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论文-张颖慧,黄雪娟,苏健蛟

踩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论文-张颖慧,黄雪娟,苏健蛟

导读:本文包含了踩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运动性疲劳,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风险

踩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论文文献综述

张颖慧,黄雪娟,苏健蛟[1](2019)在《运动性疲劳引发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的共变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以腿法技术为主的跆拳道运动,踝关节运动损伤的现象较为常见。运动员在运用横踢技术动作时,支撑腿踝关节反复出现急起急停和转向运动的现象,成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常见诱因。运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或实战对抗中使身体进入疲劳状态,导致技术动作出现不规范或者变形的运动现象,更是加剧了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运动负荷,引发非接触急性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以不同量度的运动性疲劳为变量因素,提出疲劳的量度越大引发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越大的研究假设。为此,本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让受试者进行全速踏功率自行车的方式诱发疲劳,采用生化指标评定方法(血乳酸浓度)测定疲劳的时间节点,并划分轻度疲劳、中度疲劳和重度疲劳3个量度。旨在探讨3个量度下,横踢技术时支撑腿踝关节的运动学特征与引发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ExcaliburSportcycleergometer功率自行车诱导疲劳、YSI1500SPORT测定血乳酸浓度,采用VICON Nexus叁维运动捕捉系统,对20名优秀跆拳道运动员的横踢技术动作轨迹进行采集。依据人体运动链运动把技术动作划分为3个时段,分别对踝关节角度、角速度和动作位移、速度的变化情况,运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定义踝关节趾屈、外翻、旋外等值为负(-)。前期数据用Excel 2013进行处理,量度之间的差异用IBMSPSSStatistics 19.0软件进行协方差分析(Analysisof covariance),结果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显着性水平设为a=0.05。研究结果:1、踝关节角度的共变量分析受疲劳量度差异的影响,虽然踝关节角度的运动形式表现相同,但是运动幅度却出现了差异。启动时段踝关节背屈角度F值=2.748、旋内角度F值=2.366,重度疲劳的背屈角度较大与轻度和中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回收时段踝关节外翻角度F值=5.584,轻度和中度疲劳的外翻幅度较大与重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旋内角度F值=4.443,中度疲劳的旋内角度较大与轻度和重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2.2踝关节角速度共变量分析虽然踝关节角速度的运动形式表现相同,但是角速度的大小却出现了差异。启动时段踝关节跖屈角速度F值=3.132,中度和重度疲劳的跖屈角速度较大与轻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击打时段(P2)背屈角速度F值=10.012,中度和重度疲劳的背屈角速度较大与轻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2.3踝关节位移和时间共变量分析受疲劳量度差异的影响,动作位移出现了差异。启动时段踝关节内翻位移F值=8.735,轻度和中度疲劳的位移较大与重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旋内位移F值=7.159,重度疲劳的旋内位移较大与轻度和中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击打时段背屈位移F值=8.193,重度疲劳的背屈位移较大与轻度和中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回收时段旋内位移F值=2.676,重度疲劳的旋内位移较大与轻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3种量度在3个时段上的动作时间也出现了差异,其中启动时段F值=16.671,3种量度表现为:重度疲劳>中度疲劳>轻度疲劳,叁种量度之间存在显着性(P<.05)。2.4踝关节速度的共变量分析3种量度踝关节角速度的运动形式表现相同,但是角速度的大小出现了差异。启动时段踝关节跖屈角速度F值=3.132,中度和重度疲劳的跖屈角速度较大并与轻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击打时段(P2)背屈角速度F值=10.012,中度和重度疲劳的背屈角速度较大并与轻度疲劳存在显着性(P<.05)。研究结论:启动时段随着运动性疲劳的量度增大,踝关节内翻幅度逐渐加大,外侧副韧带被瞬间拉长的幅度相对较大,引发其急性损伤的风险也较大;击打时段受加速与制动传递和疲劳量度差异的影响,踝关节出现了急启急停的运动现象,疲劳量度越大踝关节的稳定性也越差,外侧副韧带的伸展变化幅度也先对较大,引发急性损伤的风险也较大;回收时段虽然重度疲劳的启动速度相对较慢,但是踝关节转向运动幅度过大,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导致外侧副韧带快速变向拉伸及其引发急性损伤的风险相对较大。(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玺,冯康虎,申建军[2](2017)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治疗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是踝关节损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对其治疗方法存在不同观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踝关节损伤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目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治疗状况予以总结,以期为其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甘肃医药》期刊2017年12期)

袁涛,林久灶[3](2016)在《双源CT与高频超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与高频超声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踝关节急性扭伤所致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CT与高频超声征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或手术证实。结果 36例踝关节急性扭伤病例中,双源CT发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形态正常但周围软组织肿胀6例,外侧副韧带形态肿胀并密度不均匀21例,外侧副韧带正常形态消失并局部软组织明显肿胀9例。高频超声发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肿胀增厚12例,外侧副韧带形态肿胀增厚并可见韧带纤维连续性部分中断18例,外侧副韧带完全连续性中断6例。结论运用双源螺旋CT扫描与高频超声对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诊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将两者结合进行诊断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6年13期)

余琤[4](2013)在《蜘蛛钛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蜘蛛钛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蜘蛛钛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患者12例,男5例,女7例。年龄21~57岁,中位数32岁。均有踝关节外侧肿胀、疼痛、皮下瘀斑及行走困难等临床表现。足内翻应力试验阳性者12例,前抽屉试验阳性者8例。足内翻应力位X线片显示:距骨倾斜7°~12°,中位数9°;前后应力位X线片显示:距骨前移4~9 mm,中位数7 mm。MRI检查显示:距腓前韧带损伤9例,2例距骨颈部有撕脱骨片。受伤至手术时间4~8 d,中位数5 d。术后参照Mazur等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评定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中位数15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无感染等并发症。按照Mazur等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评定疗效,本组优7例,良4例,可1例。结论:蜘蛛钛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具有内固定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3年04期)

刘祖振[5](2004)在《踝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功能疗法对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门诊的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功能治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石膏固定。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在肿胀、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简称TT)、踝关节活动范围等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功能疗法能减轻踝关节肿胀的发生,有利于踝关节关节活动的恢复。结论:对于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功能疗法要明显好于单纯石膏固定。(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期刊2004-04-20)

王本岗,万华[6](1997)在《局部注射法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10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87年至1996年10月,用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100例,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中,男29例,女71例,15~35岁18例,36~45岁22例,46~55岁45例,56岁以上15例。病史最长4天,最短伤后1h。受伤原因,年轻者以体育活动扭伤为多,中老年多在下楼梯或晨起锻炼不慎踩空致伤为主。 1.2 治疗方法 用药:2%普鲁卡因2ml,654—2 2~4mg,地塞米松2~3mg混合液。取穴,阿是穴即压痛最明显的部位。方法:先用碘酊和酒精将患处皮肤和术者左手拇指消毒,触到条索状或结节状物给予注射混合液0.2~0.3ml,根据损伤的部位多选4~6个点,用5号皮试针头,深度以不触到骨骼为佳(若触到稍退针即可)。要求选穴准确,进针迅速,多点、少量药物。术后不需特殊制动,允许早期负重,早期练习踝关节活动。第1天注射1次。以后根据情况分别于第2、4、7、10天注射第2、3、4、5次。注射后多数病人无何不适,仅少数对654—2敏感者,可感到面部轻度发热、口干,约1h后恢复。可鼓励病人多饮水。(本文来源于《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1997年03期)

踩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是踝关节损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对其治疗方法存在不同观点,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对踝关节损伤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对目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治疗状况予以总结,以期为其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踩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论文参考文献

[1].张颖慧,黄雪娟,苏健蛟.运动性疲劳引发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的共变量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王玺,冯康虎,申建军.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治疗现状[J].甘肃医药.2017

[3].袁涛,林久灶.双源CT与高频超声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6

[4].余琤.蜘蛛钛板内固定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J].中医正骨.2013

[5].刘祖振.踝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

[6].王本岗,万华.局部注射法治疗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100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7

标签:;  ;  ;  ;  

踩关节外侧韧带急性损伤论文-张颖慧,黄雪娟,苏健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