅度明显变小。其中,300mmol·L-1NaCl处理的叶片中内肽酶比活力上升最快,其比活力也最高,相应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表现为最低。由此可见,NaCl胁迫也可诱导叶片中内肽酶活力的升高,从而加快叶片内蛋白质的降解,使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盐浓度胁迫处理下第一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内肽酶比活力的变化与上述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内肽酶比活力的变化情况存在相似之处。这进一步表明,小麦H6756确实具有良好的耐盐特性,小麦H6756能够通过加速小麦体内的蛋白质周转速度以抵御或适应植株外界变化了的环境。研究还发现,在叶片自然(无盐处理)生长过程中,Rubisco全酶和Rubisco大亚基(LSU)的含量也持续下降,并且能检测到相对分子量为51kDa的LSU体内降解产物。然而,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的0-6天中,叶片LSU51kDa降解产物的蛋白量均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至第6天达到其最大值,6天后开始明显变少;其中,150和300mmol·L-1NaCl处理下的第6天后,叶片中LSU以及51kDa的LSU体内降解产物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与其他浓度盐处理的,尤其300mmol·L-1NaCl处理下第8天叶片中的51kDa的LSU体内降解产物已几乎检测不到;而25和75mmol·L-1NaC1处理下叶片中Rubisco含量及LSU的降解情况则与无NaCl处理的对照基本相似。以上结果表明,相比其它处理,较高浓度(150、300mmol·L-1) NaCl胁迫下小麦叶片中的内肽酶的活力明显升高,从而使叶片中Rubisco全酶、LSU及LSU体内降解产物降解的速度加快;而53kDa的Rubisco大亚基一旦被降解成51kDa产物,51kDa产物的进一步降解的速度会大大地加快,由止匕推测,Rubisco大亚基N-末端的分子量大约2kDa的一段多肽链对于稳定Rubisco的结构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根系和叶片内的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和蛋白质降解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入阐明植物内肽酶与蛋白质降解的机制及其与植物耐盐性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刘清岱,王金菊,李红涛,赵昱,张治州[4](2010)在《用凝胶电泳法研究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期间的内肽酶同工酶(摘要)(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与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及其性质。[方法]采用明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同工酶。通过改变电泳分离胶中底物蛋白浓度,可以使正染的蛋白质标准条带和负染的内肽酶条带同时显现出来,从而了解内肽酶的表征分子量。将进行电泳、复性后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切成相同大小的条带,分别置于含有同等浓度蛋白酶抑制剂[2mmol/L丝氨酸型内肽酶抑制剂(PMSF)、2mmol/L金属型内肽酶抑制剂(EDTA)、25μmol/L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抑制剂(E-64)]的酶反应缓冲液中进行反应,同时以不加抑制剂的胶条处理5d的样品作为对照,以分析内肽酶类型。[结果]衰老紫萍半叶状体的内肽酶同工酶谱上共出现6种内肽酶。其中,内肽酶HEP1、HEP2、HEP4和HEP6在衰老过程中出现,且活性受细胞分裂素的调控,可能是衰老相关的内肽酶。经过蛋白酶抑制剂的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E-64未能对内肽酶条带HEP1产生抑制作用,而EDTA和PMSF都能抑制内肽酶活性,且EDTA作用较明显,因此,初步鉴定分子量为120kD的HEP1为金属型内肽酶,其他3种内肽酶均为半胱氨酸型内肽酶。[结论]在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早期金属型内肽酶活性较强,而在衰老后期半胱氨酸型内肽酶大量出现并具有较高的活性。(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0年01期)

刘清岱,王金菊,李红涛,赵昱,张治州[5](2009)在《凝胶电泳法研究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期间的内肽酶同工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与紫萍半叶状体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及其性质。[方法]采用明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同工酶,并用蛋白酶抑制剂分析内肽酶类型。[结果]对紫萍衰老期间内肽酶的分析表明,共有6种内肽酶出现,金属型蛋白酶HEP1和半胱氨酸型内肽酶HEP2、HEP4、HEP6是与衰老相关的内肽酶。[结论]在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早期金属型内肽酶活性较强,而在衰老后期半胱氨酸型内肽酶大量出现并具有较高的活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9年36期)

钟军华,张颖,卢之颖,芮琪,徐朗莱[6](2009)在《盐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幼苗叶片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及生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下不结球白菜暑绿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内肽酶同工酶及其活性的变化和内肽酶同工酶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暑绿叶片中存在5种内肽酶同工酶(EP1~EP5),其中,EP3和EP5为半胱氨酸型内肽酶,EP1和EP2为丝氨酸型内肽酶,而EP4几乎不被所试的各种内肽酶抑制剂所抑制;内肽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EP3、EP4和EP5的热稳定性较好,在60℃下保温1 h后还保留较高活性。100 mmol.L-1NaC l处理暑绿4 d后,EP4活性增强,其他4种同工酶活性变化不明显;200 mmol.L-1NaC l处理相同时间,叶片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 isco)等蛋白发生明显降解,EP2、EP4、EP5活性随着时间推进不断升高,而EP1、EP3活性明显降低,显示EP2、EP4、EP5可能在盐胁迫诱导的暑绿叶片衰老中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钟军华[7](2008)在《盐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幼苗叶片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及其生化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肽酶是细胞内一类十分重要的水解酶,在植物体内它也分布广泛,在植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如在种子萌发,器官衰老以及各种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促进蛋白质的周转和再利用,维持细胞的稳态以及参与细胞信号转导中调控蛋白质降解等事件中起直接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如种子萌发和器官衰老等过程中内肽酶同工酶及其功能方面研究较多,而有关植物在逆境胁迫下内肽酶变化方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未见有蔬菜在盐胁迫下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和功能研究。同时,外源NO供体SNP的研究也大多集中于NO对植物的缓解作用以及在信号转导中的地位和功能,而SNP对盐胁迫下植物内肽酶的影响未见报道。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大众化蔬菜,在我国尤其南方人们日常生活的蔬菜生产和供应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暑绿(Shulü)是近年培育出的一种优良不结球白菜新品种。本试验以暑绿为材料,主要研究了不同盐浓度胁迫暑绿和SNP缓解盐胁迫下暑绿的幼苗叶片形态、蛋白质含量和内肽酶同工酶活性及特性等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盐胁迫下暑绿幼苗叶片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及其生化特性暑绿幼苗在50、100、150、200、250、300、500 mmol·L~(-1)的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1天后,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当盐浓度达到200 mmol·L~(-1)时,叶片明显萎蔫,而且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萎蔫症状也更加逐渐明显;100和200 mmol·L~(-1)NaCl处理时的叶片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差异较大。为进一步研究盐胁迫与暑绿叶片内肽酶同工酶变化的关系,采取100、200mmol·L~(-1)NaCl处理暑绿幼苗不同时间后发现,在100mmol·L~(-1)NaCl处理的第四天,叶片内肽酶活性较对照有所增强,叶蛋白质含量下降;当在200 mmol·L~(-1)NaCl处理相同天数时,叶片内肽酶活性较对照及100 mmol·L~(-1)处理的更明显增强,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力口氧酶(Rubisco)等蛋白发生明显降解,叶片走向衰老。结果还发现,暑绿叶片中共有5种内肽酶同工酶(EP1~EP5),其中EP3和EP5为半胱氨酸型内肽酶,EP1和EP2为丝氨酸型内肽酶,而EP4几乎不被所试的各类内肽酶抑制剂所抑制。内肽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0℃,各同工酶的热稳定性有较大差异,其中EP3、EP4和EP5的热稳定性较好,在60℃下保温1h还保留较高活性;在100mmol·L~(-1)盐浓度处理的4天中,叶片内EP4活性增强,其它四种同工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当在200 mmol·L~(-1)盐浓度处理时,EP2、EP4、EP5活性明显增强,并随着时间推移活性不断升高,而EP1、EP3活性明显降低。以上结果表示,EP2、EP4、EP5可能在盐胁迫诱导的叶片衰老中起主要作用。2、SNP对盐胁迫下暑绿幼苗叶片内肽酶同工酶的影响200mmol·L~(-1)NaCl胁迫明显抑制了暑绿叶片的生长,但当采用低浓度SNP(25和50μmol·L~(-1))处理后,发现叶片形态与对照相近;但高浓度SNP(大于100μmol·L~(-1))处理反而加剧了暑绿叶片的损伤。在单独盐胁迫5天后,暑绿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降低,仅为CK的76%,内肽酶同工酶种类基本不变,但各同工酶活性都增强;当在低浓度SNP(10、25和50μmol·L~(-1))范围处理下,叶片内肽酶同工酶活性都逐渐降低,但当SNP浓度大于100μmol·L~(-1)时,叶片内肽酶同工酶活性都逐渐增强。为进一步研究SNP对盐胁迫下暑绿幼苗叶片内肽酶变化的影响,试验采用把盐处理浓度提高至300 mmol·L~(-1),SNP处理浓度分别为25、50、100、200、400μmol·L~(-1)。结果显示,在单独盐胁迫3天后,暑绿叶片明显开始黄化,Rubisco蛋白明显被降解,内肽酶总活力增加,活性电泳只检测到3种内肽酶同工酶(EP2、EP4和EP5),其中EP4活性增强,EP2和EP5活性降低或基本不表现出活性;当再加入25μmol·L~(-1)SNP处理后,暑绿叶片早期(第叁天前)黄化有所缓解,但是最后不能逆转300 mmol·L~(-1)盐胁迫对叶片的伤害,内肽酶EP2、EP4和EP5活性明显增强;但当SNP大于50μmol·L~(-1)时,叶片损伤更严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叁种内肽酶同工酶活性都逐渐降低,但仍具有一定的活性,其中只有EP4表现比较稳定。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SNP对盐胁迫下暑绿叶片衰老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种作用具有浓度效应,且与盐胁迫的浓度有关;另外进一步表明了EP2、EP4和EP5在盐胁迫促进叶片衰老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暑绿叶片自然衰老期间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不结球白菜暑绿叶片衰老过程中内肽酶的变化情况,对自然衰老过程中内肽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第四片叶伸出后的第2个星期,叶片中蛋白质的含量达到最高值,此后叶片蛋白质含量开始下降,内肽酶活力逐渐升高,在第6星期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仅为最高值的48.8%;不同生长时期第四片叶内肽酶活性电泳显示,EP1和EP2同工酶活性条带由于相互扩散而彼此相连,EP4活性达到最强以至也与EP3相连:Rubisco在衰老后期的降解比较明显,在第5星期后的电泳胶上能清楚的检测到两条Rubisco被降解条带。还研究分析了4叶期暑绿植株不同叶位叶片内肽酶同工酶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中均能检测到5种内肽酶同工酶,但刚伸出的第4张叶中各内肽酶同工酶活性都比较弱,Rubisco含量较低且未发现有降解的现象;第3、第2和第1张叶片中5种内肽酶同工酶活性都比较强,Rubisco被降解现象比较明显,其中第1张叶片(即最早伸出的叶片)中各内肽酶同工酶活性活性都达最强,说明这叁种叶片处于不同的衰老进程中。总之,内肽酶EP1、EP2和EP4在暑绿叶片衰老过程中的活性不断增强,而EP3和EP5的活性在衰老后期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EP1、EP2和EP4可能在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尤其蛋白质的降解中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陈林,范钟麟,倪润洲,肖明兵[8](2007)在《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同工酶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am inopeptidase,LAP)同工酶Ⅱ(LAP-Ⅱ)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不连续缓冲体系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LAP-Ⅱ。对95例肝癌和90例良性肝病患者血清LAP-Ⅱ进行检测,并与60例正常人及20例孕妇行对照研究;同步对比分析LAP总活性、AFP、GGT-Ⅱ(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结果LAP-Ⅱ在正常人及孕妇中均为阴性。LAP-Ⅱ在肝癌及良性肝病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8.4%(65/95)和27.8%(25/90),差异有显着性(P<0.01),而LAP总活性在肝癌组与良性肝病组无差异(P>0.05);AFP≥50μg/L及AFP<50μg/L肝癌患者LAP-Ⅱ阳性率分别为70%(49/70)和64%(16/25);GGT-Ⅱ阳性及GGT-Ⅱ阴性肝癌患者LAP-Ⅱ阳性率分别为75.8%(47/62)和54.5%(18/33);单项LAP-Ⅱ、AFP、GGT-Ⅱ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8.4%、73.7%、65.3%;LAP-Ⅱ、AFP及GGT-Ⅱ联合检测诊断敏感性分别增至89.5%和84.2%;叁项指标同步检测诊断敏感性达95.8%。结论LAP-Ⅱ为肝癌相对特异性标志物,有助于肝癌的诊断。LAP-Ⅱ、AFP和GGT-Ⅱ对肝癌有互补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诊断敏感性。(本文来源于《青海医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张鹏,王飞,张列峰,徐朗莱[9](2007)在《黄瓜叶片生长期间内肽酶活性和同工酶变化及其生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黄瓜自然生长期间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降解、内肽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变化,并对叶片衰老后期粗提液内肽酶的基本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瓜叶片内肽酶活性在叶片伸出5 d时较低,叶片衰老后期(叶片伸出35d)显着升高,Rub isco蛋白发生明显降解;叶片全展以后叶片蛋白质含量与内肽酶活性显着负相关。黄瓜叶片粗提液总内肽酶的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内肽酶活性可被Ca2+、Zn2+、半胱氨酸等激活。内肽酶抑制剂试验显示,丝氨酸类型的内肽酶活性占内肽酶总活性的57%左右。采用以明胶为底物的内肽酶梯度凝胶电泳活性染色方法,检测到叶片中至少有4种内肽酶同工酶,各同工酶在叶片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时间和活性大小不同,丝氨酸型内肽酶同工酶活性随叶片生长明显增强,暗示该类内肽酶在黄瓜叶片衰老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芮琪[10](2004)在《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和特性及Rubisco降解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细胞内蛋白质降解和蛋白水解酶的变化行为,本论文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cv.Yanmai 158)叶片衰老过程中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和特性以及Rubisco在叶衰老过程中的降解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内肽酶的变化 蛋白质的降解需要蛋白水解酶,包括内肽酶和外肽酶的参与,叶衰老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内肽酶。小麦叶片暗诱导衰老和自然衰老过程中,内肽酶活力均先上升后下降,这一过程伴随着内肽酶同工酶谱的变化。采用多种改进的内肽酶同工酶梯度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到多种在衰老期间表达的内肽酶同工酶,当以血红蛋白为底物时,在暗诱导衰老过程中先后出现4种新的内肽酶,而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先后出现5种新的内肽酶,有一种只在自然衰老过程中才检测到,而且一些原来就存在的内肽酶同工酶活力也发生变化。当以明胶为底物时,衰老过程中主要检测到5种新的内肽酶同工酶,它们在自然衰老过程中也能检测到,并且以明胶为底物所得的内肽酶同工酶谱与以植物蛋白Rubisco为底物所得的同工酶谱比较接近。而采用将明胶为底物的SDS-PAGE方法只能检测到一种新内肽酶同工酶的出现,因此衰老期间表达的内肽酶同工酶大都是对SDS敏感的或多亚基的蛋白水解酶。另外,采用不同的内肽酶同工酶电泳方法研究中均发现自然衰老和暗诱导衰老过程中的内肽酶同工酶谱变化基本相似,因此暗诱导衰老可以作为一种研究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出现的蛋白水解酶的特性的模式。 2、叶衰老过程中内肽酶的特性研究 采用明胶为底物的梯度凝胶电泳方法研究小麦叶片内衰老相关性蛋白水解酶的表达和生化特性发现,衰老相关性蛋白酶的表达由核基因控制,外源激素处理也影响这些蛋白酶的表达,如6-BA(6-苄氨基嘌呤)能延缓这些同工酶的出现,而ABA(脱落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内肤酶同工酶变化与特性及Rubisc。降解的研究酸)则加速它们的表达.衰老期间的6种主要的内肤酶同工酶(EPI一P6)中,EPI、EPZ、EP4、EPS、EP6是衰老期间才表达的,它们呈现活力的pH范围及温度范围较窄;EP3不是到衰老期间才表达的,但它在叶衰老过程中活性增强,其表现活力的pH范围和温度范围均较宽.另外,EP3、EPS、EP6对热不太敏感,EPI、EPZ、EP4对热相对较敏感.加入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EPI、EPZ是需金属离子的半脱氨酸型内肤酶,EP4是丝氨酸型内肤酶,EPS和EP6的活力能被丝氨酸型蛋白酶抑制剂部分抑制,而选用的几种抑制剂对EP3都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3、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1,5一二磷酸核酮糖数化酶伽氧酶(RubiscoEC 4.1.1.39)的降解 小麦叶片暗诱导衰老和自然衰老过程中,Rubisc。大亚基(LSU)发生裂解,产生50叨的降解产物,这是首次在叶衰老过程中检测到Rubisco的体内(in vivo)降解产物.进一步的研究发现LSU发生这步裂解时,Ruhisco全酶没有解离,SOkD降解产物仍能组装在Rubisco全酶中.当以幼嫩叶片的粗酶液为研究体系时,在pH为5.5,温度为30一35℃时也能检测到LSU裂解产生的SOkD的降解产物;而以衰老叶片的粗酶液为研究体系时,在pH7.5时能检测到反应明显发生,反应的温度也为30一35℃.从幼嫩叶片中提取的叶绿体,在pHS.5和7.5的条件下均不能产生50kD的降解产物;而从衰老叶片提取的叶绿体,在酸性条件下该反应不能进行,但在pH7.5时则能检测到有SOkD降解产物的出现.抑制剂实验还表明,不管是在幼嫩叶片还是衰老叶片中,Lsu由5 3kD降解为50kD这一反应都能被半脱氛酸型蛋白酶抑制R.JE一64和leuPePtin抑制,同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能部分抑制该反应.对50kD降解条带N一末端测序发现降解位点是LSU第14号氨基酸赖氨酸残基和第巧号氨基酸丙氨酸残基之间的肤健,该位点位于Rublsco分子中LSU与LSU、LSU与SSU相互作用的区域. 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降解和蛋白水解酶,有助于阐明叶衰老过程中Rubisco快速降解的分子机制,丰富生物体内蛋白质降解理论;而且能为从分子水平上改造Rubisco,调控其活性和降解,并为发现新的蛋白水解酶提供线索;同时还能为今后农业生产实践上延缓作物衰老,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内肽酶同工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扬麦158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进的以血红蛋白为底物的梯度凝胶电泳结合内肽酶同工酶染色方法,探讨在自然衰老和暗诱导衰老条件下,叶片内肽酶(EP)活性和同工酶酶谱的变化模式。结果显示小麦叶片暗诱导衰老和自然衰老过程中,内肽酶活力均先上升后下降;在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先后出现4种新的内肽酶同工酶,而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先后出现5种新的内肽酶同工酶,其中EP3只在自然衰老末期才能检测到。表明自然衰老与暗诱导衰老过程中的内肽酶同工酶谱变化基本相似,因此暗诱导衰老可以作为研究叶片自然衰老期间内肽酶的一种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肽酶同工酶论文参考文献

[1].戴卫锋.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甲胎蛋白、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II及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

[2].芮琪,张鹏,董汉松,徐朗莱.小麦叶片衰老期间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J].江苏农业学报.2010

[3].张颖.盐胁迫下小麦根系内肽酶同工酶的变化及生化特性和叶片Rubisco大亚基的降解[D].南京农业大学.2010

[4].刘清岱,王金菊,李红涛,赵昱,张治州.用凝胶电泳法研究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期间的内肽酶同工酶(摘要)(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0

[5].刘清岱,王金菊,李红涛,赵昱,张治州.凝胶电泳法研究紫萍半叶状体衰老期间的内肽酶同工酶[J].安徽农业科学.2009

[6].钟军华,张颖,卢之颖,芮琪,徐朗莱.盐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幼苗叶片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及生化特性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

[7].钟军华.盐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幼苗叶片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及其生化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8].陈林,范钟麟,倪润洲,肖明兵.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同工酶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7

[9].张鹏,王飞,张列峰,徐朗莱.黄瓜叶片生长期间内肽酶活性和同工酶变化及其生化特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

[10].芮琪.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内肽酶同工酶变化和特性及Rubisco降解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

标签:;  ;  ;  ;  

内肽酶同工酶论文-戴卫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