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地理论文-夏襄君

不平衡地理论文-夏襄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平衡地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平衡地理发展,空间生产,资本主义

不平衡地理论文文献综述

夏襄君[1](2019)在《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研究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卫·哈维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家,他针对全球化以来资本在全球空间的重新布局等问题,以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视角,在空间视域下揭示不平衡地理发展问题,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现实批判。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大卫·哈维的思想进行多角度深挖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通过对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以丰富马克思主义解释的视野。(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9年08期)

谢富胜,巩潇然[2](2018)在《资本积累驱动下不同尺度地理空间的不平衡发展——史密斯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尼尔·史密斯是世界知名的人文地理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他在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整合马克思主义和地理学的资本周期运动、空间一体化与尺度推移等范畴,提出了实现平衡发展的途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为研究当代社会空间问题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分析框架和新的理论解释。其理论的核心是把地理空间视为生产资料、社会产物以及空间关系的总和,认为地理空间生产是特定时期资本增殖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学者虽引进其部分理论,但整体了解还比较欠缺。本文将其理论概括和梳理为空间生产、地理尺度、美式帝国主义、绅士化4个方面,分析资本积累驱动下地理空间的不平衡发展过程,深度解析社会、空间与地理的尺度交错与互动关系,阐明资本周期运动、美式帝国扩张和绅士化的逻辑关联,最后以租隙理论为主剖析了城市尺度的资本周期运动。本文旨在为国内学者研究史密斯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提供纲要和逻辑线索,并为中国城市化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启示。(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林密,陈铮[3](2018)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从哈维的空间理论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值得不断研究和发展的理论宝库。大卫·哈维对这一经典的地理学重构一方面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空间思想,另一方面则提出一个重要问题:《共产党宣言》是否具有不平衡地理发展的思想。笔者认为,要把握《共产党宣言》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首先要重新审视构成这一文本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历时性偏好,从而避免对于资本主义共时性中不平衡地理发展的研究悖反式地走向以空间压抑时间的逻辑;其次,要重新审视《共产党宣言》中的资本同质化逻辑,以此界划其中广义和狭义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最后,要反思《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广泛的政治纲领的必要性与操作路径,以此为应对不平衡地理发展的时空环境提供理论指南。(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冉璐[4](2018)在《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以大卫·哈维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又一次准确而深刻地把捉,更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将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关键突破口。大卫·哈维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不仅为分析我国社会不平衡发展的现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而且为解决我国社会不平衡发展的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文来源于《南方论刊》期刊2018年04期)

陈品宇[5](2016)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资本运动与空间格局——基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国家主导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的国家战略。基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视角,从资本的角度出发,认为"一带一路"是构建资本转移与流动的地域组织,为资本再地域化提供了社会活动平台。研究发现,从国内来看,"一带一路"建设使资本加速向国内的边疆地区和内陆地区流动,使得我国原本较为落后的东北、西北、西南和广大内陆地区也"嵌入"了资本循环网络,实现资本生产与再生产。从国际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是应对资本积累危机的解决途径,它通过尺度重组和地域重构,构建起了国际性资本转移与流动的社会活动平台,促进资本在更大范围内流动和修复资本积累体系,实现资本积累的全球化。"一带一路"重塑了全球化环境中的"场所空间",在超国家层面,"一带一路"战略突破了中国的国土空间范围,打破传统的国家和区域边界,资本流动可以贯穿紧密相连的亚非欧大陆,形成全球资本循环网络体系。最后,对""一带一路""战略与国土空间开发和新自由主义议题做出讨论。不认同"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国土空间平衡发展的观点,但是肯定它将会加快边疆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发展的文明进步。新自由主义并没有终结,从资本全球化角度来审视,"一带一路"既是应对全球化的治理框架,也是全球化的延续与深化,更是新自由主义在世界更大范围内的地理实践。(本文来源于《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6-06-24)

付清松[6](2015)在《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维透视与空间政治再赋权——以哈维的“统一场论”为参照》一文中研究指出广义上的不平衡地理发展表达着历史的多样性特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下,不平衡地理发展实现了一次本质转移,对它的认知形成了播化论、建构主义、环境决定论和地缘政治学四种模式。哈维的"统一场论"通过关系、过程和总体辩证法重构了既有认知成果,描绘出资本主义不平衡的一幅多维图景。中国的空间生产实践在语境上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替代性政治取向,但我们可以以"统一论"为参照构建自己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同当前更加复杂的历史地理状况相称的方式重新思考中国的不平衡问题,更加重视其政治内涵,将由经济和资本主导的不平衡发展转化为社会主导的有益差异的增殖。(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谢菲[7](2015)在《资本不平衡地理发展与空间重构的现代意义探析——从马克思到新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着作中曾有过深刻阐述,只是在传统历史主义的时间性偏好的压抑下,这一重要理论资源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再次聚焦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研究,并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城市化、资本运动与空间重塑等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在空间生产的视域下为我们重新厘清了该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具有重要启示。(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付清松[8](2014)在《不平衡地理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以史密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平衡地理发展以空间形象表达着历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构成历史经验和历史叙事的基本问题。第二国际以来,不平衡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解放议程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当代社会理论的焦点。在列斐伏尔和哈维等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史密斯对资本主义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试图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情境中的政治突围提供知识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04期)

付清松[9](2013)在《“卢森堡命题”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价值再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非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存造成的社会条件的差异性和不平衡发展是资本再生产的必要前提,这是"卢森堡命题"对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的核心贡献,但"崩溃论"又引致其缺陷。"卢森堡命题"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储备了大量思想资源,为我们在实践上抵制以不平衡发展为代价换取资本幸存的新帝国主义策略、阻断国际不平衡地理发展机制向国内的传输,更加重视我国发展的空间平衡与和谐提供了参照。(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3年07期)

陈良斌[10](2013)在《思想史视域下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探微》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是一条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底蕴的批判理论线索,哈维等左翼思想家致力在空间视域下揭示该问题对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性。事实上,不平衡地理发展概念存在着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经典马克思主义时期将其界定为资本积累的被动结果,到"第二国际"时代卢森堡等人把它扩展到非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殖民斗争,再到"第叁世界"革命浪潮中直接将其转化为不发达地区反抗西方中心霸权的重要武器,最后到激进地理学将它视为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键,进而上升到揭开资本主义幸存之时空本质的高度。今天,不平衡地理发展不再是描述人类生存环境的原始多样性和空间差异的问题,它的焦点是资本是如何制造出现代社会中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恰恰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维持自身生存的基本条件。在确切的意义上,不平衡地理发展概念从空间视角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理论,切实促进了西方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并有效推动了整个激进左派的再激进化进程。(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不平衡地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尼尔·史密斯是世界知名的人文地理学者和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他在不平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整合马克思主义和地理学的资本周期运动、空间一体化与尺度推移等范畴,提出了实现平衡发展的途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为研究当代社会空间问题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分析框架和新的理论解释。其理论的核心是把地理空间视为生产资料、社会产物以及空间关系的总和,认为地理空间生产是特定时期资本增殖的重要方式。目前中国学者虽引进其部分理论,但整体了解还比较欠缺。本文将其理论概括和梳理为空间生产、地理尺度、美式帝国主义、绅士化4个方面,分析资本积累驱动下地理空间的不平衡发展过程,深度解析社会、空间与地理的尺度交错与互动关系,阐明资本周期运动、美式帝国扩张和绅士化的逻辑关联,最后以租隙理论为主剖析了城市尺度的资本周期运动。本文旨在为国内学者研究史密斯的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提供纲要和逻辑线索,并为中国城市化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平衡地理论文参考文献

[1].夏襄君.大卫·哈维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研究文献综述[J].社科纵横.2019

[2].谢富胜,巩潇然.资本积累驱动下不同尺度地理空间的不平衡发展——史密斯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探讨[J].地理学报.2018

[3].林密,陈铮.《共产党宣言》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从哈维的空间理论谈起[J].江西社会科学.2018

[4].冉璐.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以大卫·哈维的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为视角[J].南方论刊.2018

[5].陈品宇.“一带一路”战略的资本运动与空间格局——基于不平衡地理发展理论视角[C].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2016

[6].付清松.不平衡地理发展的多维透视与空间政治再赋权——以哈维的“统一场论”为参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谢菲.资本不平衡地理发展与空间重构的现代意义探析——从马克思到新马克思主义的解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8].付清松.不平衡地理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以史密斯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14

[9].付清松.“卢森堡命题”中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思想价值再探[J].理论月刊.2013

[10].陈良斌.思想史视域下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地理发展探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标签:;  ;  ;  

不平衡地理论文-夏襄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