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电器论文-樊亚超,王景芹,崔玉龙,刘会军

拾电器论文-樊亚超,王景芹,崔玉龙,刘会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拾电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交拾电器,感应耦合电能传输,轨道偏离,耦合系数

拾电器论文文献综述

樊亚超,王景芹,崔玉龙,刘会军[1](2019)在《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正交拾电器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自动导引运输车偏离轨道导致系统耦合系数和传输功率急剧下降问题,提出正交拾电器。首先建立拾电器等效电路模型,推导出耦合系数与输出功率的关系。然后分析拾电器耦合系数小的原因,结合E型和U型拾电器副边线圈缠绕的特点,提出正交拾电器,采用第一个线圈绕在E型磁芯的中间芯柱上,第二个线圈垂直于第一个线圈绕在E型磁芯的两侧的结构。最后以耦合系数和输出功率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nsoft Maxwell电磁场有限元仿真软件和开发的拾电器,验证了当自动导引运输车偏离轨道100 mm范围时,改善耦合系数和输出功率的下降情况,提高了横向偏差容忍度。(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隋大鹏,钱晓明,楼佩煌[2](2012)在《无接触供电平板式拾电器性能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原边电缆与拾电器磁芯的Maxwell仿真模型,对平板式拾电器的几何参数与拾电器输出性能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在实验的基础上优化拾电器磁芯的相关几何参数,从而设计出可用于自动导航车(AGV)的小体积、高效率的拾电器。(本文来源于《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期刊2012年01期)

隋大鹏[3](2012)在《面向AGV的无接触供电拾电器的研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无接触供电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移动供电新技术,因其安全、灵活、环保的优点在物流装备自动化领域应用广泛。本文主要通过理论模型分析、电磁机构选择、研究参数提出、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法,设计开发了结构优化的平板拾电器。实现了对自动导航小车的无接触供电,解决了传统蓄电池供电的诸多弊端。本文研究了无接触供电技术及其与工业物料输送系统的结合应用。以自动导航小车(AGV)为研究对象,针对应用于AGV的无接触供电系统的特殊需求,在详细阐述无接触供电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体系架构后,提出了将无接触供电技术应用到AGV的技术方案,重点对无接触供电系统的接收部分——拾电器电磁机构的设计进行仿真分析,并对电能处理电路进行开发。首先,根据电磁机构的磁路模型,分析了电磁机构的材料和磁芯尺寸参数对感应输出的影响,建立仿真模型并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磁芯参数与输出性能的关系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电磁机构的绕组方式以及磁芯的尺寸参数。其次,采用谐振补偿技术来减小系统功率损耗,有效的结合整流滤波稳压电路,设计出一种能够稳定输出额定功率250W/24V直流电的电路,保证AGV系统稳定工作。本文以无接触供电系统试验线和AGV系统为基础,对平板式拾电器样机进行大量的实验,验证样机工作有效性的同时,针对实验数据和仿真结果,对平板式拾电器的设计进行优化。(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2-01-01)

南新[4](2010)在《将来手机有望自行充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电动自行车等可以一边骑一边充电,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家用电器不插电源也可以“自己充电”,这些大胆的奇思妙想真的可以成为现实。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节上,笔者见到了国内首个无接触供电系统模型。在现场,来自南京航空航天(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报》期刊2010-01-07)

侯隆斌[5](2010)在《电动自行小车系统(EMS)无接触供电拾电器的研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物流自动化装备供电技术出现了许多新的要求。基于电缆拖链、滑触线和蓄电池的自动化装备,在某些场合由于有局限性已难以满足这种要求。而无接触供电(CPS)技术依靠其安全性好、可靠性高、维护费用低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适应了物流自动化装备发展的最新要求。本文以工业物料输送系统中典型的电动自行小车系统(EMS)为例,研究了无接触供电技术及其在EMS的应用。在详细阐述了无接触供电系统基本原理和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EMS无接触供电系统拾电器(Pickups)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拾电器研究与开发的技术方案。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拾电器的电磁机构和电路结构。首先,分析了电磁机构的材料和损耗,建立了电磁机构的磁路模型,并运用ANSYS软件对电磁机构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原边电缆和绕组线圈的最佳位置关系。其次,针对电路部分,基于传统的并联谐振与串联谐振补偿电路,重点讨论了LCL谐振补偿电路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在一定负载范围内具有稳定电压输出的拾电器电路,为有效提高拾电器的性能打下了技术基础。本文以江苏省物流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EMS无接触供电系统试验线为基础,对自行开发的拾电器样机经过不断的实验和改进,解决了大量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电动自行小车的无接触供电,满足了用户的应用要求。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0-01-01)

侯隆斌,钱晓明,楼佩煌,吴亮亮[6](2009)在《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拾电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应用在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中的拾电器,对拾电器的工作原理、构成和控制模块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09年10期)

拾电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建立原边电缆与拾电器磁芯的Maxwell仿真模型,对平板式拾电器的几何参数与拾电器输出性能关系进行仿真分析,在实验的基础上优化拾电器磁芯的相关几何参数,从而设计出可用于自动导航车(AGV)的小体积、高效率的拾电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拾电器论文参考文献

[1].樊亚超,王景芹,崔玉龙,刘会军.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正交拾电器的设计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

[2].隋大鹏,钱晓明,楼佩煌.无接触供电平板式拾电器性能仿真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2

[3].隋大鹏.面向AGV的无接触供电拾电器的研发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4].南新.将来手机有望自行充电[N].江苏科技报.2010

[5].侯隆斌.电动自行小车系统(EMS)无接触供电拾电器的研发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6].侯隆斌,钱晓明,楼佩煌,吴亮亮.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拾电器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9

标签:;  ;  ;  ;  

拾电器论文-樊亚超,王景芹,崔玉龙,刘会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