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和控制人工白色路面平整度(论文文献综述)
褚楚[1](2021)在《基于激光干涉的高精度计量装置研发及路面轮廓量测的量值溯源》文中认为本文研发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的路面轮廓计量装置,提出了路面轮廓计量的溯源体系,并对路面轮廓计量进行了量值溯源,填补了国内在路面轮廓计量溯源体系建设方面的空白,完成了一项标准仪器的建立。标准计量仪器是计量体系中用于量值传递的标准设备,研究和开发路面轮廓的标准计量仪器是实现路面轮廓计量量值传递的重要手段。在路面工程中,用于量值传递的标准仪器尚未建立,本研究开发的路面轮廓计量装置能够极大提高传统方式测量的精度,保证工程质量,节省测量成本。建立基于激光干涉条纹的计量校准方法和溯源体系,将完善路面工程的计量传递与溯源,为路面轮廓的三维测量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本文基于干涉条纹轮廓测定法,结合理论分析和室内外实验,探索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到路面轮廓的测量中,而后基于该方法设计并建造了路面轮廓计量装置,并以国家标准样件为基准对该装置进行了量值溯源。本文的路面轮廓计量装置可以为国内其他等级的路面轮廓测量装置提供校准和标定的依据。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基于干涉条纹的路面轮廓三维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试验,对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各系统参数(如干涉条纹入射角、条纹空间频率、纤芯距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入射角为13°时,三维重构的结果较好,该参数既能减小噪声对三维测量结果的影响,又能将扫描盲区限制在合适范围以内,可以将13°定义为最优入射角;系统测量精度随着条纹空间频率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条纹空间频率过高时,条纹对噪声的敏感度增强,将降低测量精度;当纤芯距为0.75mm时,条纹发射器能投射出较高空间频率的干涉条纹,且能保证干涉条纹的可识别性,使得远距离(500mm-1800mm)投射时仍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2)根据精度影响因素的结论,改进了条纹发射器的构造,设计并制造了适用于测量路面轮廓的计量装置。该装置的扫描系统可以通过传动系统在三维笛卡尔坐标内的任意位置扫描被测路面,产生直径约在45.98-165.52mm之间的条纹图案,三维测量精度可达±0.1mm,分辨率可达0.053mm,填补了干涉条纹测量技术在路面轮廓测量中的缺失;3)从后处理的角度对三维图像重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减少干扰信息的方法,改进了重构的算法,弥补光束发散角引入的误差,从而提高系统的三维重构精度。结果表明,采用单一分量法、分段线性变换、构建反高斯函数、小波降噪等来处理原始条纹图像,可有效修复条纹图像的余弦分布特征,滤除干扰信息,实现对路面三维轮廓信息的提取,优化后的算法可使得获取的三维数据更准确;4)探究了路面轮廓三维测量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分析了误差来源,对系统在不同测量高度下的误差进行了探索。完成了路面轮廓计量在量值溯源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将该路面轮廓计量装置溯源到了计量标准,计算了路面轮廓计量装置的标准不确定度;用该装置标定新制的路面裂缝标准件,计算了路面裂缝标准件的标准不确定度。而后对实际路面的轮廓进行了三维重构,结果显示该装置可以较准确地反应沥青路面的三维形貌。
钟棉卿[2](2020)在《基于移动激光雷达数据的路面状况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公路养护和旧路改扩建的需求迅速扩大。路面是公路养护及改扩建工作的核心内容,快速、有效掌握路面几何参数和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路面养护决策、路面大中修养护及改扩建方案设计的前提和依据。路面几何参数及技术状况评价指标的获取长期依赖于种类繁多的特定传感器和现场测量,其检测结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缺乏统一的数据基准。移动激光扫描(Mobile Laser Scanning,MLS)技术集成激光扫描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姿态测量系统、相机等多种传感器,能迅速采集高精度、高密度的公路三维实景点云数据,为路面几何及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本文针对MLS数据用于公路路面几何及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构建了“MLS数据组织—路面特征提取—几何状况检测—技术状况检测”的技术框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MLS点云数据离散、无拓扑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LS点云的采集顺序而构建的顺序索引结构Tgrid,该方法可以实现为每个激光点分配一个2维规则索引号,将点云的顺序邻接关系转换为一张Tgrid结点图,相比传统方法,本文方法不仅很好地实现了海量点云数据的快速查询,解决MLS点云顺序存储与索引存储间的不一致问题,并能将图像处理方法成功引入到MLS点云数据处理。2、针对某些MLS场景数据文件不包含轨迹数据、无扫描角信息和轨迹文件损坏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根据点云空间分布特点重建扫描仪地面轨迹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重建的轨迹数据与真实轨迹数据的平均误差在1-2个激光点之内。本研究为基于MLS点云的扫描轨迹重建提供了理论基础。3、基于本文创建的Tgrid结构,提出并研究了利用MLS点云数据提取路面特征信息的系统化的处理方法,包括下列主要工作:(1)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标记控制的区域生长方法用于路面点云的检测,设计了基于Tgrid结构的联通区域分析和Freeman链码边界检测算法快速提取路面点云轮廓以及道路边界;(2)设计了一种基于点云强度背景反差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筛选路面标线点云,在此基础上,引入数学形态学方法识别车道线,最终提取了道路中线和轮迹线等路面几何及技术状况关键信息;(3)通过将提取的道路边界与路面点云在Tgrid结点图上的叠置分析,实现了路面内部点云孔洞的快速、有效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路面点云检测完整率达99.67%,与人工标定的道路边界和车道线相比,检测边界的精准率和召回率分别为96.78%和92.91%,车道线检测结果的正确检测率达98.80%,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4、开展了基于提出的道路中线和MLS密集路面点云获取公路几何状况的研究。设计了利用高精度三维点云检测路面线路曲率、纵坡和横坡等几何状况主要参数的方法;根据曲率和纵坡的变化检测公路的几何线形,并基于连续性、均衡性和坡长三个技术指标评估了既有几何线形的安全性。在一段多弯道盘山公路场景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方法判定的危险路段与实际状况基本相符,与抽样实测数据比较,纵断面高程误差0.031m,横坡率误差0.33%。5、提出了基于MLS数据的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和路面车辙等路面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的系列方法,构建了使用MLS点云自动化检测路面几何及技术状况的技术框架。(1)设计一种融合三维点云与高分辨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的路面损伤检测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限制的路面破损背景反差自适应阈值分割方法,实现了路面裂缝和坑槽的自动化检测;(2)参考路面检测规范中对常规检测方法采用数据精度和采样率的要求,提出基于轮迹线点云纵断面高程检测路面平整度的方法;(3)研究实现基于轮迹线点云生成精细横断面的方法用来检测路面车辙深度的方法。平整度的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密集点云断面高程计算的平整度标准差σ和国际平整度指数(IRI)结果高度相关,可通过在测试路段上开展相关实验来获取的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将σ值转换为IRI值,从而简化IRI的计算复杂度。使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对局部路面车辙深度的最大值进行了抽样检验,基于MLS点云检测的车辙深度误差不大于0.010m。
李向頔[3](2020)在《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国,每年的公路建设里程位于世界前列。路面工程直接反映了公路的外观质量和行车舒适性,沥青材料凭借其良好的路用性能成为了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路面的首选。但是,国内的沥青路面饱受一些质量通病的长期损坏。路面质量问题一部分取决于工程设计和施工设备的好坏,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例如施工人员不够专业、承包商偷工减料等。仅让施工单位对这些人为因素进行自我监管是不够的,委托监理方对施工过程监控是保障沥青路面质量的必要手段。本文从监理方的角度出发,设计了一整套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系统。通过研究路面质量验收主控项目和影响因素,确定了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控的关键参数,包括沥青生产环节的沥青含量、集料级配、拌合温度和拌合时间,以及路面施工环节的施工机械工作参数。设计了各参数的监控响应范围和警告规则。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前端硬件和基于Web网页的后端软件,系统通过网页程序、SMS信息和现场警示灯对施工过程予以监控和反馈。该监控系统在麻昭高速已成功实施,与未实施系统的路段相比,部署了监控系统后的沥青混合料级配和沥青密度和在统计学意义上得到了显着改善。本文提出的监控系统能够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所分析和储存的信息也能为以后的路面养护提供决策支持。此外,针对GPS在隧道内无法有效定位施工机械的问题,本文开发了基于UWB(超宽带)技术的隧道内定位子系统。相比于容易受到多路径效应影响的无线载波定位技术,UWB技术的高精度和抗衰减能力使其十分适用于半封闭的复杂隧道环境。对于可简化为一维场景的长直隧道,设计了基于平差调整的UWB粗定位系统,其在视距条件下的典型定位误差在10 cm以内。针对在非视距条件下UWB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设计了UWB/SINS二维精定位系统。通过分析UWB和SINS的噪声的来源和特性,在松组合的反馈校正型间接卡尔曼滤波的基础上,剔除极端非视距条件,采用了一种改进的简化Sage-Husa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对UWB/SINS组合导航系统进行数据融合。实验室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导航系统比UWB单独定位系统降低了25.43%的定位误差,自适应滤波比标准卡尔曼滤波又能降低11.39%的误差,仿真结果也证明了自适应滤波的优越性。此外,在隧道现场进行了多次定位实验,定位系统表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辅助隧道内的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
谢佩[4](2020)在《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性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旅游业的不断兴起,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居民热衷休憩、游览、娱乐、交往、健身及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场所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快速发展的城市公园与人们需要提升矛盾又加剧凸显,空间与尺度关系失衡、人性化缺失、后期管理不足等造成一系列的城市公园安全隐患。而园路是城市公园构成的重要因素,它像脉络贯穿整个公园,将各个景点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在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及提供休闲散步场地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人们对园路空间最基本的需求是安全,园路空间的安全状态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行人的游园行为甚至安全。本文以园路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安全的角度切入,对城市公园园路进行相关研究。一方面,通过探索行人的心理特征、行为特点及安全需求,了解到行人自身的心理因素(从众、好奇、注意力不集中等心理现象)的消极存在或是正常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可能会促使行人降低安全防范意识或采取不安全的环境行为。另一方面对城市公园园路空间构成要素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合理评价分析,探索影响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的各项指标,建立园路空间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查阅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德尔菲法以及调查问卷反馈意见,从园路空间的前期设计、中期施工以及后期的管护整个周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设计、施工、管护3个一级指标,园路基础设计、路侧环境设计、园路质量、环境管护和治安管控5个二级指标,园路线形、园路功能、园路材质等19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评价体系。统计调研问卷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测算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分析探讨园路空间各阶段要素的安全现状评分,结论得出人民公园园路空间的安全评分为3.70,安全等级为一般安全到比较安全,园路建设整个周期的安全评分从低到高分别是设计3.55、管护3.63、施工3.83,在设计阶段中,路侧环境设计的安全评分是3.53,园路基础设计的安全评分3.57,施工阶段的园路质量安全评分为3.83,后期管护阶段中治安管控安全评分为3.62,环境管护安全评分3.64,根据结论可知各阶段的安全等级均达到了一般安全但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利用鱼刺图将城市公园园路空间的安全隐患进行梳理,从园路物理空间安全和行人心理安全以及行人行为安全三个方面去考虑,提出减少和消除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隐患的相关策略,希望为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营造提供借鉴参考。
黄兰[5](2020)在《自动驾驶混行公路的可靠性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通与车辆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驾驶者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诱发了大量交通事故,为此全球各国开展了对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来降低交通事故率,提高出行效率。然而,造价成本、技术故障和道路交通管理等问题仍制约着民用自动驾驶车辆的推广应用。其中,道路是人-车-路-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人们对自动驾驶下道路安全问题的关注,设计道路需要采用新的方法。但是现有道路网的成熟化和复杂化程度较高,道路功能相对完善,重建的成本和工程量大。本文在充分调研和研究后,提出结合自动驾驶车辆行驶特性,评价现有道路安全性,并对位于不适合新型车辆行驶的道路上的交通设施提出改善方法。首先,本文系统地概述了自动驾驶车辆环境感知识别原理,探究系统数据来源和道路检测方法,分析自动驾驶技术的潜在交通事故风险。结合该技术,综合考虑路面类型、交通设施、道路线形和交通流状态等道路安全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驾驶员角色转变导致的驾驶主体差异性,作为安全分析的前提条件。考虑到自动驾驶系统和驾驶员的显着差异,分析传统驾驶道路安全评价方法局限性,修正停车视距、辅助驾驶员工作负荷量、横断面宽度和交通设施等现有道路指标,提出将路面特征作为自动驾驶识别能力的衡量标准之一,并验证路面抗滑性指标和路面污染度指标的对应关系。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全面梳理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指标,选取侧翻、侧滑、视距不良、颠簸和拥堵五个场景,定量评定曲线半径、视距、加速度和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对混行公路交通流稳定性的可靠性;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对应设计指标的失效概率,提出用于混行公路的安全评价方法。最后,基于贵州省某省道K55+806~K57+700和K7+005~K10+650路段实例,评价不同道路的自动驾驶车辆和常规车辆混行可行性和安全性,并结合历史事故数据分析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对不适合路段的交通设施提出改善建议。
韦威[6](2020)在《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因为其优秀的使用性能而成为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因此,保障和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不仅关系到公路管理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能否为大众提供稳定、舒适和安全的行车环境。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路面的行驶质量、行车安全与舒适性都与路面平整度有关,同时路面平整度也体现了沥青路面的整体病害情况。但是由于现行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及预测模型都存在一些弊端,使得公路养护部门不能准确把握路面的整体情况。所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对路面平整度进行评价及预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在详细分析总结已有平整度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加权纵断面评价方法对沥青路面平整度进行评价,计算推导了加权纵断面评价指标,从而建立了加权纵断面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平整度的加权纵断面评价标准和指标的评价区间;通过对实际工程平整度进行评价,验证了加权纵断面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基于对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了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路面病害、交通荷载、路面结构因素;进一步将最主要影响因素所涉及的变量进行变量聚类分析,最后得到破损率DR、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年均日交通量AADT、时间t作为平整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3.在分析总结目前主流平整度预测模型的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以混合效应模型作为平整度预测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用固定效应来反映所有路段总体的平整度发展趋势,用随机效应来反映路段之间的平整度的差异性;混合效应模型能够对多维度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在针对平整度这一面板类型数据型进行分析时,通过时间变量来体现平整度在纵向维度上随时间进行演化的趋势,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协变量来体现平整度数据在具体某一时刻横截面上的观测值。混合效应模型充分利用了平整度数据所蕴含的各种附加信息,可以有效地预测平整度发展规律,从而为公路养护部门提供养护决策依据。
韦威[7](2020)在《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因为其优秀的使用性能而成为主要的路面结构形式,因此,保障和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不仅关系到公路管理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能否为大众提供稳定、舒适和安全的行车环境。在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路面的行驶质量、行车安全与舒适性都与路面平整度有关,同时路面平整度也体现了沥青路面的整体病害情况。但是由于现行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及预测模型都存在一些弊端,使得公路养护部门不能准确把握路面的整体情况。所以,采取更加有效的手段对路面平整度进行评价及预测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在详细分析总结已有平整度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加权纵断面评价方法对沥青路面平整度进行评价,计算推导了加权纵断面评价指标,从而建立了加权纵断面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平整度的加权纵断面评价标准和指标的评价区间;通过对实际工程平整度进行评价,验证了加权纵断面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基于对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了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路面病害、交通荷载、路面结构因素;进一步将最主要影响因素所涉及的变量进行变量聚类分析,最后得到破损率DR、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年均日交通量AADT、时间t作为平整度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3.在分析总结目前主流平整度预测模型的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以混合效应模型作为平整度预测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用固定效应来反映所有路段总体的平整度发展趋势,用随机效应来反映路段之间的平整度的差异性;混合效应模型能够对多维度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在针对平整度这一面板类型数据型进行分析时,通过时间变量来体现平整度在纵向维度上随时间进行演化的趋势,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协变量来体现平整度数据在具体某一时刻横截面上的观测值。混合效应模型充分利用了平整度数据所蕴含的各种附加信息,可以有效地预测平整度发展规律,从而为公路养护部门提供养护决策依据。
丁家慧[8](2020)在《高速公路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山区公路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虽然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的安全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总体运营风险还比较高。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借鉴风险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特点,研究了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的内涵、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源的分类识别。根据分类识别的主要风险源结构,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定量对各子风险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得到了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重点风险源结构;基于此,设计了用于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价的各项指标,构建了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这一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提出了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三级模糊综合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方法及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基于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价等级及管理者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可接受程度,分别从主动防护、被动防护和交通管理三个方面,各有侧重的对处于不同风险等级的长大下坡制定了风险控制技术,形成了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库。
王朋辉[9](2019)在《基于机器视觉的路面坑槽智能化喷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的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设备信息化程度较低,严重依赖修补人员的决策判断和操作经验,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路面坑槽修补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为此,本文在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子计划-水平提升项目(“绿色智能路面养护机器人”,No.310825173314)的支持下,对基于机器视觉的路面坑槽智能化喷补技术展开研究,涉及路面坑槽识别分割方法研究、坑槽深度图像降噪修复方法研究、集料喷射特性及堆料模型分析和坑槽喷补路径规划方法研究,目的是实现路面坑槽识别过程和喷补过程的自主作业。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基于视觉的路面坑槽识别分割方法。提出两种识别分割方法并对比分析,方法一通过提取二值化图像的形状特征和标准偏差来识别坑槽,然后,利用主元分析法(PCA)将灰度共生矩阵(GLCM)提取的纹理特征降维,叠加纹理特征的模糊C均值聚类(FCM)结果和灰度二值化结果来分割坑槽。方法二利用图像第二层和第三层小波高频系数和原始图像灰度来构造小波高频能量场,通过提取能量场的形状特征来识别坑槽,然后,以构造的小波能量场作为马尔科夫随机场的标记场来分割坑槽。与现有的基于视觉的坑槽识别分割方法相比,构建的小波能量场可以有效融合路面图像的灰度信息和纹理信息,提高了坑槽识别的准确率,解决了现有的视觉方法无法精确分割坑槽的缺点,识别召回率为87.5%,精确率为83.3%,准确率为86.7%,分割出的坑槽区域与原图像坑槽重叠度在85%以上的图像比率高达88.6%。(2)研究路面坑槽喷补过程中深度图像的降噪修复方法。针对坑槽深度图像存在的噪声,提出结合最稳定极值区域(MSER)和改进可信性分析的降噪方法,利用MSER剔除区域性噪声,利用数学形态学运算改进的可信性分析来剔除高频噪声;针对坑槽深度图像存在的孔洞,提出基于多分辨率全变分(TV)修复模型的孔洞修复方法,利用降采样的低分辨率图像缩小孔洞面积,提高修复速度,利用升采样过程中的保值运算保证TV模型的修复质量。与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基于快速行进法(FMM)的修复方法相比,多分辨率TV模型的图像修复结果更优,修复后的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3.97,相对原始数据的误差仅为2.65%;监测坑槽深度信息、平面长度信息、体积信息的误差不到3%,监测所需时间平均为0.61s,可以满足坑槽修补进程监测的精度和快速性要求。(3)分析路面坑槽喷射式修补工艺相关的集料喷射特性和往返直线堆料模型。利用龙格库塔法分析集料颗粒群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适用于喷射式气力输送系统的工作效率模型,在多变量条件下分析工作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管道倾斜角度和阻力系数越小越好,管道内径只需满足集料的流量要求即可,集料-空气质量混合比越大越好,但不宜大于10,气流速度最好处于1525m/s区间内;建立集料的平面直线堆积模型,利用黄金分割法求解出平面上相邻填充线之间的最佳交叉重叠度为0.3078倍的喷射半径,然后通过逼近最佳交叉重叠度求解坑槽内部相邻填充线之间的实际间距,最后通过分析填充线端点的集料堆料量得出喷嘴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匹配关系为a=v2/2R;为喷补路径规划和喷补试验奠定基础。(4)研究基于深度图像的路面坑槽喷补路径规划方法,并搭建智能化喷补试验台,分析试验结果。针对喷补前处理问题,提出基于方向性差值最小化的平台调平方法、基于最大值查找的坑槽定位方法和路面平面深度的计算方法;针对现有填充方法难以合理均匀的规划喷补路径的问题,提出基于双漫水填充的待修补切片查找方法、结合轮廓的喷嘴到待修补切片初始点的路径连接方法和基于轮廓引导的往返直线喷补路径规划方法;搭建基于机器视觉的坑槽智能化喷补试验台,主要包括修补料输送系统和智能喷补控制系统。集料喷补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坑槽的喷补路径平均间距误差分别为7.62%、7.79%、7.25%、6.58%,规划喷补路径所需的平均时间是1.571s,喷补后与原路面均方差之间的平均差异仅为1.83mm,说明所提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喷补路径规划精度、路径规划速度和坑槽修补平整度,可以用于不同形状坑槽的自主修补作业。
何雪娇[10](2019)在《高等级路面综合评价体系及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级道路在公路中的比重迅速增长,但相应的路面检测评价技术水平却较为滞后。目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较完善的道路检测和路面质量评价系统,但传统的路面破损特征的检测与识别主要是靠人工进行观察和评价,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测量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在面大量广的道路路面裂缝识别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在运用计算机进行图像自动识别,但仍存在着效率和准确率均不高等困难和难点。本论文在使用国际上先进的道路综合检测车鹰眼2000(澳大利亚公路研究集团有限公司(ARRB)发明制造)等硬件的基础上,通过开发相应的软件,结合我国道路检测相关的标准及规范,对路面平整度、路面损坏状况、路表抗滑能力等多个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变权模型和加权几何平均值等方法的路面综合评价方法,给出了一套更为快速有效及科学合理的路面评价体系。借助该检测车建立的高等级道路路面综合评价体系可直接为高等级道路的养护维修、竣工验收等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与支持。另外,根据该检测车所测得的大量路面裂缝图像,结合神经网络方法,对路面裂缝图像识别方法的流程进行了初步研究,编制了相应的MATLAB程序,识别效果较好。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和程序,可针对路面进行快速精确的检测和评价,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检测道路是否验收合格,是否需要维修和如何进行维修,并为维修加铺提供准确的设计参数,将为高等级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做出贡献,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如何提高和控制人工白色路面平整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和控制人工白色路面平整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激光干涉的高精度计量装置研发及路面轮廓量测的量值溯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绪论 |
2.1 激光干涉技术的发展状况 |
2.1.1 激光干涉技术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2.1.2 激光干涉技术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2.2 路面轮廓测量技术 |
2.2.1 基于雷达测距的路面轮廓三维测量技术 |
2.2.2 基于激光测距的路面轮廓三维测量技术 |
2.2.3 基于三维结构光的路面轮廓三维测量技术 |
2.3 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 |
2.3.1 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的定义 |
2.3.2 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的必要性 |
2.3.3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 |
2.4 存在的问题 |
2.5 研究内容 |
3 准静态高精度路面计量装置的原理 |
3.1 干涉条纹的产生 |
3.2 CCD相机捕捉图像的原理 |
3.3 获取三维信息的原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准静态高精度计量装置的研发 |
4.1 条纹发射器的设计 |
4.1.1 分光器的选择 |
4.1.2 光纤的选择 |
4.1.3 激光器的构成 |
4.1.4 输出端的设计 |
4.2 系统参数的设计 |
4.2.1 路面扫描方式 |
4.2.2 镜头焦距的确定 |
4.3 路面扫描装置的设计 |
4.4 干涉条纹的调试 |
4.5 对设计参数的验证 |
4.5.1 相机与出射光的之间的夹角对条纹图像质量的影响 |
4.5.2 改进的纤芯距对三维信息提取精度的改善 |
4.6 路面准静态高精度计量装置的制作 |
4.7 本章小结 |
5 路面条纹图像的处理 |
5.1 数字图像处理 |
5.2 对路面条纹图像的预处理 |
5.2.1 路面条纹图像的获取 |
5.2.2 预处理的原因 |
5.2.3 灰度变换 |
5.2.4 图像增强 |
5.2.5 背景光强均衡化 |
5.2.6 条纹图像的降噪 |
5.3 图像预处理有效性的验证 |
5.4 傅里叶变换法提取相位变化量 |
5.5 相位解包裹 |
5.6 相位信息转化为三维数据算法的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6 系统的测量误差 |
6.1 不同测量高度下的误差 |
6.2 误差来源的分析 |
6.2.1 相位偏移对相位变化量的影响 |
6.2.2 条纹的投射距离的测量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6.2.3 背景光强对误差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7 路面轮廓三维重构的量值溯源及实际应用 |
7.1 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7.1.1 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 |
7.1.2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
7.1.3 合并样本标准偏差 |
7.2 路面轮廓计量装置的溯源 |
7.3 路面裂缝标准样件的溯源 |
7.4 沥青路面的实测 |
7.4.1 测量沥青路面样本1 |
7.4.2 测量沥青路面样本2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移动激光雷达数据的路面状况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MLS点云的路面特征提取研究现状 |
1.2.2 基于MLS点云的路面几何状况检测研究现状 |
1.2.3 基于MLS数据的路面技术状况检测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MLS点云数据特征及索引方法 |
2.1 MLS系统构成 |
2.1.1 MLS系统工作原理 |
2.1.2 MLS系统主要构成 |
2.1.3 MLS系统关键性能指标 |
2.2 MLS点云数据特征 |
2.2.1 单点信息特征 |
2.2.2 邻域特征 |
2.3 点云组织与索引方法 |
2.3.1 Kd-Tree方法 |
2.3.2 Octree方法 |
2.3.3 点云栅格化方法 |
第三章 MLS顺序索引构建 |
3.1 Tgrid顺序索引构建 |
3.2 Tgrid改进的点云数据预处理 |
3.2.1 Tgrid改进的变邻域搜索 |
3.2.2 Tgrid改进的点云去噪 |
3.2.3 Tgrid改进的点云滤波 |
3.3 利用MLS点云重建扫描仪地面轨迹 |
3.4 实验与分析 |
3.4.1 利用MLS点云重建扫描仪地面轨迹 |
3.4.2 MLS点云顺序索引创建 |
3.4.3 Tgrid改进的路面点滤波 |
第四章 基于MLS点云的路面特征提取 |
4.1 路面与道路边界提取 |
4.1.1 路面点云提取 |
4.1.2 道路边界提取 |
4.2 车道线提取 |
4.2.1 提取候选标线 |
4.2.2 车道线滤波 |
4.3 车道分割 |
4.4 道路中线及轮迹线提取 |
4.4.1 道路中线提取 |
4.4.2 轮迹线提取 |
4.5 路面点云孔洞检测 |
4.6 实验与分析 |
4.6.1 路面与道路边界提取 |
4.6.2 车道线提取 |
4.6.3 车道分割 |
4.6.4 道路中线及轮迹线提取 |
第五章 基于MLS点云数据的路面几何状况检测 |
5.1 横断面提取 |
5.2 横坡、纵坡与曲率检测 |
5.2.1 横坡检测 |
5.2.2 纵坡检测 |
5.2.3 曲率检测 |
5.3 几何线形提取与安全性评价 |
5.3.1 平面线形提取 |
5.3.2 纵断面线形提取 |
5.3.3 几何线形安全性评价 |
5.4 实验与分析 |
5.4.1 横坡、纵断面高程检测 |
5.4.2 线形安全分析 |
第六章 基于MLS数据的路面技术状况检测 |
6.1 路面破损检测 |
6.1.1 数据要求 |
6.1.2 基于MLS点云检测路面裂缝与坑槽 |
6.1.3 融合MLS点云与路面影像的路面损坏检测策略 |
6.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6.2.1 国际平整度指标 |
6.2.2 路面平整度标准差 |
6.3 路面车辙深度检测 |
6.4 实验与分析 |
6.4.1 路面裂缝与坑槽检测 |
6.4.2 路面平整度检测 |
6.4.3 路面车辙深度检测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沥青路面质量问题 |
1.1.2 隧道施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
1.2.2 隧道内定位技术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
2.1 施工检查验收 |
2.1.1 压实度 |
2.1.2 平整度 |
2.1.3 厚度 |
2.2 施工质量监控 |
2.2.1 沥青拌合环节 |
2.2.2 路面施工环节 |
2.3 本章小结 |
3 GPS/UWB/SINS定位技术研究 |
3.1 GPS定位技术 |
3.2 UWB定位技术 |
3.2.1 工作原理 |
3.2.2 定位算法 |
3.2.3 不确定性分析 |
3.2.4 基于平差调整的UWB一维定位 |
3.3 惯性导航技术 |
3.3.1 基本原理 |
3.3.2 姿态解算 |
3.3.3 导航推算 |
3.3.4 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UWB/SINS隧道内联合定位系统设计 |
4.1 反馈校正型间接卡尔曼滤波 |
4.2 松组合 |
4.3 噪声自适应 |
4.3.1 噪声协方差矩阵 |
4.3.2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 |
4.4 极端视距条件判别 |
4.5 实验室实验与仿真 |
4.5.1 评价指标选取 |
4.5.2 实验室实验与噪声初值灵敏度分析 |
4.5.3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仿真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5 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
5.1 基于物联网的施工质量监控系统设计 |
5.1.1 总体架构 |
5.1.2 硬件组成 |
5.1.3 软件设计 |
5.2 系统实施与分析 |
5.3 隧道现场定位实验 |
5.3.1 UWB一维定位实验 |
5.3.2 UWB/SINS定位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性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公园使用人群与日俱增 |
1.1.2 城市公园意外伤害事故频发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公园 |
2.1.2 园路空间 |
2.1.3 安全性评价及园路安全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城市公园安全相关研究 |
2.2.2 城市公园园路相关研究 |
2.2.3 小结 |
3 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隐患分析 |
3.1 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隐患 |
3.1.1 园路的设计与施工安全分析 |
3.1.2 园路与其他造景要素安全分析 |
3.1.3 园路空间整体环境安全分析 |
3.2 城市公园园路空间行人心理及行为隐患 |
3.2.1 人的心理特征及行为特点 |
3.2.2 行人对公园道路的安全需求 |
3.3 小结 |
4 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初选与确立 |
4.2.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
4.2.2 评价指标的遴选及确立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 安全指标权重确定 |
4.4.1 数据收集 |
4.4.2 数据的赋值 |
4.4.3 指标权重获取方法 |
4.4.4 指标权重与结论 |
5 南昌人民公园园路空间安全评价 |
5.1 研究样本遴选及概况分析 |
5.1.1 南昌市人民公园概况 |
5.2 问卷收集与检验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数据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 基于规划设计层面的安全性评价 |
5.3.1 园路基础设计 |
5.3.2 路侧环境设计 |
5.4 基于施工建设层面安全性评价 |
5.4.1 园路质量 |
5.5 基于管理维护层面安全性评价 |
5.5.1 环境管护 |
5.5.2 治安管控 |
5.6 小结 |
6 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提升策略 |
6.1 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隐患概述 |
6.1.1 规划设计层面 |
6.1.2 施工建设层面 |
6.1.3 管理维护层面 |
6.2 城市公园园路安全性提升策略 |
6.2.1 园路物理空间安全性提升策略 |
6.2.2 行人不安全心理消除途径 |
6.2.3 园路空间不安全行为改善策略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成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 |
附录二 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评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自动驾驶混行公路的可靠性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研发现状 |
1.2.2 自动驾驶汽车立法和道路测试现状 |
1.2.3 道路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动驾驶车辆环境感知检测技术 |
2.1 自动驾驶车辆环境感知技术 |
2.1.1 传感器 |
2.1.2 定位导航 |
2.1.3 车联通信 |
2.2 自动驾驶车辆车道线检测技术 |
2.2.1 道路边缘检测方法 |
2.2.2 车道线提取方法 |
2.3 自动驾驶潜在交通事故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动驾驶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3.1 自动驾驶道路结构分类简介 |
3.1.1 结构化道路 |
3.1.2 非结构化道路 |
3.1.3 特殊区域道路 |
3.2 混行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 |
3.2.1 路面类型 |
3.2.2 交通设施 |
3.2.3 道路线形 |
3.2.4 交通流状态 |
3.2.5 其他常规驾驶安全影响因素 |
3.3 驾驶主体差异性分析 |
3.3.1 驾驶生理特征差异 |
3.3.2 驾驶心理特征差异 |
3.3.3 乘客需求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动驾驶混行公路安全评价指标修正 |
4.1 传统驾驶道路安全评价指标局限性分析 |
4.2 自动驾驶车辆功能基本假定 |
4.3 自动驾驶混行公路安全评价指标修正 |
4.3.1 路面特征 |
4.3.2 停车视距 |
4.3.3 横断面宽度 |
4.3.4 辅助驾驶员工作负荷 |
4.3.5 交通设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靠性安全评价方法和实例可行性分析 |
5.1 可靠性方法概述 |
5.1.1 可靠性定义 |
5.1.2 故障树分析法 |
5.1.3 蒙特卡洛模拟法 |
5.2 自动驾驶混行公路安全评价方法 |
5.2.1 确定顶事件及最小割集 |
5.2.2 基本事件定量评价 |
5.2.3 可靠性安全评价方法 |
5.3 实例可行性分析 |
5.3.1 K55+806~K57+700路段 |
5.3.2 K7+005~K10+650路段 |
5.3.3 交通设施设置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 |
1.2.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
1.2.3 沥青路面平整度预测模型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加权纵断面评价方法研究 |
2.1 路面平整度概述 |
2.2 路面功率谱密度(PSD)与路面平整度分级 |
2.2.1 路面功率谱密度(PSD) |
2.2.2 路面平整度分级 |
2.3 加权纵断面(WLD)评价方法 |
2.3.1 平整度极限值 |
2.3.2 加权纵断面(WLP)评价方法概述 |
2.3.3 加权函数的推导 |
2.3.4 评价指标的验证 |
2.4 加权纵断面指标评价标准 |
2.4.1 德国评价标准 |
2.4.2 我国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实例及对比研究 |
3.1 路面平整度传统评价体系 |
3.1.1 路面平整度传统评价标准 |
3.1.2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划分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3 路面平整度传统评价指标 |
3.3.1 功率谱密度等级 |
3.3.2 平整度标准差 |
3.3.3 国际平整度指数 |
3.4 加权纵断面平整度评价 |
3.4.1 平整度评价结果 |
3.4.2 评价结果分析与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研究 |
4.1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
4.1.1 路面病害 |
4.1.2 交通荷载 |
4.1.3 路龄 |
4.1.4 路面结构 |
4.1.5 路面初始平整度 |
4.1.6 环境影响 |
4.2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变量分析 |
4.2.1 因子分析 |
4.2.2 聚类分析方法 |
4.2.3 统计方法对比 |
4.2.4 变量聚类分析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混合效应预测模型研究 |
5.1 路面平整度预测概述 |
5.2 平整度预测模型选择 |
5.3 混合效应预测模型方法研究 |
5.3.1 模型基本形式 |
5.3.2 模型参数的选择 |
5.3.3 模型评价方法 |
5.3.4 模型建模步骤 |
5.4 混合效应模型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模型参数估计与分析 |
5.4.2 模型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7)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指标 |
1.2.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模型 |
1.2.3 沥青路面平整度预测模型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加权纵断面评价方法研究 |
2.1 路面平整度概述 |
2.2 路面功率谱密度(PSD)与路面平整度分级 |
2.2.1 路面功率谱密度(PSD) |
2.2.2 路面平整度分级 |
2.3 加权纵断面(WLD)评价方法 |
2.3.1 平整度极限值 |
2.3.2 加权纵断面(WLP)评价方法概述 |
2.3.3 加权函数的推导 |
2.3.4 评价指标的验证 |
2.4 加权纵断面指标评价标准 |
2.4.1 德国评价标准 |
2.4.2 我国评价标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实例及对比研究 |
3.1 路面平整度传统评价体系 |
3.1.1 路面平整度传统评价标准 |
3.1.2 沥青路面养护工程划分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3 路面平整度传统评价指标 |
3.3.1 功率谱密度等级 |
3.3.2 平整度标准差 |
3.3.3 国际平整度指数 |
3.4 加权纵断面平整度评价 |
3.4.1 平整度评价结果 |
3.4.2 评价结果分析与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研究 |
4.1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
4.1.1 路面病害 |
4.1.2 交通荷载 |
4.1.3 路龄 |
4.1.4 路面结构 |
4.1.5 路面初始平整度 |
4.1.6 环境影响 |
4.2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变量分析 |
4.2.1 因子分析 |
4.2.2 聚类分析方法 |
4.2.3 统计方法对比 |
4.2.4 变量聚类分析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混合效应预测模型研究 |
5.1 路面平整度预测概述 |
5.2 平整度预测模型选择 |
5.3 混合效应预测模型方法研究 |
5.3.1 模型基本形式 |
5.3.2 模型参数的选择 |
5.3.3 模型评价方法 |
5.3.4 模型建模步骤 |
5.4 混合效应模型评价结果与分析 |
5.4.1 模型参数估计与分析 |
5.4.2 模型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8)高速公路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源识别 |
2.1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的概念 |
2.1.1 高速公路长大下坡的界定 |
2.1.2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的定义 |
2.2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的生成分析 |
2.2.1 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
2.2.2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 |
2.3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源的识别 |
2.3.1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源的概念 |
2.3.2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源中子风险源的识别 |
2.3.3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主要风险源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1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子风险源风险评估 |
3.1.1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子风险源风险评估目的 |
3.1.2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子风险源风险评估方法 |
3.1.3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子风险源风险评估过程 |
3.1.4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重点子风险源结构 |
3.2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3.2.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理 |
3.2.2 评估指标的选取原则与方法 |
3.2.3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4 评估指标的具体分析 |
3.2.5 评估指标的无量纲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综合评估 |
4.1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方法 |
4.1.1 常用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分析 |
4.1.2 本文采用的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4.2 模糊评价等级隶属函数的构造 |
4.2.1 模糊评价等级的设计 |
4.2.2 模糊评价等级阈值的设定 |
4.2.3 模糊评价等级隶属函数构造 |
4.3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3.2 应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4.4 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1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三级模糊评价 |
4.4.2 一级模糊评价运算 |
4.4.3 二级模糊评价运算 |
4.4.4 三级模糊评价运算 |
4.4.5 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
4.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实例 |
4.5.1 长大下坡路段基本情况 |
4.5.2 建立评价空间 |
4.5.3 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风险评估过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
5.1 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响应 |
5.1.1 风险接受准则 |
5.1.2 风险响应 |
5.2 风险控制技术总体说明 |
5.3 具体风险控制技术 |
5.3.1 主动防护措施 |
5.3.2 被动防护措施 |
5.3.3 交通管理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成果 |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速公路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指标权重专家咨询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机器视觉的路面坑槽智能化喷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喷射式坑槽修补技术现状 |
1.2.2 坑槽智能化喷补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路面坑槽识别分割方法研究 |
2.1 结合灰度和纹理的坑槽识别分割方法研究 |
2.1.1 结合形状和纹理特征识别坑槽 |
2.1.2 结合灰度和纹理特征分割坑槽 |
2.2 基于小波高频能量场的坑槽识别分割方法研究 |
2.2.1 图像小波分解基础 |
2.2.2 构造小波高频能量场 |
2.2.3 基于小波高频能量场识别坑槽 |
2.2.4 基于小波高频能量场分割坑槽 |
2.3 识别分割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2.3.1 沥青路面坑槽识别结果对比分析 |
2.3.2 沥青路面坑槽分割结果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面坑槽深度图像降噪修复方法研究 |
3.1 深度图像采集及降噪修复问题分析 |
3.1.1 深度测量原理及误差简介 |
3.1.2 双相机深度图像拼接 |
3.1.3 坑槽深度图像降噪修复问题分析 |
3.2 结合MSER及改进可信性的坑槽深度图像降噪 |
3.2.1 基于MSER的区域性噪声剔除 |
3.2.2 基于改进可信性分析的高频噪声消除 |
3.3 基于多分辨率TV模型的坑槽深度图像孔洞修复 |
3.3.1 TV修复模型简介 |
3.3.2 基于多分辨率的TV修复模型 |
3.3.3 深度图像修复结果分析 |
3.4 降噪修复方法有效性验证 |
3.4.1 坑槽三维信息监测的精度分析 |
3.4.2 坑槽三维信息监测的速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料喷射特性及往返直线堆料模型分析 |
4.1 集料喷射速度及效率理论分析 |
4.1.1 集料喷射速度理论分析 |
4.1.2 集料喷射效率理论分析 |
4.1.3 仿真结果验证 |
4.2 集料往返直线堆积模型分析 |
4.2.1 集料在平面上的直线堆积模型 |
4.2.2 平面上相邻填充线的最佳重叠度分析 |
4.2.3 坑槽内相邻填充线的实际间距分析 |
4.2.4 喷嘴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匹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路面坑槽喷补路径规划方法及试验研究 |
5.1 坑槽喷补路径规划问题分析及方案 |
5.1.1 坑槽喷补前处理问题分析 |
5.1.2 坑槽喷补路径规划问题分析 |
5.1.3 基于深度图像的坑槽喷补方案 |
5.2 基于深度图像的坑槽喷补前处理方法研究 |
5.2.1 基于方向性差值最小化的平台调平 |
5.2.2 基于最大值查找的坑槽定位 |
5.2.3 路面深度计算 |
5.3 基于深度图像的坑槽喷补路径规划方法研究 |
5.3.1 基于双漫水填充的待修补切片获取 |
5.3.2 基于轮廓引导的往返直线喷补路径规划 |
5.3.3 结合轮廓的喷嘴到初始点连接路径规划 |
5.4 路面坑槽喷补试验验证 |
5.4.1 路面坑槽智能化喷补试验台搭建 |
5.4.2 喷补路径规划精度的试验分析 |
5.4.3 喷补路径规划速度的试验分析 |
5.4.4 路面坑槽喷补后的平整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高等级路面综合评价体系及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等级道路综合评价体系 |
2.1 道路检测评价现状 |
2.2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路面技术状况指数 |
2.2.1 路面损坏(PCI) |
2.2.2 路面行驶质量(RQI) |
2.2.3 路面车辙(RDI) |
2.2.4 路面抗滑性能(SRI) |
2.2.5 路面结构强度(PSSI) |
2.2.6 使用性能综合评价(PQI) |
2.3 基于变权模型方法的路面综合评价指标 |
2.4 基于加权几何平均值法的改进综合评价体系 |
2.4.1 改进的综合评价体系 |
2.4.2 算例及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RRB鹰眼2000的路面检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3.1 系统整体构思 |
3.2 OLE对象的链接与嵌入技术 |
3.3 高等级道路路面技术状况评价系统的基本框架 |
3.4 检测子系统 |
3.4.1 检测设备简介及技术性能指标 |
3.4.2 检测数据 |
3.5 评定子系统 |
3.5.1 系统功能图 |
3.5.2 评价系统结构简介 |
3.6 预测子系统 |
3.7 程序应用实例 |
3.8 小结 |
第四章 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研究 |
4.1 裂缝图像的预处理 |
4.2 裂缝识别 |
4.2.1 BP人工神经网络简介 |
4.2.2 检测识别过程 |
4.3 裂缝参数输出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如何提高和控制人工白色路面平整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激光干涉的高精度计量装置研发及路面轮廓量测的量值溯源[D]. 褚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基于移动激光雷达数据的路面状况检测方法研究[D]. 钟棉卿. 长安大学, 2020(06)
- [3]UWB/SINS定位系统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监控中的应用研究[D]. 李向頔.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城市公园园路空间安全性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D]. 谢佩.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5]自动驾驶混行公路的可靠性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 黄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及预测研究[D]. 韦威.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7]沥青路面平整度评价及预测研究[D]. 韦威.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8]高速公路长大下坡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技术研究[D]. 丁家慧. 长安大学, 2020(06)
- [9]基于机器视觉的路面坑槽智能化喷补技术研究[D]. 王朋辉. 长安大学, 2019(07)
- [10]高等级路面综合评价体系及路面裂缝图像识别研究[D]. 何雪娇. 厦门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