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肝血流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移植术后,CT,肝血流动力学,灌注成像
肝血流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荣,李向东,乔国庆,何小华,张莉[1](2019)在《256层CT肝灌注成像评估肝移植术后肝血流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256层CT全肝灌注成像对肝移植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的评估能力。方法:对10例行肝移植术后(术后2周-1月)患者肝脏及12例正常肝脏作为对比组,进行全肝灌注检查,后处理软件分别测量肝脏各段血流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总灌注量(TLP)、肝动脉灌注指数(HAPI)以及门静脉灌注指数(HPPI),对正常组及肝硬化组行肝段性灌注测量,对肝脏各段血流灌注参数行统计学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期刊2019-08-22)
王清,范一丁,严律南,王海清,马渝城[2](2018)在《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供体残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53例活体右半肝肝移植供体术后的长期随访,探讨供体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15年8月间行活体右半肝肝移植术的供体共53例,术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测定供体残肝血流动力学,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测其肝脏硬度,分析供体术后残肝功能、肝脏血流动力学、肝实质硬度、脾脏等长期生存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供体术后1周内,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肝功能损害;血流动力学随术后时间呈现以下趋势:门静脉管径呈逐渐增加、流速呈逐渐降低趋势;肝静脉管径呈逐渐增加、流速呈逐渐降低趋势;门静脉管径与门静脉流速呈负相关关系(P=0.012,r=-3.11);肝脏硬度(Kpa值)随时间逐渐降低;而脾脏厚度逐渐增加。相关分析显示肝脏硬度与门静脉管径呈负相关(P=0.013,r=-0.338)、与肝静脉流速呈正相关(P=0.038,r=0.246)。结论供体在术后会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伤表现并于1周内趋于正常;血流动力学不影响供体术后的长期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李洪,许小莉,郑婷婷,严桐[3](2017)在《苦参制剂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及纤维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苦参制剂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患者肝血流动力学、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我院确诊为乙肝肝硬化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po,qd;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1.5 g,po,tid+苦参制剂(初始3个月给予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ivgtt,qd,3个月给予苦参素胶囊200 mg,po,ti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D)、平均血流速度(V)]、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水平,并记录其HBV-DNA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落3例,共48例有效病例入组;联合组脱落5例,共46例有效病例入组。治疗前,两组患者HBV-DNA、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肝纤维化指标(LN、HA、Ⅳ-C)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D、V)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显着降低,且联合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HBV-DNA阴转率为93.5%,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制剂联合扶正化瘀胶囊能促进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恢复、调节肝区血流动力学状态、缓解纤维化,且安全性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7年08期)
吴武军,于咏田,杜立学,刘晓刚,胡海田[4](2016)在《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和储备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和肝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别行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联合组,58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断流组,28例)。通过术中自由门静脉压力(FPP)监测和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不同手术方式对门静脉血流量(PVF)的影响,通过吲跺氰绿排泄试验(ICGR15)观察肝储备功能和有效肝血流量(FHF)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术后FPP、PVF、FHF和ICGR15分别为(31.4±2.4)cm H2O、(900±350)ml/min、(551±246)ml/min和(31.2±13.8)%,较术前有明显降低或升高【(38.2±3.6)cm H2O、(1250±360)ml/min、(696±300)ml/min和(23.6±11.9)%,P<0.05】。断流组术后FPP、PVF,FHF和ICGR15为(32.8±3.2)cm H2O、(980±250)ml/min、(507±140)ml/min和(27.4±13.0)%,也较术前明显升高或降低【(36.9±3.9)cm H2O、(1320±320)ml/min)、625±158)ml/min和(22.2±13.4)%,P<0.05】。与断流组比较,联合组FPP下降更为明显(P<0.05),而PVF、FHF和ICGR15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30天联合组肝功能良好、轻度和重度代偿不全发生率为72.4%、19.0%和8.6%,断流组分别为67.9%、21.4%和10.7%,两者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随访5~36月,联合组分别有1例和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断流组分别为3例和2例。结论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是安全有效的,该术式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可维持门静脉向肝血流,保护肝脏储备功能,防止肝功恶化衰竭。(本文来源于《实用肝脏病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黄菊芬,周桦,王贤明,陈炫龙[5](2011)在《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患者病理分期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 60例肝纤维化患者患者用彩超、放射免疫法及病理HE染色法进行检查,对肝纤维化患者不同病理分期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纤维化S1、S2期肝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在S3、S4期肝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且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HA、HPCⅢ和CIV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患者病理分期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呈正相关(r=0.5612,P<0.05)。结论肝纤维化患者病理分期与肝血流动力学,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有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2期)
胡翔宇,唐缨,武洪涛,王玉红,潘澄[6](2010)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活体右半肝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CDFI)评价正常活体右半肝移植(ROLT)术中、术后7d内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对40例(含肝中静脉21例,Ⅴ、Ⅷ段重建19例)ROLT术后7d内均无任何并发症患者,分别测定(1)门静脉(PV)供体(Dpv),受体(RPV)侧平均血流速度。(2)肝动脉(HA)收缩期峰值血流舒速度(Vmax),舒张末期血流舒速度(Vmin)并计算收缩期/舒张末期比值(S/D)、阻力指数(RI)。(3)肝右静脉(RHV)、肝中静脉(MHV)及重建静脉(Ⅴ、Ⅷ段)在肝静脉入口1cm处测量平均血流速度等血流参数。结果 (1)术后1d ROLT含肝中静脉与Ⅴ、Ⅷ段重建静脉肝动脉S/D值、RI值及4d肝动脉RI值有显着差异(P<0.05)。(2)其他血流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准确显示ROLT血管及其通畅情况,测量各项血流参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11期)
傅思源,孙玉明,李爱军,周伟平,潘泽亚[7](2010)在《全肝血流阻断和肝静脉阻断对肝肿瘤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阻断下腔静脉的全肝血流阻断(total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THVE)和肝静脉阻断(selective 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SHVE)对肝肿瘤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肝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THVE组和SHVE组,术中置入Swan-Ganz导管记录肝切除术血管阻断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THVE组外围循环阻力(SVR)和肺循环阻力(PVR)与SHVE组比较有明显的升高,而心脏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则有明显的下降(P<0.05)。前者术中输液量较后者多,两组术后肝肾功能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术中SHVE和THVE均能有效控制出血和避免空气栓塞,而前者在保持全身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术中输液量方面更有优势。(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10年03期)
韩红,王文平,黄备建,丁红,魏瑞雪[8](2009)在《正常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彩超长期随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正常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彩超长期随访结果作一分析。方法彩超分析144例肝移植术后无并发症患者肝内血流动力学长期变化。使用Technos Megas GPX(床旁)、Technos Du8、Philips-iU22彩超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2~5MHz。灰阶超声观察移植肝形(本文来源于《第二届长叁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11-06)
贾润慧,郭顺林,柳小平,周怀琪,王刚[9](2009)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梗阻性黄疸肝血流动力学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梗阻性黄疸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2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和18名正常志愿者行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应用灌注软件获得肝脏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脏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渗透性(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组的ALP、HPI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黄疸程度的加重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中重度黄疸组的ALP与轻度黄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梗阻性黄疸组的BV和P较对照组降低,其中中重度黄疸组的BV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疸和中重度黄疸组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与B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能够反映梗阻性黄疸的肝脏血流灌注改变,对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09年08期)
贾润慧[10](2009)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梗阻性黄疸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梗阻性黄疸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分别对2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和18例正常志愿者行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应用肝脏灌注软件获得肝脏灌注参数:肝动脉灌注量(AL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脏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渗透性(P),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的ALP为(27.32±5.44)ml·100ml~(-1)·min~(-1),PVP为(109.09±9.27)ml·100ml~(-1)·min~(-1),HPI为(20.46±2.69)%,BF为(48.84±4.82)ml·100ml~(-1)·min~(-1),BV为(135.73±3.24) ml/L,P为(70.12±6.14)0.5ml·100ml~(-1)·min~(-1)。梗阻性黄疸肝脏灌注的ALP、PVP、HPI、BF、BV和P分别为(32.55±6.75)ml·100ml~(-1)·min~(-1),(104.82±8.76) ml·100ml~(-1)·min~(-1),(23.52±3.44)%,(49.29±5.67)ml·100ml~(-1)·min~(-1),(133.35±3.80)ml/L,(62.54±7.24)0.5ml·100ml~(-1)·min~(-1)。统计结果显示:梗阻性黄疸组的ALP,HPI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5),并随黄疸程度的加重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中重度黄疸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黄疸的ALP与轻度黄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V和P较对照组降低(P<0.05),并随黄疸程度的加重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中重度黄疸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黄疸P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而PVP与BF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能够反映梗阻性黄疸的肝脏血流灌注改变,对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09-04-01)
肝血流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53例活体右半肝肝移植供体术后的长期随访,探讨供体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2月至2015年8月间行活体右半肝肝移植术的供体共53例,术后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定期测定供体残肝血流动力学,瞬时弹性扫描仪检测其肝脏硬度,分析供体术后残肝功能、肝脏血流动力学、肝实质硬度、脾脏等长期生存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供体术后1周内,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肝功能损害;血流动力学随术后时间呈现以下趋势:门静脉管径呈逐渐增加、流速呈逐渐降低趋势;肝静脉管径呈逐渐增加、流速呈逐渐降低趋势;门静脉管径与门静脉流速呈负相关关系(P=0.012,r=-3.11);肝脏硬度(Kpa值)随时间逐渐降低;而脾脏厚度逐渐增加。相关分析显示肝脏硬度与门静脉管径呈负相关(P=0.013,r=-0.338)、与肝静脉流速呈正相关(P=0.038,r=0.246)。结论供体在术后会出现一过性肝功能损伤表现并于1周内趋于正常;血流动力学不影响供体术后的长期安全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肝血流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荣,李向东,乔国庆,何小华,张莉.256层CT肝灌注成像评估肝移植术后肝血流动力学[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暨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2019
[2].王清,范一丁,严律南,王海清,马渝城.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供体残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3].李洪,许小莉,郑婷婷,严桐.苦参制剂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及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
[4].吴武军,于咏田,杜立学,刘晓刚,胡海田.脾腔小口径分流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肝血流动力学和储备功能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6
[5].黄菊芬,周桦,王贤明,陈炫龙.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与肝血流动力学、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
[6].胡翔宇,唐缨,武洪涛,王玉红,潘澄.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活体右半肝血流动力学的监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
[7].傅思源,孙玉明,李爱军,周伟平,潘泽亚.全肝血流阻断和肝静脉阻断对肝肿瘤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
[8].韩红,王文平,黄备建,丁红,魏瑞雪.正常移植肝血流动力学变化彩超长期随访研究[C].第二届长叁角超声医学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9
[9].贾润慧,郭顺林,柳小平,周怀琪,王刚.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梗阻性黄疸肝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
[10].贾润慧.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梗阻性黄疸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初步研究[D].兰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