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美国印尼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武装力量,南中国海,华盛顿,战略对话
美国印尼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约书亚·库尔兰奇克,随缘[1](2018)在《保持美国印尼关系前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美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发展历来低于潜力。印尼可以成为美国重要的安全伙伴兼美国投资与贸易在此后几年里更大规模的接受地。尤多约诺政府的政策似乎即将带来双边发展的大发展时期,包括增强经济关联。但华盛顿和雅加达都高估了关系发展的速度。尽管(本文来源于《南洋资料译丛》期刊2018年03期)
陈翔[2](2018)在《印尼对华政策中的美国因素分析——基于不对称关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尼作为中国周边重要邻国,其对华政策向来受到第叁方因素尤其是美国的干预。本文着重建构一种不对称关系中弱者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在无政府国际体系下,不对称关系中弱者在处理与强者关系时,出于威胁认知与经济预期,会借助第叁方力量,采用制衡、追随与对冲等战略。通过实证考察印尼对华外交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作为第叁方的美国是有力的外部干预变量,作为弱势方的印尼在实施对华政策时,始终把美国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并在其采用制衡、追随与对冲等战略方式中扮演相应角色。(本文来源于《区域与全球发展》期刊2018年04期)
亚历山大·苏利文,随缘[3](2016)在《强化美国印尼防务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11月,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和印尼总统苏西洛·班邦·尤多约诺(Susilo Bambang Yudhoyono)签署"美国印尼全面伙伴关系"协议,强化了奥巴马描述的状态——"作为广袤而多元的国家、太平洋两岸的邻邦,更重要的是民主国家,美国和印尼由于共同的利益和价值取向走到一起。"随着印尼在苏哈托的新秩序政府于1998年倒台后实现(本文来源于《南洋资料译丛》期刊2016年01期)
刘平[4](2015)在《美国与印尼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首次访美,两国将双边关系从“全面伙伴”提升至“战略伙伴”,印尼还表示有意加入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定(TPP)。2008年,印尼前总统苏西洛提出了建立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倡议。在奥巴马任内,美国与印尼关系发展进入快车(本文来源于《中国青年报》期刊2015-10-28)
理查德·梅森,高艳杰[5](2012)在《冷战初期美国与印尼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格局形成后,在东南亚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印尼成为美国力图拉拢的对象,但美国以冷战思维为主导的遏制战略与印尼"积极和独立"的不结盟政策的差异却导致双方在外交事务,尤其是在中国问题上分歧严重。中国是美国在亚洲推行遏制政策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印尼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邻国,中国问题因此成为美国与印尼外交战略冲突的焦点,以及检验两国外交关系的试金石。本文通过对1950年至1954年间美国与印尼交往过程的历史考察,探讨中国因素在美国与印尼关系变动中的作用及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共党史研究》期刊2012年09期)
高艳杰[6](2012)在《美国对印尼领土问题的政策与美印(尼)关系(1956-1966)》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外交关系是冷战时期美国与第叁世界国家,尤其是不结盟国家关系的重要内容和典型缩影。冷战爆发后,美国试图将印尼拉入西方阵营,使其成为自由世界的组成部分,但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印尼与共产主义错综复杂的关系所困扰。与其他亚非新兴国家不同,印尼不仅是不结盟运动的重要领导力量,同时也是世界第叁大共产党——印尼共产党的所在地。更特殊但却一直被忽视的是,自1955年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美-印尼关系被印尼出现的一系列领土问题所干扰,美国对此问题的反应和政策同其他因素一起塑造了这一时期的美-印尼关系。关于1956至1966年期间美-印尼关系发展的宏观脉络,国内外学者已基本勾勒清楚,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美国对印尼领土问题的反应和政策,与美-印尼关系变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一因素与包括美国对外援助、印尼内政以及同中苏的争夺等因素在双方关系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本文认为,美国对印尼领土问题的反应和政策一步步削弱和侵蚀着战后初期同印尼建立的友好关系,并最终导致1965年双方走向破裂的边缘。本文研究使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美国政府解密档案、中国外交部档案、部分被翻译成中文或英文的前苏联档案,以及亲历者的回忆录和其他相关学术论着。文章分五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分析美国与印尼友好关系的形成,以及美国对印尼领土问题的初步反应与政策。战后美国对印尼政策以及美-印尼关系的形成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以美国对东南亚,乃至亚洲政策的演变为背景的。冷战的形成和向亚洲的扩展改变了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至杜鲁门执政结束,美国与印尼基本形成以美国援助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同时这段时期也是印尼建国后最为困难的时期,除经济萧条外,还面临领土分裂的危险,以及部分领土继续被荷兰占据的现实。对于印尼的领土问题,由于牵扯到西方盟友荷兰,美国采取的基本原则是“既要满足民族主义者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将作为美国西方盟友的殖民势力的压力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据此,美国采取反对荷兰干涉印尼的地方叛乱,但在西伊里安争端问题上选择“维持现状”的政策。第二章主要论述美国对印尼外岛叛乱的分析、决策过程,以及美国支持叛乱政策对美-印尼关系造成的影响。艾森豪威尔政府上台时,美国面临的印尼局势发生明显变化,最突出的是印尼阿里政府确立不结盟外交政策,开始积极发展与中苏关系,并努力推动亚非独立力量的形成。作为应对,美国对印尼政策做出一系列调整,但却始终无法改变印尼向共产主义靠拢的“现实”。在美国接连受挫之际,打着反共旗号的外岛叛乱为美国迅速实现对印尼政策目标提供了“机遇”。在政府高层和中情局的推动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做出了秘密支持外岛叛乱、分裂印尼的决定。但最终外岛叛乱迅速溃败,美国支持叛乱的行径导致美-印尼关系陷入低谷,而中苏借机迅速拉近了与印尼中央政府的关系。第叁章着重探讨美国对印尼与荷兰西伊里安争端的政策变化和调整。艾森豪威尔政府为修复因外岛叛乱造成的美-印尼关系裂痕,加强和扩大了对印尼经济、军事援助力度,但这一努力的作用被美国在西伊里安领土争端中的消极中立政策所削弱;与此同时,中苏通过对印尼收复西伊里安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了与后者的关系。至肯尼迪上台,西伊里安争端已进入危机阶段,印尼-荷处于爆发战争的边缘。致力于以现代化理论应对第叁世界动荡问题的肯尼迪政府,为促使印尼将正常重心转向国内经济发展,经过曲折的政策调整,最终抛弃了前任的消极中立政策,通过积极斡旋实现争端的和平解决,帮助印尼以间接方式收复领土,为恢复印尼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第四章重点分析了西伊里安争端后,美国对接踵而来的印马争端的态度和政策,及其对美-印尼关系的影响。美国帮助印尼收复西伊里安后,印尼政府的战略中心并未如美国所愿回归国内建设,而是迅速卷入与马来西亚的另一场领土争端。由于印马争端同时牵扯到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盟友,在越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肯尼迪政府被迫中止部分援助以示对印尼实行粉碎马来西亚政策的反对姿态。约翰逊政府上台后,美国起初试图通过积极外交斡旋解决争端,避免在印度支那之外爆发另一场东南亚冲突,但美国的努力最终化为泡影。在印尼对马来西亚对抗行动升级后,随着1965年美国对印尼全部援助的中止,以及印尼反美运动的爆发,美国与印尼关系陷入破裂的边缘;另一方面,印尼与中国却在同-时期因相互利益的需要,建立起“准同盟”的亲密关系,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对印尼政治事务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至此,美国试图拉拢印尼,避免其渭入共产主义轨道的政策遭遇全面失败,1950年初期的美-印尼友好关系基本宣告结束。“九·叁○事件”后,苏哈托的上台使得美国在对印尼政策陷入绝望之际幸运地迎来了亲美的新政权。苏哈托政府改变了前任的激进外交政策,将国家战略中心转向经济发展,并迅速和平解决了僵持已久的印马争端。此后,再未受到领土问题因素干扰的美-印尼关系重新进入友好时期。论文结论部分概括并分析了1956至1966年期间,美国对印尼领土问题的政策影响和塑造美-印尼关系的整个过程。文章认为,从外岛叛乱到西伊里安危机,再到印马领土争端,美国对印尼一系列领土问题的反应和政策,一步步削弱着通过大规模援助奠定的双方友好关系的基础,从而将印尼“拱手”让给了共产党集团;也正是美国在这一时期对印尼领土问题的政策,成为塑造1956至1966年期间美国与印尼关系虽非唯一但却最为关键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吴金平,谭笑[7](2011)在《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一印尼政经关系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与印尼双边关系,尤其是政治与经济关系经历了四次重大变化。其原因固然非常复杂,但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几经改变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①。在冷战结束初期,美国有限撤出东南亚,对东南亚实行"选择性介入"的战略,美国对印尼(本文来源于《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01-05)
谭笑,王广金,吴金平[8](2009)在《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以后,美国—印尼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反反复复。其原因非常复杂,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的东南亚战略①。冷战结束初期,由于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实行"选择性介入"的战略,美国—印尼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双边政治关系则相对平稳;亚洲金融危机后,美(本文来源于《东南亚纵横》期刊2009年01期)
朱陆民,王翌[9](2008)在《苏哈托时期印尼与美国关系的国家利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苏哈托时期的印尼与美国关系是影响东亚地区重要的双边关系。回顾两国关系发展的历程,其关系紧密却并不平稳。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察,以生死攸关利益和两国的价值观念为主要依据分析两国关系的发展,以及美国在对印尼关系中重点考虑的利益的变化,认为决定两国关系最根本的因素是国家利益,它贯穿两国关系发展的始终。(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王翌[10](2008)在《苏哈托执政时期印尼与美国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地处衔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半岛和澳大利亚的交通要道。其境内拥有丰富的锡、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物资。因而,美国一直把印尼视为亚洲防务链上重要的一环;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的冷战战场上给予印尼极大的关注。从苏加诺时代开始,美国就通过政治、外交、经济等各种手段加强对印尼的渗透和控制,力图把印尼纳入自己的国际战略轨道。之后在苏哈托执政的32年里,印尼和美国的关系基本保持了平稳的发展趋势。本文力图从史实的纵深出发,并结合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家利益理论着重探讨印尼与美国关系发展与维持的利益基础、决策模式及基本规律。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从印尼独立时的对外关系入手,简要介绍了印尼独立时的基本情况。接着详细分析了苏哈托上台前印尼的对外政策,以及同美国的关系。作为过渡简要叙述了九·叁O事件,这一苏哈托上台的契机。第二部分主要以史实为线索论述了苏哈托执政时期与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发展的主要内容并深入分析两国关系发展变化的特点。借此对比印尼与美国关系在冷战时与冷战后的发展变化。第叁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文中主要通过印尼与美国对双方关系各自的战略思考,进而层层递进揭示印尼与美国关系发展维持的利益基础与基本规律。第四部分则是对两国关系发展存在的制约问题如中国因素、人权问题、美国的霸权主义与单边政治等作了全面的分析。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在最后得出结论,印尼与美国关系是安全利益上的相互利用,从而建立起经济利益与价值观念相互交错的相对平稳的双边关系。(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期刊2008-05-01)
美国印尼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印尼作为中国周边重要邻国,其对华政策向来受到第叁方因素尤其是美国的干预。本文着重建构一种不对称关系中弱者抉择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在无政府国际体系下,不对称关系中弱者在处理与强者关系时,出于威胁认知与经济预期,会借助第叁方力量,采用制衡、追随与对冲等战略。通过实证考察印尼对华外交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作为第叁方的美国是有力的外部干预变量,作为弱势方的印尼在实施对华政策时,始终把美国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并在其采用制衡、追随与对冲等战略方式中扮演相应角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美国印尼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约书亚·库尔兰奇克,随缘.保持美国印尼关系前进[J].南洋资料译丛.2018
[2].陈翔.印尼对华政策中的美国因素分析——基于不对称关系的视角[J].区域与全球发展.2018
[3].亚历山大·苏利文,随缘.强化美国印尼防务关系[J].南洋资料译丛.2016
[4].刘平.美国与印尼关系提升至“战略伙伴”[N].中国青年报.2015
[5].理查德·梅森,高艳杰.冷战初期美国与印尼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J].中共党史研究.2012
[6].高艳杰.美国对印尼领土问题的政策与美印(尼)关系(1956-1966)[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吴金平,谭笑.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一印尼政经关系演变[C].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8].谭笑,王广金,吴金平.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关系[J].东南亚纵横.2009
[9].朱陆民,王翌.苏哈托时期印尼与美国关系的国家利益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0].王翌.苏哈托执政时期印尼与美国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