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醋酸稀溶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离平衡,同离子效应,pH
醋酸稀溶液论文文献综述
颜兆仁[1](2015)在《盐酸、醋酸稀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变化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pH相等或相近的强、弱酸等体积混合后,弱酸的电离平衡是否变化,怎样变化的?对此问题笔者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盐酸、醋酸等体积混合后酸度的变化进行探讨。一、实验部分1.用250 mL容量瓶分别配制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pH=4.0)和混合磷酸盐标准溶液(pH=6.864)。2.用250 m L容量瓶分别配制pH=3的醋酸、盐酸待测溶液。(本文来源于《中学化学》期刊2015年06期)
张秀真,沈玉华,谢安建,王锐林[2](2012)在《稀溶液黏度法研究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物的相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冰醋酸为共溶剂,利用乌氏黏度计在25℃研究了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不同组成的CA/PVP共混物(C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9)的粘性行为。基于稀溶液黏度法确定的4种相容性判据(Δb,Δb’、Δ[η]m和α)探讨CA/P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醋酸纤维素在CA/PVP共混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低于0.12或者在0.8~0.91范围内时,CA与PVP是相容的,其余的组成体系都是不相容的。因此,CA/PVP共混体系是部分相容体系。(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2年01期)
程守云,黄伟[3](2010)在《醋酸稀溶液络合萃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自制络合萃取剂,采用络合萃取法回收低质量分数醋酸水溶液中的醋酸,研究了初始醋酸和杂质质量分数对醋酸络合萃取平衡的影响;探讨了脉冲填料塔中醋酸稀溶液络合萃取工艺过程,考察了溶剂比、两相进料流量、脉冲间隔和脉冲压力对醋酸萃取率的影响,并确定了实验条件下的适宜操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溶剂比0.87~1.01,两相进料流量0.27L/h~0.37 L/h,脉冲间隔3s,脉冲压力0.068MPa下,醋酸萃取率可达96%~98%。(本文来源于《煤化工》期刊2010年05期)
祁贵生,刘有智,焦纬洲[4](2008)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内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撞击流-旋转填料床作为萃取设备,选用磷酸叁丁酯(TBP)为萃取剂(稀释于煤油中),对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对于磷酸叁丁酯与醋酸的络合萃取过程具有良好的萃取传质性能,萃取级效率高达98%以上;采用叁级错流萃取流程,获得了94.0%的醋酸萃取率,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以质量分数15%的氢氧化钠溶液为反萃取剂,经反萃取操作后实现萃取剂的再生,再生后的萃取剂萃取性能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了萃取剂、萃取设备及萃取工艺对于络合萃取过程的影响,为络合萃取技术在醋酸稀溶液回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08年11期)
贾美欣[5](2008)在《醋酸稀溶液的萃取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低浓度醋酸水溶液中回收醋酸,是目前化工企业尚待解决的一项难题。据统计,在工业上所消耗或生成的醋酸有相当的数量随废水排出。例如,在糠醛生产中,全国每年被排放掉的醋酸量约有1万吨左右,这不仅损失了大量的有用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因此,从稀醋酸水溶液中回收醋酸,不仅有着重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是环境保护所必需。本课题研究的是醋酸稀溶液的萃取,在综述了络合萃取技术在处理有机羧酸及其水溶液方面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醋酸稀溶液的萃取动力学。采用磷酸叁丁酯(TBP)和叁烷基胺(7301和N_(235))为络合剂,正辛醇、加氢煤油为稀释剂,成功地筛选出叁元高效混合络合萃取剂;利用恒界面池法,研究了络合萃取平衡的时间,萃取剂体积分数、醋酸初始浓度、温度、水溶液pH、搅拌速率、两相接触面积等因素对络合萃取平衡过程的影响;从萃取动力学角度,对络合萃取稀醋酸过程的级数及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提高萃取效率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叁烷基胺(7301)对醋酸具有较好的萃取分离效果,而且在加入极性助溶剂正辛醇后其萃取能力可明显增大;(2)经过筛选,优化选出萃取剂为叁烷基胺-正辛醇-加氢煤油体系,且最佳配比为3:6:1;(3)溶液的pH值较低时,平衡分配系数较大;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平衡分配系数明显下降,pH值达到一定数值时,分配系数非常低。(4)采用斜率法确定了叁烷基胺萃取醋酸的萃合物组成,在27℃和0.346 mol/l浓度范围内可能形成组成为1:1的萃合物。(5)分配系数随着醋酸稀溶液初始浓度、水油相比、温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一定范围内络合剂叁烷基胺(7301 N_(235))浓度、两相接触面积以及搅拌速度的增加而升高。通过数据分析,叁烷基胺对醋酸萃取过程的级数约为1,络合萃取醋酸过程包括叁个步骤:(1)叁烷基胺从有机相传递到水相或水相内界面;(2)叁烷基胺于醋酸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络合物;(3)络合物传递并溶解到有机相中。得到了萃取剂络合萃取醋酸稀溶液在试验范围内的平衡分配系数模型。(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08-06-01)
许林妹,华韬[6](2004)在《TBP络合萃取醋酸稀溶液的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醋酸稀溶液为萃取对象,进行萃取特性和机理的研究.讨论了醋酸溶液初始浓度、磷酸叁丁酯(TBP)在有机相中的浓度及温度对络合萃取相平衡分配系数的影响;采用对应溶液法求得了TBP萃取稀醋酸的分配平衡常数为0.05,说明萃取过程是以化学络合萃取为主,而物理萃取可忽略;通过斜率法确定TBP萃取醋酸的萃合比为1,并利用红外光谱法加以证实;同时结合测定有机相中水的含量进一步确定萃合物的结构式.(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徐晨[7](2004)在《醋酸稀溶液络合萃取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扬子石化公司化工厂 PTA 车间溶剂回收塔顶馏出物醋酸稀溶液,在综述了各种醋酸溶液分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具有高效性和高选择性的络合萃取法来分离回收该醋酸稀溶液。本文选用磷酸叁丁酯(TBP)、叁烷基胺(7301)为络合剂,煤油、甲苯、正辛醇、氯仿为稀释剂,在络合萃取平衡实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合适的萃取剂组分。研究了水油相比、醋酸稀溶液初始浓度、叁烷基胺和正辛醇的含量、平衡水相 pH 值、温度、盐析效应等因素对醋酸络合萃取平衡的影响,利用减压蒸馏法进行萃取剂再生,研究了再生条件并验证了再生效果。采用极差分析、统计分析软件和 BP 神经网络分别对醋酸稀溶液络合萃取平衡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醋酸络合萃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叁元混合萃取剂的最佳配比和最优操作条件,并对醋酸络合萃取过程的分配系数进行了预测,从而对操作条件进行优化分析。采用红外光谱探讨了萃取剂络合萃取醋酸稀溶液过程的机理,解释了稀释剂在络合萃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有明确物理意义、同时考虑物理萃取的醋酸稀溶液络合萃取液-液平衡数学模型,并研究了极性稀释剂含量对络合比的影响。在研究醋酸稀溶液多级萃取特性和操作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转盘塔络合萃取醋酸工艺过程,用正交试验优化分析了操作条件。针对一定生产任务和分离要求,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初步对转盘塔络合萃取醋酸稀溶液整个工艺过程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了经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 综合考虑叁烷基胺(7301)为萃取剂,正辛醇、煤油作为稀释剂效果好,络合萃取剂的最佳配比为 30%7301-50%正辛醇-20%煤油。(2) 随着醋酸稀溶液初始浓度、水油相比、pH 值和温度的增加,分配系数随之下降;随着一定范围内络合剂 7301 和极性稀释剂正辛醇含量的增加,分配系数随之升高;无机盐氯化钠、硫酸钠和硝酸钠的加入提高了分配系数,其影响强弱次序为:硝酸钠> 氯化钠>硫酸钠。(3)高温反萃有较好的效果,且蒸馏釜温度控制在 175~185℃是保证蒸出率的关键, 再生的萃取剂多次萃取和反萃期间其萃取效果基本不变。(4) 根据不同胺酸比条件下负载醋酸的有机相红外光谱图,可以看出混合溶剂对醋酸的络合萃取是离子化和氢键缔合共同作用机理。根据醋酸络合萃取规律,推导出了同时考虑物理萃取的醋酸络合萃取液-液平衡数学模型和水相 pH 值对醋酸稀溶液萃取平衡影响的数学模型。随着极性稀释剂正辛醇含量的增加,醋酸和叁烷基胺的络合比随之增大。(5) 正交试验过程在所选因素水平范围内的最优条件为:0.2331mol·L-1 的醋酸、体积百分比为 30%的叁烷基胺和 50%的正辛醇、温度 25℃;最优条件下的分配系数实验值为 4.80;在影响醋酸络合萃取过程的因素中,正辛醇的体积百分比最显着,其次为叁烷基胺的体积百分比。(6) 在试验研究范围内,随着醋酸稀溶液初始浓度的降低、两相流量的增大,转盘塔萃取率随之增 I<WP=7>徐晨:醋酸稀溶液络合萃取过程研究 2004 年 5 月大;实验范围内转速的影响不明显,在 250 转/分时转盘塔萃取率较高;水油两相相比增大时,萃取率随之下降。在正交试验研究范围内,转盘塔络合萃取醋酸萃取率达到最佳值的操作条件为:醋酸浓度 0.50%(wt.)、复合萃取剂流量为 10.00 L·h-1、水油相比为1:1。(7) 针对处理量为 20T/h 的 1%(wt.)(0.1617mol·L-1)的醋酸稀溶液,要求醋酸脱除率为 95%,初步设计转盘塔塔径为 1.02m,塔高为 6.35m。用模拟软件 HYSIS 初步设计溶剂回收塔,塔径为 0.61m(精馏段)和 1.22~1.37m(提馏段),塔高为 7.92~9.14m。(8) 设计了包括醋酸络合萃取转盘塔的整个工艺过程,绘制了带控制点的管道和仪表控制流程图并进行经济核算,年收益约为 4,342,400 元,该项目周期内(10 年)的净现值约为23,481,693 元。(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4-04-01)
赵音延,秦炜,戴猷元[8](2003)在《利用醋酸稀溶液生产绿色化学品——醋酸钙镁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醋酸稀溶液的合理回收和利用 ,以生产绿色化学品———醋酸钙镁盐 (CMA)为目的 ,采用化学萃取将醋酸富集于萃取剂相 ,再用钙镁氧化物为反萃剂 ,反萃生成CMA为工艺路线 ,系统地进行了负载醋酸有机相反萃性能的研究。考察了以叁烷基胺 (Alamine 3 3 6) 正辛醇 煤油为萃取剂 ,CaO、MgO及其混合物为反萃剂时 ,反萃剂浓度、负载醋酸初始浓度、相比以及反萃液中醋酸盐初始浓度对反萃率的影响 ,并对反萃过程的机理及CMA中钙镁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实验结果表明 ,钙镁氧化物可有效地反萃溶剂中的醋酸溶质 ,以生产绿色化学品———醋酸钙镁盐 ;当反萃液pH值大于 6.5时 ,萃取分配常数为 5 ,可有效地预测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反萃率 ,误差小于± 15 % ;反萃液中Ca∶Mg的值与多种因素有关 ,生产中应注意调节起始的Ca∶Mg比例 ,以保持反萃液中合适的钙镁比例。(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03年01期)
钱锦文,缪一民,王丽娜,张林,陈欢林[9](2002)在《醋酸纤维素膜及其混合膜渗透气化性能的研究——稀溶液粘度斜率系数的依赖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醋酸纤维素 (CA)、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和聚醋酸乙烯酯(PVAc) 4种高聚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稀溶液粘性行为 .同时 ,从各相应的溶剂中制备了 CA均一膜 ,CA-PVB和 CA-PVAc共混膜以及 CA-EVA复合膜 ,并测定了各种膜对甲醇 (Me OH)、甲基叔丁基醚 (MTBE)混合物的渗透气化性能 .结果表明 ,各种膜的渗透通量 (J)与其稀溶液粘度斜率系数 (b)成反比 ,即呈现随 b值增大J值下降现象(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02年09期)
闫岩,王春义[10](1997)在《叁辛胺对醋酸稀溶液萃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叁辛胺在环己烷稀释剂中对醋酸稀溶液的组合萃取过程和机理.经红外光谱分析,提出了叁种类型并存的共振式成键混合历程及酸胺萃合比。采用移动液滴法,确定界面反应为萃取速率控制步骤。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解释了实验结果。研究结论为从低浓度醋酸中回收醋酸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1期)
醋酸稀溶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冰醋酸为共溶剂,利用乌氏黏度计在25℃研究了醋酸纤维素(C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以及不同组成的CA/PVP共混物(C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2、0.3、0.4、0.5、0.6、0.7、0.8、0.9)的粘性行为。基于稀溶液黏度法确定的4种相容性判据(Δb,Δb’、Δ[η]m和α)探讨CA/PVP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醋酸纤维素在CA/PVP共混体系中的质量分数低于0.12或者在0.8~0.91范围内时,CA与PVP是相容的,其余的组成体系都是不相容的。因此,CA/PVP共混体系是部分相容体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醋酸稀溶液论文参考文献
[1].颜兆仁.盐酸、醋酸稀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变化的探讨[J].中学化学.2015
[2].张秀真,沈玉华,谢安建,王锐林.稀溶液黏度法研究醋酸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共混物的相容性[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2
[3].程守云,黄伟.醋酸稀溶液络合萃取工艺研究[J].煤化工.2010
[4].祁贵生,刘有智,焦纬洲.撞击流-旋转填料床内络合萃取法分离醋酸稀溶液实验研究[J].现代化工.2008
[5].贾美欣.醋酸稀溶液的萃取动力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
[6].许林妹,华韬.TBP络合萃取醋酸稀溶液的特性[J].江南大学学报.2004
[7].徐晨.醋酸稀溶液络合萃取过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
[8].赵音延,秦炜,戴猷元.利用醋酸稀溶液生产绿色化学品——醋酸钙镁盐的研究[J].化学工程.2003
[9].钱锦文,缪一民,王丽娜,张林,陈欢林.醋酸纤维素膜及其混合膜渗透气化性能的研究——稀溶液粘度斜率系数的依赖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
[10].闫岩,王春义.叁辛胺对醋酸稀溶液萃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