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石斑鱼论文-郭明兰,苏永全,陈晓峰,丁少雄,王军

褐石斑鱼论文-郭明兰,苏永全,陈晓峰,丁少雄,王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褐石斑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云纹石斑鱼,褐石斑鱼,形态,骨骼系统

褐石斑鱼论文文献综述

郭明兰,苏永全,陈晓峰,丁少雄,王军[1](2008)在《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形态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在分类上存在混乱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和褐石斑鱼(E.bruneus)的外部形态和骨骼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石斑鱼的体形和体表横带等外部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体表斑纹不同;Fisher逐步判别法分析得出两者在可量性状,如体长/肛长、背鳍基底长/臀鳍基底长和头长/眼径,可数性状,如背鳍鳍条数、鳃耙数和幽门盲囊数等方面的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1);两者骨骼系统均由脑颅、咽颅、脊柱、肋骨和附肢骨骼组成,主轴和附肢骨骼的形态结构基本相同,但在脑颅的眶前骨和眶后骨、咽颅的前鳃盖骨和尾舌骨、附肢骨骼的髓棘间骨以及尾下骨与尾鳍鳍条连接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上述形态与骨骼差异可作为两种石斑鱼种间分类的依据。研究结果确认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为两个不同的物种。(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8年06期)

郭明兰[2](2008)在《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形态、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分类上存在混淆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moara)和褐石斑鱼(E.bruneus)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澄清它们在分类上的疑问、弄清其遗传背景并筛选可以鉴别两者的特异性分子标记,为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的理论研究、生产实践及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2种石斑鱼的体形和体表横带等外部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体表斑纹不同,Fisher逐步判别法表明两者在背鳍鳍条、鳃耙和幽门盲囊等方面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1)。两者骨骼系统均由脑颅、咽颅、脊柱、肋骨和附肢骨骼组成,主轴和附肢骨骼的形态结构基本相同,但在脑颅的眶前骨和眶后骨、咽颅的前鳃盖骨和尾舌骨、附肢骨骼的髓棘间骨及尾下骨与尾鳍鳍棘连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骨骼差异可作为属间或种间的分类依据。结果确认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为为形态特征可以鉴别的2种石斑鱼。2.利用常规核型、Ag-NORs、C-带、重复序列(5S rDNA、18S rDNA和(TTAGGG)n)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2种石斑鱼的细胞遗传学特性:2种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48,但单臂染色体和双臂染色体个数不同,因此核型不同:云纹石斑鱼为2n=48,4SM+44T(NF=52);褐石斑鱼为2n=48,2M+4SM+42T(NF=54)。银染和FISH均显示,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中期分裂相中NORs的数目不同。Ag-NORs主要为4个和5个,分别位于2对(第9和24)和3对(第2、9和24)双臂染色体短臂或亚着丝粒区,种内Ag-NORs数目和分布模式均具多态性;2种石斑鱼18S rDNA的FISH杂交信号分别为4个和6个,位于双臂染色体亚着丝粒区,不同染色体对杂交信号强弱不同。2种石斑鱼均有1对5S rDNA杂交信号位于1对中等大小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亚着丝粒位置。2种石斑鱼大多数染色体均具有着丝粒C-带,有些同时还具有端粒C-带;云纹石斑鱼第9对染色体和褐石斑鱼第2对染色体短臂相应的Ag-NORs区均具有恒定异染色质C-带。2种石斑鱼大多数染色体着丝粒位置及部分染色体近端粒区呈DAPI阳性带,与C-带结果一致。2种石斑鱼均仅在染色体的端粒位置而没有在中间部位检测到端粒序列(TTAGGG)n探针杂交信号,云纹石斑鱼信号强度及大小比较均匀,而褐石斑鱼染色体组有10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序列杂交信号强度和大小均明显强于其它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约4倍以上)。结果显示2种石斑鱼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为石斑鱼属中的特化类群,在进化上云纹石斑鱼比褐石斑鱼更原始。3.采用AFLP、RAPD及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2种石斑鱼遗传多样性。10对AFLP引物、30个RAPD引物和21个ISSR引物分别产生997、226和148条扩增片段,多态位点百分比分别为36.31%、34.51%和27.03%;种间分化明显,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2987、0.3178和0.1792,Shannon’s信息指数Ⅰ分别为0.2247、0.2251和0.1753,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7997、0.8298和0.6460;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均不高,遗传相似度S分别为0.9632和0.9630、0.9775和0.9691、0.9414和0.9769。mtDNA的16S rRNA、Cytb和ND2基因及核基因组中核糖体基因簇的ITS1区进化分析均表明:石斑鱼属是石斑鱼亚科中最新演化的类群,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为石斑鱼属内的近缘种。将物种特异性的ISSR及RAPD标记转化并获得4个能鉴别2种石斑鱼的稳定SCAR标记。选取ND2基因和ITS1区为目的片段,首次成功地通过改良建立的Nest-Tetra-primer specific PCR方法对2种石斑鱼进行鉴别,分别获得3个和5个可以鉴别2种石斑鱼特异性分子标记,为2种石斑鱼的鉴别提供了稳定、可靠、快捷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技术,也为鱼类近缘种的DNA鉴别提供了新的途径。此外,验证实验进一步说明福建南部水域的这2种石斑鱼是具有不同的生态位,没发现杂交现象。(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08-11-01)

王波,孙丕喜,张朝晖,马继绪[3](2006)在《褐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养殖初步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斑鱼为鲈形目(Percifor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鱼类的通称。褐石斑油脂含量丰富,肉质清爽不腻、细嫩,呈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味道特别鲜美,肌肉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氨基酸组成模式较为接近;体表色泽和斑纹艳丽有吉祥之感,其生(本文来源于《渔业现代化》期刊2006年01期)

石钢德,照屋和久[4](2002)在《降低褐石斑鱼 Epinephelus brunneus(Bloch)种苗生产的初期死亡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扼要介绍日本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neus(Bloch)苗种初期死亡原因、降低死亡对策以及今后研究的课题。(本文来源于《现代渔业信息》期刊2002年12期)

褐石斑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形态、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分类上存在混淆的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moara)和褐石斑鱼(E.bruneus)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澄清它们在分类上的疑问、弄清其遗传背景并筛选可以鉴别两者的特异性分子标记,为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的理论研究、生产实践及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2种石斑鱼的体形和体表横带等外部形态特征非常相似,但体表斑纹不同,Fisher逐步判别法表明两者在背鳍鳍条、鳃耙和幽门盲囊等方面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1)。两者骨骼系统均由脑颅、咽颅、脊柱、肋骨和附肢骨骼组成,主轴和附肢骨骼的形态结构基本相同,但在脑颅的眶前骨和眶后骨、咽颅的前鳃盖骨和尾舌骨、附肢骨骼的髓棘间骨及尾下骨与尾鳍鳍棘连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骨骼差异可作为属间或种间的分类依据。结果确认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为为形态特征可以鉴别的2种石斑鱼。2.利用常规核型、Ag-NORs、C-带、重复序列(5S rDNA、18S rDNA和(TTAGGG)n)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了2种石斑鱼的细胞遗传学特性:2种石斑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48,但单臂染色体和双臂染色体个数不同,因此核型不同:云纹石斑鱼为2n=48,4SM+44T(NF=52);褐石斑鱼为2n=48,2M+4SM+42T(NF=54)。银染和FISH均显示,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中期分裂相中NORs的数目不同。Ag-NORs主要为4个和5个,分别位于2对(第9和24)和3对(第2、9和24)双臂染色体短臂或亚着丝粒区,种内Ag-NORs数目和分布模式均具多态性;2种石斑鱼18S rDNA的FISH杂交信号分别为4个和6个,位于双臂染色体亚着丝粒区,不同染色体对杂交信号强弱不同。2种石斑鱼均有1对5S rDNA杂交信号位于1对中等大小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亚着丝粒位置。2种石斑鱼大多数染色体均具有着丝粒C-带,有些同时还具有端粒C-带;云纹石斑鱼第9对染色体和褐石斑鱼第2对染色体短臂相应的Ag-NORs区均具有恒定异染色质C-带。2种石斑鱼大多数染色体着丝粒位置及部分染色体近端粒区呈DAPI阳性带,与C-带结果一致。2种石斑鱼均仅在染色体的端粒位置而没有在中间部位检测到端粒序列(TTAGGG)n探针杂交信号,云纹石斑鱼信号强度及大小比较均匀,而褐石斑鱼染色体组有10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序列杂交信号强度和大小均明显强于其它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约4倍以上)。结果显示2种石斑鱼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为石斑鱼属中的特化类群,在进化上云纹石斑鱼比褐石斑鱼更原始。3.采用AFLP、RAPD及ISSR分子标记分析了2种石斑鱼遗传多样性。10对AFLP引物、30个RAPD引物和21个ISSR引物分别产生997、226和148条扩增片段,多态位点百分比分别为36.31%、34.51%和27.03%;种间分化明显,平均遗传距离D分别为0.2987、0.3178和0.1792,Shannon’s信息指数Ⅰ分别为0.2247、0.2251和0.1753,遗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0.7997、0.8298和0.6460;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均不高,遗传相似度S分别为0.9632和0.9630、0.9775和0.9691、0.9414和0.9769。mtDNA的16S rRNA、Cytb和ND2基因及核基因组中核糖体基因簇的ITS1区进化分析均表明:石斑鱼属是石斑鱼亚科中最新演化的类群,云纹石斑鱼和褐石斑鱼为石斑鱼属内的近缘种。将物种特异性的ISSR及RAPD标记转化并获得4个能鉴别2种石斑鱼的稳定SCAR标记。选取ND2基因和ITS1区为目的片段,首次成功地通过改良建立的Nest-Tetra-primer specific PCR方法对2种石斑鱼进行鉴别,分别获得3个和5个可以鉴别2种石斑鱼特异性分子标记,为2种石斑鱼的鉴别提供了稳定、可靠、快捷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技术,也为鱼类近缘种的DNA鉴别提供了新的途径。此外,验证实验进一步说明福建南部水域的这2种石斑鱼是具有不同的生态位,没发现杂交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褐石斑鱼论文参考文献

[1].郭明兰,苏永全,陈晓峰,丁少雄,王军.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形态比较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8

[2].郭明兰.云纹石斑鱼与褐石斑鱼的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8

[3].王波,孙丕喜,张朝晖,马继绪.褐石斑鱼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养殖初步试验[J].渔业现代化.2006

[4].石钢德,照屋和久.降低褐石斑鱼Epinephelusbrunneus(Bloch)种苗生产的初期死亡对策[J].现代渔业信息.2002

标签:;  ;  ;  ;  

褐石斑鱼论文-郭明兰,苏永全,陈晓峰,丁少雄,王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