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属级阶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近海,头足类,资源评估,DNA条形码
属级阶元论文文献综述
杜腾飞[1](2016)在《中国近海头足类资源评估及枪乌贼属级阶元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头足类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所有物种的统称,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和资源量变化快的特点,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中国近海头足类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海和南海海域,而渤海和黄海海域头足类资源的研究较少。本文在黄、渤海多年份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基础上,结合东海和南海头足类资源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中国近海头足类资源现状,为头足类资源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尝试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枪乌贼属级阶元的划分进行研究,以期明确枪乌贼的进化地位。根据莱州湾2004-2012年间13个航次共计214个站位的拖网调查数据,以渔获率作为资源分布的数量指标,分析头足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空间分布格局以及渔获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莱州湾分布的头足类有5种,包括枪乌贼(Loligo spp.)、长蛸(Octopus variabilis)、短蛸(Octopus ocellatus)、双喙耳乌贼(Sepioda birostrata)和毛氏四盘耳(Euprymna morsei),隶属于3目3科4属。优势种为枪乌贼和短蛸,枪乌贼为绝对优势物种,短蛸仅在秋季为优势物种。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年际间、季节间均有变动。季节间资源量呈现秋季>夏季>春季的规律。空间分布上,春季头足类在整个莱州湾均匀分布,夏季内湾的资源量大于外湾,秋季外湾资源量大于内湾。根据黄海2006-2013年间10个航次共计352个站位的拖网调查数据,对黄海头足类资源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共有头足类14种,隶属于3目6科8属。优势种为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剑尖枪乌贼(Loligo edulis)、火枪乌贼(Loligo beka)、针乌贼(Sepia andreana)和双喙耳乌贼。柔鱼类和枪乌贼类为黄海头足类优势类群。春季,优势物种为日本枪乌贼和双喙耳乌贼;夏季,为太平洋褶柔鱼和剑尖枪乌贼;秋季,为太平洋褶柔鱼和火枪乌贼;冬季,为火枪乌贼和日本枪乌贼。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年际间、季节间均有变动。头足类的资源量季节间存在波动,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空间分布上,头足类资源量从北往南呈现递增趋势。根据已发表文献对东海和南海头足类资源进行归纳梳理。结果表明,东海的优势物种较多,共有14种,年际间、季节间均有变动。短蛸、多钩钩腕乌贼(Sepioda birostrata)、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神户乌贼(Sepia kobiensis)、柏氏四盘耳乌贼(Euprymna morsei)在东海头足类种类组成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季节间资源量存在变动,冬春季资源量小于夏秋季。南海头足类资源中枪乌贼类占有重要地位。优势物种有5种,中国枪乌贼(Loligo chinensis)一直是优势种,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和火枪乌贼的优势地位有所下降,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和剑尖枪乌贼的优势地位有所上升。季节间,头足类的资源量存在变动,春冬季头足类的资源量小于夏秋季。运用DNA条形码技术对9种经济枪乌贼进行分子鉴定和分子系统进化关系重建。结果表明,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9种枪乌贼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6.23%,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51%,种间距离为种内距离的32倍。系统学分析结果显示,9种枪乌贼分别在进化树上聚为单系,形成不同的物种进化分支。表明COI作为DNA条形码用于枪乌贼种、属鉴定是有效的。分子系统关系支持将9种枪乌贼归属于枪乌贼属(Loligo)、长枪乌贼属(Heterololigo)、小枪乌贼属(Loliolus)和尾枪乌贼属(Uroteuthis)四个属,与陈新军根据形态学特征提出的属级分类阶元观点一致。研究还发现火枪乌贼种内分化为两个群体,群体内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2%和0.60%,两个群体间遗传距离为5.93%,群体间/群体内遗传距离比为27和10,推测火枪乌贼存在亚种或隐存种。(本文来源于《上海海洋大学》期刊2016-05-24)
刘超[2](2013)在《拟步甲亚科防御腺形态分类与属级阶元系统进化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拟步甲亚科Tenebrioninae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森林以及较干燥的荒漠半荒漠地区,该类群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中发育了发达的防御腺,并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实现御敌、护窝和引起种间集结等生物学使命。防御腺在拟步甲不同属间的防御腺特征(如囊袋长度、宽度、囊袋间距及囊袋表面花纹等)差异性显着,可作为类群鉴别和推断其系统发育关系的依据。本文通过对代表性类群的防御腺解剖和比较形态学研究,旨在揭示其在拟步甲亚科中的分类价值。研究取得的进展如下:1.比较研究了拟步甲亚科9族46属82种昆虫的防御腺形态特征,按照统一标准对其形状、着生位置、长度、宽度、间距、厚度、花纹以及褶皱等特征进行描述,绘制各代表种的形态图82个,经比较形态学研究,发现防御腺形态特征在拟步甲亚科的属级阶元之间有明显差异,可用于甄别属级阶元,推断其起源、分化和高级阶元系统发育亲缘关系。2.基于代表性类群的防御腺形态特征比较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拟步甲亚科9个族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表现为(Tenebrionini+(Toxicini+(Triboliini+(((Amarygmini+Opatrini)+(Blaptini+Platyscelidini))+(Ulomini+Pedinini)))))。3.将研究数据与文献资料相关讯息综合分析,拟步甲亚科防御腺的起源、多样性分化和阶段发展经历了发育,得出其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腺体从无到有﹥腺体从单个到成对﹥腺体从小变大﹥腺体从简单变复杂;与其相对应的化学分泌物的喷射方式经历了由外翻式向内嵌式的发展。4.拟步甲防御腺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原始到进化的过程,但就具体类群而言,其防御腺的进化程度都是相对的,几乎在每个类群中均存在原始特征和衍征并存现象,即在较原始的类群中存在少量进化特征,在较进化类群中也存在较原始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3-06-01)
刘超,任国栋[3](2012)在《基于防御腺特征的琵甲族属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6属65种琵甲(含新记述7属)的防御腺特征,探讨了琵甲族(鞘翅目:拟步甲科)的属级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对这些种的防御腺着生位置、形状、长度、宽度、囊体间距、囊壁厚度、囊壁花纹、囊壁褶皱等特征进行解剖测量和分析,归纳出族、属级特征。利用SPSS19.0和Hennig86(1.5版)两个软件对选定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和系统进化分析,得出琵甲族16属的进化关系为:Prosodes>Blaptogonia>Tagonoides>Thaumatoblaps>Caenoblaps>Agnaptoria>Asidoblaps>Coelocnemodes>Dila>Gnaptor>Blaps>Pseudognaptorina>Nalepa>Belousovia>Gnaptorina>Itagonia。基于防御腺形态学数据的琵甲族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将琵甲族16个属清楚地分开,表明其在分类上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2年10期)
刘高峰,杨茂发[4](2012)在《梵净山土壤甲螨属级阶元区系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季节通过定点和随机采集相结合,对梵净山土壤甲螨进行了调查,共得到甲螨标本11 487号,分属于45科81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世界广布类群、东洋-古北界区系型类群和东洋界特有类群为主体;跨古北界的区系型中所包含类群所占比例最高.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中区独有类群、华中-华南区系型类群和华中-东北区系型类群为主体.含东北区跨区区系型类群最多.(本文来源于《生命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2期)
任国栋,刘春林[5](2009)在《基于防御腺特征的中国刺甲族属级阶元系统发育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8个代表种的防御腺特征,探讨了中国刺甲族(Platyscelidini)4个属的分类地位和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对防御腺的着生位置、形状及其长度和宽度、腺体间距及其表面花纹和皱褶等重要特征的分析,归纳出属级和族级的防御腺特征。利用SPSS13.0和Hennig86(1.5)2个软件对所选定的防御腺特征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进化分析,两者结果均支持刺甲族现有分类体系的稳定性,且后者提出刺甲族4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为:(Myatis+Bioramix)+(Oodescelis+Platyscelis)。(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李新江,智永超,肖建韬,印象初[6](2008)在《中国斑腿蝗科属级阶元区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中国斑腿蝗科属级分布特征和区系组成特点。结果表明:在我国有分布的斑腿蝗科101个属级阶元中,东洋区成分为62属,占已知属总数的61.4%;其次依次为双区属18属,占17.8%;古北属15属,占14.9%;广布属6属,仅占5.9%;有48属为我国特有属,占总数的47.5%。根据其属级阶元在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的分布比较发现我国的斑腿蝗科昆虫与非洲共有性较高,两者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08年05期)
韩广欣[7](2008)在《中国微蛛亚科属级阶元的分类学研究(蜘蛛目:皿蛛科)》一文中研究指出微蛛亚科Erigoninae Emerton,1882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螯亚门Chelicerata蛛形纲Arachnida蜘蛛目Araneae皿蛛科Linyphiidae。全球已报道微蛛亚科384属2419种,中国已记录66属117种,其中单型属12属。为解决微蛛亚科资源鉴定的需要,本文首次对我国已报道的微蛛亚科的属级阶元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对分布于我国66属微蛛亚科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包括引证、模式种、鉴别特征、世界及中国已记录的种数等。每个属选取1种作为代表种,重新对其进行细致的绘图或选择引用其他专家的图,特征图包括形态图和生殖器图。本文首次编制了我国微蛛亚科66属的分属检索表。(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8-05-01)
翟卉[8](2008)在《中国皿蛛亚科属级阶元的分类学研究(蛛形纲:蜘蛛目)》一文中研究指出皿蛛亚科隶属蛛形纲蜘蛛目皿蛛科,是蜘蛛目中第二大类群的一个重要亚科。为我国物种资源鉴定需要,本文首次对我国皿蛛亚科蜘蛛的属级阶元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全文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较为详细的介绍了皿蛛亚科蜘蛛的分类地位、分类系统、形态特征和生物学,并编制了属级检索表。各论部分详细记述了我国皿蛛亚科58属的属征、鉴别特征及各属所包含种,并对其地理分布进行了整理。其中包括5新种,及1新纪录属,3新纪录种。每属选取一种作为代表,对其进行绘图,对于手头无标本的属则选取其它学者所附特征图。(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08-05-01)
龚骏[9](2005)在《青岛沿海管口目纤毛虫的分类学研究及科属级阶元的系统修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包括对管口目纤毛虫的系统修订及对青岛沿海所见(本目)种类的形态分类学两部分。 系统学部分:汇集了国际间迄今有关管口目系统分类学和目下阶元(科、属、种)描述等方面的文献,对约40个已知属级阶元及同物异名进行了全面的新定义及清理。同时根据简约性原则,探讨了目内形态特征的进化与分化,探讨了各属间的亲缘关系,进而对目内系统做了新的修订了。主要工作包括(以Lynn & Small 2002年的系统为参照系): (1) 将目下40个属分别归入到3个亚目(斜管亚目、齿管亚目、偏体亚目)内的10个科中(斜管科、腹管科、冰原科、齿管科、林奇科、科偌科、边毛科、宽管科、哈特曼科、偏体科)并给出了各阶元(亚目、科、属)基于纤毛图式资料的新定义及检索表。 (2) 依据小腺的有无及纤毛图式特征,尤其是口纤毛器的排布方式等性状,将轮管虫属与前平虫属从原来的边毛科分别调整到齿管科与林奇科中。同时,将扁管虫属从扁管科移入斜管科;将宽管虫属和毛足虫属从哈特曼科移入宽管科中。将原来分类地位不明的类偏体虫属与近轮毛虫属归入偏体科,篷管属归入哈特曼科。 (3) 建立了一新属,维尔伯特虫属(Wilbertinella nov. gen.):林奇科新成员,体卵圆形;口动基列呈横向“Y”字形,左区体纤毛列后端缩短,于体后构成一明显的空白区;右区前伸的纤毛列被口动基列截断,并经口前弯向体左侧;左右纤毛列区在口后腹中线线处无明显间隔;无小腺或附着器。模式种:Parachilodonella distyla Wilbert,1971。 (4) 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重建了裸记名称腹沟虫属(Coeloperix)与环毛虫属(Trochilioides),分别订定了各属的定义及模式种:Coeloperix dirempta Deroux,1970与Trochilioides recta Kahl,1928。 形态分类学部分:于2001年9月至2004年9月利用载玻片法自青岛沿海采集管口目纤毛虫,结合活体观察和银染法对其形态学及纤毛图式等进行了研究,共分离、鉴定出30种,隶属于3个亚目、6个科的17个属。主要内容包括: (1) 建立了6新种:斯雷腹沟虫(Coeloperix sleighi),德氏哈特曼虫(Hartmannula derouxi),中华布鲁克林虫(Brooklynella sinensis),南极偏体虫(Dysteria antarctica),巨大偏体虫(D. magna),德氏偏体虫(D. derouxi)。 (2) 对国际间迄今不详的8个种之纤毛图式做了首次报道,给出了种的新定义并建了新模:卡氏拟篷体虫(Chlamydonellopsis calkinsi),冠偏体虫(D. cristata),小偏体虫(D. pusilla),长偏体虫(D. procera),马氏偏体虫(D. marioni),半月偏体虫(D. semilunaris),梳状偏体虫(D. pectinata),偏体毛足虫(Trichopodiella dysteria)。 (3) 依据青岛种群对18个已知种的进行了补足性重描述以及统计数据的提订:钩状斜管虫(Chilodonella uncinata),海洋伪斜管虫(Pseudochilodonopsis marina),伪钩管篷体虫(Chlamydonella pseudochilodon),德氏篷体虫(Chlamydonella derouxi),摩涅齿管虫(Chlamydodon mnemosyne),斜带齿管虫(Chlamydodon obliquus),叁角齿管虫(Chlamydodon triquetrus),细小(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5-04-01)
属级阶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拟步甲亚科Tenebrioninae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森林以及较干燥的荒漠半荒漠地区,该类群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进化中发育了发达的防御腺,并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实现御敌、护窝和引起种间集结等生物学使命。防御腺在拟步甲不同属间的防御腺特征(如囊袋长度、宽度、囊袋间距及囊袋表面花纹等)差异性显着,可作为类群鉴别和推断其系统发育关系的依据。本文通过对代表性类群的防御腺解剖和比较形态学研究,旨在揭示其在拟步甲亚科中的分类价值。研究取得的进展如下:1.比较研究了拟步甲亚科9族46属82种昆虫的防御腺形态特征,按照统一标准对其形状、着生位置、长度、宽度、间距、厚度、花纹以及褶皱等特征进行描述,绘制各代表种的形态图82个,经比较形态学研究,发现防御腺形态特征在拟步甲亚科的属级阶元之间有明显差异,可用于甄别属级阶元,推断其起源、分化和高级阶元系统发育亲缘关系。2.基于代表性类群的防御腺形态特征比较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拟步甲亚科9个族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表现为(Tenebrionini+(Toxicini+(Triboliini+(((Amarygmini+Opatrini)+(Blaptini+Platyscelidini))+(Ulomini+Pedinini)))))。3.将研究数据与文献资料相关讯息综合分析,拟步甲亚科防御腺的起源、多样性分化和阶段发展经历了发育,得出其进化的总体趋势是:腺体从无到有﹥腺体从单个到成对﹥腺体从小变大﹥腺体从简单变复杂;与其相对应的化学分泌物的喷射方式经历了由外翻式向内嵌式的发展。4.拟步甲防御腺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原始到进化的过程,但就具体类群而言,其防御腺的进化程度都是相对的,几乎在每个类群中均存在原始特征和衍征并存现象,即在较原始的类群中存在少量进化特征,在较进化类群中也存在较原始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属级阶元论文参考文献
[1].杜腾飞.中国近海头足类资源评估及枪乌贼属级阶元划分[D].上海海洋大学.2016
[2].刘超.拟步甲亚科防御腺形态分类与属级阶元系统进化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D].河北大学.2013
[3].刘超,任国栋.基于防御腺特征的琵甲族属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J].昆虫学报.2012
[4].刘高峰,杨茂发.梵净山土壤甲螨属级阶元区系初步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12
[5].任国栋,刘春林.基于防御腺特征的中国刺甲族属级阶元系统发育分析(鞘翅目:拟步甲科)[J].昆虫学报.2009
[6].李新江,智永超,肖建韬,印象初.中国斑腿蝗科属级阶元区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J].四川动物.2008
[7].韩广欣.中国微蛛亚科属级阶元的分类学研究(蜘蛛目:皿蛛科)[D].河北大学.2008
[8].翟卉.中国皿蛛亚科属级阶元的分类学研究(蛛形纲:蜘蛛目)[D].河北大学.2008
[9].龚骏.青岛沿海管口目纤毛虫的分类学研究及科属级阶元的系统修订[D].中国海洋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