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他丁论文-张乃,章永南,曾鹏,龚韬,陶璐

血管他丁论文-张乃,章永南,曾鹏,龚韬,陶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他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乌司他丁,持续血液净化,ARDS,炎性细胞

血管他丁论文文献综述

张乃,章永南,曾鹏,龚韬,陶璐[1](2019)在《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ARD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细胞水平、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细胞水平、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8月于本院治疗的84例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水平、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通透性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单胺氧化酶(MAO)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与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能显着降低ARDS患者的血清炎性细胞水平,改善血管内皮通透性,维持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稳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2期)

周茜[2](2019)在《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复苏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机械通气、液体复苏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炎性指标、氧合作用、乳酸及复苏液体的用量、血管使用的活性药物量。结果治疗后,2组肺血管的通透性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中心静脉压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心输出量及外周血管的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晶体液的总量、胶体液的总量、白蛋白含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氧合作用、乳酸、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组织的氧合作用及循环灌注,减少复苏胶体的需要量,提高患者复苏的质量及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周桔丰,张瑞城[3](2019)在《乌司他丁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及肾组织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通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肾血管性高血压(RH)大鼠血压及其对肾组织一氧化氮(NO)/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卡托普利,30 mg·kg~(-1))、乌司他丁低(20 000 U·kg~(-1))、中(40 000 U·kg~(-1))、高(60 000 U·kg~(-1))剂量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给药6周。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损伤病理组织形态;比较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比较分析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组织中NO浓度;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e NOS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RH大鼠肾组织具有炎细胞浸润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等现象;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与乌司他丁高剂量组RH大鼠肾损伤减轻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管腔无明显扩张且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较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活性氧簇(ROS)、24 h尿蛋白量、SCr、BUN水平均显着升高,白细胞介素-10(IL-1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及NO浓度、e NOS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及乌司他丁不同剂量组IL-18、IL-6、MDA、ROS、24 h尿蛋白量、SCr、BUN水平均显着降低,IL-10、SOD、CAT水平及NO浓度、e NOS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且乌司他丁呈剂量相关性。乌司他丁中、低剂量组与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缓解RH大鼠肾损害,其可能是通过激活NO/e NOS通路实现降压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9年07期)

周帆,黄云峰,王光林[4](2019)在《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病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复苏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病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复苏效果的影响,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病人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乌司他丁将病人分为研究组(n=36例)和对照组(n=34例),比较两组血管外肺水指数(PVP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EVLWI)、心输出量(CI)、中心静脉压(CV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氧合作用、乳酸、晶体液体总量、胶体液体总量、清蛋白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PVPI从(0.63±0.03)降低为(0.52±0.02),研究组的PVPI从(0.62±0.03)降低为(0.43±0.04);对照组的EVLWI从(12.02±3.54)mL/kg升高为(18.93±3.17)mL/kg,研究组的PVPI从(11.74±2.31)mL/kg降低为(9.43±1.09)mL/kg,研究组PVPI、EVLWI改善优于对照组(t=11.797,16.957,均P=0.000),研究组胶体液体总量和清蛋白用量低于对照组[(1 556.71±12.10)mL比(794.20±11.31)mL,(67.61±3.81)g/L比(30.51±5.8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521,31.356,均P=0.000),经过治疗后,对照组的氧合作用从(1.02±0.04)升高为(1.35±0.19),研究组的氧合作用从(1.01±0.02)降低为(0.53±0.02),对照组的乳酸从(7.48±1.13)mmol/L降低为(3.65±1.23)mmol/L,研究组的PVPI从(7.89±1.42)mmol/L降低为(2.43±1.04)mmol/L,研究组氧合作用、乳酸改善优于对照组(t=25.755,4.490,均P=0.000)。结论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病人效果较好,能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复苏所需胶体液体和清蛋白总量,提高复苏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06期)

鲍新民,杨惠银,高铁铭,王建宾[5](2019)在《五参汤联合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后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肺氧合功能、促炎-抗炎系统、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五参汤联合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后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患者肺氧合功能、促炎-抗炎系统、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的影响。方法将60例感染性休克后肺CL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参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期间血流动力学、肺氧合功能、呼吸力学、炎症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记录2组临床预后和结局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6 h、12 h、24 h、48 h血流动力学参数显着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以上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1 d、3 d、5 d的肺氧合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肺血管通透指数(PVPI)、呼吸力学参数、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指标均显着改善(P均<0.05),观察组以上时间点的此类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均显着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血培养转阴时间、胸部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日均补液量、日均去甲肾上腺素用量、病死率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五参汤联合乌司他丁可稳定感染性休克后CLS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肺氧合功能和呼吸力学参数,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机体促炎-抗炎、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有关。(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王翔,向小卫[6](2018)在《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ARDS 96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治疗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aO_2/FiO_2)及中心静脉压(CVP)]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EVLWI、PVPI、CVP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aO_2/FiO_2及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EVLWI、PVPI、CVP及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aO_2/FiO_2及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ARDS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血管内皮通透性,降低血清促炎因子水平,增加血清抗炎因子表达。(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8年11期)

郑伟基[7](2018)在《烧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血清核因子-κB和环磷酸腺苷及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烧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血清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及其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 33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低剂量乌司他丁组、高剂量乌司他丁组各11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液体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彻底清创、异种皮覆盖或切削痂异体皮覆盖等常规治疗;低、高剂量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分别给予乌司他丁100ku+生理盐水10mL、乌司他丁200ku+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1次/8h,连续7d。记录3组创面脓毒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清NF-κB、cAMP及创面组织VEGF表达。结果低、高剂量乌司他丁组创面脓毒症发生率(9.09%、5.45%)低于常规治疗组(15.45%),创面愈合时间[(38.86±6.44)、(30.19±3.48)d]、住院时间[(48.26±8.33)、(42.05±6.12)d]较常规治疗组[(47.12±8.86)、(62.97±11.90)d]短(P<0.05),且高剂量乌司他丁组创面脓毒症发生率较低剂量乌司他丁组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低剂量乌司他丁组短(P<0.05);常规治疗组、低剂量乌司他丁组、高剂量乌司他丁组治疗后血清NF-κB[(970.42±61.57)、(801.63±58.60)、(704.10±71.18)μg/L]、cAMP[(1 135.73±80.85)、(1 123.32±82.94)、(962.18±80.74)μg/L]及创面组织VEGF表达[(2.44±0.28)、(1.63±0.13)、(0.96±0.17)μg/L]均较治疗前[NF-κB:(1 182.15±67.83)、(1 185.50±63.96)、(1 171.30±59.77)μg/L;cAMP:(1 426.83±82.65)、(1 461.86±73.93)、(1 472.38±79.67)μg/L;VEGF:(2.93±0.21)、(2.78±0.16)、(2.80±0.25)μg/L]降低(P<0.05),且低、高剂量乌司他丁组低于常规治疗组,高剂量乌司他丁组低于低剂量乌司他丁组(P<0.05)。结论烧伤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高剂量乌司他丁可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NF-κB、cAMP水平,下调创面组织VEGF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刘思佚,魏伏,刘疏柯,罗丽,许珊[8](2018)在《乌司他丁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的影响及其主要分子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A.hy926,分别以UTI和TNF-α作用于EA.hy926,小室法测单层细胞通透性,免疫荧光法测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靶向亚基1(p-MYPT1)的表达;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测与通透性相关的关键分子(RhoA、ROCK2、MYPT1、p-MYPT1及VE-cadherin)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TNF-α作用下EA.hy926单层细胞通透性增加,细胞内p-MYPT1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而UTI可改善EA.hy926细胞的上述变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作用下RhoA、ROCK2的表达明显增加,而UTI可抑制RhoA、ROCK2的高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F-α作用下p-MYPT1、RhoA和ROCK2的表达明显增加,VE-cadherin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而UTI可抑制p-MYPT1、RhoA和ROCK2蛋白的高表达,增加VE-cadherin的表达。结论 UTI可能通过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TNF-α引起的EA.hy926细胞通透性增加。(本文来源于《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期刊2018年02期)

龙升华,张菁,柯正华,许伟,黄丹[9](2018)在《乌司他丁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肺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5例AECOPD病例依据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异丙托溴铵,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1周,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1、IL-8)、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ET-1、NO、TXB2、VEGF)、肺功能(TLC、PEF、PEF25、PEF50)的差异。结果:(1)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31例,有效29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37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3 P=0.034);(2)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hs-CRP、TNF-α、IL-1、IL-8均明显下降(t观察组=23.173、19.294、8.382、16.291,P=0.000、0.000、0.000、0.000;t对照组=19.385、16.732、6.713、13.185,P=0.000、0.000、0.000、0.000),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9、5.184、4.893、7.241,P=0.000、0.002、0.006、0.000);(3)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两组NO、VEGF上升而ET-1、TXB2下降(t观察组=14.728、17.482、12.103、17.827,P=0.000、0.000、0.000、0.000;t对照组=11.745、12.483、6.386、12.097,P=0.000、0.000、0.000、0.000),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82、18.831、6.271、11.382,P=0.000、0.000、0.000、0.000);(4)肺功能比较:两组TLC、FEV1、PEF25及PEF50均上升(t观察组=10.742、8.736、9.014、11.422,P=0.000、0.000、0.000、0.000;t对照组=7.618、6.801、7.194、8.275,P=0.000、0.000、0.000、0.000),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2、4.927、4.238、5.701,P=0.009、0.011、0.019、0.003)。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的疗效确切,能更有效的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肺功能。(本文来源于《河北医学》期刊2018年04期)

匡智明,刘丽珍[10](2018)在《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乌司他丁用于肺外源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对于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综合ICU就诊的肺外源ARDS患者中选出9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等。结果经过3 d的治疗,两组患者的PVPI指数、EVLWI指数、氧合指数以及呼吸频率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各个指标改善程度上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入住时间上,观察组患者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常规对症疗法配合用于肺外源ARDS治疗中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和呼吸功能改善,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8年10期)

血管他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机械通气、液体复苏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2组用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炎性指标、氧合作用、乳酸及复苏液体的用量、血管使用的活性药物量。结果治疗后,2组肺血管的通透性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中心静脉压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而心输出量及外周血管的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晶体液的总量、胶体液的总量、白蛋白含量及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氧合作用、乳酸、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乌司他丁可改善组织的氧合作用及循环灌注,减少复苏胶体的需要量,提高患者复苏的质量及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他丁论文参考文献

[1].张乃,章永南,曾鹏,龚韬,陶璐.乌司他丁联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ARD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炎性细胞水平、氧化应激状态和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

[2].周茜.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性休克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复苏效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3].周桔丰,张瑞城.乌司他丁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损害及肾组织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通路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9

[4].周帆,黄云峰,王光林.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病人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复苏效果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

[5].鲍新民,杨惠银,高铁铭,王建宾.五参汤联合乌司他丁对感染性休克后肺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肺氧合功能、促炎-抗炎系统、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6].王翔,向小卫.持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通透性指标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18

[7].郑伟基.烧伤患者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后血清核因子-κB和环磷酸腺苷及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

[8].刘思佚,魏伏,刘疏柯,罗丽,许珊.乌司他丁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的机制研究[J].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网络版).2018

[9].龙升华,张菁,柯正华,许伟,黄丹.乌司他丁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AECOPD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肺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8

[10].匡智明,刘丽珍.乌司他丁对肺外源ARDS患者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及呼吸功能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8

标签:;  ;  ;  ;  

血管他丁论文-张乃,章永南,曾鹏,龚韬,陶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