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裂合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谷氨酸棒状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表达,酶活分析
裂合酶论文文献综述
郝成伟,李贺丹,张献,徐大庆[1](2019)在《谷氨酸棒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是生物体内降解丙酮醛的重要酶之一。食品级微生物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基因组上的NCgl0106预测为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但尚缺乏实验验证。本试验首先通过pCR技术扩增出预测的谷氨酸棒状杆菌ATCC13032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lac,并将之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成功获得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28a-lac。然后,使用IpTG诱导E.coli BL21(DE3)/pET-28a-lac表达重组蛋白Lac。SDS-PAGE试验结果表明:重组Lac蛋白在大肠杆菌进行了可溶性表达,其分子量约为14 kDa。最后对重组Lac蛋白进行了分离纯化、活性检测及酶学特性分析。应用His-tag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溶液浓度为604.9μg/mL;活性检测显示重组Lac蛋白能催化丙酮醛和谷胱甘肽生成S-D-乳酰谷胱甘肽,表明谷氨酸棒杆菌lac基因是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酶学特性分析表明重组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7,金属离子K~+和Ca~(2+)对其活性略有增强作用,Ba~(2+)对酶活性几乎没有影响,Zn~(2+)、Mg~(2+)和Fe~(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o~(2+)和Mn~(2+)几乎完全抑制其活性,酶反应米氏常数K_m值为0.223 2 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0.025 mmol/(L·min)。(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成[2](2018)在《藻胆蛋白裂合酶CpcE/F和PecE/F的结构和催化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蓝细菌和红藻的捕光复合物藻胆体中含有大量的酶催化形成的色素化藻胆蛋白。目前已知3类不同的藻胆蛋白裂合酶特异性催化藻胆蛋白色素化。S/U型裂合酶催化藻胆色素不仅可以结合到别藻蓝蛋白的Cys81,也可以结合到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β亚基的Cys82。T型裂合酶特异性催化藻胆色素与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β亚基的Cys153结合。E/F型裂合酶特异性负责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Cys84结合藻胆色素。与S/U型和T型裂合酶不同,E/F型裂合酶还具有去色素化活性。此外,E/F型裂合酶中有一亚类具有藻胆色素异构化的活性。裂合酶CpcS和CpcT的结构在无色素或有色素的条件下分别被解析,但其结构都是β桶形,与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结构类似。尽管E/F型裂合酶早在25年前就被发现,但是至今其蛋白结构仍然未知。本研究以1.89?的分辨率解析了来自于Nostoc sp.PCC7120的裂合酶CpcE/F的结构。CpcE和CpcF亚基都是扭曲的星月形的α-螺线管形结构。CpcE由15个α-螺旋组成,CpcF由10个α-螺旋组成。CpcE的内(凹面)层螺旋和CpcF的外(凸面)层螺旋围成一个洞。根据CpcE/F复合物两个亚基界面处和洞内部的氨基酸位点突变结果,模拟得到了PCB:CpcE/F复合物的结构。以CpcE/F为模板模拟得到高同源性的裂合酶PecE/F的结构,但PecE/F具有异构化活性。保守的H_(87)C_(88)基序位于PecF亚基的h20和h21之间的loop上,这个保守基序被证实是PecE/F实现异构化活性所必需的,同时也支持了假说:Cys88与藻蓝胆素PCB的C10的亲核加成诱导了PCB异构化为藻紫胆素PVB。此外,与藻胆体降解有关的非漂白蛋白NblB的结构也以CpcE为模板模拟得到。为了得到更多的有关裂合酶催化机制的信息,本研究模拟了两种裂合酶CpcE/F和PecE/F分别和底物的相互作用模型。根据这些docking模型可以得出,色素分子结合藻胆蛋白的Cys84时,需要与之接触的藻胆蛋白的螺旋-螺旋之间松散以允许色素转移到结合位点。CpcE/F不仅可以催化脱辅基藻蓝蛋白CpcA结合PCB,也可以催化PCB从色素化蛋白PCB-CpcA上分离。考虑到反应的可逆性,本文提出一种假设:在色素化和去色素化时,色素分子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色素化时色素PCB向CpcE亚基方向移动,这个移动促进了PCB和CpcA的结合;相反的,去色素化时色素PCB向CpcF亚基方向移动,从而导致色素PCB的分离。位于CpcF亚基上方的CpcE的N端手臂序列阻碍了色素的移动,从而可以解释N端截短后去色素化活性增强。本研究解析了首个E/F型裂合酶的结构,从而补全了藻胆蛋白裂合酶家族的结构和催化机制,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藻胆蛋白裂合酶如何参与蓝细菌捕光复合物的组装。此外,裂合酶CpcE/F具有特有的去色素化活性,这种活性与藻胆体的降解有关:比如在营养缺失条件下藻胆蛋白发生降解,或光照发生变化时藻胆体重构,这为研究藻胆体的降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丁文龙[3](2017)在《藻胆蛋白和裂合酶的研究及近红外荧光蛋白的分子进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蓝细菌捕光藻胆蛋白的色素化需要结合胆色素,一类线性四吡咯色素。除了核膜连接蛋白ApcE外,其它藻胆蛋白半胱氨酸残基与色素3-乙烯基之间硫醚键的形成都需要裂合酶的参与。裂合酶催化机理和藻胆蛋白特性的研究将为基于藻胆蛋白荧光探针的开发奠定了基础。T型裂合酶负责藻胆蛋白β亚基155位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色素。我们获得了来自Nostoc sp.PCC 7120中CpcT的晶体结构,分辨率分别为1.95(?)和2.5(?).CpcT叁维结构是一个花萼状的β折叠桶,在晶格中以二聚体存在。基于结构和定点诱变的分析,我们提出了一个稳定色素,从而具备区域和立体选择性的加成机制。在CpcT的双体结构中,PCB色素被紧密包裹,从一个亚基伸出的环状结构屏蔽了另一个亚基结合色素的口袋。只有在单体化后色素的乙烯基才可以暴露出来参与反应。环状结构的缺失或二聚化界面的破坏都显着的降低了CpcT的催化活性,表明二聚化是催化反应必需的,而色素的存在促进了CpcT的二聚化。CpcT的活性不仅被还原性的硫醇抑制,还被氧化型谷胱甘肽抑制,表明二硫键的动态变化是催化活性必需的。位于色素乙烯基α和β面的Y65和D163支持CpcT的催化反应是一个酸催化的以N21-酰基亚胺离子为中间体的亲核米氏加成反应。这一反应的特异性由CpcT和CpcB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决定。核膜连接蛋白是一个多结构域的蛋白,不仅作为能量的终端将藻胆体吸收的能量传递给光反应中心,还参与藻胆体的组装,并将藻胆体锚定在内囊体膜上。在核膜连接蛋白ApcE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loop结构域修饰的水溶性的突变体,命名为ApcEΔΔ。这个突变体与野生型一致,可以自催化共价结合色素。其在不含尿素的缓冲液中以三聚体形式存在,在含4 mol/L尿素的缓冲液中与野生型一致以二聚体形式存在。PCB-Apc EΔΔ在含4 M尿素的缓冲液中吸收峰(λ_(max)=659nm)和荧光发射峰(λ_(max)=666nm)与野生型一致。但是在不含尿素的缓冲液中吸收峰(λ_(max)=625nm)和荧光峰(λ_(max)=650nm)发生了蓝移,且光谱的变化对温度敏感。通过吸收、荧光、圆二色的停留测定,表明这一光谱变化伴随着聚集态的改变。最近研究发现一些蓝细菌具备远红光光适应的能力,可以利用之前被认为不能利用的远红光(λ=700-750nm)进行放氧光合作用。在这些远红光光适应的蓝细菌中发现了一个由光敏色素Rfp A控制的编码光系统核心亚基的基因簇。利用序列比对和进化树的分析对藻胆蛋白的序列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两个没有保守半胱氨酸的基因Apc E2和Apc F2。Apc E2和Apc F2结合PCB后吸收分别在700nm和673nm,荧光分别在714nm和700nm,比传统的Apc E1和Apc F1分别红移了~40nm和56nm。实验表明这一红移是由于非共价结合色素导致的。这一研究为近红外荧光探针进化提供了材料。藻胆蛋白已经将荧光蛋白的光谱范围扩展到了组织穿透性最大的NIR(650-900nm)窗口区域,并且非常适合多色成像。但是它们的应用因为需要裂合酶和色素还原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会随着波长的红移而降低,并极度依赖于藻胆蛋白的种类。我们获得一类由来自具备远红光光适应蓝细菌Chroococcidiopsis thermalis PCC7203中藻胆体核心亚基Apc F2进化来的色素蛋白,命名为BDFPs。BDFPs共价结合自然界广泛存在的胆绿素BV,保留了模板光谱红移的特性,并进一步将荧光扩展到了近红外光谱区(~710nm)。BDFP1.4和1.5是单体,分子量极小,只有约15k D,是现在为止最小的近红外荧光蛋白。BDFPs不仅具备无以伦比的光稳定性,还具备极强的热稳定性(可以耐热到80℃)、耐酸稳定性(可以耐酸到pH 2)和耐高浓度变性剂的能力。这一结果表明来自远红光光适应蓝细菌中的藻胆蛋白是进化近红外荧光探针非常有用的来源。BDFPs作为荧光标记不仅应用到传统荧光显微镜标记观察和应用到超分辨领域,还在秀丽线虫和乳酸杆菌中得到应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姜腾飞,王雨昊,唐滋一,黄国印,徐辉[4](2017)在《盐生杜氏藻CPD光裂合酶FAD结合结构域Gln336在逆境胁迫下的修复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盐生杜氏藻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PD)光裂合酶的作用机制,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对其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结合结构域α13中保守氨基酸残基Gln336进行突变,并比较野生型菌株PGEX-4T-1-Ds PHR2(WT)和突变菌株PGEX-4T-1-Ds PHR2-Q336H(Q336H)表达的光裂合酶在体内外的光修复活性及其在不同盐浓度下修复光损伤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Dpn I法定点突变,成功获得盐生杜氏藻CPD光裂合酶突变体Q336H的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并导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建了突变菌株Q336H.体内外活性研究发现,野生型菌株的CPD光裂合酶的活性显着大于突变菌株Q336H(P<0.05).在不同盐浓度条件下,野生型菌株存活率基本没有变化,而突变菌株Q336H随着盐浓度增加存活率迅速下降.在体外修复实验中,甘油浓度对突变酶Q336H活性影响显着大于对CPD光裂合酶活性影响(P<0.05).甘油浓度增加导致突变酶Q336H修复活性逐渐下降,而CPD光裂合酶活性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下降.因此,Gln336对盐生杜氏藻CPD光裂合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可能是该酶在盐胁迫下发挥功能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本文来源于《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吝晓君,王祥法,葛保胜,秦松[5](2017)在《利用多功能裂合酶CpcE/F合成非天然重组藻胆蛋白》一文中研究指出藻胆蛋白裂合酶是催化藻胆色素与脱辅基藻胆蛋白亚基共价连接的裂合酶,在藻胆蛋白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实验以藻蓝蛋白裂合酶Cpc E/F为研究对象,采用基因工程组合表达技术,构建了pCDFDuet-apcA-cpcE/F-hox1-pebS、pCDFDuet-pecA-cpcE/F-hox1-pebS等重组质粒,并导入大肠杆菌中,在IPTG的诱导下,成功表达得到两种非天然藻胆蛋白ApcA-PEB和PecA-PEB,这表明Cpc E/F不仅可以催化藻蓝胆素和脱辅基藻蓝蛋白的结合,还可以催化藻红胆素(PEB)与别藻蓝蛋白α-亚基(ApcA)和藻红蓝蛋白α-亚基(PecA)的结合,因此是一种多功能的裂合酶。根据重组产物的光谱特征峰分析发现,ApcA-PEB和PecA-PEB作为两种非天然存在的重组藻胆蛋白,具有与对应天然藻胆蛋白有着相近的特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峰,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波长偏移并伴有色素异化现象,其光谱学性质主要由其所携带的色素基团决定。另外,荧光寿命衰减分析发现,不同脱辅基蛋白对于重组藻胆蛋白的光谱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李瑶瑶,毕静,王艺红,秦云贺,张雪莲[6](2015)在《乙酰化修饰调控结核杆菌异柠檬酸裂合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结核杆菌异柠檬酸裂合酶(ICL)蛋白322位点赖氨酸(Lys322)的乙酰化修饰对蛋白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结核杆菌ICL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icl,并对Lys322位点进行定点突变为精氨酸(Arg,R)和谷氨酰胺(Glu,Q),体外表达纯化获得重组蛋白ICLWT、ICL322R和ICL322Q。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酶活性测定来揭示Lys322位点突变前后对蛋白的乙酰化修饰水平及蛋白功能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大肠杆菌表达体系获得的ICLWT、ICL322R和ICL322Q蛋白均有较高水平的蛋白赖氨酸乙酰化修饰信号,较ICLWT,ICL322R和ICL322Q突变蛋白的酶活性分别下降了大约50%和70%。结论:在大肠杆菌的表达体系中,ICL蛋白可以获得乙酰化修饰。ICL322Q突变蛋白酶活性的显着下降,揭示Lys322位点乙酰化修饰对ICL蛋白的功能存在负向调控。为未来深入探索赖氨酸乙酰化修饰对结核杆菌代谢,潜伏感染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丁千山,周福祥[7](2015)在《ATP柠檬酸盐裂合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GEO公共数据库,探讨ATP柠檬酸盐裂合酶(ACLY)在多种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索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ACLY对肝细胞癌术后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预测ACLY推动肝细胞癌发展的机制。方法:收集NCBI的肿瘤公共数据集,对表达谱资料及临床信息进行分析;利用基因富集分析(GSEA)方法,分析受ACLY调控的相关基因。结果:ACLY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P<0.05);在不同年龄、AFP、肿瘤大小、T分期、BCLC分期的肝细胞癌患者中,ACLY的表达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ACLY的表达状态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总体生存和复发相关(P<0.05);ACLY高表达样本富集了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调控、血管生成、E2F1信号通路、myc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集。结论:ACLY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可以作为潜在的判断肿瘤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张冉[8](2014)在《节旋藻色基裂合酶基因cpcS,cpcT,cpcU的克隆及在有光学活性藻蓝蛋白β亚基生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钝顶节旋藻(Arthrospira platensis)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经济微藻,其富含藻蓝蛋白,藻蓝蛋白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还可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化妆等行业,此外由于其所特有的荧光活性且无毒,还可用作荧光标记物及光动力治疗等领域。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表达具有光学活性藻蓝蛋白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为有光学活性藻蓝蛋白的应用及构建新的光合系统提供了基础。光学活性藻蓝蛋白的合成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是藻蓝胆素与脱辅基蛋白的共价偶联,而藻蓝胆素与脱辅基蛋白的正确连接需要特定的色基裂合酶的催化。光学活性藻胆蛋白的生物合成一般需要脱辅基藻蓝蛋白(CpcA,CpcB),色基合成酶(Hox1,PcyA),色基裂合酶叁种元件的共同参与。本实验室前期关于节旋藻藻蓝蛋白α亚基的色基裂合酶的研究已经比较完整,但是还没有关于节旋藻藻蓝蛋白β亚基色基裂合酶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克隆了节旋藻藻蓝蛋白β亚基的色基裂合酶,并研究了其功能。本论文首次克隆了钝顶节旋藻A. platensis FACHB314的色基裂合酶基因cpcS,cpcT和cpcU,其中cpcS全长594bp,编码197个氨基酸序列,分子量为22.1kDa,blastp比对其属于CpeS superfamily,存在5个保守结构域,分别是THHL,ENH,LRERGYAEI,YETM和ERF,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对结果显示与其他蓝藻的序列相似度为72.52%;cpcT基因全长597bp,编码198个氨基酸残基,等电点为5.29,分子量为22.8kDa,blastp比对其属于CpeT superfamily,具有FSN,NPP,AHI,RPL,EQAY,PYR和FKG七个保守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对结果显示与其他蓝藻的序列相似度为71.14%;cpcU基因全长525bp,编码174个氨基酸残基,等电点为5.30,分子量为19.2kDa,blastp比对其属于CpeS superfamily,具有7个保守域,分别是EFF,SAGKWFS,GKS,EER,PNLR,ASF和SEIR,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对结果显示与其他蓝藻的序列相似度为73.22%。为了研究节旋藻的色基裂合酶CpcS,CpcT和CpcU在藻蓝蛋白β亚基与藻蓝胆素结合过程的作用,本实验构建了3个重组表达载体:pACYCDuet-cpcB-cpcS(含有藻蓝蛋白β亚基基因cpcB和色基裂合酶cpcS基因),pACYCDuet-cpcB-cpcT(含有藻蓝蛋白β亚基基因cpcB和色基裂合酶cpcT基因)和pACYCDuet-cpcB-cpcU(含有藻蓝蛋白β亚基基因cpcB和色基裂合酶cpcU基因),并将这3个载体和pACYCDuet-cpcB(仅含有藻蓝蛋白β亚基基因cpcB)分别与pET24-hox1-pcyA(含有色基合成酶hox1和pcyA基因)一起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构建重组表达菌株BS,BT,BU和B,并诱导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荧光光谱检测重组蛋白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重组菌株中均表达出了藻蓝蛋白,而且有色基裂合酶存在的菌株比没有色基裂合酶的菌株表达的藻蓝蛋白的荧光强度高,而且荧光发射峰更接近天然藻蓝蛋白,说明色基裂合酶对光学活性藻蓝蛋白β亚基的合成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三个色基裂合酶在藻蓝蛋白β亚基上的作用位点,通过将节旋藻藻蓝蛋白β亚基82位和153位的半胱氨酸分别进行突变,突变成丙氨酸,构建突变菌株B(C82A)S,B(C153A)S,B(C82A)T,B(C153A)T,B(C82A)U和B(C153A)U。通过比较突变菌株与未突变菌株表达的藻蓝蛋白的荧光强度来分析色基裂合酶的作用位点。结果显示,突变菌株B(C82A)T与未突变菌株BT的单位质量藻蓝蛋白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一致,而突变菌株B(C153A)T的单位质量藻蓝蛋白荧光强度比未突变菌株要低,因此推断色基裂合酶CpcT的作用位点是β亚基153位的半胱氨酸;而突变菌株B(C153A)S与未突变菌株BS相比,单位质量藻蓝蛋白的荧光强度基本没有变化,而突变菌株B(C82A)S的荧光强度发生下降,因此推断裂合酶CpcS的作用位点为β亚基82位的半胱氨酸;突变菌株B(C153A)U与未突变菌株BU相比,单位质量藻蓝蛋白的荧光强度基本没有变化,而突变菌株B(C82A)U的荧光强度发生下降,因此推断裂合酶CpcU的作用位点也为β亚基82位的半胱氨酸。本研究首次克隆并研究了节旋藻中藻蓝蛋白β亚基色基裂合酶CpcS,CpcT和CpcU的功能,为阐明节旋藻中有光学活性藻蓝蛋白的生物合成机制,人工合成有光学活性藻蓝蛋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2)
鲁丁强[9](2014)在《苏氨酸磷酸裂合酶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结合电化学分析可不受样品的浊度、颜色的影响,所需设备仪器相对简单的特点以及酶促反应的高效性、免疫分析无需对样品进行纯化、富集等预处理的特点,以玻碳电极为基体电极,采用共价键合、静电吸附和自组装单分子层等生物分子固定技术,并借助纳米金的吸附能力强、比表面积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隧道效应等特性以及壳聚糖良好的成膜性、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构建了性能良好的苏氨酸磷酸裂合酶(phosphothreonine lyase, SpvC)电化学纳米金免疫传感器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分析中。借助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仪(Octet biolayer interferometry)从五株抗SpvC单克隆抗体(以沙门氏菌为抗原制备)中筛选出与SpvC纯化蛋白亲和力最强的单克隆抗体株,其解离平衡常数KD分别为:3.85E-10M、1.65E-09M、5.88E-10M、2.01E-09M、1.13E-09M,KD最小3.85E-10M即为亲和力最强的单克隆抗体株,其结合常数Kon和解离速度常数Kdis分别为3.73.E+03L/mol s-1,9.62E-07s-1。采用以纳米金-硫堇-壳聚糖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为生物传感的放大系统,方法如下:将玻碳电极预处理后,取5μL0.5%壳聚糖溶液滴于电极表面,自然晾干制备的纳米金溶胶中24h,然后将该电极置于互作仪所筛选的抗SpvC单克隆抗体中4℃自组装24h,即得单层纳米金修饰的传感器。再取5μL制备的硫堇/壳聚糖共聚物溶液滴加于上述电极表面的中心,自然干燥后将该电极置于纳米金/辣根过氧化物酶溶液中4℃自组装24h,再将该电极置于抗SpvC单克隆抗体中4℃自组装24h,最后将该修饰电极置于BSA溶液(1g/100mL)中37℃温育1h,以封闭非特异性位点,以含0.05%(v/v) Tween-20的PBST溶液清洗未结合的牛血清白蛋白,自然晾干即得双层纳米金修饰的SpvC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置于4℃PBS缓冲环境中保存待用。通过纳米金溶胶吸附抗SpvC Balb/c小鼠单克隆抗体,利用紫外光谱扫描、透射电镜表征纳米金,原子力显微镜、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法表征其吸附和组装的各阶段,研制出电化学型纳米金双膜免疫传感电极。利用电流时间曲线法分别测定PBS稀释的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悬液,结果表明响应电流与两种菌在10-1.0×104cfu/mL范围内线性相关,最低检测限为5cfu/mL,线性方程分别为:△I=0.2103C+0.0256(R2=0.9943),△I=0.2044C+0.0263(R2=0.9904),由方程斜率表明抗体与沙门氏菌有更好地亲和力,这可能是SpvC来源于沙门氏菌的原因。再利用时间电流曲线法测定PBS稀释的两种菌混合液,线性方程为:△I=0.2078C+0.026(R2=0.9913),表明该传感器可以检测这两种混合菌液中菌总浓度。并对其寿命、稳定性、重现性及选择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证实该传感器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为进一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商业大学》期刊2014-03-01)
周传华,陈曦,冯进辉,肖冬光,吴洽庆[10](2013)在《来源于葡萄球菌的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的基因克隆及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ominis来源的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基因shnal(GenBank Accession No.EFS20452.1)构建至pET-28a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通过目的蛋白的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发现,ShNAL是一个四聚体,裂解方向的最适反应pH为8.0;合成方向的最适反应pH为7.5,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45℃下孵育2 h对ShNAL的活力基本无影响,高于45℃时,活力迅速下降。该酶在pH 5.0~10.0的环境中比较稳定,4℃下放置24 h酶的残余活力在70%以上。ShNAL对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N-乙酰甘露糖胺(Man)和丙酮酸(Pyr)的Km值分别是(4.0±0.2)mmol/L、(131.7±12.1)mmol/L和(35.1±3.2)mmol/L,kcat/Km值分别为1.9 L/(mmol.s)、0.08 L/(mmol.s)和0.08 L/(mmol.s)。(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裂合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蓝细菌和红藻的捕光复合物藻胆体中含有大量的酶催化形成的色素化藻胆蛋白。目前已知3类不同的藻胆蛋白裂合酶特异性催化藻胆蛋白色素化。S/U型裂合酶催化藻胆色素不仅可以结合到别藻蓝蛋白的Cys81,也可以结合到藻蓝蛋白、藻红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β亚基的Cys82。T型裂合酶特异性催化藻胆色素与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β亚基的Cys153结合。E/F型裂合酶特异性负责藻蓝蛋白和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Cys84结合藻胆色素。与S/U型和T型裂合酶不同,E/F型裂合酶还具有去色素化活性。此外,E/F型裂合酶中有一亚类具有藻胆色素异构化的活性。裂合酶CpcS和CpcT的结构在无色素或有色素的条件下分别被解析,但其结构都是β桶形,与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结构类似。尽管E/F型裂合酶早在25年前就被发现,但是至今其蛋白结构仍然未知。本研究以1.89?的分辨率解析了来自于Nostoc sp.PCC7120的裂合酶CpcE/F的结构。CpcE和CpcF亚基都是扭曲的星月形的α-螺线管形结构。CpcE由15个α-螺旋组成,CpcF由10个α-螺旋组成。CpcE的内(凹面)层螺旋和CpcF的外(凸面)层螺旋围成一个洞。根据CpcE/F复合物两个亚基界面处和洞内部的氨基酸位点突变结果,模拟得到了PCB:CpcE/F复合物的结构。以CpcE/F为模板模拟得到高同源性的裂合酶PecE/F的结构,但PecE/F具有异构化活性。保守的H_(87)C_(88)基序位于PecF亚基的h20和h21之间的loop上,这个保守基序被证实是PecE/F实现异构化活性所必需的,同时也支持了假说:Cys88与藻蓝胆素PCB的C10的亲核加成诱导了PCB异构化为藻紫胆素PVB。此外,与藻胆体降解有关的非漂白蛋白NblB的结构也以CpcE为模板模拟得到。为了得到更多的有关裂合酶催化机制的信息,本研究模拟了两种裂合酶CpcE/F和PecE/F分别和底物的相互作用模型。根据这些docking模型可以得出,色素分子结合藻胆蛋白的Cys84时,需要与之接触的藻胆蛋白的螺旋-螺旋之间松散以允许色素转移到结合位点。CpcE/F不仅可以催化脱辅基藻蓝蛋白CpcA结合PCB,也可以催化PCB从色素化蛋白PCB-CpcA上分离。考虑到反应的可逆性,本文提出一种假设:在色素化和去色素化时,色素分子向不同的方向移动。色素化时色素PCB向CpcE亚基方向移动,这个移动促进了PCB和CpcA的结合;相反的,去色素化时色素PCB向CpcF亚基方向移动,从而导致色素PCB的分离。位于CpcF亚基上方的CpcE的N端手臂序列阻碍了色素的移动,从而可以解释N端截短后去色素化活性增强。本研究解析了首个E/F型裂合酶的结构,从而补全了藻胆蛋白裂合酶家族的结构和催化机制,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藻胆蛋白裂合酶如何参与蓝细菌捕光复合物的组装。此外,裂合酶CpcE/F具有特有的去色素化活性,这种活性与藻胆体的降解有关:比如在营养缺失条件下藻胆蛋白发生降解,或光照发生变化时藻胆体重构,这为研究藻胆体的降解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裂合酶论文参考文献
[1].郝成伟,李贺丹,张献,徐大庆.谷氨酸棒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9
[2].赵成.藻胆蛋白裂合酶CpcE/F和PecE/F的结构和催化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8
[3].丁文龙.藻胆蛋白和裂合酶的研究及近红外荧光蛋白的分子进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7
[4].姜腾飞,王雨昊,唐滋一,黄国印,徐辉.盐生杜氏藻CPD光裂合酶FAD结合结构域Gln336在逆境胁迫下的修复活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
[5].吝晓君,王祥法,葛保胜,秦松.利用多功能裂合酶CpcE/F合成非天然重组藻胆蛋白[J].海洋科学.2017
[6].李瑶瑶,毕静,王艺红,秦云贺,张雪莲.乙酰化修饰调控结核杆菌异柠檬酸裂合酶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5
[7].丁千山,周福祥.ATP柠檬酸盐裂合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
[8].张冉.节旋藻色基裂合酶基因cpcS,cpcT,cpcU的克隆及在有光学活性藻蓝蛋白β亚基生物合成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9].鲁丁强.苏氨酸磷酸裂合酶电化学纳米免疫传感器的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
[10].周传华,陈曦,冯进辉,肖冬光,吴洽庆.来源于葡萄球菌的N-乙酰神经氨酸裂合酶的基因克隆及性质[J].生物工程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