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蛋白论文-刘峰

丝绸蛋白论文-刘峰

导读:本文包含了丝绸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饰,隋炀帝萧后,丝绸,丝素蛋白残留物

丝绸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刘峰[1](2016)在《隋炀帝萧后冠丝绸蛋白残留物的提取与鉴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量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表明,中国是丝绸的发源地。丝绸作为一种优质材料在服饰文化中所占有的特殊地位是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中国古代早在商周时期丝绸纺织技术就已具备较高水平,随着纺织技术的逐渐成熟,织工可以将蚕丝纺织成绫罗绸缎、丝帛锦绢等各种各样的质地形态。丝绸不仅可以充当服饰的主体材料,而且可以作为装饰材料用于中国古代女性的头饰头冠等装饰当中。在中国古代阶级社会中,冠饰和服饰一样,是统治阶级昭示名分、辨别等级的一种符号。古代冠饰上往往存在很多有机材料装饰物,如以丝绸为首的纺织品。这些装饰物在长达上千年的埋藏过程中,会发生严重的降解,使得其宏观形态难以保存。这为古代冠饰装饰的复原和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江苏扬州隋炀帝萧后墓出土礼冠上发现了纺织品痕迹,但纺织品降解严重,纤维宏观形态完全消失,部分金属铜饰件表面存在疑似纺织品矿化产物。本文以隋炀帝萧后冠铜饰件表面疑似纺织品矿化产物和周围土壤中可能存在的蚕丝蛋白残留物为研究主体,对萧后冠是否采用丝绸装饰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古代丝绸蛋白残留物提取技术的优化和隋炀帝萧后冠丝绸蛋白残留物的提取与分析。首先,从透析温度和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两个方面优化古代蚕丝蛋白残留物的提取方法,尤其是对于降解严重的古代样品,以求达到提高提取效率的目的。结果显示现代蚕丝模拟样品在低温下(4℃)比室温下透析更稳定回收率更高,六安战国荒帷残片样品采用MC02000型比MWC014000型透析膜透析后可以保留更多小分子蛋白产物。从而建立了采用MC02000型透析袋低温(4℃)透析的优化提取方法。随后,以六安荒帷丝绸残片样品和马山一号墓丝织品残片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两个样品分别采用优化前后的提取方法进行蚕丝蛋白残留物提取、特异性酶切和生物质谱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采用优化后的提取方法可以提取到更多的蚕丝蛋白残留物信息,在生物质谱检测结果中反映为检测到更多的特征肽段,增强了质谱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最后,对隋炀帝萧后冠饰样品进行了研究,样品分为金属铜饰件样品和土壤残留物样品。通过对铜饰件样品进行表面显微分析,在其表面发现了大量的疑似纺织品矿化痕迹。对表面的疑似纺织品矿化产物进行XRD和FTIR成分分析,发现表面矿化产物的主要成分为蓝铜矿,并且未检测到蛋白类有机残留物成分。随后采用优化的古代蚕丝蛋白残留物的提取方法,对隋炀帝萧后冠饰土壤样品中的丝绸蛋白残留物进行了提取和生物质谱检测。根据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最终检索到8条不同的丝素蛋白重链亚基多肽片段,而在对比样和空白对照样中未检测到任何丝素蛋白多肽信息。通过对实验结果中现代蚕丝蛋白污染和土壤微生物蛋白污染可能性的排除,可以断定在隋炀帝萧后冠周围土壤中检测出了古代蚕丝蛋白残留物,证明了丝绸作为装饰材料之一曾被用于萧后冠的装饰,为萧后冠的复原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6-05-01)

张凤秀,刘园圆,王敏,徐扬帆,刘洪[2](2013)在《食用胆水法提取丝绸废水中丝胶蛋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用食用胆水作为絮凝剂提取蚕丝脱胶废水中丝胶蛋白.结果显示:随着胆水与废水的体积比逐渐增加,提取率增加;当体积比为1∶50,提取率最佳为45.9%.而体积比大于1∶50时,提取率反而下降.食用胆水法提取丝胶蛋白的适宜温度为80℃,最佳提取时间为4.0h.水质由提取前的深黄色、浑浊、有臭鸡蛋味变成提取后的无色、透明、澄清、无异味.并用红外光谱和X-衍射分析胆水沉淀法和等电点法提取丝胶蛋白的结构和结晶状态.食用胆水提取是一种简单、绿色、有效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7期)

王元荪[3](2011)在《一种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专利申请号:CN200810122094.4公开号:CN101487189申请日:2008.11.03公开日:2009.07.22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种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它采用以下步骤:A)将脆弱丝绸按重量比1∶30~200置于0.1%~5%重量百分比浓度的蚕丝蛋白溶液中,在20~35℃浸渍1min到2h后取出,让其自然干燥;B)再将脆弱丝绸放入0.001~10%重量百分比浓度的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水溶液中,在20~35℃浸渍1min到2h后取出;C)将经过以上处理后的脆弱丝绸在20~60℃的条件下固化24h到2h;D)自然(本文来源于《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段郁,邵正中[4](2011)在《丝绸布/丝蛋白复合材料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煤炭石油资源不断衰竭的今天,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与利用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蚕丝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我国有"丝绸故乡"的美称,茧丝年产量达数十万吨。随着科技进步,蚕丝的应用已从传统纺织工业拓展至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本文来源于《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09-24)

王雪云,邓连霞,朱良均[5](2011)在《丝绸工业废水中丝胶蛋白的回收利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丝绸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溶解性丝胶蛋白,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根据丝绸废水的处理现状,对传统丝胶蛋白回收方法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几种新的回收丝胶蛋白的方法及丝胶蛋白的利用现状。(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11年08期)

郑海玲,胡智文,赵丰,吴子婴,周旸[6](2009)在《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加固的工艺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丝素蛋白和交联剂戊二醛作为加固脆弱丝绸织物的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丝素蛋白和戊二醛的质量浓度、浸渍时间等因素对脆弱丝绸织物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增重率、回潮率、色差、硬挺度等的影响,得出较优的加固处理工艺方案:丝素蛋白质量浓度为5 g/L,戊二醛质量浓度为0.05 g/L,在丝素蛋白溶液中的浸渍时间(t1)为40 min,戊二醛中的浸渍时间(t2)为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的加固效果明显,而且手感和外观较好。可利用该方法及工艺对丝绸文物进行加固保护。(本文来源于《蚕业科学》期刊2009年03期)

郑海玲,胡智文,赵丰,吴子樱,周旸[7](2009)在《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加固的工艺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丝素蛋白和交联剂戊二醛作为加固脆弱丝绸文物的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蚕丝蛋白溶液和戊二醛的浓度、浸渍时间等因素对脆弱丝绸织物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增重率、回潮率、色差、硬挺度等的影响,得出较优的加固处理工艺方案:丝素质量浓度为5 g/L,戊二醛质量浓度为0.05 g/L,丝素溶液中浸渍时间(t_1)为40 min,戊二醛中的浸渍时间(t_2)为6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对脆弱丝绸织物的加固效果明显,而且手感和外观较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09-06-22)

李厚钧,余伍忠,李力,周常文,仇东辉[8](2002)在《中国“丝绸之路”地区血红蛋白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血红蛋白(Hb)病是由于Hb的质和量发生异常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贫血综合征,现代医学称为分子病。Hb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约有2.5亿人携带Hb病的突变基因。在我国,Hb病也十分常见,尤其在南方和沿海地区,异常Hb发生率为0.333%,地贫发生率达到了2%,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陆路“丝绸之路”东起我国古都长安(今西安),西至地中海,南抵印度,曾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通讯》期刊2002年08期)

杨旭红,王华杰[9](2002)在《丝绸型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KES手感评价系统等 ,对丝绸型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基本性能和风格进行了研究 ,根据各自的基本性能和风格值 ,探讨了其适合制作的服装 ,并分析其需要改善的方面。(本文来源于《丝绸》期刊2002年07期)

殷学军,胡边,王瑞[10](2001)在《丝绸之路中国段异常血红蛋白及碘缺乏病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丝绸之路”中国段异常血红蛋白的研究异常血红蛋白 (Hb)对血红蛋白功能有一定影响 ,而且带有民族和地域特征。如HbS在中非黑人中的频率高达30 %以上 ,对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而血红蛋白病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980年兰州军(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01年04期)

丝绸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用食用胆水作为絮凝剂提取蚕丝脱胶废水中丝胶蛋白.结果显示:随着胆水与废水的体积比逐渐增加,提取率增加;当体积比为1∶50,提取率最佳为45.9%.而体积比大于1∶50时,提取率反而下降.食用胆水法提取丝胶蛋白的适宜温度为80℃,最佳提取时间为4.0h.水质由提取前的深黄色、浑浊、有臭鸡蛋味变成提取后的无色、透明、澄清、无异味.并用红外光谱和X-衍射分析胆水沉淀法和等电点法提取丝胶蛋白的结构和结晶状态.食用胆水提取是一种简单、绿色、有效的新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丝绸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刘峰.隋炀帝萧后冠丝绸蛋白残留物的提取与鉴定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

[2].张凤秀,刘园圆,王敏,徐扬帆,刘洪.食用胆水法提取丝绸废水中丝胶蛋白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王元荪.一种脆弱丝绸的蚕丝蛋白加固方法[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1

[4].段郁,邵正中.丝绸布/丝蛋白复合材料的制备[C].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1

[5].王雪云,邓连霞,朱良均.丝绸工业废水中丝胶蛋白的回收利用[J].丝绸.2011

[6].郑海玲,胡智文,赵丰,吴子婴,周旸.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加固的工艺条件研究[J].蚕业科学.2009

[7].郑海玲,胡智文,赵丰,吴子樱,周旸.丝素蛋白/戊二醛对脆弱丝绸织物加固的工艺条件研究[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8].李厚钧,余伍忠,李力,周常文,仇东辉.中国“丝绸之路”地区血红蛋白病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2

[9].杨旭红,王华杰.丝绸型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分析[J].丝绸.2002

[10].殷学军,胡边,王瑞.丝绸之路中国段异常血红蛋白及碘缺乏病研究概况[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1

标签:;  ;  ;  ;  

丝绸蛋白论文-刘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