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多酸论文-孙英华,杨美玲,梅泽民

钒多酸论文-孙英华,杨美玲,梅泽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钒多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金属氧簇,超分子,水热合成,荧光性质

钒多酸论文文献综述

孙英华,杨美玲,梅泽民[1](2018)在《一种新型钼钒多酸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技术,合成了一种新型四帽Keggin结构多酸化合物[H_3Mo_8~ⅥV_8~ⅣO_(40)(AsO_4)](en)_2(4,4-bipy)_7·9H_2O(en:乙二胺;bipy:联吡啶)(1),并对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化合物属叁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47395(5)nm,b=1.48172(6)nm,c=1.62881(7)nm,α=66.16(3)°,β=87.15(2)°,γ=63.42(1)°,V=2.8723(2)nm3,Z=1,R1=0.0728,w R_2=0.2014。化合物由四帽Keggin多酸阴离子、4,4'-联吡啶、乙二胺和结晶水分子构成,化合物分子间存在大量的氢键,使化合物1形成3-D超分子结构。荧光测试表明,化合物1能发出较强的荧光,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光活性材料。(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18年05期)

白震媛,许恒斌,庞海军,马慧媛[2](2016)在《磷钼钒多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NADH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基的修饰电极在催化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设计和开发基于多酸的修饰电极,扩展多酸基修饰电极在电催化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2]。本文以设计具有功能特性的多酸复合薄膜材料为研究方向,采用电沉积和层接层自组装方法将具有高导电性的PAH以及高生物相容性和氧化还原活性的多金属氧酸盐(PMo_(11)V)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多酸基复合薄膜[PAH/PMo_(11)V]_4修饰电极,并将其应用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组分相结合大大提升了传感检测NADH的灵敏度、线性范围并且降低了过电位。另外,该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应用电势为+0.65V时常见的共存物不干扰测定。(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6-09-27)

黄现强,窦明煜,杨欣欣,燕彩鑫,李大成[3](2015)在《Co/Ni修饰钒多酸的合成及其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含有过渡金属的多金属氧簇在C-H键活化构建C-N键的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应用,因此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1],过渡金属修饰的多金属氧簇研究也日益成为多酸化学性能研究的一个热点[2]。对于过渡金属Co/Ni-POV的二元体系多金属氧簇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合成了两个过渡金属修饰的钒多酸:[Co(H2O)5]2V10O28,[Ni(H2O)5]2V10O28。(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J原子簇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期刊2015-07-25)

黄现强,窦明煜,杨欣欣,燕彩鑫,李大成[4](2015)在《Mn/Zn修饰钒多酸的合成及其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钒氧簇是多金属氧簇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同时也是研究的难点和重点,已成为近年来POMs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由于含有过渡金属的多金属氧簇在C-H键活化构建C-N键的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应用,因此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1],过渡金属修饰的多金属氧簇研究也日益成为多酸化学性能研究的一个热点[2]。对于过渡金属Mn/Zn-POV的二元体系多金属氧簇尚未见文献报道,我们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合成了两个过渡金属修饰的钒多酸:[Mn(H2O)5]2V10O28,[Zn(H2O)5]2V10O28。(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J原子簇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期刊2015-07-25)

刘顺顺[5](2015)在《含钒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 POMs,简称为多酸)是一类优秀的无机金属氧簇,它具有多种配位能力的氧原子、纳米级尺寸、在溶液中骨架结构稳定并且易于结晶等优点,而且形状可调、尺寸可控、结构多变,且在光、电、磁以及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钒金属中心具有多种氧化态以及多样性的配位几何形状,如{V04}四面体、{VO5}叁角双锥或四方锥、{V06}八面体等,可形成多种形状的金属氧簇,常被化学家赞为“好脾气”的“建筑块”。由于同多钒金属氧酸盐(Polyoxvanadates,简称为POVs)具有多样化的结构和在催化、医药、光电材料、生化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开发价值,因此设计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多钒氧酸盐并探索其功能及应用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1)分别选用合适的钒源和不同的模板剂自组装合成了3个结构新颖的钒氧簇基多酸化合物[(V10O20)(PO4)2]·4H20 (1)、[V18O42(N3)2(NaO7)2]·24H2O(2)和[V10O28][(Na2(H2O)10)](3)。化合物1和化合物2均是钒氧簇通过与非金属或其他金属通过共用簇上的端氧原子而得到的叁维孔洞化合物,而化合物3为一维的{Vlo}基氧簇。(2)本文引入合适的钒源、钼源或钨源和有机配体参与多酸化合物的构筑,合成了5个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化合物:[PMo12V2O42][Cu(phen)2]3·6H2O (4), [PMo8V6O42] [Cu(2,2'-bpy)2][Cu(2,2'-bpy)]-4H2O(5), [VW9Co2O30]2[Na(dpdo)(H2O)4Na4(H2O)7·]2·dpdo ·11H2O (6), [VW9Mn2O30]2[Na(dpdo)(H2O)4Na4(H2O)7]2·dpdo·11H2O(7),[Sm(dpdo)4(H2O)3] [PMo,2O40]·4H2O(8)。并对化合物4电化学性能和化合物8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NaNO2和H202均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化合物8在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果。(3)以有机羧酸与含氮配体为原料合成新颖的金属有机框架,可以得到互穿插、自穿插、螺旋等一些复杂拓扑结构的化合物,还可以获得更新奇的物理化学等性能。本章选取含氮配体bpmp (bpmp=N,N'-bis(4-pyridylmethyl)piperazine)与不同尺寸的有机酸羧酸配体L2(1,2,3-苯叁酸H3bta)和L3(1,4-萘二酸H2ndc)成功合成了八例MOFs: [Mn(H2bta)(bpmp)·2H2O]·bpmp-7H2O (9)、[Co(Hbta) (bpmp)]·7H2O (10)、[Zn(Hbta)(bpmp)] ·5H2O (11)、[Cd2(H2bta)2(bpmp)2(H2O)2]·8H2O (12)、[Mn(ndc)(bpmp)-3H2O]·bpmp·2H2O (13)、[Cu2(ndc)2(bpmp)2] (14)、[Co2(Hndc)2(bpmp)2] (15)、[Zn4(ndc)4(bpmp)5] (16),并对其X-单晶结构、X-单晶粉末衍射、荧光性质等进行了测定。(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5-05-01)

宁丽[6](2014)在《Dawson型含钒多酸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探测生物小分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酸纳米复合薄膜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多个领域已被大量地研究和应用。尽管如此,其优良的特性使它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因此,本文采用层接层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两种Dawson型含钒多酸基的复合薄膜{[PEI/PSS]_2/Au@2Ag/[PEI/P_2Mo_(17)V]_2}和{PEI/[(P_2W_(17)V-CuO)/(CS-Pd)]7/[P_2W_(17)V-CuO]}。并对其传感生物小分子L-半胱氨酸和多巴胺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手段对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两种复合薄膜增长过程均匀稳定,表面平滑均匀,并且多酸与纳米粒子均被组装到薄膜中。然后又通过电化学阻抗、循环伏安和安培计时等方法研究了复合薄膜的电导性、电催化和传感性质。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引入了纳米粒子,大大提高了复合薄膜的电子传导性能和催化性能。对两种复合薄膜的安培计时测试结果显示,{[PEI/PSS]_2/Au@2Ag/[PEI/P_2Mo_(17)V]_2}复合膜传感L-半胱氨酸的检测限为5.07×10~(-6)M,线性范围2.25×10~(-7)~1.82×10~(-4)M,响应时间<2s,其灵敏度为0.0082μA/μM。而另一种复合膜{PEI/[(P_2W_(17)V-CuO)/(CS-Pd)]7/[P_2W_(17)V-CuO]}对多巴胺传感的检测限为4.5×10~(-8)M,线性范围是2.5×10~(-7)~2.17×10~(-4)M,响应时间<2s,灵敏度为0.92μA/μM。实验得到的这些参数表明这两种复合薄膜分别对L-半胱氨酸和多巴胺具有较低的检测限,较宽的线性范围,并且能够快速检测。另外,在最佳电势下,对两种复合薄膜的抗干扰性质做了测试。在检测L-半胱氨酸时常见的五种干扰物质(L-色氨酸、L-谷氨酸、乳酸、柠檬酸、葡萄糖),{[PEI/PSS]_2/Au@2Ag/[PEI/P_2Mo_(17)V]_2}复合薄膜对其几乎没有响应。同样,{PEI/[(P_2W_(17)V-CuO)/(CS-Pd)]7/[P_2W_(17)V-CuO]}复合膜对于(抗坏血酸、尿酸、L-半胱氨酸、葡萄糖,过氧化氢)几种干扰物质也几乎没有响应。这表明,制备的两种复合薄膜均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本文还研究了两种复合薄膜在实际样品中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两种复合膜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传感器分别来检测L-半胱氨酸和多巴胺。(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4-03-01)

陈宝宽,林政国,王博,胡长文[7](2012)在《两个新的贵金属钯修饰的钒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含有贵金属的多金属氧酸盐在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应用,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2]。我们在常规水溶液中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合成了两个贵金属钯修饰的钒多酸:[Pd(NH3)4]3V10O28·9H2O(1)和(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陈宝宽,林政国,王博,胡长文[8](2012)在《两个新颖的有机基团官能化的钒多酸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钒多酸由于结构的多样性以及良好的催化活性、磁性等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多酸的有机基团官能化可以调控多酸的还原性、酸碱性以及溶解性等[1]。相对于多钼酸和多钨酸的有机官能化,多钒酸的直接(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陈宝宽,范琳媛,林政国,王博,胡长文[9](2012)在《有机基团官能化的钒多酸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酸的有机基团官能化可以调控多酸的还原性、酸碱性以及溶解性等[1,2]。本文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新的有机基团官能化的钒多酸(Fig.1),通过红外、热重、固体紫外、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期刊2012-04-13)

陈宝宽,林政国,胡长文[10](2011)在《有机基团官能化的钒多酸[V_6O_(15)(C_4H_6N_2)_8]的合成及晶体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由于多酸的官能化在催化以及材料科学领域的潜在应用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相对于多钼酸和多钨酸的官能化,多钒酸的官能化研究相对较少一些,这可能与高价钒具有强的氧化性而难以嫁接有关。本文中我们利用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一个咪唑基官能化的钒多酸化合物[[V_6O_(15)(C_4H_6N_2)_8]。(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7-18)

钒多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金属氧酸盐(简称多酸)基的修饰电极在催化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设计和开发基于多酸的修饰电极,扩展多酸基修饰电极在电催化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2]。本文以设计具有功能特性的多酸复合薄膜材料为研究方向,采用电沉积和层接层自组装方法将具有高导电性的PAH以及高生物相容性和氧化还原活性的多金属氧酸盐(PMo_(11)V)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出多酸基复合薄膜[PAH/PMo_(11)V]_4修饰电极,并将其应用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组分相结合大大提升了传感检测NADH的灵敏度、线性范围并且降低了过电位。另外,该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简单、应用电势为+0.65V时常见的共存物不干扰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钒多酸论文参考文献

[1].孙英华,杨美玲,梅泽民.一种新型钼钒多酸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能[J].应用化学.2018

[2].白震媛,许恒斌,庞海军,马慧媛.磷钼钒多酸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NADH检测中的应用[C].第十四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6

[3].黄现强,窦明煜,杨欣欣,燕彩鑫,李大成.Co/Ni修饰钒多酸的合成及其结构[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J原子簇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2015

[4].黄现强,窦明煜,杨欣欣,燕彩鑫,李大成.Mn/Zn修饰钒多酸的合成及其结构[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J原子簇化学及金属有机化学.2015

[5].刘顺顺.含钒多酸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河南大学.2015

[6].宁丽.Dawson型含钒多酸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探测生物小分子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

[7].陈宝宽,林政国,王博,胡长文.两个新的贵金属钯修饰的钒多酸化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2012

[8].陈宝宽,林政国,王博,胡长文.两个新颖的有机基团官能化的钒多酸的合成及晶体结构[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2012

[9].陈宝宽,范琳媛,林政国,王博,胡长文.有机基团官能化的钒多酸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2012

[10].陈宝宽,林政国,胡长文.有机基团官能化的钒多酸[V_6O_(15)(C_4H_6N_2)_8]的合成及晶体结构[C].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1

标签:;  ;  ;  ;  

钒多酸论文-孙英华,杨美玲,梅泽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