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轩
山东地鑫实业集团山东省德州市253000
摘要:针对高支模施工难度大、危险性高的特点,介绍了高支模的危险源辨识方法和施工控制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危险源辨识;设计验算;检查与监控
1高支模简况
随着建设工程的功能需求和建筑风格多样化的需要,高支模施工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学校、场馆、地下等工程中,如何准确识别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危险性,成为控制高支模工程群死群伤事故的首要前提。高支模施工必须从设计、施工、监管、监测、验收、拆除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才能对确保安全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高支模施工危险性辨识
2.1高支模的定义
高支模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2.2高支模的危险性辨识
2.2.1对于高度和跨度的辨识
高度和跨度容易辨识,达到和超过该数值就必须组织专家论证。但在具体认定过程中,高度是按结构高度还是建筑高度、搭设高度来算,存在一定的认识差异,比较普遍的认知是采用建筑层高较为安全合理。对于跨度一般按轴线较为适宜。
2.2.2施工总荷载和集中线荷载的辨识
对于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则需要通过计算才能确定,实际施工中,由于高度和跨度未超过上述数值而未进行论证或者在施工检查中被叫停的工程屡见不鲜。因未进行专家论证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因停工进行专家论证则造成工期和费用的损失。为加强危险性分析,简化操作,根据经验,当发现板厚超过350mm,大梁的截面积超过0.5m2时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经计算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专家论证。下面就工程实际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通过常用5本规范做分析对比,通过实例进行论证分析。
3高支模施工控制对策
3.1重视施工前的准备
3.1.1施工前的准备
首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重视高支模的设计和验算的依据性、充分性、针对性。在实际工作中,大量的方案编制关于计算软件的选用和参数设置生搬硬套现象相当普遍,有的根本就没有修改,不能针对工程实际,正确设置合理的参数选用。
3.1.2原材料的选择
严格按规范和计算的钢管壁厚进行材料进场的检查,经监理现场见证取样送检,扣件检测合格方可使用,可调托撑应注明规格型号,合理选择。市场上的可调托撑一般难以达到规范的要求,对于重型梁可调托撑的选用尤为重要。项目部需加强材料的进场验收把关,对于大型工程材料应按批次分批检验。对于高支模,建议钢管壁厚不低于2.7mm,不得存在负公差。
3.1.3实现样板引路
搭设前实行搭设标准区域的样板施工,全面落实方案的各项要求。当操作工人和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施工搭设要求和监控要点后方可大面积施工。必要时开展质量小组QC活动,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3.2强化高支模支架过程施工
3.2.1立杆基础
立杆基础必须按要求设置稳定、可靠,现场一般以混凝土硬化为主,并应做好排水措施,对于立杆落于楼板面的,要确保下部支撑不得拆除或保证有足够的承载力,对于超重大梁尚需做好上下立杆对齐措施。厂房工程的边梁外的地坪硬化处理参照室内地坪做法,回填土的密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有检验合格报告作验证。
3.2.2剪刀撑的设置
为了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措施的全面落实,应重点加强高支模支架搭设要求,水平剪刀撑和竖向剪刀撑必须同步搭设。
3.2.3确保双向水平杆的设置
架体的双向水平杆必须齐全完整,严禁缺失。实际施工中操作班组往往图省事,按经验来操作,为节约用工省掉另一方向的水平杆,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均和此有关,因此必须严格控制。
3.2.5设置安全防护和通道
对于架体高于10m的和楼面有洞口处尚应在中间设置安全防护网,确保高处坠落措施落实到位,并做好临边洞口的防护工作。同时,搭设好人员的上下施工通道,以确保安全施工。
3.3加强高支模工程的过程检查与验收
3.3.1严格按图施工
加强过程中的搭设,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操作检查,避免后整改造成施工困难。明确检查的节点高度和具体要求。
3.3.2立杆垂直度控制
对于高支模高度较高,如搭设高度超过10m以上,立杆的垂直度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对此应严格控制,加强过程检查,否则一经搭设调整相当困难。
3.3.3扣件的力矩检查
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时,还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
3.4确保高支模的拆除安全
3.4.1拆除前的交底
高支模的拆除应严格按专项方案要求进行,拆除前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检查班组施工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
3.4.2拆除的要求
1)高支模的拆除是高支模施工的又一个重要的安全危险源,由于架体高,应分区域拆除,执行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要求,拆除应分小组分区协调进行,拆下的材料传递地面,严禁乱扔乱放。
2)拆除应设置警示区,并有专人现场监管。
3)严禁先拆除全部支撑架体,板下留有模板,以后再进行拆除,不规范的操作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
3.5混凝土施工控制要求
在高支模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重要的一道工序。混凝土施工要求往往在方案中笼统简单,应针对不同的梁板结构进行有效的控制。
3.5.1明确浇筑方式
应明确浇筑的设备和站位,实际中常常会出现因泵车支架支撑失稳而造成安全事故。泵管应有效固定,与架体分离,不受交叉影响。对于采用布料机的尚需进行支架的安全校核。
3.5.2确浇筑顺序
明确浇筑的顺序流向,画出浇筑的线路图。不得由施工操作人员随意确定,应确保施工人员明确方案的意图,做到规范施工。
3.5.3强调先浇筑柱
混凝土浇筑应先浇筑柱,待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支架与柱进行每两步一抱结,增加架体的稳定性。
3.6关于监测监控
3.6.1监测监控的要求
1)支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编制监测方案,包括测点布置、监测方法、监测人员及监测主要仪器设备、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
2)监测的内容一般包括支撑结构的位移监测和沉降监测。
3)位移监测的布置可分为基准点和位移监测点,其布设为每个支撑结构应设置基准点;在支撑结构的顶层、底层及每5步设置位移监测点;监测点应设置在角部和四边的中间位置。
4)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支撑结构规模、周边环境、自然条件、施工阶段等因素确定,位移监测频率不应少于每日1次,内力监测频率不应少于2h一次,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时,应提高监测频率。
5)监测报警值应采用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进行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设计、施工、检查、监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班组共同去按方案落实。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严格要求,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严格过程控制的有效实施,才能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宏伟,信思源.浅谈高支模施工的危险源辨识方法[J].中国科技财富,2009(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