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乡土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后乡土社会,农村养老,老龄化
后乡土社会论文文献综述
包美娇,徐利芳[1](2019)在《后乡土社会视域下的农村养老:困境与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使得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打破了传统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和不流动性,促使了乡村社会的转型;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家庭核心化、少子化。农村社会的变迁和长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双重迭加,使得农村养老问题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从"后乡土"的视角审视农村养老问题,发现其表现的新动向,探索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出路。(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11期)
周衍涛[2](2019)在《后乡土社会农村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农村环境整治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村环境整治可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分析了农村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提出了可将此作为评价农村环境整治成效的重要指标,以期为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价起到良好借鉴作用。(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周衍涛,王书明[3](2019)在《后乡土社会农村环境整治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城乡社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内容丰富,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问题,其中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分析农村环境及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为农村环境整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30期)
王挺,任泽玉[4](2019)在《“后乡土社会”下的乡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传统乡村社会的封闭、单一性局面被打破,呈现出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农村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价值观念的逐步影响,传统乡村社会关系结构正面临着巨大变化,从原先传统的"乡土社会"过渡到了"后乡土社会"时期。乡村社会关系逐渐摆脱了以往血缘、地缘关系为依托的模式,发展成具有"工具性"和"利益性"特征的现代社会关系。在经济利益观念的影响下,乡土人的价值观更加趋于理性化和功利化。在这种"后乡土社会"的趋势下,探究乡村社会关系变迁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也是传统乡村社会与现代化发展融合的一种需要。文章从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社会关系变迁入手,分析在"后乡土社会"中农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乡村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王文奎,申毛毛[5](2019)在《后乡土社会与法律信仰:我国乡土社会法律信仰培育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通过自治、法治、徳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叁治"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叁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新时代中国国情的精准把握。具体到法治层面,乡土社会法律信仰问题事关国家法治化进程的整体实现。处于过渡期的后乡土社会法律信仰的塑造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将法律信仰放置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去审视,在界定后乡土社会与法律信仰内涵的基础上,细致剖析后乡土社会法律信仰缺失的表现与缘由,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后乡土社会法律信仰的路径:加强普法宣传、促进法治文明建设、处理好国家法与民间法关系以及完善法律运行体系。(本文来源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孙政[6](2019)在《良性司法距离在后乡土社会的搭建——以派出法庭诉讼服务优化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派出法庭所处的基层乡村已不再是曾经的乡土社会,而是一个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后乡土社会"。为此,派出法庭作为承担基层司法服务工作的重要部门,应认识做好后"乡土社会"的诉讼服务工作的必要性。同时也需要在案件明法释理、多元纠纷化解、健全法律援助等方面进一步着力。(本文来源于《天水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闰彩霞[7](2019)在《后乡土社会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基于内生发展的分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历史机遇。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嬗变,在工业与城市优先的依附式发展模式之下,我国乡村已从乡土社会步入后乡土社会。后乡土社会仍然存续"熟人社会"的物质载体和文化内核,但已呈现农业边缘化、社会原子化、人口外流的衰落之势。实现乡村真正振兴,应改变过去过分倚重城市市场的思路,充分调动农村与城市两个市场的活力,走内生式自主发展道路。基于后乡土社会的现实,实现乡村振兴的内生式发展,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乡村共同体重建,二是以农村现代化、社会质量和乡村特色为导向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因此,后乡土社会中的乡村发展与振兴应从文化、产业、人口等方面综合改革和推进,使农村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自然与人文的互嵌与交融、经济与社会的协同与互促中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创造发展机会、增强发展获得感。(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刘培丹[8](2018)在《后乡土社会视野下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小城镇是城乡联系的关键纽带,它们经历了粗放式发展到内涵式建设的过程。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下,原有的乡土社会特征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后乡土时代,在这一社会演变过程中,小城镇空间布局面临着传承与变革的巨大挑战。研究需要对转型期的小城镇空间进行考察,探寻后乡土社会特征下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以及它所反映出的城镇空间演化趋势。以后乡土社会视角为切入点开展小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研究,丰富了城镇空间形态研究的视角,对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规划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分类研究、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后乡土社会和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寻求后乡土社会特征和适用于小城镇空间研究的方法,并从宏观(政策)、中观(市场)、微观(个人)叁个层面搭建后乡土社会特征与小城镇空间的关系框架,提出后乡土社会背景下小城镇“点、线、面”叁类空间构成要素。通过对陕南地区概况以及陕南小城镇在行政区划、分布特征和形态类别、职能结构以及交通条件等方面分类研究的分析,明确陕南小城镇空间序列现状和生长特点,筛选出河东店镇、蜀河镇、云盖寺镇叁个后乡土社会特征突出、较具代表性的小城镇作为实地调查对象,对其后乡土社会特征和城镇物质空间分别进行调研。通过对典型城镇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的整理和分析,剖析出社会转型期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典型特征,进而揭示和总结出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表明陕南小城镇在面对社会转型的同时表现出点状空间功能复合化、线状空间系统网格化、面状空间布局多样化、城镇空间整体现代化等特点。研究最后从城乡规划学视角出发,在生态环境、生活空间、土地利用、设施配置四个方面为陕南小城镇空间适应性发展提出重构策略。通过本研究希望拓展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视角和内容,也为相同社会背景下同类型小城镇的空间布局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8-04-20)
张诚,刘祖云[9](2018)在《失落与再造:后乡土社会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可以自由出入,并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公共场所,其形态与功能的有效发挥对乡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乡村正由传统的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转变,流动性、异质性和市场化趋势日益凸显。在此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面临着供给短缺、功能弱化、公共性流失、过度市场化等问题,对社会整合和乡村治理产生不利影响。在后乡土社会,再造乡村公共空间应以构建乡村合作共同体为目标,走多元合作道路,从空间建设和公共性建设两方面共同推进。(本文来源于《学习与实践》期刊2018年04期)
胡溢轩[10](2018)在《后乡土社会的信任格局与政治参与效能-——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以社会信任的工具化为代表的后乡土社会逐渐形成,并成为了研究乡村治理的重要视角,居民的政治参与效能则是影响乡村治理改革的关键因素。通过利用相关全国性数据,本文分析了社会信任对村民政治参与效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人际信任层面,普遍信任对政治参与效能有正向影响,特殊信任则对政治参与效能有负向影响。在制度信任层面,公权机构信任对政治参与效能有积极影响,而社会机构信任则对政治参与效能无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信任结构与政治参与效能之间的互动关系映射出了国家权力与地方性文化的激烈冲突,人际信任仍然是影响村民政治参与效能的重要因素,制度信任则没有完全嵌入到乡村社会的转型之中,对村民政治参与效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社会建设》期刊2018年02期)
后乡土社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出了农村环境整治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措施。农村环境整治可以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分析了农村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提出了可将此作为评价农村环境整治成效的重要指标,以期为农村环境整治成效评价起到良好借鉴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乡土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1].包美娇,徐利芳.后乡土社会视域下的农村养老:困境与出路[J].学理论.2019
[2].周衍涛.后乡土社会农村环境整治农民满意度研究[J].绿色科技.2019
[3].周衍涛,王书明.后乡土社会农村环境整治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
[4].王挺,任泽玉.“后乡土社会”下的乡村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例[J].乡村科技.2019
[5].王文奎,申毛毛.后乡土社会与法律信仰:我国乡土社会法律信仰培育路径探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6].孙政.良性司法距离在后乡土社会的搭建——以派出法庭诉讼服务优化为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9
[7].闰彩霞.后乡土社会背景下乡村振兴的策略与路径——基于内生发展的分析视角[J].兰州学刊.2019
[8].刘培丹.后乡土社会视野下陕南小城镇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8
[9].张诚,刘祖云.失落与再造:后乡土社会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J].学习与实践.2018
[10].胡溢轩.后乡土社会的信任格局与政治参与效能-——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J].社会建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