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带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扎墨公路,泥石流,成因类型,流体性质
地带性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党超,孙小凡,程尊兰[1](2018)在《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为泥石流灾害的安全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09—2015年进行的多次野外调查为基础,通过成因分析与案例研究,探讨地带性因素对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以及泥石流体性质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结果]扎墨公路以东西向延伸的岗日嘎布山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其中北段穿过5个垂直带谱,南段穿过8个垂直带谱。泥石流的分布密度与暴发频率随着海拔的降低呈现出低、高、低的特征;成因类型由冰面湖溃决型、冰川型、融水降雨型泥石流逐渐过渡到降雨型泥石流;泥石流流体性质从泥流、水石流、稀性泥石流、亚黏性泥石流、黏性泥石流逐渐过渡,容重依次增大。[结论]随着公路沿线垂直带由Ⅰ带降低到Ⅷ带,泥石流的分布、成因类型和流体性质,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地带性分异特征在南段更加显着。(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8年03期)
胡实,赵茹欣,贾仰文,牛存稳,刘梁美子[2](2018)在《中国典型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及其影响要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地的地形特征影响其气候特性,使山地植被呈现显着的垂直地带性分异。对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横断山和喀斯特山地的研究表明:3个典型山地降雨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较大,北太行山迎风坡存在两个最大降雨高度,横断山最大降雨高度位于其背风坡上,而喀斯特山区没有明显的最大降雨高度。植被分布沿海拔梯度表现出较大共性:低海拔地区主要为耕地和灌丛;随着海拔的升高,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比例逐渐增加,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高海拔地区则主要被高山草甸或冰雪带所占据。水分是限制太行山低海拔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而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则主要受温度限制;横断山和喀斯特地区降雨充沛,植被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本文来源于《自然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景慧娟,凡强,王蕾,廖文波,陈春泉[3](2014)在《江西井冈山地区沟谷季雨林及其超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井冈山地区位于中国东部中亚热带地区南缘,属北半球湿润区。该地区地处罗霄山脉中段,地势高耸,沟谷深切,生境极富多样化,在其沟谷地区保存有典型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常称季雨林。选择6个典型沟谷季雨林群落,开展群落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组成以典型的热带性科属为特征,如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山茶科Theaceae、茜草科Rub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优势,占总属数的64.71%—77.94%,高于同纬度地区其他山体,接近甚至高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热带性成分。(2)群落结构具有多优势种及明显的特征性标志种,与具单优势种或少数优势种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明显差异。(3)Shannon-Wiener指数为4.44—5.46之间,物种多样性较丰富,表现出明显的南亚热带植被特征。(4)其它热带雨林性质的特征还包括:大型木质藤本,板根现象,绞杀现象,滴水叶尖,丰富的寄生、附生植物、兰科植物、树蕨等。整体上,井冈山地区亚热带沟谷季雨林群落具有热带雨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明显特征,与南亚热带季雨林性质相似,在演替上常被称为侵入群落,或为历史时期长期演化形成的超地带性植物群落。(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21期)
曾亚文,杜娟,杨树明,普晓英,王雨辰[4](2010)在《云南稻核心种质糙米功能成分栽培型差异及其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Beckman公司DU64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五个稻作区16个州市的905份云南地方稻初级核心种质功能成分栽培型间差异及地带性特征,结果表明:糙米抗性淀粉(%)为0.75±0.29,籼稻(0.78±0.35)显着高于粳稻(0.74±0.24),粘稻(0.78±0.31)极显着高于糯稻(0.67±0.22),晚稻(0.77±0.35)极显着高于早中稻(0.75±0.26),红米(0.81±0.30)和紫米(0.70±0.30)极显着高于白米(0.69±0.27);稻作区依次为Ⅰ(0.83)>Ⅱ(0.79)>Ⅲ(0.76)>Ⅴ(0.55)>Ⅳ(0.50),即滇中南部(Ⅰ,Ⅱ,Ⅲ)糙米抗性淀粉含量极显着高于北部稻作区(Ⅴ,Ⅳ);滇西北的丽江和滇东北的昭通糙米抗性淀粉含量极显着低于除迪庆州外的13个州市。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mg.(100 g)-1]为7.43±2.53,水稻(7.59±2.56)极显着高于陆稻(7.09±2.45),糯稻(8.55±2.88)极显着高于粘稻(7.10±2.32),晚稻(7.88±2.64)极显着高于早中稻(7.23±2.45),白米(8.38±2.66)极显着高于红米(6.63±2.14)和紫米(7.34±2.18);稻作区依次为Ⅱ(7.69)>Ⅰ(7.40)>Ⅳ(7.39)>Ⅲ(7.33)>Ⅴ(6.64),即滇南单双季籼稻区(Ⅱ)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高于滇西北高寒粳稻区;滇南的思茅、滇中的玉溪和保山糙米γ-氨基丁酸含量至少与5个州市差异显着。云南稻糙米总黄酮含量[mg.(100 g)-1]为306.98±192.75,陆稻(341.74±185.11)极显着高于水稻(290.41±193.72),粘稻(315.54±197.64)显着高于糯稻(171.68±11.76),早中稻(318.25±197.93)极显着高于晚稻(282.12±178.11),红米(379.22±197.70)和紫米(365.61±195.44)极显着高于白米(216.96±142.11),光壳稻(332.68±196.22)显着高于白壳稻(300.48±191.14);稻作区依次为Ⅲ(327.13)>Ⅱ(324.23)>Ⅳ(273.11)>Ⅴ(270.16)>Ⅰ(258.26),即滇南(Ⅱ,Ⅲ)糙米总黄酮含量极显着高于滇中;思茅糙米总黄酮含量显着高于8个州市而保山总黄酮含量则显着低于7个州市。这些既揭示了糙米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和总黄酮、含量在水陆、沾糯、早中晚、米色间差异极显着(p<0.01),而有无芒和米味间差异不大,又揭示了3种功能成分呈现明显的地带性特征。文章研究为解决人类慢性病问题以及功能稻米育种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0年12期)
曾亚文,汪禄祥,普晓英,杜娟,杨树明[5](2009)在《ICP-AES检测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的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云南省5个稻作区16个州市的789份地方水稻糙米中的八种矿质元素,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和多元素同时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1%~110.2%,RSD为0.7%~4.4%。结果表明:糙米元素含量(mg.kg-1)依次为P(3834.83±486.49)>K(2567.72±336.74)>Mg(2567.72±336.74)>Ca(153.67±55.90)>Zn(33.35±13.65)>Fe(32.08±25.51)>Cu(14.22±11.85)>Mn(13.58±3.22);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及有色金属富集的滇西北糙米P含量高,早寒武纪动物群及磷矿富集的滇中糙米Ca,Mg,Fe和Zn含量高,作物多样性突出的滇西南糙米Cu和Mn含量高;糙米高磷钾、中钙镁锰和低铁锌分布区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及矿产资源富集区。首次提出云南糙米矿质元素含量的地带性特征与生物多样性中心、矿产资源富集区、生命起源及其山脉、河流有关;进一步推断地球矿质元素分布不均匀性及其山脉、河流的相互作用是生命起源的关键。文章研究为解决人类Fe,Zn和Ca等矿质营养不良和生命起源问题以及功能稻米育种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09年06期)
傅志军[6](2007)在《秦岭及其以北黄土区土壤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土壤地带性研究,对揭示本区土壤地带性特点与关系,指导农林牧业协调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利用野外考察和已有研究资料进行研究。结果秦岭山地的土壤秦岭山地的土壤垂直地带性是:褐土分布在海拔1300 m以下,山地棕壤分布在海拔1300~2500 m;山地暗棕壤分布在海拔2400~3100 m,山地草甸森林土分布在海拔3000~3400 m,亚高山草甸土分布在海拔3300~3767 m。秦岭以北黄土区的土壤水平地带性是:褐土分布在自秦岭北麓至北山,黑垆土分布在北山以北至长城沿线,栗钙土分布在长城沿线以北地区。结论土壤空间演替只要受水热条件的影响,通常在受海洋季风和湿润气候影响强烈的地区,土壤垂直地带性为水平地带性的缩影。而秦岭以北的黄土区,由于东南季风的影响减弱,大陆干燥气候影响增强而形成半干旱和干旱气候,地带性土壤以黑垆土和栗钙土为特征。(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许炯心[7](2005)在《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Ⅱ多元回归分析与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土高原地区227个县的资料为基础,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年均沙尘暴日数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从西北向东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加,气候由干旱、半干旱向半湿润过渡。地表物质由风成沙、沙黄土向典型黄土和粘黄土过渡,天然植被类型由干旱荒漠、干草原、森林草原、草原森林向落叶阔叶林过渡,自然地理因子的地带性分异导致了沙尘暴的频率按同一方向递减。建立的回归方程表明,地表物质的抗蚀性对沙尘暴的影响较大,年降水量次之,大风日数居第叁。通过合理的人类活动增加地表的抗蚀性,可以减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本文来源于《中国沙漠》期刊2005年04期)
傅志军[8](2004)在《秦巴山地土壤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秦岭和化龙山土壤垂直地带性随山地所在的地理位置、山地高度和山地坡向的不同而呈现规律的变化。根据已有资料,揭示了秦巴山地土壤的地带性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01期)
陈云明,刘国彬,杨勤科[9](2004)在《黄土高原人工林土壤水分效应的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成效,依据天然植被呈地带性分布的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地带人工林与天然植被对土壤水分利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地带的人工林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和干化层现象,其严重程度为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典型草原带。森林带的水分条件可满足林木成材对水分的需求,林木采伐后土壤水分可得到很好恢复;森林草原带可满足10龄以下林木生长对水分需求,10龄以上林分的水分亏缺严重,林木采伐后土壤水分恢复进程缓慢;典型草原带不能满足人工林生长对水分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地带性水分条件相适应的人工林草植被建设模式。(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陈云明,梁一民,程积民[10](2002)在《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地带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黄土高原现有人工林草植被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天然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和实测资料 ,分析了以水分为主的生态条件及林草植被对水分利用的地带性特征 ,提出了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群落学原理和关键技术。即 :依据植被地带分布规律指导人工林草植被建设 ;选择地带性植被优势种作为主要造林种草的植物种 ;模拟天然植被结构实行乔灌草复层混交是快速建造稳定植被的科学途径。根据一些“适地适树”树种并不能正常成林的现象 ,提出造林应强调“适地适林”的原则 ,同时给出适宜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地带林草植被建设的主要树草种和伴生种或四旁绿化树种。(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地带性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地的地形特征影响其气候特性,使山地植被呈现显着的垂直地带性分异。对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横断山和喀斯特山地的研究表明:3个典型山地降雨的垂直地带性差异较大,北太行山迎风坡存在两个最大降雨高度,横断山最大降雨高度位于其背风坡上,而喀斯特山区没有明显的最大降雨高度。植被分布沿海拔梯度表现出较大共性:低海拔地区主要为耕地和灌丛;随着海拔的升高,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比例逐渐增加,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高海拔地区则主要被高山草甸或冰雪带所占据。水分是限制太行山低海拔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而高海拔地区植被生长则主要受温度限制;横断山和喀斯特地区降雨充沛,植被生长主要受温度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带性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党超,孙小凡,程尊兰.西藏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的垂直地带性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8
[2].胡实,赵茹欣,贾仰文,牛存稳,刘梁美子.中国典型山地植被垂直地带性特征及其影响要素[J].自然杂志.2018
[3].景慧娟,凡强,王蕾,廖文波,陈春泉.江西井冈山地区沟谷季雨林及其超地带性特征[J].生态学报.2014
[4].曾亚文,杜娟,杨树明,普晓英,王雨辰.云南稻核心种质糙米功能成分栽培型差异及其地带性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
[5].曾亚文,汪禄祥,普晓英,杜娟,杨树明.ICP-AES检测云南稻核心种质矿质元素含量的地带性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
[6].傅志军.秦岭及其以北黄土区土壤地带性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7].许炯心.黄土高原地区沙尘暴形成的自然地理因素:Ⅱ多元回归分析与地带性特征[J].中国沙漠.2005
[8].傅志军.秦巴山地土壤地带性特征[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
[9].陈云明,刘国彬,杨勤科.黄土高原人工林土壤水分效应的地带性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04
[10].陈云明,梁一民,程积民.黄土高原林草植被建设的地带性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