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论文-李舒梦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论文-李舒梦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人口控制,以人为本,公平性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论文文献综述

李舒梦[1](2019)在《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城市规划角度中对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的不公平对待进行反思。首先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对于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的政策,发现大城市从对外来人口无差别的控制到针对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的单一到综合手段的控制。通过大城市对于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控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原因分析,对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价值的认识及其进入城市的强劲动力,证明大城市过分控制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本身的不合理与不可行。进一步对"以人为本"城市规划中的"人"的概念再认识,指出大城市对不同人群的平等价值观和精细服务的能力仍有不足。最后建议城市规划通过安全的住房、均等化定制化的公共服务和经营性空间提高对于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水平。(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期刊2019-10-19)

吴铜霞[2](2019)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的困境与破解策略——以无锡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加入了城市建设。无锡市GDP迈入万亿,上榜全球潜力城市排行前100名,重返新一线城市。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想要留住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必须了解他们的现状及职业发展情况,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就成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中的困境,提出破解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工作难题的对策,从而帮助城市构建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的规范和体系。(本文来源于《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吴铜霞[3](2019)在《无锡市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工人生存状态的差异性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锡各方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聪慧和勤劳的无锡人,更离不开千千万万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的辛勤付出。外来务工人员这支新生力量的生存状态,与无锡市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其就业层次、生活保障、社交关系都与城市工人存在一定的差距。笔者在探明其原因之后,提出了缩小外来务工人员生存状态差距的建议: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各方的主动性;健全机制,完善系统化的就业保障体系;提高培训效能,形成多方位培训机制;关注精神生活,提供多样的社会支持。(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凌瑶,林煌,何筱倩,陈婕[4](2019)在《城中村拆迁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居留意愿——基于杭州市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城市改造涉及城中村拆迁,而城中村拆迁必然影响到住房供给,特别是对居住于其中的外来务工人员有特殊影响。以杭州市城中村为研究对象,调查聚居其中的外来务工人员,构建相应的logi t进行分析回归发现,城中村是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平台和踏板,拆迁将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而学历、婚姻、收入、房屋租金水平等因素对外来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有显着影响,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将选择离开城市。对此,政府应予以关注,以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经营与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周瑶,黄翌晓,周云[5](2019)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对浙江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浙江部分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现状的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分析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在浙江省内的城市社会融入问题,解析新时代下的外来务工人员与其子女的亲子关系,试图从政府、企业、社会各层寻求解决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的多元化途径。(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月刊》期刊2019年05期)

谭磊,罗昕颖[6](2019)在《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嵌入对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基于广州市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工作嵌入的视角,以城市归属感为控制变量,对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定居意愿进行探讨。对174位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归属感与定居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6%的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有明确的城市定居意愿,工作嵌入对城市定居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通过分析工作嵌入如何强化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的城市意愿,从政府、企业、社区、个人四方面提出了建议,促进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陆文荣[7](2019)在《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四种公共文化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杭州市统计局统计,2017年杭州常住人口达到946.8万,较上一年净增28万,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已达616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外来务工人员。近期,笔者通过分层抽样对杭州城区558名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文化生活和文化需求问卷调查,基于对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笔者认为构建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从4个方面着手。(本文来源于《杭州(周刊)》期刊2019年11期)

廉串德,韩圣,孙迪[8](2018)在《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合维度的厘定与量表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数量持续增长,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状况急需一套量表加以测量。故此,文章首先通过查考文献和实地访谈,厘清城市融合的概念和初步测评维度构想,收集大样本的数据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项目质量和维度结构。研究结果发现,城市融合包括经济融合、社会融合、文化融合叁个维度,每维度5道试题,验证了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合量表信度和效度,为城市融合领域提供有效的测评研究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市场》期刊2018年34期)

齐蕾[9](2018)在《市直单位新录用人员享受“房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安徽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做好公共租赁住房租赁补贴工作,提升保障效益和服务水平。那么,我市这方面工作做得如何呢?哪些职工将享有“房贴”?符合条件的居民该如何申请呢?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池州市住(本文来源于《池州日报》期刊2018-11-01)

黄茂勇,林惠琼,胡俊杰[10](2018)在《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增值与成长的有效范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与企业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率与经济效益。政府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使之难以从有利于外来工增值与生命成长层面进行考量。为了弥补政府与企业在外来工培训方面存在的不足,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越来越被视为外来工群体增值与生命成长的有效范式。然而,外来工群体教育培训中普遍存在高校缺位、社区缺席、高校与社区交互融合不足等问题,唯有通过实施建构高校与社区在外来工教育培训上的精神共同体、合作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之行动策略,方可达成促进外来工群体增值与生命成长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管理》期刊2018年09期)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城加入了城市建设。无锡市GDP迈入万亿,上榜全球潜力城市排行前100名,重返新一线城市。城市健康稳定的发展,离不开为城市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想要留住外来务工人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必须了解他们的现状及职业发展情况,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就成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中的困境,提出破解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工作难题的对策,从而帮助城市构建外来务工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的规范和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论文参考文献

[1].李舒梦.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与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2019

[2].吴铜霞.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职业培训的困境与破解策略——以无锡市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3].吴铜霞.无锡市外来务工人员与城市工人生存状态的差异性比较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4].凌瑶,林煌,何筱倩,陈婕.城中村拆迁背景下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居留意愿——基于杭州市的实证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9

[5].周瑶,黄翌晓,周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对浙江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调查[J].科技创业月刊.2019

[6].谭磊,罗昕颖.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嵌入对城市定居意愿的影响——基于广州市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陆文荣.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四种公共文化需求[J].杭州(周刊).2019

[8].廉串德,韩圣,孙迪.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合维度的厘定与量表开发[J].中国市场.2018

[9].齐蕾.市直单位新录用人员享受“房贴”[N].池州日报.2018

[10].黄茂勇,林惠琼,胡俊杰.高校-社区教育共同体: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增值与成长的有效范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8

标签:;  ;  ;  ;  

城市外来务工人员论文-李舒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