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青州市谭坊中心卫生院262516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范围内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大大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增加,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分析了流动人口容易发生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针对我国的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相关建议,以期有效提高相关方面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流动人口;公共卫生管理;问题;

流动人口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已经纳入到国家政策覆盖范围。深刻掌握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精准对接流动人口的健康需求,对于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服务获得感,推进建设健康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1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意识薄弱、可及性较差

2009年的新医改方案已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列入工作重点,并要求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使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一样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总体来看,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仍处于较低水平,本研究关注的3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低于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标准的要求。从未接受相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原因来看,“不知道”和“没时间”仍是主要原因。“不知道”实际上说明对于相关服务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仍不到位;而“没时间”说明流动人口对于相应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仍不够,即便健康教育和宣传使得流动人口掌握了一定的健康知识,但却不能转化为实际的健康行为和习惯。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司提交的一份报告也指出,目前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体的健康知识不够全面,健康意识水平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也就是说流动人口并不完全具备“预防”和“健康促进”的观念,这将极大地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

1.2流动人口对不同服务项目利用水平存在差异

虽然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总体水平偏低,但不同服务项目之间的利用情况存在差异。相较而言,预防免疫接种、0~6岁儿童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的部分子项目的利用情况较好,这与国家长期坚持宣传引导、健康教育以及对重点人群持续关注,甚至强制执行等措施密切相关。以预防免疫接种为例,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计划免疫1,目前已经实现了服务的近乎全覆盖。相对而言,健康档案建立、健康体检、健康教育等全人群适用项目以及慢性病筛查检测项目则尤其不理想。同期的国家卫生计生委报告也得出了相近的结论,认为除了妇幼保健领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他各项服务的利用率并不高。

1.3流动人口对流入地与流出地均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和流出地都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但是,从流出地来看,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基层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滞后,相应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从流入地来看,由于新农合及其他社会保障机制的保障能力有限,使得流动人口在流入地也无法得到较好的卫生服务。目前,虽然流入地已经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将流动人口纳入服务对象,但资金配置较少涉及流动人口,而国家和地方政策对流动人口强调不够,政策指向不甚明确,使用“常住人口”或“服务人口”、“辖区居民”等模糊的政策话语,使得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获得卫生服务缺乏保障。

1.4宏观和微观因素同时对服务可及性存在影响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地域因素和微观个体因素对流动人口服务可及性存在影响,但他们对不同服务项目的影响不同。以接受健康教育为例,流出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对其影响不大,也就是说,一味地增加资源投入,提供宣传资料、设置宣传栏、开展公众咨询、举办讲座并不一定能增强服务的可及性。流动人口个体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及其主动参与才是更重要的因素。而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这类项目,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主责单位,相较而言更为依赖卫生资源的供给,卫生资源的配置会影响其实际提供服务的能力,进而影响个体对服务的可及性。

二、进一步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2.1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机制,形成长效筹资机制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以及随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等带来的服务目标人群数量的变化,以健康管理、健康指标改善为绩效导向,测算一定时期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需求变化,建立相应的预算保障机制。

2.2加快推进信息平台建设,优化部门信息对接机制,推动信息共享

完善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统一的动态流动人口服务信息平台,共同开展对流动人口信息的收集共享和应用。完善以常住人口为主的健康档案库,提升电子化率,实现流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转移和共享,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的效率。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管理仍然以行业管理为主,不同职业之间差别很大。应重视和充分发挥流动人口就业单位的作用。因而,在考察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时,应充分考虑单位及职业特征对于服务可及性的影响。鼓励和引导流动人口的就业单位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就业者提供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支持;对于无单位的流动人口,则要强化社区的作用,将流动人口纳入社区统一管理。

2.3推动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施支持型政府采购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向流动人口提供重点突出、递送精准的服务。加强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的企业供给,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完善流动人口职业安全健康档案,开展流动人口健康教育。不同特点流动人口,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不同。目前为流动人口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不仅没有实现流动人口群体的全面覆盖,更无法充分满足他们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卫生机构针对不同的流动人群,依托不同机构,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从流动人口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流动人口自身教育水平、工作特点和流动特点,提供切实可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证流动人口能够公平地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4针对流动人口特点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提高流动人口健康素质水平

针对重点人群,突出重点内容,实现健康教育内容的标准化。社区应充分发挥中介与平台的作用,在流动人口数量较多的社区、企业、单位和学校等场所,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和资料发放点,重点介绍职业病、精神障碍、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治知识。充分发挥信息化、新媒体的作用,建立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档案、疾病预防、计划生育及基本医疗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服务平台。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提高流动人口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认识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在需要时能选择正确的机构获取服务,从而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同时,加大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力度,增强健康意识。流动人口的积极参与对于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秦江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9):1289–1297.

[2]吴洪涛,孙广宁,陈秀芝,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综合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6):715–717.

[3]聂欢欢,沈婉婉,鲍勇.上海市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与健康教育现况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01–104.

标签:;  ;  ;  

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