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高级学习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英语代词,内接口,外接口,共指
中国高级学习者论文文献综述
潘娟,吴明军[1](2019)在《接口范畴对中国高级学习者英语代词约束特性习得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在同一句子中,英语宾格代词him和her前面有两个人称、性别和数都匹配的名词短语,那么代词和哪个名词短语共指呢?本文采用e-prime编程基于故事的真值判断任务,报道一项中国高级学习者英语代词约束特征习得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限定性双子句和非限定性双子句中,高级L2学习者能够克服语篇信息的干扰,接受代词和约束域外的名词短语共指,拒绝和约束域内的名词短语共指,实验组和控制组没有差异;但是在具象类(possessed representational noun phrase,PRNP)单子句中,L2组接受句子主语约束和母语组存在差异。在含有双宾语的单子句中,很多学习者和母语者一样,认为代词可以和宾语共指,违反了约束理论的B原则,和其他句型存在显着差异。本文从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 UG)的可及性和英语代词理解涉及不同的接口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玉林[2](2019)在《中国超高级日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在围绕中国日语学习者语言产出的研究中,以中高级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较多,而针对超高级学习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根据《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000](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日语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时应当达到其所规定的口语水平。但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对于超高级日语学习者是否真正达到这一水平抱有疑问。如果超高级日语学习者没有达到规定的水平,那么其口语产出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以此为研究目的,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研究以超高级日语学习者为研究象,把语言形式、完成度、发音及流畅度、听者意识、表现力作为评价标准,通过让学习者看图讲故事的形式来考察其口语产出及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即便是作为日语专业的超高级学习者,其口语产出仍然没有达到《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水平,这也表明了口语表达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言技能。学习者口语产出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叁点(1)学习者在语言表达中倾向于使用自己熟知的词汇,而这些既已掌握的词汇通常十分有限,因此语言产出中存在表达单一且过度使用的倾向;同时,时态、语态等语法错误较多,文体混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语言知识方面的欠缺对表达内容的完成度和听者意识的体现产生负面影响,使听者难以形成直观印象。(2)在发音方面,学习者在长音、促音等的区分以及声调、语调等的处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此外,说话过程中停顿较多,表达不流畅,说话空白区处理也出现不自然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语言知识方面的不足,使得故事讲述失去了其生动性,听者也难以被吸引其中。(3)学习者在口语产出时,倾向于通过添加图片中没有的信息和自己对故事的感悟来构成自己独特的讲述方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口语表达是一项难度较高的语言技能;第二,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不足;第叁,学习者对于看图讲故事这种产出形式不熟悉;第四,可能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3-20)
惠晓翠[3](2018)在《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格助词“か ”的误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明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格助词“が”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了解学习者学习的共同困难,本论文基于中国日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573例误用例,分析了格助词“が”的误用状况和原因。分析格助词“が”的误用状况得出: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格助词“が”的误用有附加、脱落、混同叁种类型。其中混同的误用例最多,占总数的86.39%;其次是脱落,占总数的10.47%;最后是附加,占总数的3.14%。混同最多的是“が”和“は”、“が”和“を”的混同,分别占误用总数的55.67%、30.72%。分析格助词“が”的误用原因得出:(1)受母语的干扰,主要因为汉语和日语的语法结构不同,表现在汉语用语序来表达主谓关系,而日语需用格助词表达主谓关系;(2)没有掌握格助词“が”的“主体”用法,格助词“が”和“は”的区别,“が”和“を”的区别;(3)没有掌握量副词直接接谓语,起副词的作用,直接修饰谓语;(4)没记住惯用句;(5)受口语中经常省略格助词“が”的影响。本论文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从日语教师和教材两个角度提出了建议:教师课堂上和教材编写时要强调“が”的用法、补充误用类型及原因、惯用句,应该明确“が”和“は”、“が”和“を”、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7)
吴丽娟[4](2018)在《中国人韩国语高级学习者建议言语行为的礼貌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习一门语言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它进行得体的交际。在韩国语教育中(韩国语作为外国语或第二语言的),强调高级学习者的语用能力(pragmatic c ompetence)的培养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建议言语行为(Speech Act of Sugges tions)作为一种让听话者采取行动的敏感话语,很容易给听者造成面子威胁(F ace Threatening Acts)。据相关调查显示,即使是高级学习者,在建议类话语的输出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鉴于此,有必要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教学方案进行探索。本文在考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梳理建议言语行为的定位及概念,并根据本文研究需要,对建议言语行为的概念进行了设定。同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中国人韩国语学习者日常生活中的建议言语行为事件进行了总结,并根据Bro wn&Levison的体面威胁理论设计了9个场景。在此基础上,以40名中国人韩国语高级学习者和20名韩国人为调查对象,获取了两个群体在9个场景中的对话录音语料,考察了两个人群体用韩国语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所采用的礼貌策略情况。通过录音资料的转写与分析发现,两个群体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相较于消极礼貌策略和暗示礼貌策略,积极礼貌策略和明示礼貌策略的使用频率更高。在礼貌策略的下位策略使用方面,中国人韩国语高级学习者使用明示策略((?)(?))、表示尊敬策略((?))、提供线索策略((?)(?))的频率最高,而韩国人则在建议和约定策略((?))、表示尊敬策略((?))、提供线索策略((?))等方面的使用频率更高。本文还发现,韩国人在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时会组合使用多个礼貌策略,而中国人韩国语高级学习者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可能会对听话者造成面子威胁。且韩国人与中国人韩国语高级学习者会使用相同的礼貌策略,但其具体的表达方式不同。同时,中国人韩国语学习者在实施礼貌策略的话语中使用“(?)(?)”的频率很高。此外,本文还通过问卷调查考察了面子威胁理论中社会地位、社会距离、给对方造成的负担感等叁个社会因素对建议言语行为影响的程度,发现:社会距离(亲密度)对两个群体的影响最大,且通过独立T样本检验发现社会距离(亲密度)对两个群体的影响程度基本不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01)
李静宜[5](2018)在《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听力理解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据日本政府·国际交流基金公布的日语能力测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阅读、词汇相比,中国日语学习者听力理解成绩处于明显劣势。学习者听力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明显。听力水平的提升不仅是日语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一大薄弱环节。第二语言听力理解研究主要探讨听觉信息加工过程及听力理解水平影响因素,是外语教育、认知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大量国内外现有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听力理解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听力材料、听力过程(认知过程、听力策略等)及学习者个体差异等方面。近年来,我国日语听力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进展,然而与国外和国内英语研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1)研究范围相对狭窄,视角单一。国内研究偏重探讨听力策略的使用,对于听力理解的认知过程(心理机制)和学习者个体差异等重视不足。2)调查对象比较集中。尽管高级日语学习者同样面临许多实际困难,目前我国日语听力研究仍以初中级学习者为主要对象。3)对实证方法的运用不够重视,研究结果相对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我国近年来实证研究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和国外相比整体描述性研究居多,有些仅为教学经验的总结。基于上述现状,本研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运用实验手法,以高级日语学习者为对象,从听力理解认知过程的角度综合考察了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和听力理解水平的关系。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首先,梳理了第二语言听力理解研究的相关视点,以Kintsch(1998)语篇表征结构理论为框架,将听力理解界定为建构“文本基面表征”和“情景模型”这两个层次的心理表征的听觉信息加工过程。前者为依据文本字面意思所建构的表层心理表征,后者为在文本字面意思基础上,依靠已有背景知识等,通过推论建构的深层心理表征。此外,围绕影响听力理解水平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分别从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两方面来进行考察。其次,基于现有研究结果,为了探讨学习者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文本基面表征”、“情景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第叁,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实验并展开调查。实验设计以日语词汇知识多寡作为学习者语言能力个体差异的代表因素;将批判性思维能力,工作记忆容量以及母语听力水平的高低作为认知能力个体差异的代表因素。以留日高级学习者为对象,分别进行了日语听力水平测试、日语词汇测试、批判性思维能力测试、工作记忆容量测试和母语听力水平测试。第四,基于测试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提出了影响日语听力理解的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相关模型。具体分析结果如下:分析1考察了上述各因素对于建构“文本基面表征”的影响。其结果是,词汇知识对于“文本基面表征”有着最显着贡献,其次工作记忆容量也有着显着贡献;另一方面,批判性思维和母语听力水平并没有发现存在显着贡献。分析2考察了各因素对于建构“情景模型”的影响。其结果是,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着最显着贡献,其次词汇知识也存在显着贡献;但是,工作记忆容量和母语的听力水平并没有显着贡献。根据分析1和分析2的结果,分析3综合考察了在日语听力理解中,“文本基面表征”和“情景模型”,学习者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1)语言能力显着作用于“文本基面表征”的建构过程;认知能力中工作记忆容量显着作用于“文本基面表征”的建构过程,而批判性思维能力显着作用于“情景模型”的建构过程。2)第二语言“文本基面表征”和“情景模型”之间存在较强显着相关关系。3)认知能力中母语听力水平对各层心理表征虽然没有直接贡献,然而和其他语言能力及认知能力之间都存在较强显着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语言能力和记忆容量水平主要作用于字面意思的理解,是听力理解的基础;而思维能力高低作用于语言所描述的情景理解,成为能否深入理解文本的关键所在。因此,当语言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要想深入理解文本描述的情景及内容的内在关联,则需要重视记忆水平的提高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2)在第二语言的听力理解中,心理表征“情景模型”的形成大幅度依赖于“文本基面表征”的建构。因而,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语言知识的熟练掌握依然十分关键。3)母语听力水平和其他语言能力及认知能力之间都存在较强显着相关关系,因此暗示其对于第二语言听力理解的间接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3-15)
王月旻,吴红云[6](2018)在《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议论语篇修辞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修辞结构理论,考察了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所写的两种议论语篇:定题演讲稿与非限时作文中的修辞关系的分布特点及异同。研究发现:1)议论语篇中修辞关系种类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但两组间总体及分类频数差异未达到统计意义上的显着性水平;2)两组文本中,详述关系、证据关系和解答关系使用频率均为最高;3)背景和准备两种修辞关系在演讲稿组的频数显着高于作文组,而解释和总结两种修辞关系在作文组的频数显着高于演讲稿组。结论表明,高级英语学习者在不同体裁的议论语篇中所用的修辞策略随着修辞目的而存在异同。(本文来源于《现代外语》期刊2018年02期)
马翊[7](2017)在《高级的中国语言学习者在对英语的二语习得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策略——针对非英语专业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调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于在语言学中学习者使用的学习策略,尤其是认知策略进行的探讨。针对一名高水平英语的中国学习者,采用Oxford的语言学习的策略清单(SILL),展示了认知策略对于该名中国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的明确作用。(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18期)
吴诗玉,马拯,叶丹[8](2016)在《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语义通达路径的汉英对比研究:语义关联判断任务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时,词汇语义经语音通达还是经视觉而直接通达,引起学术界很大的争议。本研究采用语义关联判断任务,以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比较他们进行汉英阅读时的词汇语义通达路径。结果发现,不管是汉语还是英语词汇阅读,被试在对同音词进行语义关联判断时,不仅在错误率上比控制条件显着更高,而且判断时的速度也显着更慢,表现出语音干扰效应,这为汉英词汇阅读时语音信息获得自动激活提供有力证据,并支持汉英阅读时词汇语义经语音而通达的观点。(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1期)
石峰,冯浩达[9](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笔语词块使用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结合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探究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笔语词块应用的模式特征。笔者利用AntConc软件和Foxpro自编程序分别对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和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中的两个抽样语料库进行词频数据整理提取以及KWIC检索。对比分析发现:尽管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高频词块的总形符方面未呈现出显着性差异,但在总类符等方面差异较大,呈现出各自特有的分布模式;母语迁移、规避策略等因素是中国学生词块使用模式的重要成因。(本文来源于《语言教育》期刊2015年02期)
陈辉兰[10](2015)在《否定表达的口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否定表达作为人类语言中一个普遍的语法范畴,在语法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否定表达与肯定表达一样,是人们认知、把握客观世界的重要表达方式,在实际语言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国内外以往有关否定表达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词汇、句法、篇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从口译方面进行的研究并不多。另一方面,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推动了口译的发展,使其呈现出专业化、细致化、多样化等特点。随着口译的不断发展,提高口译质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以口译职业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为数不多。笔者作为口译专业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否定表达的口译问题将会是一个新的尝试。本文以部分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的课堂练习录音为研究材料,针对否定表达部分进行分析。经分析后发现存在时体时制的偏误、共起词组的缺失等问题。接着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在变译理论的指导下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或技巧。同时结合汉日否定表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进一步总结出否定表达的口译翻译规律和机制。由于笔者的分析材料不足,尚未总结出其他问题,作为今后的课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15-04-15)
中国高级学习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在围绕中国日语学习者语言产出的研究中,以中高级学习者为对象的研究较多,而针对超高级学习者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根据《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000](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编;以下简称《教学大纲》),日语专业学生在完成本科阶段学习时应当达到其所规定的口语水平。但是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历,对于超高级日语学习者是否真正达到这一水平抱有疑问。如果超高级日语学习者没有达到规定的水平,那么其口语产出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以此为研究目的,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研究以超高级日语学习者为研究象,把语言形式、完成度、发音及流畅度、听者意识、表现力作为评价标准,通过让学习者看图讲故事的形式来考察其口语产出及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即便是作为日语专业的超高级学习者,其口语产出仍然没有达到《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水平,这也表明了口语表达是一项较难掌握的语言技能。学习者口语产出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叁点(1)学习者在语言表达中倾向于使用自己熟知的词汇,而这些既已掌握的词汇通常十分有限,因此语言产出中存在表达单一且过度使用的倾向;同时,时态、语态等语法错误较多,文体混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语言知识方面的欠缺对表达内容的完成度和听者意识的体现产生负面影响,使听者难以形成直观印象。(2)在发音方面,学习者在长音、促音等的区分以及声调、语调等的处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此外,说话过程中停顿较多,表达不流畅,说话空白区处理也出现不自然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语言知识方面的不足,使得故事讲述失去了其生动性,听者也难以被吸引其中。(3)学习者在口语产出时,倾向于通过添加图片中没有的信息和自己对故事的感悟来构成自己独特的讲述方式。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口语表达是一项难度较高的语言技能;第二,学习者的语言知识不足;第叁,学习者对于看图讲故事这种产出形式不熟悉;第四,可能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高级学习者论文参考文献
[1].潘娟,吴明军.接口范畴对中国高级学习者英语代词约束特性习得的影响研究[J].外语教学.2019
[2].张玉林.中国超高级日语学习者口语产出的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3].惠晓翠.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格助词“か”的误用分析[D].西安工业大学.2018
[4].吴丽娟.中国人韩国语高级学习者建议言语行为的礼貌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5].李静宜.中国高级日语学习者听力理解机制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6].王月旻,吴红云.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议论语篇修辞关系研究[J].现代外语.2018
[7].马翊.高级的中国语言学习者在对英语的二语习得过程中所使用的认知策略——针对非英语专业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调研[J].校园英语.2017
[8].吴诗玉,马拯,叶丹.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词汇语义通达路径的汉英对比研究:语义关联判断任务的证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6
[9].石峰,冯浩达.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笔语词块使用模式研究[J].语言教育.2015
[10].陈辉兰.否定表达的口译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