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绍文(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云南昆明650092)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17-02
摘要: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本文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其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丰富辅导员社会实践经历、提高应聘标准,改善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培训,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明确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等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扮演着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角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自200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决定》以来,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的激增,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思考,旨在对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有益探讨。
一、辅导员队伍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意义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近年来,高职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辅导员队伍在职业化进程、专业化建设上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种种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影响较为广泛的教育者之一,这支队伍能否有效的开展工作,直接制约、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效果与工作水平。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工作的开展坚持院系两级管理,由于学校的快速发展,在校生规模大幅度增加,培养好、管理好辅导员,精心打造一支优良的辅导员队伍,对于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现有在校生16322人,班主任176名,专职辅导员35名。2010级学生中有部分系实行了辅导员管理制度,其余班级实行班主任管理制度。2011级新生将全面推行专职辅导员管理制度,当前班级管理正处于以班主任管理为主向辅导员管理的过渡时期,在现有35名辅导员中,硕士研究生共计14名(不包括在读硕士研究生),占辅导员总数的40%,其中1970-1979年辅导员6名,占总辅导员总数的17%;1980年后辅导员28名,占辅导员总数的80%;1970前年龄较大者辅导员1名,整体来看,全院辅导员队伍是以中青年为主体,比较富有活力和朝气,年龄、知识结构比较合理,能较好的满足学生管理工作的需要。但从实际工作效果来还看,目前辅导员队伍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社会实践经验不足。
35名辅导员中绝大多数是从各高校毕业后直接来到学校参加工作的,没有到社会上尝试或经历过其他职业,缺乏对社会的实际亲身体验,更不清楚企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标准。在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专业方面就业引导相对薄弱的情况。
(二)专业对口率不高。
从全院辅导员统计资料来看,笔者发现一方面学院35名辅导员中自身专业与所带班级专业相一致或接近的辅导员人数不多,而且各系之间专业对口率差别较大,建筑工程系辅导员专业对口率较低,管理系和经济系辅导员专业对口率相对较高。辅导员自身专业与所带班级专业不对口,对所带班级学生专业不了解,缺乏与学生沟通的共同语言,这样就难以对所带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业、选课等方面进行有效指导。辅导员自身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极大的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专业不符合还体现在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几乎是空白,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会出现方法不得当,事倍功半的情况,如何协调自身专业与所带班级专业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协调。
(三)辅导员的地位和经济待遇需提高。
目前同样是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和教师每月工资待遇有一定差距,而且辅导员工作量较大,这样就让部分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优秀辅导员产生当教师的想法,很容易产生辞职跳槽的想法,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稳定。
(四)辅导员的工作职能相对较多。
辅导员既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集中体现了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特征。而且随着高校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自制力不强,自卑心理较重,生活自理能力弱,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集体现念、组织纪律性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辅导员因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缺乏时间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等本职工作进行思考和探索,影响了学生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以及辅导员的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
(一)丰富辅导员社会实践经历。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历来非常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一直鼓励和倡导双师型队伍建设,强调教师的实践能力,对专职教师提出了假期实习的要求。针对辅导员社会实践不足的情况可从内外两方面加强辅导员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方面辅导员自己要主动利用假期空闲时间到社会或企业去实习,明确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学院可对辅导员的社会实践提供机会或提出具体要求。定期组织辅导员开展专业顶岗实习,有针对性的增加辅导员对所带学生班级专业的认识,让毕业班辅导员负责带领毕业班学生的顶岗实习,通过与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沟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以上方法丰富辅导员的社会实践经历,提高辅导员队伍中“双师”教师比例,促进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建立起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共同语言,为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应聘标准,改善辅导员队伍结构。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06年第24号)提出:辅导员选聘工作要在高等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采取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高等学校组织、人事、学生工作部门和院(系)等相关单位按辅导员任职条件及笔试、面试考核等相关程序具体负责选聘工作。学院在聘任新辅导员时坚持先由各系上报需求计划和专业要求给人事部门,应聘辅导员除个别专业外一般要求具有硕士学历,专业对口,然后由学生处组织专场面试,针对学生管理内容进行考虑;随后还要进行心理测试,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组织协调能力和奉献精神方面多角度考核辅导员。通过提高应聘标准,选拔到优秀辅导员,从而改善辅导员队伍的结构。
(三)加强培训,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
对于缺乏经验的辅导员,各系定期组织开展座谈会,通过传帮带的方法,组织老班主任传授经验,帮助新班主任和辅导员提高工作成效。学生处定期召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会,梳理工作,及时帮助辅导员解决问题,学生处每学期还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参加说课大赛,减压训练,帮助辅导员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四)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
要建立辅导员职业化机制,让辅导员成为光荣的终身职业,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成长为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专家,必须建立适合高职学院辅导员实际的激励机制。对于在学生管理工作表现突出的辅导员,要给予重点培养和提拔,以此让更多的辅导员看到发展的希望,调动其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学院为辅导员安排上课(包括思想政治课、专业课、开设专业选修课等),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水平。鼓励本科学历的辅导员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组织优秀辅导员参加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云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优秀辅导员的评选。
(五)明确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以及日常管理,涉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辅导员只是充当配合者的角色。通过不断完善学生工作管理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让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管理等工作,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工作的成效。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和个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笔者将不断深入研究辅导员队伍建设这一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A],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2005]2号[A],2005.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24号[A],2006.
作者简介:季绍文,男,1977年2月生,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生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