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论文-徐赐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论文-徐赐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课程功能,历史教育,历史意识,历史教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徐赐成[1](2019)在《历史课程功能构成及其特征探讨——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课程功能是历史教育发展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更是历史教育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本世纪以来的历史课程改革始终以历史课程功能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心,并根据历史学、教育学的发展,不断构建和完善历史教育功能,使得历史教育发展更加科学而有效。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历史教育新时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历史学的教育功能,深化历史事实中的"人事"理解,探索历史教育的人性、人格和人文教育功能,这些也是新时代历史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期刊2019年01期)

徐蓝[2](2018)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到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本文来源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期刊2018年06期)

梁燕[3](2018)在《2003年版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是在新时期下,面对新的历史背景,结合十多年来的课改经验和国外经验,经过多次讨论修订最终完善并颁布的,是指导历史课程教与学的纲领性文件。新课标体现出了新变化和新要求,笔者在前人讨论研究的基础上,研读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2003年版课标”)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比较研究二者的变化之处,将课标的每一部分都进行梳理,归纳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体现出的新理念,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正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前言部分对比研究。该部分打破章节限制,重点从修订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叁方面进行对比,并对后两者进行详细阐述。2017年版课标在课程性质方面增加了“历史学”的定义,强调历史课程与历史学的联系,也更强调历史课程在学生人格发展中的奠基作用。在基本理念方面,两版课标都强调课程的教育功能,2017年版课标更注重以点带面,学习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强调初高中知识的衔接问题。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对比研究。这一部分2017年版课标变化较大,首次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了不同课程间课程目标的区分度,能力要求也更加细化。第叁部分,课程结构对比研究。课程目标从课程结构和学分方面进行阐述,在结构上,2003年版课标只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017年版课标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学分方面,必修课程是必须学习的,且学分较大,选择性必修各2学分,选修没有学分,既可保证对通史的掌握,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部分,课程内容对比研究。本文按照时空顺序,对中国史和世界史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版课标的增删变化。新课标更加注重通史学习,在此基本上深化学业水平。第五部分,实施建议比较研究。在实施建议方面,2017年版课标的建议细致而不严苛,更具开放性和指导性。另外,将2017年版课标中的学业质量研究归入此部分的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更具体地比较两版课标在考试方面的特点,重点突出2017年版课标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划分不同的能力水平,既全面又可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6-10)

李军[4](2018)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修订》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教育部2018年1月正式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变化引起了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关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主要在文本结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发生了重大修订,同时新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业质量标准、教学示例、评价案例和命题建议等内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这些修订变化集中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阶段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新观念,有益于高中历史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过程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来源于《北京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徐蓝[5](2018)在《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最突出、最重要的新理念是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与2003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2003版《课程标准》)相比,教育部颁布的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新变化,集中反映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新理念,从而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新目标。一、2017版《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1.2017版《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2017版《课程标准》最突出、最重要的新理念是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本文来源于《人民教育》期刊2018年08期)

蔡权[6](2018)在《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核心素养和历史课程教学与评价的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历史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学科育人价值。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凝练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系统阐述了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标准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课程内容,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实施建议。(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8年04期)

冯一下[7](2018)在《历史观的凸显及其影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读一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反复阅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历史新课标"或"新课标"),并将其与21世纪以来的其他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之后,笔者明显感到,着力凸显正确"历史观",更加强调和重视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是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一个鲜明特点。准确把握和认真剖析这个特点,是研究高中历史新课标的一个重要课题,是贯彻和落实新课标、进行高中历史课程建设的必备前提之一。下面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与同行交流。(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8年04期)

林晓杰[8](2018)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价值取向解读及教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宣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这意味着自2003年开始实施的高中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高中课标2017年版")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彰显了从学科知识本位转向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变化。学习、研读(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期刊2018年11期)

朱汉国[9](2018)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我国全面启动了对2003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工作。本次修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深入总结21世纪以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宝贵经验,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将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成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纲领性教学文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经过四年的努力,修订工作现已完成。日(本文来源于《历史教学(上半月刊)》期刊2018年02期)

[10](2018)在《凸显时序意识 强化历史思维——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徐蓝》一文中研究指出问:请您谈谈本次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是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吸收先进经验的?答:2004年启动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历史学科也取得了显着成就,一些理念更加明晰。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期刊2018年Z1期)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教师必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全面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具体表现,认识到核心素养五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1].徐赐成.历史课程功能构成及其特征探讨——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讨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

[2].徐蓝.《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8

[3].梁燕.2003年版与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比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4].李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修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

[5].徐蓝.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J].人民教育.2018

[6].蔡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彰显学科育人价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

[7].冯一下.历史观的凸显及其影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研读一得[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

[8].林晓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价值取向解读及教学思考[J].福建教育.2018

[9].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及主要变化[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8

[10]..凸显时序意识强化历史思维——访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徐蓝[J].基础教育课程.2018

标签:;  ;  ;  ;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论文-徐赐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