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撒拉族的故乡

青海撒拉族的故乡

一、青海的撒拉族之乡(论文文献综述)

黄镜帆[1](2021)在《陆路“丝绸之路”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吸引了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丝路沿线地区文化的关注、探求和研究。本论文以陆路丝绸之路大文化中的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为切入点展开研究,论文撰写前期,作者跟随导师课题组调研团队对丝路沿线青海民居建筑进行了深度田野调研,完成了图像记录、数据收集和文化背景等相关资料的考察、考证、梳理,为论文的研究获得了一手数据图像资料。论文主要从两大研究要点入手,一是硬建筑实体,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二是软民俗文化,民居建筑的居住民俗,文章将两大要点结合进行了交叉研究。首先,论文对丝绸之路青海段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多元民族文化等影响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形制、结构的因素进行了背景挖掘,并通过现场勘查、记录和测绘等研究手法对沿线地区的民居建筑类型和现状进行了调研归纳。其次,沿横向地域线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制的动态发展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结合沿线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民俗习惯分析其对于民居建筑形制的影响,并总结了动态发展演变下民居建筑形制的共性与差异性。同时,文章通过对沿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形制特征进行研究,分别总结出各类型民居建筑的建筑材料、营造智慧、营建技术与步骤、建筑功能与布局以及建筑装饰风格特征,为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居住民俗文化方面,作者通过与沿线世居民族的居民、文化保护机构、营造技术人员进行走访交流,总结出各民族民居建筑的筑居规程、居住礼仪、禁忌民俗等,将软民俗文化进行了文字及图像留档。最后,论文提出了对具有地域性的传统民居建筑传承与保护的措施以及传统民居建筑更新整合设计的思考,最终完成本人硕士论文的撰写。本研究旨在补充和完善丝绸之路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体系的研究成果,为陆路丝绸之路大文化增添新内容,展示丝路青海段民居建筑特有的文化价值和内涵,同时为当地民居建筑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论依据和建筑实例。

唐新[2](2021)在《保安族婚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樊蓉[3](2021)在《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设计研究 ——以贺隆堡塘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甘青民族走廊地处我国西北腹地,自古便是族群杂居和农耕游牧互嵌并存的地区。随着加强族群“交往交流交融”政策的推行与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甘青民族走廊各民族人口跨地区流动日益加剧,族群之间交往互动更加频繁,族群杂居空间形态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典型村落贺隆堡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法,对其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智慧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创建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及其设计策略,以期铸牢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甘青民族走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首先,以甘青民族走廊相关的研究文献为基础,对其异质自然环境、多元民族文化、互嵌经济产业的现实情况进行梳理归纳,指出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形态是受到甘青地区自然及人文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其次,从典型族群杂居村落贺隆堡塘历史沿革与自然环境出发,充分剖析区域内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人居环境,对其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两方面进行深度研究,同时解析村落的互动空间,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贺隆堡塘典型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从族群互动的角度归纳其村落空间的共生特性,揭示出村落空间的共生智慧;最后,本文针对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现存问题,做出相应的优化设计方案,探讨并提出族群杂居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策略。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贺隆堡塘村落空间形态受到自然环境、民族文化与产业方式的共同影响;第二,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由上庄贺堡与下庄贺塘构成,上庄空间形态松散且呈现团状,下庄空间形态紧凑且呈现带状;第三,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的共生智慧为各居其位、各安其业、各美其美、各担其责四个方面;第四,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分为优化、增加、提升、完善四部分,提出传承创新、多元求同的设计策略。本文聚焦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开展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设计研究,有利于促进甘青民族走廊人居环境的研究深度,为民族地区团结与和谐乡村社区空间营建提供学术参考。

赵东亮[4](2021)在《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文中指出如何降低承灾体脆弱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可持续性科学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青藏高原作为受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影响最深的地区,其对外部扰动有着极强的脆弱性,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利于自然灾害发育,灾害风险随社会经济发展而持续增加。研究该地区承灾体脆弱性对于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利用统计数据与空间栅格数据建立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数据库,然后基于VSD(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模型框架,从数据库中遴选出人口密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密度、农业机械总动力密度、每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价值系数、多年平均气候侵蚀力指数、不同植被类型恢复力系数等26项指标、15项因子,分别从暴露度、敏感性、应灾能力(恢复力)三个维度构建该区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定量测度社会、生态脆弱性,在此基础上集成承灾体综合脆弱性。最后,运用变异系数法、变化斜率法等分析各县域2000~2017年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特点,预测其变化趋势;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Getis-Ord Gi*热点探测、趋势面分析等Arc 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区内承灾体脆弱性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机理,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减灾对策,希冀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分布总体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趋势,极度与高度综合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中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区腹地等地;极度与高度社会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羌塘高原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脆弱性分布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等地。(2)LISA和热点探测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综合脆弱区呈“多核状”,出现河湟谷地、横断山区腹地、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四个高脆弱性热点核心区,青南高原、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以及塔里木盆地周缘三个低脆弱性冷点核心区;社会脆弱区呈“单核状”,分布在河湟谷地;生态脆弱区呈“散点状”,分布在青南高原、羌塘高原等部分地区。(3)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模式方面:羌塘高原呈“高-高”模式、拉萨地区呈“高-中高”模式,其中,河湟谷地、共和县、贵南县、曲水县等为“社会脆弱导向型县域”;治多县、嘉黎县等为“生态脆弱导向型县域”。拉萨地区以及羌塘高原中部部分县域为社会-生态脆弱性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脆弱区,而拉萨地区当雄县、尼木县、堆龙德庆县、林周县、浪卡子县、洛扎县是“高度暴露-中低度敏感-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为高原上最为脆弱的区域,是今后重点防范区。(4)脆弱性子系统评价结果显示:极度与高度综合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川西高原、拉萨地区、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青藏高原云南部分等地,其中云南泸水市、福贡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等地为高社会-生态暴露重叠区,成为高原极度暴露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共和盆地、川西高原东部边缘、拉萨地区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暴露区主要位于河湟谷地、甘南高原、川西高原、青藏高原云南部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等地。极度与高度综合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昆仑山、羌塘高原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其中治多县、杂多县、曲麻莱县、玛多县是社会-生态敏感重叠区,是高原上重度敏感区;极度与高度社会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东部至祁连山一带、川西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等地;极度与高度生态敏感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周缘、冈底斯山等地。微度和低度综合应灾能力(恢复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至喜马拉雅山北坡大片区域,其中羌塘高原和青南高原玛多县是低应灾能力-恢复力重叠区,是高原上极低度应灾能力-恢复力区;微度和低度应灾能力区主要位于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横断山脉腹地、喜马拉雅山等地;微度和低度恢复力区主要位于青南高原中西部、羌塘高原中西部等地。(5)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方面:2000~2017年,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整体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青藏高原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均值()由0.388降至0.289,呈利好发展态势;其间脆弱性空间差异度逐年缩小,但在2012年后有所增大;西宁市、拉萨市、昌都县周边县域脆弱性迅速降低。到2017年,高原上绝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低脆弱区。德格县、玉树市、那曲县、南木林县四县属于低暴露脆弱区,是最脆弱区。未来脆弱性将增大的地区位于羌塘高原西部、河湟谷地、青南高原、共和盆地,其中青南高原和羌塘高原西部将显着增加,是重点防范区。

赵天骄[5](2021)在《清代循化厅政治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区是在中央集权制国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的体现。政区的设置是国家对其疆域范围内进行有效管理与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当今学术界一般以政区复原工作为基础,考察政区变动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这种研究方式越来越成为历史政治地理的研究取向。循化厅地处过渡区域,是东部季风区向青藏高寒区的过渡区域,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区域,中温带向高原温带的过渡区域,黄土高原区向青藏高原地区的过渡区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过渡区域,多种宗教的交汇之地,不同民族的共居之处,具有强烈的过渡色彩。它是连接兰州地区与青海地区的交通孔道,是历代中原王朝与西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清政府在承袭明代河湟地区军事卫所体系的基础上,以雍正初年的罗卜藏丹津事件为突破口,实现了对青海地区的有效管理。而后清政府又在河湟地区采取府县化措施,将其纳入国家直接行政管理体系之中。与传统区域中原腹地相比,循化厅的政区变迁具有鲜明的“过渡”色彩,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表现更为突出。本文以地区政区变迁研究的纵向时间延伸与横向空间演变为视角,探讨政区变迁与地方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对清代循化厅政区复原为基础,利用现有的地方志、地方档案等资料,采用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探讨清代循化厅政区在变迁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第一,从行政区划的选择上看,清代循化厅以“厅”作为其行政制度的选择,表明其具有“难治”与“过渡”的地域特征。第二,从政区设置的动因上看,循化厅的设置受到了两方面的影响,即国家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与地方社会内部的发展与变迁。第三,从政区变迁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来看,政区的设置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而循化地区的地方社会又随着国家的发展而产生变迁,并使其政区也随之发生演变。因此,对清代循化厅的政治地理研究,不仅能为中国历史政治地理研究提供更丰富的内容,同时也具有研究过渡区域的典型意义。

王琛[6](2021)在《撒拉族“花儿”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蓉[7](2021)在《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循化厅是清朝实施特殊族群管理与民族政策的典型场域,其基层社会组织结构相当复杂,由此导致社会纠纷处理领域的“地方性”特色格外突出。经由循化厅衙门处理的案件可概分为“细故”与“重案”。历史上,该区域社会内形成了各类社会纠纷照依土俗予以裁断的惯性机制。国家权力作为介入性力量,为循化厅提供了多样化的法律适用依据。然而,“细故”案件仍应视为民间调解失败后的例外情况,衙门对“细故”诉讼和息具结乐见其成,导致其大部止步于“中间阶段”既已结案。命盗重案虽深受重视,但审理却相当灵活:对涉及藏、蒙古等的重案,本应根据特别律例《西宁青海番夷成例》处断,实则多参照民间习惯法罚服完结;对涉及撒拉、回、汉等的重案,本应依照《大清律例》处断,实则为律例与“番例番规”的杂糅,没有清晰的界限划分。群体性纠纷不仅包括传统的部落冲突、寺院纠纷、族际冲突,亦因外国势力的介入而演化为外事纠纷,总体上呈现出群体武装械斗的特点。前三类冲突频繁发生且循环往复,严重破坏地方社会秩序,并威胁王朝国家之政治稳定,往往形成以陕甘总督、西宁办事大臣居中协调而多方联动的应对机制。究其本质,官方对群体械斗与民间“细故”的处置并无不同:皆希冀借助地方权威充当乡老予以调解。虽每临以兵威,且有官员主张借机推行内地律例,但受制于“羁縻为政”总体统治框架以及地方社会权力网络的制约,终流于个别特例。即便涉及到“洋人”的群体性事件,被晚清政府视为头等大事者,也概莫能外。循化厅的设置,为缺乏整合而具有浓厚离散性的区域社会,提供了一个公共权力,为个体诉求“公平”与区域社会摆脱“无序”提供了可能和新的途径。然而,整体施政理念与制度设计则导致了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呈现出高度的复合性:传统民间力量依然强大,使之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区域社会纠纷不得不依赖的力量;大清律例与特殊律例名存实亡,必须借助土俗与习惯法方能行之有效。这表明,缺乏高效的国家政权建设,势必难以按照统一的法律制度处置社会纠纷,就法论事、缘法而判终究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

邹泽敬[8](2020)在《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指出街子镇为撒拉族发源地,地处青藏高原及黄土高原交界处,是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及宗教文化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步生长发展而来。这些地域特征映射在空间上使街子镇形成独特的适地性空间布局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及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街子镇在城镇发展大潮中不断进行着空间拓展和新的规划建设。由于规划管理者及当地居民对地域环境的忽视,一方面,导致盲目扩张的城镇空间出现与地域环境不相适应的情况,另一方面,历经百年传承的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的空间布局特色在城镇化的大潮中被逐步淹没,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地域自豪感也在逐步消失。如何保证在地域空间布局特色不被埋没的基础上开展城镇建设,如何使城镇在未来的空间布局中适应地域环境、解决现状问题、传承空间特色成为街子镇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传承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特色、解决不适地空间布局问题、引导其他类似城镇合理科学布局为目的,采用理论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访谈法、多学科交叉研究法以及借助ArcGIS、Depthmap等软件的定量分析法,以现状地域生态文化环境特征的梳理为基础,从空间功能、结构、形态三方面入手探讨城镇适应地域环境的空间布局思路及实施方法途径。通过现状地域特征的梳理总结出街子镇在生态方面处于河谷地区两山两河相夹、气候温和、水源充沛、秋冬多风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文化方面以撒拉宗教文化为核心,依托特殊地缘社会组织关系的地域文化环境特征。在城镇空间功能、结构、形态布局方面,首先调整街子镇生态及历史文化功能定位模糊的问题,传承地域生态及文化功能特色,打造突出的绿色生态保育功能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并在此核心功能指引下促进以民族文化旅游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功能发展,强化以宗教文化为导向的内向型居住功能传承,协调好外向型文化旅游服务功能与内向型宗教居住功能间的关系,避免相互影响。在空间结构方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不侵犯生态底线的原则下确定合理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及“北限、东进、南控、西延”的城镇拓展方向。基于此,在适应生态方面形成外部生态环境与内部绿色空间相融合的城镇绿色生态网络,适应文化方面构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结构,并以此为原则发展满足文化旅游及文化居住的多功能多层级城镇空间结构,深化以宗教为核心的居住生活结构,促进城镇空间结构与地域生态及文化环境间的有机结合。在空间形态方面,传承适应地域环境的特色空间形态,形成与周边生态环境及自然边界相协调的城镇外部形态,加强街子河两侧组团空间的联系性,实现外松内紧的城镇外部空间形态。城镇内部形态传承历史核心区布局模式,保证其他区域布局与其的相互协调。完善绿化系统,强化服务于居民及游客的城镇核心、轴线,及各功能用地配置。完善居住社区中心除清真寺外的其他日常生活服务设施。综上,打造绿色生态入城、历史保护层级清晰、宗教文化特色传承、游居有序分离、古今融会贯通的街子镇空间布局形态。

马雪莲[9](2020)在《多维视角下的土族婚俗变迁研究 ——以民和三川地区为例》文中认为婚俗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土族婚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不仅反映着土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社会组织,更是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意识。2006年,以其独具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川地区传统土族婚俗的仪式过程包括提亲、定亲、认亲、要亲、娶亲和回门六个环节。随着土族社会发展,土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行动方式发生变革,婚俗从内容与形式上也随之变迁。三川地区土族婚俗的发展和传承,与其生存的环境密不可分。三川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悠久灿烂的人文历史和社会文化为土族婚俗提供了生存土壤和民俗语境。土族婚俗的形成和发展,结合土族先民的迁徙、重组和盛衰的历史演变脉络,发现土族婚俗的文化源头为鲜卑婚俗,逐渐形成与羌融合、与吐蕃共融后的婚姻习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受汉文化和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土族传统婚俗。土族婚俗的仪式过程包括提亲、定亲、认亲、要亲、娶亲和回门六个环节。土族婚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儿女到一定年龄时,父母便开始为其考虑婚嫁,男方家物色到合适的女方家时,便请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双方家庭满意这门婚事后,男方家会选择吉日派媒人前去女方家定亲,商议聘礼;定亲之后,男女双方家庭选择吉日相互认亲,这一天,新“女婿”同父亲和媒人携带一部分聘礼,一同前往女方家拜访,认识女方家的亲戚;之后便是要亲,通常在女方家村庄举行“纳顿”会或农历双日子时,新“女婿”同母亲和媒人拜访女方家,主要希望将婚期尽早确定下来,并将剩余聘礼全部送到,如果女方家同意,男方家接下来开始准备娶亲的事宜;土族娶亲仪式通常要用三天时间,即收客、宴席和贺喜,过程繁荣而隆重;直至第四天,新娘回门仪式结束后,整个土族婚俗的仪式过程圆满结束。土族婚俗的变迁,受法律制度、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土族婚俗的各个环节不断地进行着适应性的变迁,既有扬弃又有传承,更与他文化重构,进而影响着民众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意识、审美艺术。在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土族婚俗文化在传统婚姻观念、女性社会地位、生育价值观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人口的变化改变了社会组织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婚俗文化传承的稳定性;经济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制约并决定着土族婚俗的产生和发展,影响着婚俗的时间结构和物质结构;教育的普及则影响着青年一代的婚姻观念和信仰观念;在文化重构中,土族婚俗文化不仅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更多内容折射着土族长期受汉文化和藏文化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不仅丰富了婚俗仪式过程的记录方式,也增加了仪式中的互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族民众的生活方式和婚姻、家庭观念。影响变迁的各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综合影响土族婚俗的变迁。土族婚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相适应,需要提升土族民众的文化自信和认同、加大传统婚俗的认知和延续、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育、以及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达哇黄毛[10](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藏族乡“村两委”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围绕“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此项战略可以简单明了的用二十个字来大致概括其目的和总体要求:第一是农村的特色产业能够蓬勃发展的农村产业兴旺,第二是表明农村环境和生态不受破坏的生态宜居,第三是强调农村的文化和风气的乡风文明,第四是农村社会的有序发展也就是治理有效,第五是实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生活富裕。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来看,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基层组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村两委”作为基层组织是是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证。因此,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四个藏族乡“村两委”建设为例,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村两委”班子建设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藏族乡“村两委”队伍建设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村两委”队伍中女性比例偏低;队伍年龄比较偏向于中老年人,青年人较少;小学文化程度的占多数,大专及以上只占极少数;“村两委”成员在政治信念、廉洁自律、政治责任感和实干精神、抗压能力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执政能力为主的团队建设能力、规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更是有极大的上升空间。“村两委”的思想引领功能、政治领导功能、利益表达和综合功能、政治服务意识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基层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民族乡基层组织建设相对弱化的主要原因有: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较低的文化水平,传统文化影响浓厚,存在以血缘和亲缘为主的传统社会资本,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低,制度建设滞后。基于以上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民族乡镇“村两委”建设要优化队伍结构,提升村民政治信任度,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规范村规民约,加强民族政治文化建设。

二、青海的撒拉族之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的撒拉族之乡(论文提纲范文)

(1)陆路“丝绸之路”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
        1.2.2 国内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点与拟解决问题
        1.5.1 创新点与新发现
        1.5.2 拟解决问题
    本章小结
2 青海段沿线地区环境与传统民居现状
    2.1 青海沿线地区环境概述
        2.1.1 自然气候
        2.1.2 地形地貌
        2.1.3 自然分区
        2.1.4 民族构成
    2.2 传统民居现状调查
        2.2.1 民居分布特点
        2.2.2 民居留存现状
    2.3 传统民居建筑形制动态发展演变
        2.3.1 建筑形制动态演变
        2.3.2 共性与差异性分析
    2.4 影响保护与传承的因素
        2.4.1 损毁原因分析
        2.4.2 留存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3 青海段沿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制与营建技艺分析
    3.1 四合院
        3.1.1 建筑材料
        3.1.2 营造智慧
        3.1.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1.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1.5 建筑实例分析
    3.2 庄廓民居
        3.2.1 建筑材料
        3.2.2 营造智慧
        3.2.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2.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2.5 建筑实例分析
    3.3 篱笆楼
        3.3.1 建筑材料
        3.3.2 营造智慧
        3.3.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3.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3.5 建筑实例分析
    3.4 帐房
        3.4.1 建筑材料
        3.4.2 营造智慧
        3.4.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4.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5 蒙古包
        3.5.1 建筑材料
        3.5.2 营造智慧
        3.5.3 营建技术与步骤
        3.5.4 建筑布局与功能
        3.5.5 演变过程
        3.5.6 建筑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
4 青海段沿线地区传统民居装饰风格特征分析
    4.1 东部农耕民族固定式民居装饰风格特征
        4.1.1 装饰题材
        4.1.2 装饰色彩
        4.1.3 木雕装饰
        4.1.4 石砖装饰
    4.2 中西部游牧民族移动式民居装饰风格特征
        4.2.1 装饰色彩
        4.2.2 装饰题材
    本章小结
5 青海段沿线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居住文化体现
    5.1 汉族民居
        5.1.1 民居分布
        5.1.2 民居特点
        5.1.3 筑居仪规
        5.1.4 民居禁忌
    5.2 藏族民居
        5.2.1 民居分布
        5.2.2 民居特点
        5.2.3 筑居仪规
        5.2.4 民居禁忌
    5.3 回族民居
        5.3.1 民居分布
        5.3.2 民居特点
        5.3.3 民居禁忌
    5.4 土族民居
        5.4.1 民居分布
        5.4.2 民居特点
        5.4.3 筑居仪规
    5.5 撒拉族民居
        5.5.1 民居分布
        5.5.2 民居特点
        5.5.3 筑居仪规
        5.5.4 民居禁忌
    5.6 蒙古族民居
        5.6.1 室内陈设
        5.6.2 民居选址
        5.6.3 民居禁忌
    本章小结
6 青海段沿线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
    6.1 现存问题
    6.2 保护与传承措施
        6.2.1 建筑本体
        6.2.2 政策支持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与价值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3)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设计研究 ——以贺隆堡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现存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
        1.4.1 核心概念释义
        1.4.2 研究相关理论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5.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甘青民族走廊人居环境概述
    2.1 自然环境异质并存
        2.1.1 地形地势复杂
        2.1.2 气候特征多变
        2.1.3 自然资源丰富
    2.2 民族文化多元汇聚
        2.2.1 族群迁徙历史演进
        2.2.2 族群互动类型
        2.2.3 地区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2.3 农牧产业方式多样
        2.3.1 产业差异下的族群分布
        2.3.2 族群产业类型
        2.3.3 族群产业交错互补
    2.4 族群杂居村落众多
        2.4.1 族群杂居村落成因
        2.4.2 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分布
    2.5 本章小结
3 贺隆堡塘村落空间形态特征
    3.1 贺隆堡塘村落概况
        3.1.1 村落历史沿革
        3.1.2 村落自然环境
    3.2 村落空间结构
        3.2.1 空间构成
        3.2.2 空间分布
        3.2.3 空间尺度
    3.3 村落空间形态
        3.3.1 整体空间形态
        3.3.2 公共空间形态
        3.3.3 院落空间形态
    3.4 族群互动交往空间
        3.4.1 族群生产交往空间
        3.4.2 族群生活交往空间
        3.4.3 族群节庆交往空间
    3.5 本章小结
4 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的共生研究
    4.1 典型公共空间的交流交融
        4.1.1 村族群小学——族群交流交往
        4.1.2 村道路与水渠——族群共建共享
        4.1.3 视域声域空间——族群互联互通
    4.2 村落空间的共生特性
        4.2.1 共性——顺应自然
        4.2.2 个性——多元共存
        4.2.3 特性——求同存异
    4.3 村落空间的共生智慧
        4.3.1 各居其位,族群空间互通
        4.3.2 各安其业,产业空间互补
        4.3.3 各美其美,建筑空间互赏
        4.3.4 各担其责,环境空间互助
    4.4 本章小结
5 贺隆堡塘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探讨
    5.1 村落空间的共生问题
        5.1.1 村落空间的无序发展
        5.1.2 族群需求空间的缺失
        5.1.3 心理认同的空间差异
    5.2 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目标与原则
        5.2.1 设计目标
        5.2.2 设计原则
    5.3 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实践
        5.3.1 优化村落空间形态
        5.3.2 增加新型功能空间
        5.3.3 提升自然资源空间
        5.3.4 完善各族特色空间
    5.4 村落空间的共生设计策略探讨
        5.4.1 传承族群空间的共生营建智慧
        5.4.2 创建新型功能空间
        5.4.3 求共性存差异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I:贺隆堡塘空间需求调查问卷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脆弱性相关概念界定
        1.3.1.1 自然灾害
        1.3.1.2 承灾体
        1.3.1.3 脆弱性
        1.3.1.4 社会脆弱性
        1.3.1.5 生态脆弱性
        1.3.1.6 多灾种
        1.3.2 国外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1.3.2.1 萌芽阶段(20 世纪20 年代至70 年代末)
        1.3.2.2 发展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至20 世纪末)
        1.3.2.3 提升阶段(进入21 世纪至今)
        1.3.3 国内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1.3.3.1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尺度
        1.3.3.2 承灾体脆弱性研究方法
        1.3.4 青藏高原承灾体脆弱性研究现状及不足
        1.3.4.1 脆弱性相关领域
        1.3.4.2 单灾种风险评价领域
        1.3.4.3 承灾体脆弱性领域
    1.4 研究内容框架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貌
        2.1.2 河流水文
        2.1.3 气候
        2.1.4 植被土壤
    2.2 青藏高原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
        2.2.2 社会经济
        2.2.2.1 综合经济水平及结构
        2.2.2.2 农牧业
        2.2.2.3 工矿业
        2.2.2.4 交通运输业
        2.2.2.5 邮电通讯业
    2.3 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概况
        2.3.1 地震
        2.3.2 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
        2.3.3 雪灾
        2.3.4 旱灾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1.1 可操作性原则
        3.2.1.2 完整性原则
        3.2.1.3 科学性原则
        3.2.2 构建过程
        3.2.3 评价指标的解释
        3.2.3.1 暴露度指标
        3.2.3.2 敏感性指标
        3.2.3.3 应灾能力(恢复力)指标
    3.3 数据预处理
        3.3.1 社会经济数据
        3.3.2 生态数据
    3.4 数据归一化处理
    3.5 确定指标权重
    3.6 脆弱性评价模型
    3.7 脆弱性变化特征分析方法
        3.7.1 变异系数法
        3.7.2 变化斜率法
        3.7.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7.3.1 Moran's I
        3.7.3.2 Getis-Ord Gi*热点探测
        3.7.4 三维趋势分析
第四章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分析
    4.1 社会脆弱性分析
        4.1.1 各子系统社会脆弱性指数
        4.1.1.1 暴露度分析
        4.1.1.2 敏感性分析
        4.1.1.3 应灾能力分析
        4.1.2 社会脆弱性指数
        4.1.3 年际空间差异分析
    4.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及特征
        4.2.1 社会脆弱性子系统时空演变
        4.2.1.1 暴露度分析
        4.2.1.2 敏感性分析
        4.2.1.3 应灾能力分析
        4.2.2 社会脆弱性时空演变
    4.3 社会脆弱性趋势预测及空间异质性分析
        4.3.1 趋势预测
        4.3.2 空间异质性
第五章 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综合分析
    5.1 脆弱性子系统分析
        5.1.1 暴露度分析
        5.1.2 敏感性分析
        5.1.3 应灾能力(恢复力)分析
    5.2 脆弱性分析
        5.2.1 社会脆弱性分析
        5.2.2 生态脆弱性分析
        5.2.3 综合脆弱性分析
    5.3 脆弱性空间异质性分析
    5.4 脆弱性三维趋势特征分析
第六章 问题与对策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一:青藏高原各县域2000~2017 年承灾体社会脆弱性及子系统评价结果指数

(5)清代循化厅政治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背景与意义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理论与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清代循化厅的地理基础与制度背景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理位置
        二、处于中国自然区过渡区域的循化地区
    第二节 人文地理概况
        一、族群概况与流变
        二、循化历史沿革
    第三节 清代地方行政区划与清代厅制的发展
        一、清代地方行政区划
        二、清代地方行政区划中的“厅”制
第二章 清代循化厅的设立与设置因素及政区构成要素
    第一节 清代循化厅设置前的甘肃与青海政治格局演变
        一、罗卜藏丹津事件前后甘肃与青海政治格局演变
        二、国家直接行政区的扩展与青海间接行政区的产生
    第二节 清代循化厅设立
        一、循化厅的行政中心——循化营城的兴建
        二、循化厅的设立与循化城池功能演变
    第三节 清代循化厅的政区要素构成
        一、层级
        二、幅员
        三、边界
        四、厅之下的基层组织结构
    第四节 清代循化厅的设置因素
        一、政治因素
        二、军事因素
        三、经济因素
第三章 清代循化厅政区的变迁
    第一节 循化厅隶属关系变迁
        一、循化厅所面临的问题——地方性事件频发
        二、清政府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循化厅改隶西宁府
    第二节 循化厅的职官变迁
        一、同知的设置
        二、主簿的添置
    第三节 循化厅下的基层组织调整
        一、清政府在撒喇八工地区推行乡约制度
        二、清政府在番族部落地区推行千百户制度与废除土司
第四章 清代循化厅政区设置后对地方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清政府对循化厅管理的加强
        一、清政府以构建国家权威的方式加强对循化厅的管理
        二、18 世纪中叶至19 世纪末循化厅地方社会动荡与秩序重建
        三、20 世纪初清政府对乡村社会控制的加强
    第二节 清代循化厅农业的开发
    第三节 清代循化厅儒家文化的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致谢

(7)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档案介绍
    三、研究综述
        (一)对清代国家与地方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
        (二)对清代法制体系及法律职业群体的研究
        (三)对清代地方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研究
        (四)对清代甘青涉藏地区法治状况的研究
        (五)对清代循化厅权力机制与社会纠纷解决的研究
        (六)学术史评述
    四、研究方法
        (一)方法与理论
        (二)分析框架
        (三)创新与局限
    五、内容简介
        (一)范围界定
        (二)主要问题
第一章 循化厅的建制沿革与法律秩序
    第一节 清代循化厅的地区概况
        一、疆域范围与特征
        二、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清代循化厅的建制沿革
        一、循化厅的历代沿革
        二、雍正二年后的治理
    第三节 晚清循化厅的基层社会
        一、乾隆年间的“族、工、屯、寨”
        二、光绪年间的“汉、回、番、撒”
        三、两大寺院集团
    第四节 晚清循化厅的法律秩序
        一、法律形式
        二、司法官员
        三、调解角色
        四、存在问题
        五、诉讼类型
    反思与小结
第二章 晚清循化厅“细故”案件的规制与实践
    第一节 大量“细故”止于诉讼“中间阶段”
        一、官方规制
        二、衙门反应
    第二节 官府对“细故”和息乐见其成
        一、国家大政方针的影响
        二、循化厅衙门的考量
        三、循化厅同知的处境
    第三节 民众的成本考量与民间力量的强大
        一、民众的成本考量
        二、民间力量的强大
    反思与小结
第三章 晚清循化厅藏族重案的处理办法
    第一节 晚清循化厅重案审理的官方规制
        一、逐级审转覆核制
        二、州县衙门的重案审理规制
    第二节 “冬至保”案及其审断特色
        一、“冬至保”案的情节与背景
        二、“冬至保”案的审断特色
    第三节 土俗民情与特殊律例
        一、循化厅复杂的行政隶属关系
        二、循化厅的地方干预能力不足
        三、当地的土俗民情与司法文化
    第四节 “羁縻”为政下的法律实践
        一、清朝在涉藏地区的施政理念
        二、强大的地方文化权力网络
    反思与小结
第四章 晚清循化厅撒拉、回、汉等族重案的审理
    第一节 清朝对撒拉的治理
        一、撒拉的族源
        二、撒拉的内地化
    第二节 撒拉、回族的寻常命盗重案解决
        一、“律例”和“实用”的兼容
        二、遵从民间习惯法调解和息
    第三节 各民族之间的寻常命盗重案
        一、汉族与回、藏之间的重案解决
        二、回族与藏族之间的重案解决
    第四节 注重实用性审断民族重案的弊端
    反思与小结
第五章 晚清循化厅蒙藏部落纠纷与解决机制
    第一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的诉讼与解决
        一、多哇、河南蒙旗的冲突因由
        二、诉讼过程
        三、解决方案
    第二节 多哇、河南蒙旗纠纷解决中的官府
        一、处理蒙藏纠纷的行政网络
        二、处理蒙藏纠纷的掣肘之处
    第三节 多哇、河南蒙旗冲突中的地方势力
        一、多元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二、宗教领袖的巨大影响力
        三、藏族聚居区的特殊权力机制
    反思与小结
第六章 晚清循化厅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与纠纷解决
    第一节 清政府对涉藏地区的外事管理
        一、外国人纷至沓来
        二、清政府的管控措施
        三、管控措施的问题
    第二节 涉藏地区的外事冲突与官方应对
        一、洋人携条约自重不服管控
        二、当地藏族民众浓厚的排外情绪
    第三节 保安教案的发生过程与纠纷解决
        一、“佛耶”冲突的累积与保安教案的爆发
        二、甘肃各级政府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方案
        三、官府应对策略及其成因的总结分析
    反思与小结
结语
    一、解决机制
    二、总体特征
    三、总结反思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建设与地域特征不相适应
        1.1.2 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及发展
        1.1.3 街子镇与地域环境相互适应形成了突出地域特色的城镇发展路径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空间布局相关研究
        1.3.2 历史文化名镇相关研究
        1.3.3 街子镇相关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2.街子镇发展现状及地域环境特征
    2.1 街子镇概况
        2.1.1 街子镇发展历程
        2.1.2 街子镇发展现状
        2.1.3 研究范围确定
    2.2 街子镇地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地形环境特征
        2.2.2 水文环境特征
        2.2.3 气候环境特征
    2.3 街子镇地域文化环境特征
        2.3.1 民族宗教文化特征
        2.3.2 社会组织关系特征
        2.3.3 其他民族文化特征
    2.4 本章小结
3.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
    3.1 街子镇空间功能现状特征梳理
    3.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特色提取
    3.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问题识别
        3.3.1 适应地域生态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3.3.2 适应地域文化的街子镇功能问题识别
    3.4 街子镇适地性功能定位
        3.4.1 街子镇发展条件分析
        3.4.2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基本思路
        3.4.3 体现适地性的街子镇功能定位
    3.5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3.5.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基本思路
        3.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功能组织实施途径
    3.6 本章小结
4.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
    4.1 街子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梳理
    4.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特色提取
    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结构问题识别
    4.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与实施途径
        4.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基本思路
        4.4.2 凸显适地性的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及发展方向判断
        4.4.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结构构建实施途径
    4.5 本章小结
5.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
    5.1 街子镇空间形态现状特征梳理
    5.2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2.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2.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特色提取
    5.3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3.1 适应地域生态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3.2 适应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问题识别
    5.4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及实施途径
        5.4.1 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形态布局基本思路
        5.4.2 街子镇适地性外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5.4.3 街子镇适地性内部空间形态布局实施途径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9)多维视角下的土族婚俗变迁研究 ——以民和三川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
    四、研究目标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土族婚俗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自然地理语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水文
        三、土壤作物
    第二节 人文历史语境
        一、历史沿革与考古文化
        二、农牧交融
        三、民族分布
        四、交通往来
    第三节 社会文化语境
        一、文化
        二、教育
        三、经济
    小结
第二章 土族婚俗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多元互融:土族婚俗的历史演进
        一、土族婚俗的文化源头
        二、吐羌融合后的婚姻状况
        三、吐谷浑与吐蕃共融后的婚姻状况
        四、汉文化影响下的土族婚俗
        五、新文化思潮影响下的土族婚俗
    第二节 当前殊相:传承至今的土族婚俗
        一、“老媒加日”:提亲
        二、“朗获务噶”:定亲
        三、“吾若踏尼”:认亲
        四、“科儿哩啦西”:要亲
        五、“阿和啦西”:娶亲
        六、回门
    第三节 适时取舍:土族婚俗的当代走向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和通婚圈的扩大
        二、婚礼仪式简化与变迁
        三、新式婚礼仪式的影响和观念的转变
        四、礼物的变迁:实物由货币代替的出现
    小结
第三章 土族婚俗文化变迁探析
    第一节 土族婚俗的结构变迁
        一、仪式结构
        二、形态结构
        三、关系结构
        四、土族婚俗中的“舅权”的变化
    第二节 土族婚俗的象征变迁
        一、实物象征
        二、行为象征
        三、言语象征
        四、颜色与方位象征
    第三节 土族婚俗的功能变迁
        一、文化传承功能
        二、社会教化功能
        三、心理调节功能
        四、经济生活功能
    小结
第四章 影响土族婚俗变迁的因素和互动机制
    第一节 影响土族婚俗变迁的因素
        一、国家层面
        二、社会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教育因素
        五、文化因素
        六、大众媒体的影响
    第二节 互动机制
        一、影响婚俗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各影响因素对婚俗的综合影响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8年行政划分的三川地区各乡镇人口情况
附录二 土族婚俗图片
致谢
个人简历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藏族乡“村两委”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一)创新点
        (二)难点及不足之处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乡村振兴战略
        (二)“村两委”
第一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藏族乡“村两委”建设
    第一节 调研样本概况
        一、调研点概况
        二、调研样本基本信息
    第二节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村两委”建设的意义
        一、推动基层政权的优化
        二、推进乡村政治经济发展
        三、优化基层政治生态
        四、夯实党组织建设
    第三节 四个藏族乡“村两委”建设现状
        一、分任型“村两委”及成因
        二、“村两委”队伍建设
        三、“村两委”组织的工作能力
第二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两委”建设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制度建设
        一、队伍制度建设不健全
        二、“村两委”班子分任制有局恨性
        三、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
    第二节 政治功能
        一、思想引领功能下降
        二、政治领导功能弱化
        三、利益表达功能虚化
        四、政治服务功能弱化
    第三节 主要原因
        一、自然环境影响
        二、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三、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四、政治素养和政治意识较低
        五、传统社会资本比较浓厚
第三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村两委”建设的思考
    第一节 健全基层组织制度建设
        一、严格按照规定选举
        二、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
        三、促进学习型的“村两委”组织
        四、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
    第二节 优化“村两委”组织队伍建设
        一、提升政治信任度
        二、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意识
        三、加强民族政治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循化县民族乡“村两委”干部调查问卷
附录B 循化县民族乡村民调查问卷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青海的撒拉族之乡(论文参考文献)

  • [1]陆路“丝绸之路”青海段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及民俗文化研究[D]. 黄镜帆.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保安族婚俗文化研究[D]. 唐新.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3]甘青民族走廊族群杂居村落空间形态与共生设计研究 ——以贺隆堡塘为例[D]. 樊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青藏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承灾体脆弱性综合评价[D]. 赵东亮.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5]清代循化厅政治地理研究[D]. 赵天骄.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6]撒拉族“花儿”音乐文化研究[D]. 王琛. 宁夏大学, 2021
  • [7]晚清循化厅社会纠纷解决机制[D]. 张蓉. 兰州大学, 2021(12)
  • [8]青海循化街子镇适地性空间布局研究[D]. 邹泽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多维视角下的土族婚俗变迁研究 ——以民和三川地区为例[D]. 马雪莲.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10]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青海藏族乡“村两委”建设研究[D]. 达哇黄毛. 青海民族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青海撒拉族的故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