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交流声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物,交流声波,句法结构,句法分化
交流声波论文文献综述
余艳萍,张亢亢,刘颖[1](2018)在《动物交流声波句法结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可以通过声音信号完成识别、求偶、报警等交流活动,越复杂的声音信号携带的信息越多,越能传达完整有效的信息,从而提高发声者和接收者的适合度。然而动物只能发出有限的音节,句法的存在使得有限音节通过多种多样的排列组合方式形成复杂的声波序列,从而传递更加精细、丰富的信息。另外,动物句法跟人类语法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动物的句法结构有助于理解人类语言的形成机制。本文总结已有研究,将动物的句法结构进行归类,有助于系统地揭示动物叫声的形成规律;同时,讨论了不同动物的句法分化和地理变化,为人类方言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最后,总结了不同动物类群句法研究现状,针对性地为未来句法研究的重点与方向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帮助与指导。(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8年01期)
顾浩,孙淙南,赵欣,龚立新,江廷磊[2](2017)在《不同社群大小与性比对大蹄蝠交流声波复杂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的声学交流因为其极高的复杂性以及与人类语言极大的相似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揭示动物交流声波的复杂性,有利于揭示人类语言起源和进化。然而,交流复杂性的进化驱动力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大蹄蝠谱系中的5个采样点进行社群复杂性指数调查(种群大小、性比)、开展室内不同社群大小(2♂,4♂,6♂)和性比(6♂/6♀/3♂+3♀)大蹄蝠交流(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27)
刘慕勋,迟婷婷,金龙如[3](2017)在《果树蹄蝠成体交流声波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交流声波可以介导子代抚育、资源竞争及配偶选择等一系列生活史事件,是维系动物社群稳定的重要信息载体。翼手目动物——蝙蝠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既能发出用于导航、觅食的回声定位声波又能发出用于维持社群交流活动的交流声波,是研究动物声学交流的重要物种。目前很多研究表明,蝙蝠交流声波的基本单位是"音节",进而由组合成为复合音节、短语等结构,甚至在不同的行为背景下蝙蝠可以发出带有规(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27)
张亢亢,林洪军,刘颖[4](2015)在《大足鼠耳蝠交流声波非线性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线性发声现象在动物的发声中普遍存在,因其具有进化上的意义而广受关注。非线性现象一般在动物激进状态下发出,可能具有一定的功能,然而国内外对蝙蝠非线性现象的研究集中于描述性的报道,缺乏进化功能上的探究。大足鼠耳蝠(Myotis pilosus)激进叫声包含2种音节类型,拱形调频音节(AFM)和噪音-短下调调频音节(NB-s DFM),能够组成3种叫声组合,只包含AFM的叫声组合(A)、只包含NB-s DFM的叫声组合(B)、既包含AFM又包含NB-s DFM的叫声组合(C),分别对应着没有非线性现象、具有非线性现象及一种过渡类型。通过回放3种叫声组合,记录7种具有代表性的行为反应(抬头、前臂移动、耳动、发出回声定位脉冲、震颤、张嘴、爬行)次数,其中,前臂移动和发出回声定位脉冲两种行为反应的结果显示,大足鼠耳蝠对上述3种叫声组合的反应程度有显着差异,即具有非线性现象的叫声组合(B)能够提高同种蝙蝠的反应程度。实验结果表明,蝙蝠发声中的非线性现象能够增强叫声的不可预测性,说明非线性现象在蝙蝠发声中可能具有功能上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林洪军[5](2015)在《调频型蝙蝠交流声波特征及地理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交流声波特征及行为可塑性的研究能够表明动物的发声动机,为深入理解动物情感的表达提供行为学证据。蝙蝠类群多栖息于黑暗的山洞环境,在不同的行为背景下能够发出结构复杂多样的交流声波来维持正常的社群交流活动,是研究动物声学交流及行为可塑性的模式物种。目前,关于蝙蝠交流声波的研究集中于回声定位声波为恒频(CF)或恒频调频型(CF-FM)蝙蝠,缺乏对调频型蝙蝠交流声波特征及行为的理解,而调频型蝙蝠类群多高度集群生活,不同个体之间在种群内部接触频繁,交流声波在维持其社群稳定性方面可能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调频型蝙蝠——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和大足鼠耳蝠(Murina pilosus)为研究对象,同步录制和分析交流声波及发声背景,明确交流声波声谱特征、多样性及其行为动机,并探讨回声定位声波在声学交流中的功能。同时,本文选取蝙蝠社群交流过程中最常见的激进行为,在大地理尺度进一步阐明特殊行为背景下交流声波的个体变异及种群的地理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对白腹管鼻蝠的交流声波和交流行为进行同步录制与分析,发现其发声曲目包含12种简单音节(2种噪音、2种恒频和8种调频音节类型)和5种复合音节,均具有谐波结构,频率变化范围为17.09到107.20 k Hz,持续时间从1.36 ms到185.50 ms。2.白腹管鼻蝠发出的简单音节类型能够在飞行、接触、胁迫、激进、亲近、交配和整饰行为背景组合成结构不同的叫声类型,表明交流声波具有行为可塑性。交流声波结构特征,如低频噪音组分(大部分为NB)或高频纯音组分(大部分为l DFM)能够暗示蝙蝠的发声动机,支持Morton结构-动机假说。3.白腹管鼻蝠能够发出两种类似回声定位声波结构的音节类型。l DFM音节频谱整体下调,最低频率能够降到24.28±3.08k Hz;c DFM音节声谱类似倒转的对钩结构,起始频率能够达到152.02±10.73k Hz。行为观察表明结构改变的回声定位声波能够整合到交流叫声中,具有交流功能。4.对大地理尺度下(包含中国大陆地区全部的进化枝系,即长江中下游平原谱系、四川盆地谱系、中国北部和南部谱系)大足鼠耳蝠五个地理种群(北京房山、安徽六安、四川达州、四川绵阳和湖南永州)激进行为背景下交流声波的录制与分析,发现其主要发出叁种类型的激进叫声:AFM简单多音节叫声、NB-DFM简单多音节叫声和NB-DFM复杂多音节叫声,包含纯音和噪音组分。5.嵌套方差、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大足鼠耳蝠激进叫声所有声波参数均具有显着的个体差异(全部P<0.05),表明该物种激进叫声具有明显的个体标签,可能用于个体区分或识别。嵌套方差分析同样表明除了AFM简单多音节叫声持续时间具有明显差异以外(F4,39=4.27,P=0.0068),不同地理种群间激进叫声的声学参数均无显着差异,即大地理尺度下激进叫声表现出趋于相似的特征。(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王红伟[6](2014)在《马铁菊头蝠交流声波“方言”多样性及进化驱动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隶属翼手目(Chiroptera)菊头蝠科(Rhinolophidae)菊头蝠属(Rhinolophus),在中国分布广泛,是菊头蝠属分布范围纬度最高的物种,在IUCN红色物种名录中被列为较少关注(Least Concern)的物种。本研究通过野外采样、交流声波录制、统计分析,明确不同地理种群马铁菊头蝠交流声波间是否存在差异,即“方言”是否存在,阐述“方言”的多样性,并进一步分析交流声波的地理差异与体型因子、气候环境因子、地理距离、地理隔离和遗传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马铁菊头蝠交流声波“方言”形成和维持的进化驱动力。本论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感官驱动下物种形成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的进化过程,并为从动物文化多样性这一新的角度对蝙蝠物种进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地理尺度下9个地理种群马铁菊头蝠交流声波充足数据的细致分析,发现马铁菊头蝠具有极为丰富的交流声波多样性,共有43种音节,其中简单音节20种,组合音节23种。2.采用嵌套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对各地理种群共有的12种音节的8个声谱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音节的参数除个别参数外均呈现显着差异,对12种音节声谱参数的整体分析显示马铁菊头蝠交流声波在区域间和种群间存在显着差异,即“方言’确实存在。3.采用Mantel检验结合地理距离、体型因子、气候因子、遗传距离探究“方言’形成的进化驱动力,结果表明声学马氏距离与地理距离和线粒体遗传距离呈现显着相关关系,暗示文化漂变在蝙蝠“方言”形成和维持过程中的关键作用。4.综合声学距离、地理距离、地理隔离、核基因遗传距离和线粒体遗传距离构建因果模型,结果表明,地理距离和地理隔离在“方言”形成和维持的过程中起到直接作用,而遗传距离亦受到地理距离和地理隔离的直接作用,但对“方言”的产生并无直接影响。5.采用方差分析,对秦岭两侧4个种群的交流声波进行比较,表明秦岭异侧种群间的交流声波马氏距离显着大于同侧种群间的交流声波马氏距离,证明地理隔离在“方言’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聚类分析进行“方言”区域划分,结果划分为东北方言区、中东方言区(秦岭以北)和西南方言区(秦岭以南),进一步证实了地理隔离的存在促进“方言”的产生。(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陈寒嫣,张亢亢,张琳,郭春艳,唐倩倩[7](2014)在《白腹管鼻蝠成体交流声波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蝙蝠亚目即通常所说的蝙蝠,是哺乳动物中群居程度最高的类群之一,主要依靠声学信号在黑暗环境中进行交流并维持社群结构,很多蝙蝠种类的交流声波具有极高的多样性,但是目前关于特定种类蝙蝠交流声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我们通过录制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成体的声波,深入研究其交流声波声谱特征,根据交流声波在声谱图上的形状对声波类型进行初步划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判别分析(DFA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其交流声波在声谱结构上具有较高多样性,分为16种不同的音节类型,其中包括13种简单音节和3种组合音节,大多数音节都具有多谐波结构。简单音节可分为9种调频音节、2种准恒频音节和2种噪音,组合音节由简单音节无间隔地组合而成。第一谐波最大频率、第一谐波带宽、持续时间为与调频音节类型相关的主要参数。本研究结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研究蝙蝠发声行为的行为学意义和声波交流的神经生理学机制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动物学杂志》期刊2014年01期)
刘颖[8](2009)在《马铁菊头蝠生长发育及交配期交流声波行为生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分布于亚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分布广泛。但是近年来,马铁菊头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在欧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濒危物种,已被IUCN红色物种名录列为较少关注(Least Concern)物种。马铁菊头蝠是翼手目中声纳系统进化最完善、声脉冲形式和发声行为多样性极高、发声和听觉神经系统最复杂的种类之一,一直是蝙蝠回声定位声波、行为生态学和神经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但是,关于马铁菊头蝠的生长发育和交流声波行为生态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论文通过野外实验与室内驯养蝙蝠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年-2008年分别在吉林省集安地区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理学系分别开展了马铁菊头蝠幼蝠体型与声波的个体发声学及交配期交流声波与行为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首次对中国境内马铁菊头蝠幼蝠出生时间与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并准确地定量估算年龄预测方程和生长曲线。研究发现吉林省集安市治安村大砬子洞内的马铁菊头蝠幼蝠出生时间为7月8日~7月23日。初生幼蝠身体无毛,眼睛紧闭,出生23天后,能够在洞内自由地飞行,出生33天后,第一次飞出山洞进行捕食。马铁菊头蝠幼蝠中,前臂长在前19天内呈直线增长,增长率为1.42 mm/day,体重在前11天内呈直线增长,增长率为0.54g/day,第四掌骨骺间距在出生后11天前呈直线增长,出生15天后呈直线下降。前臂长与骺间距分别是估算幼蝠出生前19天及第15-35天的年龄预测方程的最适参数,Logistic曲线是最适于描述幼蝠生长发育的非线性生长曲线。幼蝠生长发育能够直接反映母蝠的哺乳状态和种群的生存能力,是研究蝙蝠生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结果能够促进对其飞行、捕食、回声定位及交配等生态行为早期发育的研究,并为探讨影响幼体发育的因素和深入研究蝙蝠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生态和行为变化提供基础数据。2.对马铁菊头蝠幼蝠声波特征随年龄的变化进行研究,并确定幼蝠声波个体发声学特征及母婴交流方式。马铁菊头蝠初生幼蝠发出2种多谐波(5-8个)、声波主频率(16.63±4.55kHz)较低的声波,一种为声脉冲时间较长(13.56±5.29ms)的不连续叫声,主要用于母婴交流,一种为声脉冲时间较短(3.28±0.49ms)的回声定位声波雏形,发育为回声定位声波。幼蝠声波主频率、声脉冲持续时间及各谐波频率均与前臂长呈显着正相关,声波谐波数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幼蝠只在出生后前二周内发出伴有可听声的不连续叫声,随着幼蝠的生长,其叫声中可听声部分逐渐减少,年龄在2周以上的幼蝠只发出纯音超声波,带有可听声的不连续叫声主要用于母婴识别与交流。马铁菊头蝠母蝠只哺乳自己的幼蝠。本研究通过对马铁菊头蝠幼蝠在无母蝠干扰下自然发声声波随年龄发育的研究,发现马铁菊头蝠幼蝠既发出用于母婴交流的不连续声波,又发出回声定位声波雏形。这一结果对解决关于幼蝠发声类型的争议和明确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起源与发声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3.首次对马铁菊头蝠交配过程中的交流声波与行为进行了录制与分析,并探讨其功能。成体雄蝠和雌蝠单独置于笼中后,雄蝠首先接近雌蝠,不断用翼或嘴碰触雌蝠,接触之后开始交配。交配时,雄蝠和雌蝠均倒挂在笼项,雄蝠弓起背部,用翼和后足从雌蝠背后抱住雌蝠。交配过程中,雄蝠在试图将阴茎插入雌蝠身体时发出短交配声波(16.48±4.8ms~17.79±4.03ms),阴茎插入后交配过程中持续发出长交配声波(42.08±12.67ms~43.02±11.44ms),2种类型的声波波型均较稳定。雌蝠在交配过程中很少发声,只在交配初始阶段偶尔发出带有噪音的交流声波。雄蝠交配时发出的波型和频率均较稳定的交配声波主要对雌蝠起到指示作用,向雌蝠传递求偶和安抚信号,可能是配偶重聚和识别的重要线索。研究结果是对被普遍忽视的蝙蝠声学交流行为的重要补充,能够为深入开展蝙蝠生殖行为生态学提供理论依据。4.在8只马铁菊头蝠个体(6雄,2雌)中发现了短交流声波。在这8只个体中,回声定位声波主频变化较大,短交流声波的主频率相对稳定,且不同个体间的短交流叫声频率不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叫声频率。比较回声定位声波和短交流声波主频率和声脉冲持续时间的CV值显示,短交流声波主频率的CV值较稳定,不随回声定位声波主频率的CV值变化,而声脉冲持续时间的CV值则随回声定位声波的CV值变化较大。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个从未被研究者发现的问题:蝙蝠的交流声波发声神经控制系统可能比其回声定位声波控制系统更精确,是关于蝙蝠交流声波发声的重要发现,能够为完善蝙蝠发声系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有力的行为生态学证据。(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6-01)
沈建明[9](1990)在《SSY-6B增强型声波检测仪推广应用技术交流及总结会召开》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研制并通过部级鉴定的SSY-6B增强型声波检测仪经过叁年的推广应用,按部推广项目合同的要求,于1989年11月10至12日在北京召开了推广应用技术交流及总结会。会议包括以下面叁个方的内容:对桩基质量及承(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1990年01期)
交流声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动物的声学交流因为其极高的复杂性以及与人类语言极大的相似性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揭示动物交流声波的复杂性,有利于揭示人类语言起源和进化。然而,交流复杂性的进化驱动力仍不清楚。本研究以在中国广泛分布的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大蹄蝠谱系中的5个采样点进行社群复杂性指数调查(种群大小、性比)、开展室内不同社群大小(2♂,4♂,6♂)和性比(6♂/6♀/3♂+3♀)大蹄蝠交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交流声波论文参考文献
[1].余艳萍,张亢亢,刘颖.动物交流声波句法结构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18
[2].顾浩,孙淙南,赵欣,龚立新,江廷磊.不同社群大小与性比对大蹄蝠交流声波复杂性的影响[C].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3].刘慕勋,迟婷婷,金龙如.果树蹄蝠成体交流声波多样性[C].第十叁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4].张亢亢,林洪军,刘颖.大足鼠耳蝠交流声波非线性现象[J].动物学杂志.2015
[5].林洪军.调频型蝙蝠交流声波特征及地理变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5
[6].王红伟.马铁菊头蝠交流声波“方言”多样性及进化驱动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7].陈寒嫣,张亢亢,张琳,郭春艳,唐倩倩.白腹管鼻蝠成体交流声波多样性[J].动物学杂志.2014
[8].刘颖.马铁菊头蝠生长发育及交配期交流声波行为生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9].沈建明.SSY-6B增强型声波检测仪推广应用技术交流及总结会召开[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