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医院江苏南京210002
摘要:战伤是严重的直接战争的伤害,也是导致部队减员、战斗力削弱的重要原因,随着战争武器高科技化,战伤较以往更加复杂多样。康复医学的早期介入,能够让战伤患者得到早期并且全程的康复治疗,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地回归战斗岗位、回归家庭和社会。
关键词:战伤;康复医学;应用
1.康复医学在现代战争模式下的重要性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不难发现每次的战争对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飞跃性的发展竟有着促进作用。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医生致力于理疗在战伤中应用,美国医生对伤残军人较系统地应用了各种康复措施,均使得伤员的归队率得到提高。在战后,康复医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一些基本原则被提出,康复医学也逐渐成为了一门医学专业[1]。
现代战争已进入高新技术阶段,现代化的卫勤保障、立体救护使得大量部队伤员得以快速后送[2],这使得康复治疗在战争初始即可介入,使军地战伤患者得到早期、全程的康复治疗,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功能。
2.在战伤中康复医学的应用现状
2.1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一种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的灾难性损伤,通常具有不可恢复性(或恢复的有限性)[3]。轻罹患者失去劳动能力,严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2.1.1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为维持并改善患者残存肌力,维持并扩大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二便、呼吸等身体功能障碍;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吴忠庆等[4]发现早期开展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可充分利用脊髓恢复的最佳时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显著的疗效,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受损的功能。
2.1.2作业疗法
周皓等[5]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生活满意度调查,发现持续对患者功能进行专业的作业指导,疗效远好于某阶段的康复干预。
2.1.3物理因子治疗
物理因子治疗可改善瘫痪肢体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和炎症反应,延缓肌肉萎缩,改善神经功能。
2.2软组织火器伤
战时软组织伤多为火器伤、爆炸伤、烧伤等原因造成,包括肌肉、肌腱、韧带、腱鞘、血管、神经等结构和功能的损害[6]。
2.2.1清创术后的物理治疗[7]
软组织火器伤清创术后伤口创面处理,通常分3种情况:一期愈合伤口,轻伤员在伤口缝合后可行红外线疗法、紫外线疗法、超短波疗法或磁疗;术后创口感染及扩创后不能缝合期;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创口愈合缓慢期及创口愈合后瘢痕收缩期,须转入后方军队疗养院康复治疗。
2.2.2软组织伤伴神经、韧带、肌腱断裂的康复治疗
现代武器所致软组织火器伤常伴有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在野战条件下,伴有神经损伤的伤员可早期行紫外线疗法、超声波药物导入,瘫痪肌肉予电脑中频电疗法和电针疗法;有韧带肌腱损伤的伤员可行超声波疗法,预防肌腱粘连,行远端关节减张运动及被动关节运动训练。有外固定的伤员行远端关节被动运动及主动运动、抗阻运动疗法;处理肢体肿胀,可使用弹力绷带或血压计袖带进行压力反搏治疗,恢复肢体血液循环,减少细胞间隙渗出[6]。
2.3肢体骨折
在不影响骨折固定的前提下,早期进行肌肉的舒缩活动,防止肌肉萎缩、肌腱挛缩和骨质疏松等骨折病的发生;未经固定的关节应早期活动,以维持其正常功能;逐步开始骨折局部上、下关节的活动。在复位固定稳妥的前提下,尽早进行功能锻练,进行损伤肢体肌力、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及协调性、柔韧性的训练,可采用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方法来增强本体感觉。尽量缩短卧床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肢体功能的尽早恢复。并辅以物理治疗,促进疤痕软化,防止瘢痕挛缩,保护肢体功能[8]。
3.战伤中康复医学的发展需求
3.1尽早实施战现场康复治疗[9]
美军在战地医院中配备物理治疗师,他们的经验显示,在越靠近战区的地方部署物理治疗师,对伤员的功能恢复、经济支出的降低、促进更多的伤员返回原有的战斗岗位的效果越好。早期康复治疗的融入,除了保存生命,更是提高到了帮助后期伤员功能恢复的水平,为其今后生存质量的提高、战斗力的恢复打下基础[10]。
3.2创建救护与康复一体的救护模式
在救治战伤伤员时,既要救治战伤,也要考虑恢复其功能,创建救护康复一体的救护模式,就是以战伤伤员为中心、以战斗力为中心,在医疗救护单元围绕战伤救治、功能恢复设立专职岗位,配置专业人员和设备,制订救治康复一体化流程、技术规范,为战伤的救治和损伤器官功能恢复提供重要保证。
3.3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康复医学之优势。在我国现代康复医学创立伊始,就高度重视了中医中药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在学习外国先进的医疗技术的同时,注意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军队医药工作者在烧伤、创伤止血、止痛、休克防治、代血浆、感染控制、创伤修复、器官功能和衰竭防治等多方面开展了中医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成果[11]。
4.总结
作为以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为首要任务的康复医学,在提高战伤救治质量、减轻战后国家社会负担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康复治疗对现代战伤救护的早期全程介入,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善存活伤病员的功能状态,促进其最大程度地回归战斗岗位或回归家庭、社会。同时,康复治疗的介入程度及康复治疗的质量还有激励军心、鼓舞士气、安抚家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连平,中国军队远程医学网络技术建设、组织管理与应用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6):510-513.
[2]吴志成,刘金良.对打赢高技术战争卫勤保障能力的思考[J].南京部队医药,2001,3(6):73-74.
[3]杨明亮等,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路径实施方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8):791-796.
[4]吴忠庆等,早期开展综合运动疗法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J].医护论坛,2011,18(17):188-189.
[5]周皓等.作业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7,32(2):196-199.
[6]曹智刚等.战伤康复分队早期处理软组织火器伤的康复程序探讨[J].人民军医,2016,59(11):1115-1120.
[7]陈景藻.现代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78-585.
[8]朱立国等.地震伤员灾后中医药治疗与康复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2009,28(1):7-8.
[9]王建荣.新军事变革下构建应对作战形态和伤情变化的战创伤救护体系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1):20-23.
[10]宗兆文,秦昊,陈洪等.世界军事医学研究进展及对我国战伤救治的启示[J].中华创伤杂志,2016,32(6):573-576.
[11]王丽娜,朱德增.中医药在战伤防治中应用及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12):108-110.
作者简介:常辰,女,硕士研究生,南京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