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irect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races of sulfide in environment samples(论文文献综述)
苏银皎[1](2021)在《煤中汞的赋存形态及其在超低排放机组中迁移转化与稳定化》文中提出汞是煤中赋存的一种痕量重金属有毒元素,因其在煤转化和利用过程的高挥发性和强累积性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通过现场取样和测试、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等相结合方法,较为系统地考察了不同煤阶煤中汞的赋存形态及其在典型超低排放燃煤机组中迁移转化和脱硫浆液中稳定化措施。在自行设计并搭建的双段控温-氧化燃烧-在线监测技术联用的热解实验装置上,基于对所研究系统汞的质量平衡检测,考察了汞在不同煤阶原煤中的赋存形态及其热稳定特性,探索了煤阶对汞形态分布的影响规律,重点分析了煤中汞对有机和无机形态硫的依赖关系;然后,针对煤炭洗选过程中汞在原煤和洗选产物中赋存形态及其变化规律,考察了无机矿物质对汞元素迁移转化的影响;进而,对4台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烟气、入炉煤及其燃烧副产物现场在线取样,开展了燃煤机组全流程汞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明晰了现有烟气净化装置对烟气中汞的协同控制作用,着重探索了汞在湿法脱硫浆液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稳定化措施。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结果如下:采用程序升温热解、逐级化学提取和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山西地区宁武煤田和沁水煤田的泥煤、褐煤、次烟煤、烟煤和无烟煤等5类煤阶14个煤样中汞赋存形态,将其分为可交换态汞(F1)、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物结合态汞(F2)、硅酸盐+铝硅酸盐结合态汞(F3)、硫化物结合态汞(F4)和有机物结合态汞(F5)共5个部分,其中F2、F4和F5约占煤中汞总量的90%以上,是煤中汞的主要赋存形态。探讨了煤中汞赋存形态与煤阶的相互关系,发现F2和F5所占比例随着样品煤化程度的加深逐渐降低,而F4占比显着提高。同时获得了汞在煤化过程中的迁移规律,发现富集于碳酸盐、硫酸盐和氧化物(F2)中的汞在煤化过程中可能会随煤中矿物质的转化而迁移至硫化物中。考察了煤中不同赋存形态汞的热稳定性,发现汞的热释放特性依赖于其在煤中的赋存形态,依次为F1<F5<F2<F4<F3。此外,也发现煤热解过程中汞与含硫气体的释放具有一定相关性。基于山西宁武煤田神头矿区、轩岗矿区和安太堡露天矿区4类煤阶59个煤样及相应地区洗煤厂12个煤矸石中汞含量和赋存形态的具体测试,将Spearman秩相关和Pearson线性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建立了汞与硫相关性的两步评价方法,探究了煤中汞元素对硫的依存关系,并将此结果与煤化程度和汞在煤中的形态分布相结合。基于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指出了煤中汞的富集是有机物和无机矿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有机硫对泥煤中总汞含量影响最大,并随着煤化程度加深其影响减弱。煤中汞含量与灰分的关系可以反映出汞与无机硫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硫酸盐在煤中含量小,导致仅在泥煤和褐煤中发现汞含量与其具有一定关系;随着煤化程度加深,褐煤、次烟煤和烟煤中总汞含量与黄铁矿硫线性相关系数依次为0.479、0.709和0.887,煤中汞与黄铁矿硫的相关性增强。有机结合态汞F5仅在泥煤中与有机硫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812,证实了泥煤中总汞含量主要取决于其中有机硫的含量;而在褐煤、次烟煤和烟煤的样品中无机结合态汞与灰分含量的线性相关性逐渐增强,分别为0.502、0.757和0.837,说明随着煤化程度加深煤中汞和硫的富集程度由有机态向无机态转移;形态汞和形态硫之间相关性分析不仅证实了汞与硫强亲和力的推断,也验证了逐级化学提取实验对煤中汞赋存形态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针对煤炭洗选过程,选取宁武煤田轩岗矿区和神头矿区2个大型洗煤厂,研究了汞在原煤和洗选产物中含量和赋存形态的变化及其热解过程中与硫的热释放特性。结果表明造成洗煤产物中汞富集程度差异的原因是不同形态汞的重新分配,汞迁移主要受控于无机矿物质迁移,洗选后矸石总汞绝对含量较原煤增加了322.8%,而精煤汞含量降低至原煤的40%,汞脱除率达到56.4%;洗煤产物中汞富集程度的差异与其在原煤中赋存形态密切相关,其中矸石中硫化物结合态汞的占比高达56.6%,而精煤和煤泥中有机结合态汞较原煤中均有所提高。进而考察了热解温度、反应时间和汞赋存形态对煤中汞和硫热释放的影响行为,发现煤中汞与其赋存体的结合程度相对弱于硫,500℃时汞脱除率可达50%以上,而硫在800℃时的释放率仅为20%左右。不同热解温度段汞热释放行为由煤中汞的固有赋存形态所决定,其中有机结合态汞随有机质分解在300℃已大量逸出,而硫化物结合态汞分解温度主要集中在400℃-600℃,挥发分含量高的精煤和煤泥因其有机汞较多,在低温阶段更易释放。进而通过分析样品热解过程中汞和硫分的析出规律得到其析出动力学特征。针对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对比了山西地区4台300 MW等级的煤粉炉和循环流化床机组入炉煤、烟气以及燃烧副产物底渣、飞灰、脱硫石膏中汞含量,通过对燃煤机组全流程汞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深化了对超低排放机组现有烟气净化装置协同控汞的认知水平,进而考察了入炉煤及燃烧副产物中汞的热稳定性。基于对现场采样数据的分析发现了底渣中汞含量低至可忽略,煤中汞几乎全部释放进入烟气。随着烟气温度降低,烟气汞浓度由静电除尘器入口、湿法脱硫塔入口、湿式电除尘入口和出口呈现阶梯型下降趋势。由于CFB机组飞灰对烟气中汞具有更强的捕获能力,导致脱硫塔前除尘器出口处烟气汞浓度降低至1 μg/m3以下;而PC炉在除尘器出口处烟气汞浓度约在6 μg/m3,经脱硫塔协同脱除后烟气中汞浓度也降低至1μg/m3,因此脱硫塔在PC炉机组中对脱汞有一定的协同脱除作用,使得脱硫石膏中汞含量明显高于CFB锅炉。煤中汞经燃烧后迁移至飞灰和脱硫石膏副产物中,其赋存形态和热稳定性随之变化,其中F2、F4和F5依然是入炉煤中汞最主要的赋存形态,由于CFB机组以灰分较高的低热值煤为入炉煤,其无机形态汞(F2+F4)远高于PC炉;两种炉型的飞灰中汞主要以F2形态存在,其组成可能为HgCl2、HgO等无机态汞,脱硫石膏中汞除含有大部分F2以外,也存在少量F4,其组成可能为HgSO4、HgO、HgCl2和HgS。选取某300 MW煤粉炉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现场WFGD脱硫浆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汞在气液固三相中的迁移转化及三种添加剂的影响行为,探讨了固相石膏中汞的热释放特性和环境风险及其内在机制。定量比较了 WFGD主要操作条件和浆液中阴离子对汞在气液固三相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温度升高导致气相Hg0增加,浆液pH升高会使气相和固相中汞含量均有增加,Cl-或SO42-浓度升高在抑制浆液中汞还原为Hg0的同时促进了固相石膏中汞含量增加,而SO32-浓度增加虽然有利于汞富集于固相但会引起部分Hg2+转化为Hg0。考察了添加剂对脱硫浆液系统中汞二次释放的影响行为,比较了添加剂对浆液中汞的固化效果,添加剂通过与Hg2+反应生成难溶物使得浆液中75%以上的汞转移至固相石膏中,其中DTCR-4效果最好,并抑制了 Hg2+还原为Hg0后二次释放。进而分析了添加剂引入后固相石膏中汞的热释放和环境毒性,并从石膏中汞的形态角度探讨了添加剂加入后热稳定性及环境稳定性的变化原因,发现添加剂加入后,石膏样品中汞的热释放温度降低,主要原因是原始石膏样品与Hg(EDTA)2、[Hg-DTCR]n或HgS(black)的稳定性差异所致;石膏样品中汞的化学稳定性提高,这与石膏中水溶态汞、酸溶态汞和可氧化态汞的含量密切相关。旨在为燃煤机组烟气汞减排和WFGD废水及固体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操作建议。
王东旭[2](2021)在《Pt与NiMo双金属组分催化剂的限域制备及催化加氢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石油资源是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石油储量的下降以及石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的日益加重,提高石油产品利用率,减少其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物排放已迫在眉睫。加氢处理工艺,比如正构烷烃加氢异构化反应,可以用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低凝点柴油和高粘度指数的润滑油,而加氢脱硫(HDS)技术可以脱除燃料油中的含硫组分获得清洁的燃油。这两个反应是石油工业中保障清洁、高效的燃料油生产的重要催化过程。开发高效和低成本的催化剂是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脱硫工艺技术提档升级的关键。贵金属基催化剂是加氢异构化和加氢脱硫反应中常用的催化材料,但是其大规模使用受到贵金属储量有限、价格昂贵的限制。提高贵金属利用率以减少其用量,或利用过渡金属替代贵金属,是降低催化剂成本的两种常用途径。基于以上分析,本论文致力于发展提高贵金属利用效率以及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催化剂的方法,通过尺寸控制、电子结构调控等方法获得低成本、高效的催化材料。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铂簇可暴露更多的活性位,从而提升铂的催化效率,降低贵金属用量和催化剂成本,但是合成1 nm的Pt簇仍是一个挑战。我们基于“真空辅助”策略,将Pt前驱体固定在分子筛孔口位置。利用孔口的限域效应,经还原获得SAPO-11分子筛(S-11)锚定的高分散的Pt簇(尺寸约为1 nm)。高度分散的Pt簇不仅暴露丰富的活性位点,而且有利于金属位点和酸性位点的接触,促进两者的协同。S-11分子筛负载微量的Pt簇(0.15 wt.%)在正十六烷(n-C16)加氢异构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C16异构体收率高达89.0%,远高于通常浸渍法制备I-0.15Pt/S-11催化剂以及商用C-0.5 Pt/S-11催化剂(最大异构体收率约为80%)。此外,V-Pt/S-11催化剂对直馏柴油也具有良好的加氢异构化效果。2.过渡金属Ni与Pt同族,是非常有潜力的非贵金属加氢异构化催化材料。由于自身电子结构特性和较大的尺寸,金属Ni可导致正构烷烃的C-C键氢解,不利于加氢异构化性能的发挥。我们基于“真空辅助”的策略,在S-11分子筛表面构建了小尺寸的“Ni-Mo Ox”结构单元。两者的相互作用导致电子由Mo Ox物种向金属Ni转移,增加了Ni的d带中心电子密度,增强了Ni位点上H的活化和脱附能力。此外,Mo Ox与载体强的相互作用,使得“Ni-Mo Ox”结构单元中的Ni粒子尺寸较小,从而暴露出更多表面活性位点。在优化的条件下,3.0 Ni-0.5 Mo/S-11催化剂表现出与0.5 Pt/S-11催化剂接近的异构化性能和相似的异构化/裂化机制,最佳异构体收率高达81.4%,远远优于单金属Ni基催化剂和文献中报道的非贵金属基催化剂。3.Ni-Mo双金属基体系中Ni对Mo物种电子结构的调控也能促进Mo物种的催化性能。比如利用Ni调节Mo S2的电子结构可以提升Mo S2的HDS性能,但是这种促进效应也和活性相的尺寸和硫化度有关。我们以磷钼酸(PMo12)为Mo源,以聚乙烯亚胺(PEI)为偶联剂,在PEI修饰的氧化石墨(GO)上锚定了高度分散的Mo源和Ni源。经过可控焙烧和硫化获得了石墨烯担载的、高分散的少层Ni-Mo硫化物催化剂(Ni-Mo-S/r GO-A)。PEI的锚定作用有效的抑制了金属组分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迁移和聚集,从而形成小尺寸的硫化物;此外,石墨烯基底与金属物种间合适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活性相物种的充分硫化,硫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硫空位的形成。所制备的Ni-Mo-S/r GO-A催化剂在二苯并噻吩(DBT)的HDS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活性分别是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Ni-Mo-S/r GO-I)和商业氧化铝基催化剂(Ni-Mo-S/Al2O3)的1.7倍和4.3倍,是目前文献报道的性能最优的HDS催化剂。
王靖[3](2021)在《微纳结构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事关人类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整体健康秩序的有序发展。食品中重金属污染作为一类普遍存在且影响危害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威胁食品安全控制领域不可避免的隐患之一。重金属具有易于蓄积并难以降解的特性,可以伴随食物链的传递而对链顶端的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对于食品重金属污染的安全控制,不应仅仅限于控制食品本身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更要求实现从食品源头到加工过程全方位流水线的全面监测和有效治理。根据“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控制链思路,本文利用吸附技术,设计开发了几种具有微纳结构的重金属吸附剂,实现了包括颗粒吸附、膜吸附、固相萃取和电吸附反应体系下的吸附平台构建,并分别对相关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和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以食品水源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将食品加工废料脱脂大豆豆渣与草酸钾(活化剂)和硫酸钙(硬模板)混合并通过一步热解法碳化,得到对重金属具有选择性吸附能力的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吸附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拉曼表征证明了该吸附剂具有分级多孔微米结构、硫氮元素的共掺杂和表面丰富的官能位点,使得该生物炭吸附剂对Pb2+、Cu2+和Ni2+表现出较高的亲和力和优良的吸附能力。吸附结果表明,该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吸附剂对重金属Pb2+、Ni2+和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19.23 mg g-1、1250.21 mg g-1和1356.62 mg g-1,且该吸附过程属于化学单层吸附。此外,由于硫氮元素的掺杂和金属纳米粒子的原位还原,吸附重金属后的生物炭可转化为具有出色催化活性的催化剂,可进一步用于有机污染物的催化降解和重金属铬的毒性降解。该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在集成选择性吸附和污染物催化净化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保障食品水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为有效利用食品加工废料提供新思路。2.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分离应用研究针对食品样品分析中选择性分离目标物重金属的难题,本研究制备合成了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用于新型固相萃取柱填充物,实现了食品样品前处理过程中重金属铅离子的有效分离富集。这种新型的固相萃取柱结合了对重金属具有选择性吸附效果的水滑石纳米片,该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中的水滑石纳米片采用简单的水热合成法制备。根据路易斯软硬酸碱理论,由于该纳米片层间隙插层的硫化物阴离子,使其对Pb2+显示出高选择性,并能抵抗大量干扰离子的存在;通过将该水滑石纳米片与海藻酸水凝胶复合制作为固相萃取柱,可实现多种食品样品中重金属铅的简单、省时和高选择性的富集萃取,构建了一种具有良好吸附性能和较高分离富集效率的固相萃取平台,为食品检验关键步骤中的样品前处理提供合适的方法,同时保证检验质量和提高检验效率,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3.基于水滑石的多级纳米吸附膜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针对食品加工生产中痕量重金属污染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操作中的膜吸附技术为途径,将上述水滑石纳米片通过一锅水热法合成出具有微米花状多级结构的水滑石吸附膜。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层状和微米花状多级结构的水滑石吸附膜,流体吸附试验证明该吸附膜表面的微观结构对膜吸附效率产生显着影响;进一步的流体动力学模拟显示,随着膜表面结构的转变,界面处的流体运动状态从层流转变为湍流,这一改变可导致传质行为中的扩散方式由分子扩散转变为涡流扩散,进一步使得微米花状多级结构水滑石吸附膜可有效克服膜表面的传质阻力,有效提升78.3%的重金属去除效率。模拟水污染体系试验显示该多级结构纳米吸附膜可将水中的Pb2+和Cu2+含量有效降低至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水平之下。该研究为探索新型吸附膜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金属污染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4.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重金属吸附与电控脱附中的应用研究针对传统吸附剂繁琐的再生处理步骤和有限的再生能力,通过构建了一种类神经元结构的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实现了重金属离子的高效吸附和电化学介导的离子脱附,可作为一种具有吸附-脱附可逆循环的智能重金属吸附剂。结果表明该类神经元结构吸附剂不仅可以确保提高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其中对重金属Pb2+和Cr2O72-可分别达到526.31 mg g-1和525.01 mg g-1的吸附量,而且通过控制吸附剂材料表面官能团的氧化还原反应还可以改变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位点亲和状态,进而使得表面吸附的重金属发生脱附,从而无需繁琐的化学处理即可再生。该研究采用仿生策略,为开发智能重金属吸附剂提供设计思路,并有望作为提供水-食品-能源关系循环的智能吸附剂反应平台。
鲁子龙[4](2021)在《砷、硒、铅在燃煤过程的迁移及其与矿物的关联》文中指出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由于富煤、缺油、少气的国情,长期以来一直将煤炭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燃煤过程中不仅会产生酸性气体和颗粒物,还会向大气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的痕量元素,污染环境的同时也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煤中的痕量元素和矿物质是燃煤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因素,痕量元素的赋存形态与矿物的种类及含量密切相关,而痕量元素在燃煤过程中的迁移也与矿物的形态变化有着重要联系。因此,研究煤中痕量元素赋存特性及其与矿物的亲和性,确定燃煤过程中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变与矿物相态变化间的关联特性,对预测煤炭燃烧过程重金属的释放特性具有指导作用,对控制痕量元素排放的污染有着重要意义。痕量元素由于含量低、形态多样、易挥发等特点,对其进行定量检测一直是相关领域的难点问题。本文通过改进了两种传统的逐级提取法(BCR和Tessier)的流程和试剂,排除了试剂中的离子干扰,缩短了提取时间从而减少了提取过程中重金属离子的再吸附现象。以煤中常见的砷、硒、铅三种痕量元素为研究对象,用改进后的方法对两种采自电厂的工业燃煤(准东低钠煤和鄂州煤)和一种典型褐煤(白音华煤)中痕量元素砷、硒、铅的赋存形态和含量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白音华煤为高砷煤,鄂州煤为高铅煤,准东低钠煤的痕量元素含量正常。白音华煤中痕量元素主要以硫化物结合态形式存在的As为主,且As的挥发性易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鄂州煤中重金属主要为硫化物结合态的Pb,其挥发性同样极易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准东低钠煤中则含有较大比例的硅铝酸盐结合态和残渣态的砷。硒在煤中主要为硫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其他形态含量相近。白音华煤和鄂州煤的高温灰化和低温灰化实验参照GB/T 212—200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中的高温灰化流程,低温灰化的温度采用TG-DTG结合外推法确定。灰样的XRD、XRF、SEM-EDS和TG-DTG分析结果说明,燃煤过程发生的矿物变化主要是,高岭土逐渐脱羟基变成偏高岭土,最终转变成莫来石;黄铁矿氧化形成赤铁矿;石膏脱水形成硬石膏。煤中痕量元素在燃烧后大部分迁移到了飞灰和气相中,灰化过程各重金属的释放率受燃烧温度的影响较大,其硫化物结合态含量越高,释放率随温度升高增加的程度越大。为研究煤中典型矿物对燃煤过程中痕量元素迁移的影响,以高岭土和碳酸钙这两种煤中典型矿物为对象,在一定比例下分别将两种矿物与煤混合燃烧,进而研究两种矿物对燃煤过程中痕量元素砷和铅释放规律的影响。此外还分别通过TG-DSC、氮气吸脱附和SEM等手段考察了碳酸钙和高岭土的高温转化规律和表面微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和碳酸钙对砷和铅均有捕集作用,对硒则几乎没有脱除效果:碳酸钙能通过反应生成稳定的Ca3(As O4)2来捕集As,对Pb有一定的物理吸附效果,对Se的捕集效果很弱;高岭土对As和Pb均有化学吸附效果,且对Pb的吸附效果相对更好,而对Se则无吸附效果。两种矿物对As和Pb的捕集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但增强幅度会逐渐减弱。本文改进了逐级提取方法,并通过该方法测定了煤中砷、硒、铅的赋存状态;分析了灰化过程中砷、硒、铅的迁移特性和矿物的转变规律。以高岭土和碳酸钙为例考察了单一矿物对燃煤过程中砷、硒、铅释放的影响,为燃煤过程痕量元素脱除控制技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徐聪,徐广通,宗保宁,谢在库[5](2021)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杂质分析技术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燃料电池汽车(FCV)以氢气作燃料可解决传统内燃机汽车所带来的排放污染和大量化石能源消耗问题。氢燃料的纯度特别是氢气中一些痕量杂质的存在将影响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性能和使用寿命。为保障燃料电池的长周期良好运行,在FCV氢源国际和国家标准ISO 14687-2、SAE J2719及GB/T 37244中均对各杂质含量提出相应的限值要求。为系统认识、评价氢气中重要痕量杂质分析的各技术标准方法,以便在氢气纯度分析中得到合理的应用,本文全面整合了除颗粒物外的其他13种气体杂质的现有分析技术标准及对应方法,分析了各方法与测定要求的满足情况;综合阐述了各分析技术的工作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际研究进展。针对目前氢气中各杂质分析以离线技术为主、集成度低、实施性差等问题,提出需自主设计多种关键杂质组分同时分析的集成联用方法,构建满足FCV用氢气品质保证的完整分析监测体系以及未来应主要向在线分析技术方向发展。
张美娟[6](2020)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化学战剂及其相关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战剂(Chemical warfare agents,CWAs)是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因而具有作战使用价值的化学品,在历史上曾被制造成化学武器,在军事战争和非军事恐怖活动中被多次使用,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当今社会,化武相关的恐怖袭击及暗杀活动猖獗,如具有剧毒速杀特点的神经性毒剂在近几年被用于“金正男暗杀事件”,“俄罗斯双面间谍遇害案”等案件中,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恐慌,影响国际政治舆论,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确定因素之一。化学战剂及相关物的快速准确筛查对实现化学武器的有效防控尤为重要。化学战剂及其相关降解产物、前体、不纯物等化学品成为化武核查的重要环境标志物,被列管在《化学武器公约》化学品附表中,共计43大类上千万种化合物。由于化学战剂相关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溯源要求高;未知盲样中基质复杂,并且毒剂含量较低;未知新结构毒剂出现的风险性高等因素,给筛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与挑战。目前,常用的基于GC-MS的方法对难挥发的降解产物无法实现直接分析,通常需要衍生化处理,不但步骤繁琐而且容易在前处理过程中丢失化合物。基于LC-MS的方法大多是常规的靶向性筛查方法,仅能鉴定几种或一类毒剂相关物,无法实现海量未知化合物的同时高灵敏非靶向筛查与鉴定。本论文采用LC-HRMS和LC-MS/MS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学战剂相关物,分别设计了综合式非靶向筛查策略。基于不同母核结构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开发了新的筛查技术和方法,针对神经性毒剂相关物的“警示离子”检索新方法,针对2B.04类化合物和芬太尼类物质建立了诊断离子与中性丢失过滤方法、保留时间预测方法等未知物筛查鉴定方法。解决了海量未知物难以实现高灵敏筛查的难题,为环境样品中化学战剂相关物的痕量法医学核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前言,简要介绍了化学战剂相关研究的进展,包括化学战剂的危害,化学战剂目前被管控和核查的情况及《化学武器公约》化学品附表化合物的类型。阐述了近年来化学战剂及相关物检测与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对比了 GC-MS与LC-MS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 LC-MS用于其它类型化合物的筛查策略及新型技术方法。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二章针对CWC化学品附表中的1.A.01-1.A.03类物质,总结了 13大类神经性毒剂(NAs)及其降解产物(DPs),超过41万种结构可能性。基于高分辨质谱技术开发了一种“三步走”的综合筛查策略。首先建立可扩展数据库与谱图库以快速判定经典毒剂;其次在研究质谱裂解规律的基础上归纳出40个不同母核结构特征的警示离子,可涵盖10种类型的特征性结构片段,开发了 IS-CID MS模式下“警示离子”检索技术,可快速、灵敏地筛查样品中是否存在神经性毒剂相关化合物以及结构类型。第三步,建立了包含202种分子式组成的精确质量理论质谱数据库,可以涵盖所有的NAs及其DPs。最后通过全面分析准分子离子,碎片离子,二级质谱图和同位素比例,元素组成等信息,推断化合物的结构。该策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灵敏度,已被成功应用于真实样品中的未知化学物质的鉴定。第三章围绕附表2B.04中两大类物质氧烷基膦酸类和硫代烷基膦酸类物质,共计20大类结构母核,通过设计合成41种化合物对质谱裂解行为进行解析,总结质谱碎片与母核结构间的规律,选择16种特征诊断离子用于两大类化合物的判别分析。建立了非靶向的筛查策略,通过诊断离子过滤方法找出结构相关物,结合MS和MS/MS推断结构,结合保留时间预测辅助判定同分异构体,并与参考品进行比较以确认结构。该方法被用于OPCW PTs样品的筛查。第四章建立了除神经性毒剂外的其他CWAs相关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第一步是使用MRM方法对经典化合物高灵敏度快速筛查。第二步通过建立可扩展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包含57种有参考品的常见经典毒剂和56种无参考品的相关物。最后利用碎片离子分析对未包含在数据库中的CWAs相关物质进行鉴定和结构解析。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具有筛查鉴定环境样品未知CWAs相关物质的应用前景。第五章通过研究不同取代基的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共有质谱裂解途径,构建了芬太尼类似物的结构修饰-质谱裂解模型,用于推断新结构芬太尼类似物的碎片离子。建立了综合的筛查策略,首先,通过理论质量数据库检索快速筛查常见的100多个芬太尼类似物。其次,通过诊断离子过滤和中性丢失过滤对样品中未知的新型芬太尼结构类似物进行提取和分类。这种综合式的筛查策略得到了有效验证,并将此方法运用到一例全血样本中未知毒物的筛查工作中。第六章通过在商业化毒物筛查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了 200余种毒物药物的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建立了常见毒物药物的非靶向筛查方法,首先基于数据库检索得到疑似目标,并结合毒物体内代谢途径提取相关水解或代谢产物,再经综合分析、参考品质谱比对进行确证。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食品中毒患者呕吐物和粪便中未知毒物的筛查与鉴定,为样品中未知毒物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指导。
武会芳[7](2020)在《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文中研究说明水体中无机污染物会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开发针对水样中典型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方法,对于了解水环境污染状况以及水污染防治和保障饮用水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荧光传感技术具有响应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仍然存在量子产率低、构建过程繁琐以及实际应用有限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优良的荧光特性、表面易功能化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构建了系列荧光传感用于水体中多种典型无机污染物的快速、高灵敏以及高选择性检测,并探究了相关荧光传感机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备了氮/硫共掺杂的碳量子点(N,S-CQDs)用于硫化物和Fe3+的灵敏选择性检测。以柠檬酸铵和L-半胱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蓝色荧光N,S-CQDs,它具有激发波长依赖性,荧光量子产率为16.1%,可用于硫化物的选择性检测,检出限(S/N=3)为11.0 n M(约0.35μg/L);当以柠檬酸代替柠檬酸铵为原料时制备得到的N,S-CQDs,其荧光量子产率显着提高(69%),且不具有激发依赖性,并可用于Fe3+的选择性检测,检出限为14.0 n M(约0.8μg/L)。(2)建立了基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敏化能量转移的环丙沙星(CIP)-Eu3+配合物荧光传感对磷酸盐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方法。研究发现低浓度的SDBS可显着促进CIP-Eu3+体系中CIP向Eu3+的共振能量转移(FRET),敏化Eu3+的特征荧光。该传感体系5 min内即可实现对磷酸根的灵敏选择性检测,检出限可达4.3 n M(以P计为0.13μg/L)。该方法已成功用于水样与大气颗粒物中总磷的测定,也为基于FRET机制的荧光传感构建提供了新思路。(3)构建了复合量子点比率荧光传感用于Ag+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以柠檬酸和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氮/硅掺杂的蓝色荧光碳量子点(N,Si-CQDs),以N-乙酰-L-半胱氨酸(NALC)为稳定剂制备得到红色荧光NALC-Cd Te,基于N,Si-CQDs和NALC-Cd Te构建了N,Si-CQDs/NALC-Cd Te双发射荧光传感。该传感方法对Ag+的比率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00.0 n M,检出限可达1.7 n M(约0.2μg/L),可应用于废水中痕量Ag+的测定。(4)基于N,S-CQDs和稀土离子聚合物(Eu-CPs)构建了可用于磷酸根和Fe3+同时检测的N,S-CQDs/Eu-CPs双发射荧光传感。在室温水相条件下制备了发Eu3+特征荧光的Eu-CPs,制备过程简单、快速、绿色;通过引入发蓝色荧光的N,S-CQDs,构建了N,S-CQDs/Eu-CPs双发射荧光传感,实现了对磷酸根和Fe3+的同时检测,检出限分别为68.6 n M(以P计为2.1μg/L)和48.3 n M(约2.7μg/L),并成功应用于地表水和人体尿液中总磷含量的测定。(5)构建了可用于NO2-与Hg2+同时检测的CQDs-Tb3+/3-氨基苯硼酸(APBA)双发射荧光传感。以烟酸和巴比妥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发蓝色荧光的CQDs,该CQDs可敏化Tb3+发出其特征荧光。CQDs-Tb3+和APBA可分别在30 s和5 min内实现对NO2-和Hg2+的灵敏选择性荧光响应,对NO2-检出限可达2.0 n M(约0.1μg/L)。该传感方法已应用于自来水、地下水、湖水以及雨水中NO2-含量的检测,也为双目标物或多目标物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赵元财[8](2020)在《砷、硒和铅在燃煤机组中迁移转化特性》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我国重要的一次能源,燃烧过程中不仅产生粉尘、SOx、NOx和废水、废渣等常规污染物,还会排放汞、砷、硒和铅等痕量重金属污染物。这些痕量元素具有较强的迁移性、富集性和生物毒性,极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本论文以砷、硒和铅为研究对象,结合化学热力学计算和实验测试方法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其在煤和燃烧产物中分布特性,探讨了相应的迁移转化规律。针对煤粉炉(Pulverized coal boiler,PCB)和循环流化床锅炉(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两种典型的炉型燃烧条件,采用化学热力学分析方法预测了砷、硒和铅在煤燃烧过程中化学形态分布特征及燃烧温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是决定痕量元素形态分布的主要因素。对于PCB中1500℃以上的高温区域,砷和硒主要以气相氧化物形式存在,此温度下铅也从固相氧化物转变为气相氧化物。CFB中800℃~950℃的燃烧区域,砷主要以固相砷酸钙形式存在,硒主要以气相氧化物形式;复杂体系中固态PbSeO4出现证明硒和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针对煤样基体复杂、煤种不均匀性大和痕量元素挥发性高导致处理和检测困难问题,建立了一套较为准确、快速和稳定分析煤灰中砷、硒和铅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征是采用微波湿法加酸消解进行样品预处理,并结合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进行测量。其精确度和回收率由实验予以验证,砷、硒和铅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 91.88%~102.34%、91.19%~102.05%和 97.22%~106.96%,实验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基于上述热力学计算和实验检测方法,对2台300 MW煤粉炉机组和2台200 MW循环流化床机组进行现场取样,测量了砷、硒和铅在入炉煤、飞灰和底渣等样品中含量,计算了相对富集系数,得到了燃煤机组全流程下砷、硒和铅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大部分砷和硒富集在飞灰中,而铅的富集趋势与选用机组有关,入炉煤和炉膛燃烧温度差异是影响铅富集特性的主要因素,对于本论文所研究机组,煤粉炉中铅主要在飞灰中富集,而铅在循环流化床中底渣中富集程度远高于飞灰,此结果与化学热力学计算结果相吻合。
王烨,于亚辉,王琳,张明炜,黄杰,吴林海[9](2020)在《地质样品中贵金属元素的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地质样品中贵金属元素分析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进展,对样品分解过程中常用的火试金法、碱熔融法、酸分解法以及样品分离富集过程中的吸附法、碲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溶剂萃取法、蒸馏法、生物吸附法等手段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与不足,展望了技术方法未来发展方向。分解方法中的火试金法经分析工作者不断探索及改进,已成为分解贵金属的最佳手段,但其仍存在试剂消耗量大、成本高、流程长等缺点;碱熔融法虽可分解几乎所有地质样品,但其处理后的溶液存在大量钠盐,需经进一步的纯化;酸分解法主要以高压密闭和卡洛斯管的消解方式为主,但受到样品性质的制约。而不同分离富集的手段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吸附法多用于Au、Pt、Pd的富集,蒸馏法仅适用于Os、Ru的分析。由于贵金属元素具有颗粒效应强、赋存形式复杂多样以及超痕量等特殊性,需要针对样品的类型特点选择相适应的预处理方法。本文提出,应当在现有的贵金属分解方法基础上,结合当前新的实验设备及实验条件,寻求更加高效、快捷的分解技术,严格控制流程的本底及各个环节的污染问题,实现多技术、多方法联用,满足贵金属分析的要求。
赵士林[10](2019)在《煤中添加剂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和燃煤痕量元素迁移的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燃煤电厂是环境中汞和痕量元素的主要人为排放源。燃煤排放的汞及痕量元素由于其巨毒性、生物累积性、环境持久性等特点而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煤中添加剂进行燃煤烟气脱汞是一种易操作、低成本、高效率的脱汞技术。目前关于煤中添加剂脱汞技术的研究多关注于脱汞效率,对添加剂情况下燃煤烟气中汞的形态转化及脱除的机理还不十分明确,添加剂对燃煤烟气中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机理的研究还少见报道。燃煤过程中痕量元素的研究多停留在痕量元素在飞灰、烟气、底灰和飞灰中的分布及固相产物中的富集特性,或者单纯使用化学热力学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等。虽然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燃煤电厂汞排放的现场测试研究,但是对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中的汞和常规燃煤电厂中其他痕量元素在各空气污染物控制设备(APCDs)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明确煤中添加剂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及脱除的影响机理、汞及其他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化机理及排放特性,对燃煤电厂汞和其他痕量元素的排放控制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系统、深入地开展了煤中添加剂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和燃煤痕量元素迁移的实验和机理研究。在6 kWth CFB实验装置上开展了煤中添加NH4Br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及脱除的实验研究,采用OHM进行烟气汞形态浓度取样,借助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DXRF)等手段进行燃煤飞灰的物理化学形态表征,使用汞程序升温脱附的方法(Hg-TPD)确定燃煤飞灰中的汞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无烟煤燃烧烟气中的Hgp浓度大大高于Hg0和Hg2+的浓度,底灰中的汞含量可以忽略。飞灰中较高的未燃碳含量和较强的气-固相互作用导致了原煤燃烧烟气中较高的Hgp份额。随着NH4Br添加量的增加,燃煤烟气中Hg0和Hg2+的浓度和比例均减少,烟气中Hgp的浓度和比例对应增加。Hg0转化率和气态汞(Hgg,Hgg=Hg0+Hg2+)脱除率均随着NH4Br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3%NH4Br添加量下达到极大值;说明煤中添加NH4Br对燃煤过程中Hg0向Hg2+、Hgp的转化及汞的脱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添加的NH4Br在炉膛中分解成为活性溴,促进了烟气汞的均相和非均相氧化反应;在NH4Br添加下,飞灰上的一些汞化合物(如HgS(red)、HgO、和HgSO3)会被活性溴进一步氧化,生成更多的HgO和HgSO4。在沉降炉(DTF)实验装置上开展了烟煤燃烧过程中Cl、As、Cr、Mn、Ba迁移转化的实验研究,分别采用US EPA Method 26和US EPA Method 29标准方法对烟气中Cl和其他四种痕量元素进行了取样,借助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联用测定燃煤飞灰中As形态浓度,结合化学热力学计算,探讨了煤燃烧过程中Cl、As、Cr、Mn、Ba的形态转化以及煤中Cl含量对这些痕量元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燃煤烟气中Cl几乎均匀地分布在烟气气相和颗粒物中,且烟气气相Cl分布量高于颗粒态的分布量。As、Cr、Mn、Ba这四种痕量元素主要分布在飞灰中,极少分布在烟气气相中。烟气中HCl、Cl2浓度远高于其他四种气态痕量元素Asg、Crg、Mng、Bag的浓度,HCl是烟气气态中主要的Cl形态。颗粒态痕量元素(Asp、Crp、Mnp、Bap)的浓度远高于其气态浓度。得到了Cl、As、Cr、Mn、Ba在煤灰中的相对富集因子,其中Cl、As具有一定的挥发性,且Cl的挥发性远高于As;Cr、Mn、Ba三种痕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富集特性。As5+是飞灰中As的主要形态,占飞灰As总量的93.79%。结合化学热力学理论,深入研究了燃煤过程中痕量元素Cl、As、Cr、Mn、Ba的形态转化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原煤燃烧时,在200-1400oC范围内,HCl(g)是烟气中主要的Cl形态。HCl(g)随温度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Cl2(g)在温度低于300oC时有明显形成,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增加;Cl(g)在温度高于1100oC时有明显形成,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在200-1073oC范围内,FeAsO4是主要的As形态;温度高于1073oC时,FeAsO4有明显的分解现象,转化成AsO(g)和AsO2(g),且温度越高,分解越剧烈;结合实验和模拟结果,可以推测煤灰中As的主要形态是FeAsO4。在200-1400oC范围内,Cr2O3是主要的Cr形态。温度高于636oC时,发生Cr2O3向Cr2FeO4的转化,且温度越高,转化程度越高。在不同的温度区间,Mn的主要化合形态不同。在200-527oC范围内,MnSO4和MnO2是主要的Mn形态;在527-855oC范围内,发生MnSO4向MnO2、FeMnO4的转化,以转化为MnO2的路径为主;在855-1400oC范围内,发生MnSO4和MnO2向FeMnO4和Mn2SiO4的转化。在200-1400oC范围内,MnSO4、MnO2、FeMnO4、Mn2SiO4均有明显的比例,而气态Mn化合物(MnO2(g)、MnCl2(g)、MnS(g))的含量及份额极低,几乎为零。在200-1400oC范围内,BaSO4和BaSiO3是主要的Ba态。在200-855oC范围内,BaSO4是主要的Ba形态,温度高于855oC时,随温度的增加,发生BaSO4向BaSiO3的转化。当增加煤中Cl含量至0.08 mol时,其对Cl(g)形成的起始温度(1100 oC)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拓宽了Cl2(g)的形成温度区间(由未添加时的300oC拓宽至添加后的500oC);整体而言,其对燃煤过程中As、Cr、Mn、Ba的形态转化没有显着的影响,但对AsCl3(g)、CrO2Cl2(g)、MnCl2(g)、BaCl2(g)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一台配置SCR、ESP、WFGD、WESP的660 MW、燃用低氯、低汞、低硫烟煤的超低排放燃煤电厂进行了汞排放的现场测试。采用OHM标准方法对APCDs前后五个取样点进行了烟气汞的同时取样,并收集了煤、锅炉底灰、ESP灰、脱硫剂新鲜浆液、脱硫产物石膏、脱硫废水、WESP新鲜水及废水等样品。在Hg-TPD实验台上进行了上述固体样品中的汞形态分析,借助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煤及副产物的表观物理形态和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烟囱排放的Hg0占比最高,汞在底灰中的份额最小。SCR装置有利于烟气Hg0向Hg2+/Hgp的转化;ESP和WESP可以捕捉烟气汞,特别是Hgp;WFGD可以脱除烟气Hg2+但是在湿法脱硫过程中会发生Hg0的再释放。HgCl2、HgS(black)、和HgS(red)是脱硫石膏中主要的汞化合物。SCR对烟气Hg0的氧化在其脱除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WFGD对烟气Hg2+具有良好的捕捉效果。APCDs对烟气总汞的脱除效率遵循如下的顺序:WFGD>ESP>WESP,配置WESP的燃煤电厂可以进一步脱除烟气汞。本研究中该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的汞排放因子是1.56 g/1012 J,小于我国燃煤电厂汞排放因子的平均值。脱硫石膏中的汞含量高于相关土壤标准中汞含量限值,而底灰和ESP灰中的汞含量低于该土壤标准中的汞含量限值。WFGD废水中的汞浓度高于相关的水质排放标准,在其排放或处理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详细阐述了汞在炉膛、SCR、ESP、WFGD、WESP的迁移转化过程。对一台配置SCR、ESP、WFGD的320 MW燃煤电厂进行了其他痕量元素(Zn、Sb、Pb、Cd、As、Cr、Mn、Ba)排放的现场测试研究。采用US EPA Method 29对APCDs前后四个取样点进行烟气中其他痕量元素的同时取样,并采集煤、ESP灰、锅炉底灰、脱硫剂新鲜浆液、脱硫废水等样品。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SEM-EDX)、XRD进行上述固体样品的物理化学特性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痕量元素分布在ESP灰和锅炉底灰中,排放到大气中的痕量元素较少。相对于其他痕量元素,Mn和Ba分布在底灰中的质量份额较高。ESP前烟气中颗粒态痕量元素具有较大的份额,ESP和WFGD对烟气痕量元素具有良好的协同脱除效率,为99.96%-99.99%,其中ESP的贡献率约为99.97%。Mn和Ba均等地富集在飞灰和底灰中,他们的相对富集因子均大于1。在煤燃烧过程中,As、Cd、Sb、Zn、Pb和Cr倾向于富集在飞灰中。排放到大气中的痕量元素浓度相对较低(3.5×10-3μg/m3-4.30μg/m3)。排放因子为0.001 g/1012J-1.473 g/1012J。最后,详细地讨论了这些痕量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机理。
二、Direct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races of sulfide in environment sample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irect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races of sulfide in environment samples(论文提纲范文)
(1)煤中汞的赋存形态及其在超低排放机组中迁移转化与稳定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中汞的赋存形态 |
1.2.2 煤中汞赋存形态分析方法 |
1.2.3 煤中汞与硫元素的依存关系 |
1.2.4 燃烧前汞减排技术 |
1.2.5 燃煤机组协同控汞技术 |
1.2.6 燃煤机组脱硫浆液中汞的稳定化 |
1.3 文献总结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文献总结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煤阶中汞的赋存形态及其热稳定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样品 |
2.2.2 工业分析及硫和汞含量 |
2.2.3 程序升温热解法 |
2.2.4 逐级化学提取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实验方法的汞平衡检验 |
2.3.2 五个煤阶中汞含量分布 |
2.3.3 煤中汞的热稳定特性 |
2.3.4 汞赋存形态与煤阶关系 |
2.3.5 不同形态汞热稳定性 |
2.3.6 热解过程汞和含硫气体析出特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煤中汞与硫含量及赋存形态的依赖关系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样品 |
3.2.2 样品分析 |
3.2.3 汞与硫相关性分析方法 |
3.2.4 逐级化学提取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 |
3.3.2 总汞含量与全硫量的关系 |
3.3.3 总汞含量与有机硫的关系 |
3.3.4 总汞含量与无机硫的关系 |
3.3.5 形态汞和形态硫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洗煤过程汞的迁移转化及其热稳定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样品 |
4.2.2 样品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汞和硫的平衡检验 |
4.3.2 样品物性及汞含量 |
4.3.3 煤中总汞迁移特性 |
4.3.4 洗煤过程对不同形态汞迁移特性的影响 |
4.3.5 洗煤过程对总汞热稳定性的影响 |
4.3.6 洗煤过程对形态汞热释放特性的影响 |
4.3.7 洗煤过程中汞和硫的释放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低排放燃煤机组全流程汞的迁移转化特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取样位置 |
5.2.2 取样方法 |
5.2.3 样品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入炉燃料中汞含量 |
5.3.2 烟气中汞含量及其形态 |
5.3.3 燃煤固相副产物中汞含量 |
5.3.4 煤及其燃烧副产物中汞的稳定性 |
5.3.5 烟气污染物控制设备协同控汞能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超低排放燃煤机组脱硫浆液中汞迁移及稳定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脱硫浆液中汞的迁移转化实验 |
6.2.2 固态石膏中汞的热稳定性 |
6.2.3 固态石膏中汞的环境风险评价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脱硫浆液中汞的迁移转化规律 |
6.3.2 添加剂对脱硫浆液中汞迁移转化的影响 |
6.3.3 添加剂对脱硫石膏中汞热稳定性的影响 |
6.3.4 添加剂对脱硫石膏中汞环境风险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Pt与NiMo双金属组分催化剂的限域制备及催化加氢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正构烷烃加氢异构化反应 |
1.2.1 正构烷烃加氢异构化反应概述 |
1.2.2 正构烷烃加氢异构化反应机理 |
1.2.3 正构烷烃加氢异构化催化剂 |
1.3 加氢脱硫反应 |
1.3.1 加氢脱硫反应概述 |
1.3.2 加氢脱硫反应机理 |
1.3.3 加氢脱硫催化剂 |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N_2吸附-脱附等温线表征 |
2.3.3 拉曼光谱表征(Raman)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XPS) |
2.3.5 吡啶吸附红外光谱(Py-IR) |
2.3.6 CO吸附红外光谱(CO-IR) |
2.3.7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SEM) |
2.3.8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TEM) |
2.3.9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分析(H_2-TPR) |
2.3.10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TPD) |
2.3.11 脉冲CO化学吸附 |
2.4 催化反应性能评价 |
2.4.1 加氢异构化性能评价 |
2.4.2 加氢脱硫性能评价 |
第3章 SAPO-11 担载痕量Pt簇用于高效的加氢异构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SAPO-11 分子筛的制备 |
3.2.2 V-Pt/S-11 催化剂的制备 |
3.2.3 I-Pt/S-11 催化剂的制备 |
3.2.4 C-0.5 Pt/S-11 催化剂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V-0.15 Pt/S-11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3.3.2 V-0.15 Pt/S-11 催化剂催化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性能 |
3.3.3 V-0.15 Pt/S-11 催化稳定性研究 |
3.3.4 反应压力对于V-0.15 Pt/S-11 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
3.3.5 V-0.15 Pt/S-11 催化直馏柴油加氢异构化性能 |
3.3.6 Pt的负载量对于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性能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尺寸Ni-Mo O_x结构单元的构建及其加氢异构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SAPO-11 分子筛的制备 |
4.2.2 Ni-Mo/S-11 催化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3.0 Ni-0.5 Mo/S-11 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4.3.2 3.0 Ni-0.5 Mo/S-11 催化剂催化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性能 |
4.3.3 3.0 Ni-0.5 Mo/S-11 与贵金属Pt催化剂的加氢异构化性能对比 |
4.3.4 3.0 Ni-0.5 Mo/S-11 催化稳定性研究 |
4.3.5 Ni-Mo比例对于正十六烷加氢异构化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小尺寸的Ni-Mo硫化物的合成及其加氢脱硫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聚乙烯亚胺(PEI)修饰GO的合成(GO-PEI) |
5.2.2 Ni-Mo-S/rGO-A催化剂的制备 |
5.2.3 Ni-Mo-S/rGO-I和 Ni-Mo-S/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i-Mo-S/rGO-A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
5.3.2 Ni-Mo-S/rGO-A催化DBT加氢脱硫性能 |
5.3.3 Ni-Mo-S/rGO-A催化稳定性研究 |
5.3.4 Ni-Mo-S/rGO-A中 Ni-Mo比例对于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5 Ni-Mo-S/rGO-A催化高浓度DBT加氢脱硫性能 |
5.3.6 Ni-Mo-S/rGO-A催化4,6-DMDBT的加氢脱硫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微纳结构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食品重金属污染现状 |
1.1.1 食品重金属污染概况 |
1.1.2 食品原料生产环境重金属污染 |
1.1.3 食品加工重金属污染 |
1.1.4 食品储藏重金属污染 |
1.2 重金属吸附技术概述 |
1.2.1 重金属颗粒吸附技术 |
1.2.2 重金属固定床柱吸附技术 |
1.2.3 重金属膜吸附技术 |
1.2.4 重金属电吸附技术 |
1.3 重金属离子纳米吸附剂研究进展 |
1.3.1 重金属纳米颗粒吸附剂 |
1.3.2 重金属纳米吸附膜 |
1.3.3 重金属固定床纳米柱吸附剂 |
1.3.4 重金属纳米电吸附剂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吸附性能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制备及表征 |
2.3.2 重金属选择性吸附性能 |
2.3.3 重金属吸附动力学分析 |
2.3.4 重金属吸附等温线分析 |
2.3.5 重金属吸附机理分析 |
2.3.6 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循环利用 |
2.3.7 硫氮掺杂多孔生物炭的污染降解再利用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分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滑石吸附剂的制备和表征 |
3.3.2 重金属选择性吸附性能 |
3.3.3 重金属吸附动力学分析 |
3.3.4 重金属吸附等温线分析 |
3.3.5 重金属吸附机理 |
3.3.6 稳定性和重复使用能力 |
3.3.7 实际样品中重金属的吸附 |
3.3.8 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的制备和表征 |
3.3.9 重金属动态选择性吸附性能 |
3.3.10 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
3.3.11 干扰离子对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的影响 |
3.3.12 固相萃取分析指标评价 |
3.3.13 水滑石/海藻酸复合水凝胶萃取柱于实际食品样品前处理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水滑石的多级吸附膜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结构水滑石吸附膜的构建 |
4.3.2 水滑石多级吸附膜的表征 |
4.3.3 不同结构的水滑石吸附膜吸附性能 |
4.3.4 不同结构水滑石吸附膜流体动力学分析 |
4.3.5 水滑石多级吸附膜的动态吸附性能 |
4.3.6 水滑石多级吸附膜的水处理应用及稳定性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重金属吸附与电控脱附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 |
5.3.2 不同组分吸附剂的电化学表征 |
5.3.3 聚苯胺/ZIF-67/钾锰矿纳米线复合吸附剂的重金属吸附性能 |
5.3.4 重金属吸附机理 |
5.3.5 电控重金属脱附性能 |
5.3.6 重金属的吸附-脱附性能 |
5.3.7 重金属电控脱附机理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砷、硒、铅在燃煤过程的迁移及其与矿物的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煤中痕量元素 |
1.1.1 煤中痕量元素概述 |
1.1.2 砷、硒、铅的危害 |
1.1.3 煤中砷、硒、铅的赋存形态 |
1.1.4 煤燃烧过程中砷、硒、铅的迁移 |
1.2 煤中矿物质 |
1.2.1 煤中矿物质基本介绍 |
1.2.2 煤中矿物质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样品与相关试剂 |
2.2 实验方法与设备 |
2.2.1 逐级化学提取 |
2.2.2 煤和灰样中痕量元素的提取 |
2.2.3 煤样灰化实验 |
2.2.4 煤与高岭土/碳酸钙混合燃烧实验 |
3 灰化过程中砷、硒、铅迁移特性及矿物转变规律 |
3.1 煤中砷、硒、铅的形态及含量 |
3.2 煤灰化过程中矿物的演变 |
3.2.1 燃烧特征温度与灰化温度的确定 |
3.2.2 灰化过程中矿物质转变 |
3.3 煤灰化过程中砷、硒、铅的释放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煤中典型矿物对煤燃烧过程中砷、硒、铅迁移的影响 |
4.1 碳酸钙特性 |
4.1.1 碳酸钙高温转化规律 |
4.1.2 碳酸钙灼烧前后表面微观结构分析 |
4.2 高岭土特性 |
4.2.1 高岭土高温转化规律 |
4.2.2 高岭土灼烧前后表面微观结构分析 |
4.3 碳酸钙、高岭土对燃煤过程砷、硒、铅迁移的影响 |
4.3.1 燃烧灰产率分析 |
4.3.2 砷、硒、铅释放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杂质分析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CV用氢气品质的指标要求 |
2 FCV氢气中典型杂质分析技术 |
2.1 水含量的分析 |
2.2 总烃的分析 |
2.3 CO、CO2的分析 |
2.4 O2、N2、Ar、He等组分的分析 |
2.5 总硫化物的分析 |
2.6 甲醛、甲酸的分析 |
2.7 氨的分析 |
2.8 总卤化物的分析 |
3 FCV氢气杂质的现场或在线分析发展趋势 |
4 结语 |
符号说明 |
(6)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化学战剂及其相关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化学战剂的简介 |
1.1.1 化学战剂的概念及危害 |
1.1.2 常见化学战剂的种类 |
1.1.3 化学战剂的管控 |
1.2 化学战剂及其相关物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2.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1.2.3 其它方法 |
1.3 基于LC-MS的筛查策略研究进展 |
1.3.1 (前)靶向筛查 |
1.3.2 后靶向性筛查 |
1.3.3 非靶向性筛查 |
1.4 展望 |
第二章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 |
2.1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安全注意事项 |
2.1.4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
2.1.5 HPLC-HRMS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2.2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2.2.1 1A.01类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2.2.2 1A.02类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2.2.3 1A.03类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2.3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高分辨质谱数据库的构建 |
2.3.1 可扩展的自建数据库的构建 |
2.3.2 警示离子数据库的构建 |
2.3.3 理论精确质量数据库的构建 |
2.4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
2.4.1 数据库检索方法的建立 |
2.4.2 综合式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
2.5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验证 |
2.5.1 筛查策略适用性验证 |
2.5.2 灵敏度和重复性验证 |
2.5.3 基质效应和回收率验证 |
2.6 神经性毒剂及其降解产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应用 |
2.6.1 筛查策略在OPCW PT环境样品中的应用 |
2.6.2 筛查策略在长期储存RVX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小结 |
第三章 神经性毒剂前体2B.04类化合物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 |
3.1 神经性毒剂前体2B.04类化合物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3.1.1 试剂与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1.3 安全注意事项 |
3.1.4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溶液配制 |
3.1.5 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3.2 神经性毒剂前体2B.04类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
3.2.1 氧烷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
3.2.2 硫代烷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
3.3 2B.04类相关物诊断离子过滤方法的建立 |
3.4 2B.04类相关物保留时间预测方法的建立 |
3.5 2B.04类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
3.6 2B.04类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应用 |
小结 |
第四章 芥子气等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 |
4.1 芥子气等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4.1.1 试剂 |
4.1.2 仪器设备 |
4.1.3 安全注意事项 |
4.1.4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
4.1.5 LC-MS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4.2 芥子气等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4.2.1 硫芥类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4.2.2 附表2B.10、2B.11类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4.2.3 氮芥类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4.2.4 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
4.3 芥子气及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质谱数据库的构建 |
4.3.1 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及谱图库的建立 |
4.3.2 理论精确质量数据库的建立 |
4.4 芥子气及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串联质谱MRM方法的建立 |
4.5 芥子气及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
4.6 芥子气及其它类型CWAs相关物非靶向筛查策略验证 |
4.7 筛查方法的应用 |
小结 |
OPCW PT化合物的统计与分析 |
LC-MS用于化武公约附表化学品的可行性分析 |
1. 可直接检测类型 |
2. 需衍生化后检测类型 |
3. 特殊检测类型 |
4. 不适于检测类型 |
第五章 新精神活性物质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 |
5.1 芬太尼类物质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5.1.1 试剂 |
5.1.2 仪器设备 |
5.1.3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
5.1.4 UPLC-HRMS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5.2 芬太尼类物质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
5.2.1 芬太尼的质谱裂解途径 |
5.2.2 芬太尼类似物的结构修饰-质谱裂解规律推测模型的建立 |
5.3 芬太尼类物质高分辨数据库的构建 |
5.4 芬太尼类物质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
5.4.1 数据库检索方法的建立 |
5.4.2 诊断离子及中性丢失过滤方法的建立 |
5.4.3 综合式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
5.5 芬太尼类物质非靶向筛查策略的验证 |
5.5.1 数据库检索方法的验证 |
5.5.2 方法灵敏度的验证 |
5.6 筛查策略的应用 |
5.6.1 未知粉末中芬太尼类似物的筛查 |
5.6.2 中毒人员血液样本中芬太尼类似物的筛查 |
小结 |
第六章 常见毒物及药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构建及应用 |
6.1 常见毒物与药物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 |
6.1.1 试剂 |
6.1.2 仪器设备 |
6.1.3 参考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
6.1.4 LC-MS检测方法的建立 |
6.2 常见毒物药物高分辨质谱数据库平台的建立 |
6.3 常见毒物药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构建 |
6.3.1 数据处理方法的建立 |
6.3.2 常见毒物药物筛查策略的构建 |
6.4 常见毒物药物非靶向筛查策略的应用 |
6.4.1 样品信息 |
6.4.2 样品前处理方法 |
6.4.3 高分辨质谱数据采集 |
6.4.4 高分辨质谱数据库检索 |
6.4.5 筛查结果的推断与判定 |
6.4.6 筛查结果的验证与半定量分析 |
6.4.7 结论 |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化学武器公约》附表化学品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荧光分析法概述 |
1.2 荧光传感机制 |
1.3 基于碳量子点的荧光传感研究进展 |
1.3.1 碳量子点及其性质 |
1.3.2 碳量子点的制备 |
1.3.3 碳量子点的传感应用 |
1.4 基于稀土离子配合物的荧光传感研究进展 |
1.4.1 稀土离子配合物发光机理 |
1.4.2 稀土离子配合物发光特性 |
1.4.3 稀土离子配合物的荧光传感应用 |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3 研究内容 |
2 氮/硫共掺杂的碳量子点对硫化物和Fe3+的灵敏选择性检测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碳量子点的制备 |
2.2.3 碳量子点的表征 |
2.2.4 碳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测定 |
2.2.5 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实验 |
2.2.6 硫化物的检测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2.3.2 碳量子点的结构与性质 |
2.3.3 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和荧光成像分析 |
2.3.4 硫化物检测条件的优化 |
2.3.5 硫化物检测性能 |
2.3.6 检测机理 |
2.4 碳量子点对Fe~(3+)的检测应用 |
2.5 小结 |
3 基于SDBS敏化能量转移的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环境样品中总磷的分析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材料表征 |
3.2.3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2.4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的检测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3.3.2 磷酸根检测条件优化 |
3.3.3 磷酸根的定量检测 |
3.3.4 磷酸根的选择性检测 |
3.3.5 实际样品中总磷的分析应用 |
3.3.6 检测机理 |
3.4 小结 |
4 复合量子点比率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Ag~+的超灵敏选择性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NALC-Cd Te的制备 |
4.2.3 N,Si-CQDs的制备 |
4.2.4 材料表征 |
4.2.5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4.2.6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Ag~+的检测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4.3.2 量子点的形貌与结构 |
4.3.3 Ag~+检测条件的优化 |
4.3.4 Ag~+的定量分析 |
4.3.5 Ag~+的选择性分析 |
4.3.6 对水样中Ag~+的分析应用 |
4.3.7 检测机理 |
4.4 小结 |
5 基于碳量子点和Eu-CPs的双发射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和Fe~(3+)的同时检测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2 Eu-CPs的制备 |
5.2.3 碳量子点的制备 |
5.2.4 材料表征 |
5.2.5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5.2.6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磷酸根和Fe~(3+)的检测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5.3.2 Eu-CPs的合成与表征 |
5.3.3 荧光传感的构建及传感条件优化 |
5.3.4 对磷酸根的检测性能 |
5.3.5 对Fe~(3+)的检测性能 |
5.3.6 实际样品中磷酸根和Fe~(3+)的分析应用 |
5.3.7 检测机理 |
5.4 小结 |
6 CQDs-Tb~(3+)/APBA双发射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NO_2~-与Hg~(2+)的同时检测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2 CQDs的制备 |
6.2.3 材料表征 |
6.2.4 水样采集与预处理 |
6.2.5 荧光传感构建及对NO_2~-和Hg~(2+)的检测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荧光传感的设计思路 |
6.3.2 CQDs和 CQDs-Tb~(3+)的结构与性质 |
6.3.3 实验条件优化 |
6.3.4 对NO_2~-和Hg~(2+)的定量检测 |
6.3.5 对NO_2~-和Hg~(2+)的选择性检测 |
6.3.6 实际水样中NO_2~-和Hg~(2+)的检测应用 |
6.3.7 检测机理 |
6.4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8)砷、硒和铅在燃煤机组中迁移转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砷、硒和铅危害 |
1.3 砷、硒和铅在煤中的分布和赋存 |
1.3.1 煤中砷含量 |
1.3.2 煤中硒含量 |
1.3.3 煤中铅含量 |
1.3.4 煤中砷的赋存形态 |
1.3.5 煤中硒的赋存形态 |
1.3.6 煤中铅的赋存形态 |
1.4 砷、硒和铅在燃煤过程中的释放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化学热力学计算砷、硒和铅的形态分布 |
2.1 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方法 |
2.1.1 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原理 |
2.1.2 常用的化学热力学计算软件 |
2.2 砷、硒和铅的平衡分布计算模型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煤粉炉燃烧条件 |
2.3.2 循环流化床燃烧条件 |
2.3.3 煤粉炉和循环硫化床燃烧条件下平衡分布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固液样品的消解及砷、硒和铅的含量分析 |
3.1 微波消解法 |
3.1.1 微波消解原理 |
3.1.2 微波消解优势 |
3.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
3.2.1 原子荧光法原理 |
3.2.2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计结构 |
3.3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砷、硒和铅含量 |
3.3.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待测样品的换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消解酸的选择 |
3.4.2 微波消解程序设定 |
3.4.3 标准曲线范围及线性关系 |
3.4.4 氢化物发生条件选择 |
3.4.5 加标回收实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燃煤机组砷、硒和铅的迁移特性实验 |
4.1 实验分析方法 |
4.1.1 取样信息 |
4.1.2 样品处理和检测 |
4.2 煤和灰样中砷、硒和铅的浓度 |
4.3 煤燃烧产物中砷、硒和铅的富集特性 |
4.3.1 砷富集特性 |
4.3.2 硒富集特性 |
4.3.3 铅富集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地质样品中贵金属元素的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要点: |
1 样品分解方法 |
1.1 火试金法 |
1.1.1 铅试金法 |
1.1.2 镍锍试金法 |
1.1.3 锡试金法 |
1.1.4 铋试金法 |
1.1.5 锑试金法 |
1.2 碱熔融法 |
1.3 酸分解法 |
1.4 其他分解方法 |
2 样品分离富集方法 |
2.1 吸附法 |
2.2 碲共沉淀法 |
2.3 离子交换法 |
2.4 溶剂萃取法 |
2.5 蒸馏法 |
2.6 生物吸附法 |
3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
HIGHLIGHTS |
(10)煤中添加剂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和燃煤痕量元素迁移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与符号列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汞在环境中的迁移及危害 |
1.1.2 汞的主要排放源 |
1.1.3 燃煤汞排放的相关标准 |
1.1.4 燃煤其他痕量元素的排放 |
1.2 燃煤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及脱除 |
1.2.1 燃煤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 |
1.2.2 燃煤脱汞技术 |
1.3 燃煤过程中其他痕量元素迁移转化的一般过程 |
1.4 煤中添加剂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和脱除 |
1.4.1 国内研究进展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1.5 燃煤电厂汞迁移及排放 |
1.6 燃煤过程其他痕量元素迁移转化及排放的研究进展 |
1.7 本文的研究目标及内容 |
1.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和模拟 |
2.1 引言 |
2.2 实验装置 |
2.2.1 6kW_(th) CFB煤燃烧装置 |
2.2.2 DTF煤燃烧装置 |
2.2.3 Hg-TPD装置 |
2.3 燃煤烟气汞、其他痕量元素和卤素取样方法 |
2.3.1 燃煤烟气汞形态取样方法 |
2.3.2 燃煤烟气其他痕量元素取样方法 |
2.3.3 燃煤烟气卤素(HCl、Cl_2)取样方法 |
2.4 主要测试分析仪器 |
2.4.1 Hydra AA全自动汞分析仪 |
2.4.2 Hydra-C全自动汞分析仪 |
2.4.3 VM3000烟气在线测汞仪 |
2.4.4 ICP-MS痕量元素测试分析仪 |
2.4.5 卤素分析方法 |
2.5 其他表征分析仪器 |
2.5.1 BET比表面积测试仪 |
2.5.2 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X) |
2.5.3 X射线衍射仪(XRD) |
2.6 模拟计算 |
2.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煤中添加NH_4Br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及脱除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煤质分析及煤样制备 |
3.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3.2.3 飞灰的表征 |
3.2.4 烟气汞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煤燃烧过程中汞质量平衡及汞形态分布 |
3.3.2 NH_4Br添加对烟气汞的转化及脱除 |
3.3.3 飞灰样品表面结构分析 |
3.3.4 飞灰样品EDXRF分析 |
3.3.5 飞灰汞形态 |
3.3.6 NH_4Br添加下汞转化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燃煤过程中烟气其他痕量元素的形态转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与模拟 |
4.2.1 煤质分析 |
4.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4.2.3 模拟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质量平衡及分布 |
4.3.2 燃煤过程中其他痕量元素的排放 |
4.3.3 燃煤过程中其他痕量元素的形态转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低排放燃煤电厂汞迁移转化及排放特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燃煤机组 |
5.2.2 取样和分析方法 |
5.2.3 Hg-TPD、SEM、XRD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煤质分析 |
5.3.2 汞质量平衡及其分布 |
5.3.3 汞在炉膛及APCDs中的转化过程 |
5.3.4 APCDs对烟气汞的脱除 |
5.3.5 汞排放因子 |
5.3.6 环境污染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燃煤电厂其他痕量元素迁移转化及排放特性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燃煤机组及煤质分析 |
6.2.2 取样和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质量平衡及分布 |
6.3.2 烟气其他痕量元素分布及APCDs协同脱除 |
6.3.3 痕量元素在飞灰和锅炉底灰中的富集特性 |
6.3.4 环境排放特性 |
6.3.5 燃煤过程中其他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化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Direct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races of sulfide in environment samples(论文参考文献)
- [1]煤中汞的赋存形态及其在超低排放机组中迁移转化与稳定化[D]. 苏银皎.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Pt与NiMo双金属组分催化剂的限域制备及催化加氢性能研究[D]. 王东旭.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微纳结构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D]. 王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砷、硒、铅在燃煤过程的迁移及其与矿物的关联[D]. 鲁子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5]氢燃料电池汽车用氢气中痕量杂质分析技术进展[J]. 徐聪,徐广通,宗保宁,谢在库. 化工进展, 2021(02)
- [6]基于液相色谱-质谱的化学战剂及其相关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策略及技术方法研究[D]. 张美娟. 军事科学院, 2020(02)
- [7]基于碳量子点和稀土离子配合物荧光传感的构建及对水样中无机污染物的快速灵敏检测[D]. 武会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8]砷、硒和铅在燃煤机组中迁移转化特性[D]. 赵元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地质样品中贵金属元素的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J]. 王烨,于亚辉,王琳,张明炜,黄杰,吴林海. 岩矿测试, 2020(01)
- [10]煤中添加剂对烟气汞形态转化和燃煤痕量元素迁移的机理研究[D]. 赵士林. 东南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