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梅丽迪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艾丽丝·,沃克,生态批评,环境正义
梅丽迪安论文文献综述
崔婧[1](2019)在《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环境正义思想——以《梅丽迪安》《我宠灵的殿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表达的生态思想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环境正义理论视角对美国当代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两部小说《梅丽迪安》、《我宠灵的殿堂》进行研究,讨论她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环境问题上所遭受的不正义的关切。(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4期)
王辰晨[2](2018)在《《梅丽迪安》中的头发与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型的演变折射了美国非裔自我认知的变化,是黑人民权斗争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艾丽丝·沃克的小说《梅丽迪安》中,人物的头发微妙地呈现了美国非裔女性面对的种族和性别政治。主人公梅丽迪安用非裔传统发型和近乎光头的中性发型表明种族身份、领导游行,反映了非裔女性利用身体对抗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的策略及其选择困境之下的矛盾心理。艾丽丝·沃克通过非裔女性头发的种族和性属内涵揭示了白人主流文化和黑人民族主义对非裔女性身体的规训,再现非裔女性参与民权运动的历史,批判了黑人民族主义话语把群体集体化、抹杀非裔内部差异的弊病,从而推进黑人美学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表达。(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何洁[3](2018)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梅丽迪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斯·沃克是杰出的美国女作家,普利策奖得主。《梅丽迪安》是艾丽斯·沃克的一部经典小说,自发表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是基于小说《梅丽迪安》第四章至十二章翻译的翻译报告。本篇翻译报告以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采取的措施,探讨交际翻译理论在小说翻译中的应用。本篇翻译报告分析了笔者在原文小说英汉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叁大困难:如何理解原文中重要的词汇并在翻译时选择合适的表达,如何处理小说中的长难句以及小说中的对话。结合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从词汇、句子和对话叁方面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达到交际的效果。总结得出:在词汇层面,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表达方式,使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在处理长难句时,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运用切分法、换序法使译文流畅,清晰。原文中有大量的对话,译文需正确传递说话人的深层含义和说话时的语气,从而提高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体验。总之,在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之下,译者对原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掌握了文学翻译的主要技巧并将其灵活地运用到《梅丽迪安》的翻译中,使译文更好地为读者接受。(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3-01)
王晨芳[4](2017)在《颠覆与遏制——新历史主义视阈下艾丽斯·沃克的《梅丽迪安》》一文中研究指出《梅丽迪安》是着名作家艾丽斯·沃克在1976年出版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故事以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为背景展开。本文试图从新历史主义中"颠覆"和"遏制"两大研究角度来分析《梅丽迪安》,探究小说中人物对当时意识形态统治的不同回应以及注定的妥协。(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24期)
车玲燕[5](2017)在《缝合破碎人生—从《梅丽迪安》看艾丽斯·沃克妇女主义理论的萌芽》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斯·沃克(1944-)是当代美国文坛最为杰出的作家之一,发表于1976年的《梅丽迪安》是其第二部小说作品。该小说讲述了20世纪60-70年代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的浪潮中追寻完整人生的艰难历程。尽管自出版之日起《梅丽迪安》便吸引了大批学者和评论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相关研究多是仅就其主题问题而展开的表层研究,并未触及沃克妇女主义理论的建构这一深层次问题。与此不同,本论文旨在从沃克妇女主义理论建构的全局性视角出发对该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对小说中黑人女性追寻完整人生这一主题的深入探究,论证该作品是沃克妇女主义思想的萌芽之作。本论文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艾丽斯·沃克的生平及主要作品(其中着重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梅丽迪安》)。随后,论文对国内外关于该作品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最后,概括介绍了沃克妇女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特别指出沃克妇女主义理论的四大内核是反性别主义(Anti-sexism)、反种族主义(Anti-racism)、非洲中心主义(Afro-centrism)、人道主义(Humanism)。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关注了《梅丽迪安》中黑人妇女的破碎悲苦的生活状态,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出发,揭示了生活在白人父权社会中的黑人女性在性别主义、种族主义、肤色主义等多重压迫下支离破碎的人生状态。第二章则着眼于《梅丽迪安》中黑人妇女走向完整人生的追寻。为缝合破碎的人生,重塑完整自我,黑人妇女踏上了追寻完整人生的艰难旅程,她们从从黑人文化和黑人社区中汲取力量,这充分体现了沃克妇女主义思想的非洲中心主义(Afro-centrism)的内核;在这强大力量的支持下,她们勇敢地走出家门,反抗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压迫,其艰难的奋斗历程无疑体现了妇女主义思想反性别主义(Anti-sexism)及反种族主义(Anti-racism)的内核。为打破业已刻板僵化的黑人母系传统,她们试图重塑黑人母亲概念,重建黑人母亲身份。一方面,通过继承母系祖先的创造力及其泛灵论信仰,黑人妇女收获了启迪心灵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作为新生的妇女主义者的代表,梅丽迪安将母爱给予了更多的黑人孩子,用爱滋养他们的心灵,扩展了黑人母亲身份的定义。这体现了沃克妇女主义思想人道主义(Humanism)的内核。作为一名妇女主义者,梅丽迪安的成就不仅在于其对黑人儿童心灵的滋养,更在于其为黑人民族精神生存所做的抗争。通过说服社区的黑人同胞参与投票选举,梅丽迪安将精神生存的力量赋予了整个黑人社区。第叁章着眼于黑人妇女追寻与抗争的结果,指出虽然黑人妇女走向完整人生的追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等待她们的依旧是前方漫长的追寻之旅。最后的结语部分指出,新生的妇女主义思想贯穿《梅丽迪安》中黑人妇女追寻完整人生的奋斗历程,该小说为沃克妇女主义思想的萌芽之作。本论文从沃克妇女主义理论建构的全新视角切入有效地扩展了该小说的研究空间。(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9)
魏欢欢[6](2015)在《种族、性别与自然——小说《梅丽迪安》的生态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梅丽迪安》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讲述黑人女孩梅丽迪安的成长,反映出美国黑人族裔群体的生存状况。对自然的刻画是小说中一个突出的主题。自然同种族、性别问题联系在一起,作者不仅借自然的破坏来隐喻美国黑人族裔与本民族历史的断裂、揭露年轻一代黑人的生存困境,还强调自然在黑人女性自我实现和黑人文化延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小说也体现出强烈的生态内涵。《梅丽迪安》可视为研究沃克生态观的溯源之作,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沃克的生态世界观;同时,其少数族裔身份的加入也必然对当代生态批评研究向多元化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临沂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董薇[7](2015)在《《梅丽迪安》中的创伤与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的文学创作不仅文类多样,而且成果丰硕。沃克首创的“妇女主义”理论,体现了她并不仅仅局限于揭示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社会中所承受的种种不公,更重要的是她们在逆境中的奋斗和成长,最终达到与男性和白人的平等共生,相互融合。《梅丽迪安》是沃克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被誉为关于写民权运动的最好的小说之一。但对于这本小说,相关的研究尚不多,已有论述大多从黑人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和妇女主义展开。本文尝试运用创伤理论研究方法,借助凯鲁斯的创伤记忆和赫尔曼的创伤恢复相关理论,聚焦文中叁个主要人物梅丽迪安,林妮和特鲁曼的创伤,恢复以及从创伤到恢复的意义。从而表达出艾丽丝·沃克对黑人的人性关怀,对黑人女性的颂扬,凸显出黑人文化的价值以及她追求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们能够和谐共处的愿望。论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概括介绍了作者艾丽丝·沃克的生平及其相关作品,以及关于这本小说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从个人创伤和集体创伤两个方面,分析了人物创伤的症状并挖掘出创伤的原因。第二章主要分析创伤恢复的不同方法,梅丽迪安通过重塑自我,林妮通过与梅丽迪安的谈话疗法,特鲁曼则是追随梅丽迪安的脚步。第叁章提炼创伤到恢复的意义,分析了人物创伤后的变化和成长。结论部分归纳总结了论文要点,并且重申了论文主题。(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5-04-01)
董薇[8](2014)在《创伤视角下的《梅丽迪安》》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丝·沃克的《梅丽迪安》揭示了在20世纪60年代,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带给人们的伤害。从创伤理论视角出发,聚焦小说中的两位女性人物,通过比较分析,探索小说中体现的个人创伤,集体创伤以及创伤的恢复。(本文来源于《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郭玉英[9](2013)在《艾丽斯·沃克名着《梅丽迪安》中的黑人女性意识》一文中研究指出艾丽斯·沃克被称为"黑人妇女的辩护士",有着强烈的黑人女性意识,从其作品中可窥见一斑。本文通过分析《梅丽迪安》中对黑人女性生存状况的描述﹑独立﹑反叛的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以及对黑人民俗的自觉运用,揭示作品中的黑人女性意识。(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郭玉英[10](2012)在《论艾丽斯·沃克的名着《梅丽迪安》的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梅丽迪安》(1976)是沃克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被列为20世纪70年代十佳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沃克采取了独特的叙事策略。不仅对叙事时间进行了戏剧化的处理,利用了热奈特所界定的"时间倒错"的叙事技巧,而且利用"并置"等空间叙事技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文来源于《怀化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梅丽迪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发型的演变折射了美国非裔自我认知的变化,是黑人民权斗争史的有机组成部分。艾丽丝·沃克的小说《梅丽迪安》中,人物的头发微妙地呈现了美国非裔女性面对的种族和性别政治。主人公梅丽迪安用非裔传统发型和近乎光头的中性发型表明种族身份、领导游行,反映了非裔女性利用身体对抗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的策略及其选择困境之下的矛盾心理。艾丽丝·沃克通过非裔女性头发的种族和性属内涵揭示了白人主流文化和黑人民族主义对非裔女性身体的规训,再现非裔女性参与民权运动的历史,批判了黑人民族主义话语把群体集体化、抹杀非裔内部差异的弊病,从而推进黑人美学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梅丽迪安论文参考文献
[1].崔婧.艾丽丝·沃克小说中的环境正义思想——以《梅丽迪安》《我宠灵的殿堂》为例[J].北方文学.2019
[2].王辰晨.《梅丽迪安》中的头发与政治[J].外国文学研究.2018
[3].何洁.交际翻译理论指导下《梅丽迪安》翻译实践报告[D].扬州大学.2018
[4].王晨芳.颠覆与遏制——新历史主义视阈下艾丽斯·沃克的《梅丽迪安》[J].青年文学家.2017
[5].车玲燕.缝合破碎人生—从《梅丽迪安》看艾丽斯·沃克妇女主义理论的萌芽[D].山东师范大学.2017
[6].魏欢欢.种族、性别与自然——小说《梅丽迪安》的生态主义解读[J].临沂大学学报.2015
[7].董薇.《梅丽迪安》中的创伤与恢复[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
[8].董薇.创伤视角下的《梅丽迪安》[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
[9].郭玉英.艾丽斯·沃克名着《梅丽迪安》中的黑人女性意识[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10].郭玉英.论艾丽斯·沃克的名着《梅丽迪安》的叙事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