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海岸带植物群落退化原因及恢复措施分析

盘锦海岸带植物群落退化原因及恢复措施分析

一、盘锦海岸带植物群落退化原因分析及恢复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林世伟[1](2021)在《上海市潮滩湿地退化评估及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文中指出潮滩湿地是发育在全球海陆过渡地带的一种滨海生态系统,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多种宝贵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它对支持海岸带生物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圈围潮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土地资源,但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会间接提升海洋灾害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健康的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对海岸带地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助益,因此,潮滩湿地生态修复已成为近期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但目前仍缺乏研究明晰如何在区域尺度上遴选潮滩湿地生态修复优先区,而识别修复优先区对社会资源与资金的合理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上海市潮滩湿地为例,基于历史遥感影像和其他辅助数据制作4期(1990年、2000年、2008年和2018年)潮滩土地覆被图层,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明晰不同时期潮滩湿地变化的特征和主要驱动力。基于长时序遥感植被指数数据,揭示潮汐沼泽内部植被生长状况与其边缘侵蚀和扩张的关系。调整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弹性”评估模型,开展上海市不同岸段现存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诊断研究。引入系统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构建潮滩湿地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框架,并探究人类需求因素对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的重要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90–2018年间,上海市潮滩湿地面积净损失18.1%,互花米草群落占当前潮滩植被面积的42%。除九段沙湿地外,围垦是导致不同岸段潮滩丧失的主要人为驱动力。近29年来,上海市累计圈围潮滩湿地与近海水域共计693.4 km2,相当于1990年潮滩湿地面积的1.2倍,围垦是造成上海市不同岸段潮滩丧失的主要人为驱动力。由顺行演替形成的潮滩面积至少可抵消不同阶段48%因围垦丧失的湿地面积。2008–2018年间,新扩张的互花米草群落面积超过受逆行演替影响的潮滩湿地面积,互花米草入侵已成为改变潮滩湿地组成的主要自然驱动力,上海市当前85%的互花米草群落集中分布在崇明岛北滩和九段沙中下沙。(2)过去30年间,潮滩湿地植被带边缘的蚀退与其内部植被生长状态的变化没有关联。1988–2018年间,崇明南岸潮滩湿地植被带边缘的平均蚀退速率为1.3 m·yr-1(sd=5.1 m·yr-1)。2016–2018年间崇明南岸潮滩湿地内部仅有697.4 hm2(占当前该岸段总植被面积56%)的植被覆盖区与1988–1990年间保持一致,其中仅2%的植被生长状态表现显着退化。植被带边缘的侵蚀速率与其内部植被退化的速率没有显着相关性,说明沼泽植被带边缘的侵蚀退化不能代表其内部植被生长状态的变化。相对的,当植被带边缘表现扩张时,植被带内部生长状况改善的速率会更快(Spearman’s r=0.4,p<0.01),说明控制潮滩植被带边缘侵蚀对改善整个潮滩植被的生长状况有积极作用。(3)仅将潮滩湿地面积变化作为开展湿地修复行动的依据是不够的,湿地保护和修复目标的设计应统筹湿地面积损益和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基于调整后的“活力—组织力—弹性”评估框架进行潮滩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结果表明,当前上海市潮滩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健康状态为“一般”,全市仅有13.6%的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这部分潮滩湿地主要分布在崇明岛牛棚港至崇头岸段和九段沙上沙。不同岸段的潮滩面积变化(1990–2018年)与其当前(2018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之间没有显着线性相关关系,其中有161个评估单元(占总评估单元总数的27%)内部表现出潮滩湿地面积增加但当前生态系统处于退化状态,说明潮滩湿地面积的变化(1990–2018年)与其当前(2018年)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匹配。(4)在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中加入人类需求因素,可以避免真正需要进行潮滩湿地生态修复的岸段错失修复机会,如金山区和宝山区沿岸。引入系统保护规划的理论和算法进行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结果表明,考虑人类需求因素时,金山、奉贤和宝山海岸带围垦区被选入生态修复优先区组合的规划单元数量相比未考虑人类需求情景时提升至少93%。将人类需求因素融入优先区选择算法后,并不一定会降低或提升优先区的潜在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和修复成本,这取决于人类需求因素、修复后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和成本在空间上的分布关系。互花米草生态修复优先区的识别案例表明,考虑人类需求时,优先区的生态修复成本最多比忽略人类需求时增加9%,但同时优先区内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可获得小幅提升。本研究定量揭示了过去二十九年上海市潮滩湿地面积丧失和当前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开展具体的湿地生态修复行动提供了依据。集成“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人类需求—修复成本”构建的潮滩湿地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框架,可为全国海岸带重大修复工程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李星皓[2](2021)在《昌黎黄金海岸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是当今生态学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昌黎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批批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地区是保护海岸带景观及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对该地区进行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金海岸自然保护区的沿海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在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发展、分类和评估方法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基于MA(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的分类对黄金海岸沿海防护林的7类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分析,用试验测试法对黄金海岸杨树林、刺槐林、刺槐杨树混交林等三种典型沿海防护林的土壤养分服务、碳储存服务、水源涵养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进行了评估,通过样地调查对黄金海岸防护林的生物多样性服务和木材生产服务进行了评估,通过问卷调查对黄金海岸防护林的旅游游憩服务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如下:土壤养分服务:单位面积土壤养分含量大小顺序为:混交林(16.75kg/m2)>杨树林(14.06kg/m2)>刺槐林(7.75kg/m2)。且各种养分含量绝大部分存在于0-20cm土壤中。生物多样性服务:混交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种类数最多;刺槐林植物群落的均匀程度最高;杨树林植物群落的均匀程度最低,草本层优势度最为明显。碳储存服务:三种植物群落单位面积碳密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混交林(91.11t/hm2)>杨树林(88.88t/hm2)>刺槐林(39.11t/hm2)。土壤层和乔木层作为黄金海岸沿海防护林碳汇主体,碳密度在各个层次间占绝对优势,碳分配占各自群落的99%以上;而土壤层在四大碳库中占比最大,平均为80%。水源涵养服务:三种植物群落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刺槐林(291.26t/hm2)>混交林(276.94t/hm2)>杨树林(258.21t/h m2)。黄金海岸防护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主要通过土壤水分涵养实现,占比达99%;枯落物仅占1%左右。土壤保持服务:三种植物群落单位面积土壤保持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混交林(120.26t/(hm2·a))>杨树林(91.80t/(hm2·a))>刺槐林(46.08t/(hm2·a))。单位面积土壤保肥量为:混交林(167.71kg/(hm2·a))>杨树林(86.75kg/(hm2·a))>刺槐林(45.37kg/(hm2·a))。木材生产服务:三种植物群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杨树林(70.80m3/hm2)>混交林(27.42m3/hm2)>刺槐林(2.12m3/hm2)。旅游游憩服务:2020年黄金海岸保护区的旅游游憩价值为1.61亿元,其中选择价值为0.31亿元,存在价值为0.87亿元,遗产价值为0.43亿元。不同群落对黄金海岸沿海防护林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差异显着,防护林对土壤的p H、密度、孔隙度、容重等产生了显着影响。对比黄金海岸各植物群落生态系统服务后表明,杨树林以木材生产服务和碳储存服务为主;刺槐林以水源涵养为主;混交林在土壤养分服务、生物多样性服务、碳储存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为主。黄金海岸三种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益为:混交林(0.82)>杨树林(0.66)>刺槐林(0.17)。

陈杨[3](2021)在《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沿海沙地植被修复的生态效应,探索适宜植被修复模式,选择灌草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Ⅰ)、乔灌草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Ⅱ)、纯林防护型植被修复模式(Ⅲ)、灌草景观型植被修复模式(Ⅳ)、乔灌草景观型植被修复模式(Ⅴ)、草地修复模式(CK)共六种模式,测定小气候因子、土壤呼吸速率、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等指标,比较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与植被因子、小气候、土壤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如下:1、调节小气候方面,灌草和乔灌草植被修复模式均具有一定优势。其中防护型修复模式显着降低林内空气温度,景观型在调节昼夜温差方面效果显着;乔灌草防护型(Ⅱ)和景观型模式(Ⅳ、Ⅴ)下的空气湿度较舒适。2、土壤物理性质方面,各植被修复模式对于改善土壤容重和孔隙度方面效果不显着,需要进一步长期研究。在提高土壤含水量和持水量方面,乔灌草防护型(Ⅱ)的效果最好,整体上防护型优于景观型。3、土壤化学性质的整体改良效果较好,各修复模式均大于草地修复模式(CK)。同一土层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土壤化学性质差异显着,整体表现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灌草景观型(Ⅳ)>灌草防护型(Ⅰ)>乔灌草景观型(Ⅴ)>纯林防护型(Ⅲ)>CK。4、人工辅助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中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磷酸酶活性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对蛋白酶活性调节作用不显着。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土壤酶活性整体表现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灌草景观型(Ⅳ)>乔灌草景观型(Ⅴ)>灌草防护型(Ⅰ)>纯林防护型(Ⅲ)>草地恢复模式(CK)。5、不同模式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总量由高到低为:乔灌草防护型(Ⅱ)>纯林防护型(Ⅲ)>乔灌草景观型(Ⅴ)>灌草景观型(Ⅳ)>灌草防护型(Ⅰ)>草地恢复模式(CK)。防护型修复模式的微生物数量显着高于景观型,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效果明显。6、土壤呼吸与气温有关,在夏季时较高,而冬季最低。以灌草景观型(Ⅳ)的土壤呼吸速率最强,其草本生物量最大,没有高大乔木遮挡,受到的光合有效辐射多,使样地内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繁盛,微生物和根系呼吸活跃,因而土壤呼吸速率比其他模式强。综合评价得出,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生态功能为:乔灌草防护型模式(Ⅱ)>灌草防护型模式(Ⅰ)>纯林防护型模式(Ⅲ)>乔灌草景观型模式(Ⅴ)>灌草景观型模式(Ⅳ)>草地模式(CK)。与自然恢复的草地模式相比,各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效益均较高,且防护型模式整体上优于景观型模式。

裴理鑫[4](2021)在《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对增温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滨海湿地是海陆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地带,其自身有着独特的水文、土壤和植被环境,其单位面积碳累积通量比陆地生态系统高数十倍以上,是重要的蓝碳碳汇资源。然而,滨海湿地在地貌单元上通常处于对气候变化最敏感和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地带。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该生态系统碳汇演化方向和程度是碳循环研究的国际科技前沿和重点攻关命题。在滨海湿地环境中,土壤微生物是碳循环的主要驱动者。了解增温背景下滨海湿地微生物群落响应及其对碳循环的影响将有助于揭示未来滨海湿地对于气候变暖的反馈机制和方向。本研究选取江苏盐城互花米草(CROWN I)、江苏盐城芦苇(CROWN II)、黄河三角洲(CROWN III)以及辽河三角洲(CROWN IV)四处不同纬度的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TC)、高通量测序(16S、ITS和宏基因组)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手段,探究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组成,及其对增温的响应,结合碳分解培养试验和考马斯亮蓝蛋白质测试技术,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分解和积累的影响。取得主要认识如下:(1)在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以原核微生物为主,真菌所占比例极低。其中各站位原核微生物组成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其次为绿弯菌门(Chloroflexi,亦译为:绿屈挠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而土壤真菌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由于环境条件和空间位置的差异,不同站位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着。Mantel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因子(钾、盐度、含水、有机碳、铁等)高度相关。在时间序列上,除最北纬的CROWN IV站位外,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未展现出规律性的季节演替。(2)增温显着改变了原核微生物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其中高纬度站位较低纬度站位更为显着,真菌较原核微生物更为显着。通过确定群落差异与时间的关系,增温显着加快了土壤微生物的演替速率,导致增温组与对照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即增温对微生物影响存在明显的累积效应。(3)滨海湿地土壤碳代谢过程存在自身固定且相对稳定的模式,其中以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要贡献者。但不同站位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各组分的分解策略存在差异,总体上各站位分解速率CROWN III>CROWN IV≈CROWN II≥CROWN I。在增温条件下,湿地土壤碳代谢功能基因显着改变,且随纬度升高差异愈加显着,且碳分解培养试验表明在高纬度站位(CROWN III、CROWN IV)增温组有机质分解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并不显着。(4)丛枝菌根真菌(AMF)衍生物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其约贡献了土壤总有机碳的11%,是湿地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其含量受到地表植被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共同控制。在滨海湿地土壤中,其含量与化学蚀变指数以及多种营养元素高度相关,暗示着丛枝菌根真菌对于风化的贡献。增温条件下,GRSP含量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呈增加趋势,结合AMF对于增温的响应,推断AMF定殖可使增温对有机质分解形成负反馈。该结论很好解释为什么上述(3)中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对增温响应并不显着。(5)通过CROWN平台四个站位间水盐环境和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对比,适当的盐度有利于抑制土壤微生物活动,同时也将抑制甲烷的生成,利于碳汇。而较高且稳定的水位环境在抑制土壤微生物分解活动的同时能够利于植物根系细根生物量的增加,并助于有机质的原位保存。据此,提出在未来滨海湿地管理中“调盐”、“控水”将是十分有效的增汇措施。

王蕙,张沁媛,崔可宁,贺同利,马家乐,孙淑霞,张淑萍,崔文强,郑培明,王仁卿[5](2021)在《山东省海岸砂生植被基本特征及现状分析》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非地带性植被类型,砂生植被分布在沿海砂质海岸上,主要由耐贫瘠、干旱和轻度盐碱的砂生植物组成.我国山东省有较典型的砂生植被分布.砂生植被通常分布区域狭小,面积也较小,但由于其具有原生性,对砂质海岸起着防护作用,又有各种各样的珍稀和濒危植物,因而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区域生态意义.本团队通过长期野外调查和文献分析,研究了山东省砂质海岸的砂生植被种类组成、结构、分布和演替等基本特征;将山东省砂生植被划分成13个植物群落类型;分析了1985~2020年山东省海岸带砂生植被在种类组成、分布范围、植被类型等方面的变化及原因.由于城市化、房地产、沿海道路建设、采砂、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山东省海岸的砂生植被退化严重而普遍,在一些地段已经消失.因此,保护和恢复海岸砂生植被非常重要而迫切,包括加强砂生植被的基础理论研究、将砂生植被纳入特定保护和管理范围等措施.针对这一类型在中国植被分类中的地位以及植被制图等方面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将其作为单独的类型处理和列入植被制图图例的建议.

赵倩[6](2020)在《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鸭绿江到海南岛,我国拥有约18000km的漫长海岸线。这漫长的海岸线上有579.59万公顷近海及海岸湿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滨海景观。然而由于滨海地区盐碱程度高,生态环境脆弱,湿地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成为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其必要性的生态建设工作。如何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营造滨海湿地景观,并且借助植物群落的演替进一步构建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增加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归纳总结,结合东营市实际案例设计,为改善沿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稳定性,改良土地盐渍化,丰富滨海盐碱地的景观及生物多样性提供重要思路。本文将具有典型滨海盐碱地环境和丰富湿地系统的东营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东营市盐碱地环境的特殊性和湿地现状,系统地分析东营市的自然环境、政策条件、盐碱湿地景观等相关资料,从盐碱地修复设计、植物群落营造、动物栖息地构建三个方面综合探讨东营市盐碱地区湿地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希望能够从理论层面为今后东营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行性意见。

徐文婵[7](2020)在《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变暖和海平面持续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强。如何构建一个有适应性的城市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传统规划中以抵抗为主防御思维,形成了灰色防御性基础设施占主体的风暴潮防御体系。这种体系不仅隔绝了城市生活与自然环境,同时增加了城市应对灾害时的风险与成本。因此本文欲引入城市韧性的视角,试图构建对风暴潮灾害具有适应性的景观设计框架,应用于我国各大沿海城市。首先论文对几个关键词进行剖析:对城市韧性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总结出提升城市韧性的理论原则以及对城市规划领域的启示;剖析风暴潮的危害以及现代防御风暴潮的手段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城市韧性和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结合的可行性和必要价值,为后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本文通过对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雨水消化、海岸防御、生态环境、滨海空间和防灾避难体系五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包括构建蓝绿网络系统,制定两栖海绵城市;海岸线韧性加固,建立多层次综合的防御网络;营造复合型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境;增加海岸可达性和活力,优化空间利用;增设防灾避难空间,加强灾害监测。最后,本文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研究案例,对前文总结的策略进行应用,构建具有韧性的宝安西海岸,提高其风暴潮适应性。文章将城市韧性理论作为切入视角,以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为研究对象,对文中总结的设计策略进行应用。并以应用实践总结相关经验,完善理论在海岸带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有助于促进沿海城市对风暴潮灾害的适应性、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韧性发展,营造更具有韧性、适应性的海岸带景观。

江文斌[8](2020)在《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当前滨海盐沼湿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态修复是解决滨海盐沼湿地退化的有效措施。但是,当前对于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研究相对较少,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缺乏理论和技术支持。因此本文针对滨海盐沼湿地,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工程实际案例应用、数值模拟等多重手段对滨海盐沼湿地的生态修复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已有生态修复相关研究成果及滨海盐沼湿地的特点,采用文献调研等手法,从功能定位、相关原理、基本原则与步骤三方面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基础理论。(2)从生境恢复的角度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技术内容要点及应用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技术体系。技术内容要点方面,根据生境修复的类型,湿地生境修复技术可分为水文修复技术、基底土壤修复技术:水文修复技术可采用微地形改造、堤坝拆除、潮沟修复、生态型消浪工程建设、闸坝建设、淡水补充等措施进行水文环境的修复;基底土壤修复技术可以采用滨海盐碱土改良及土壤肥力增强等措施进行基地土壤条件的修复。应用实例方面,以团山海洋公园围海养殖型退化盐沼湿地修复为例进行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方案的探讨;同时,采用MIKE21建立研究区域二维水动力及泥沙模型从淹没时间及流速变化、断面潮通量、泥沙特性等方面对提出的两套生境修复方案进行了探讨。(3)从生物资源恢复的角度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技术内容要点及应用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建立滨海盐沼湿地生物资源修复技术体系。技术内容要点方面,根据生物资源的类型,将滨海盐沼湿地生物修复划分为植被修复技术及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植被修复技术从翅碱蓬、芦苇这两种湿地优势物种切入,探究其生境及种植方法;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主要从微生物及沙蚕的修复进行研究,探讨其修复的方法。应用实例方面,从入海河口盐沼湿地植被修复(以兴城柳河河口盐沼植被修复为例)及浅海滩涂盐沼湿地植被修复(以营口团山海洋公园滨海盐沼湿地为例)两方面对湿地植被修复技术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后续的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及参考依据。

温广玥[9](2020)在《1997-2018年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辽河口滨海湿地,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河口湿地之一,其境内生长着独具特色的翅碱蓬生物群落,形成了风景独特的“红海滩”景观。翅碱蓬生物群落是辽河口滨海湿地内重要的先锋植被和优势植被,对辽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近十几年内,辽河口滨海湿地内的翅碱蓬生物群落急速消亡。本文基于1997-2018年Landsat系列遥感卫星影像,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与目视解译相结合,充分利用翅碱蓬生物群落的特征提取研究区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分布信息。根据22年间研究区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景观指数,定量分析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规律。结果表明:(1)基于遥感影像的湿地植被信息提取及动态监测方法能够有效地分析翅碱蓬生物群落年际变化特征及其规律;对于研究区内翅碱蓬生物群落,其最佳监测季节为秋季;(2)研究区内的翅碱蓬生物群落沿海岸线呈条带状或块状聚集生长,并随海岸线变迁,有明显向海迁移的趋势;(3)1997年至2018年期间,研究区内翅碱蓬生物群落共经历了一个稳定增长期(1997年至2001年)、三个快速消亡期(2001年至2005年、2008年至2010年、2014年至2016年)和三个缓慢回升期(2005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4年、2016年至2018年),总体生长面积减少12.79km2,整体呈现衰退趋势;(4)1997年至2018年期间,研究区内翅碱蓬生物群落生长斑块面积明显减小,斑块破碎严重,共有三次由大斑块聚集生长破碎为小斑块分散生长的过程(1997年至2005年、2005年至2010年、2010年至2018年),群落呈现萎缩退化趋势。(5)1997年至2018年期间,研究区内翅碱蓬生物群落稳定性较差,景观破碎化程度加重,翅碱蓬景观优势度下降,人类活动对其干扰程度增加。

贾娇[10](2019)在《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滨海湿地分布于海岸带地区淡咸水交汇地带,发挥着截蓄入海污染物、缓解海洋灾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天津市位于渤海湾顶部,是海河干流、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等河流入海的尾闾,滨海湿地发育。过去几十年,天津市海岸带受人口、城市化过程和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湿地水量减少、盐度增加、水质恶化、面积急剧萎缩,且人工化加剧。盐、污双重胁迫成为滨海湿地有别于上游内陆淡水湿地的重要特征。海岸带边界不清、含盐湿地稳态转换机理不明,是当前滨海地区生态管理和湿地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海洋对陆地的影响为依据,研究建立天津市海岸带陆侧边界;以半咸水(0.5-30‰)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滨岸带植物和沉水植物、底栖动物及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对主要污染物和盐度的耐受梯度;开展生物群落在盐、污胁迫下的稳态转换阈值及指示种研究,为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提供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确定了海岸带陆侧边界划定的指标、方法,从较大尺度划定了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基于海陆交错带思路,选择海洋对陆主要作用过程,海岸侵蚀、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增水、台风、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咸化/半咸化、咸潮上溯等,以各类作用过程对陆地的最大影响范围作为海岸带陆侧边界。分析天津市海岸侵蚀、风暴潮增水、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咸化/半咸化等指标空间范围,最终以地下咸水/半咸水分布区决定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2)基于天津市3条入海河流滨岸土壤、水体盐度和耐盐指示种自潮间带向内陆的变化梯度,确定了河流的滨海和内陆边界。发现天津滨岸湿地含盐量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异质性大。从土壤盐分、水盐度、滨岸植物和水生生物的空间分布来看,独流减河、海河干流、永定新河分别以距海40-57 km、32-45 km、18-32 km处作为滨海湿地与内陆湿地的分界。(3)开展了多种生物类群与盐度、污染物的响应关系研究。发现盐度、Na+、Cl-、TN是决定滨岸植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营养盐、盐度是影响沉水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狐尾藻可指示较清洁水体,菹草、金鱼藻、篦齿眼子菜能指示低盐、中高污水体,川蔓藻可指示高盐、高污水体。盐度、Cl-、Na+、TN、Chl a、TP是影响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水环境因子,适盐生物分布于入海河口,适污生物出现在河流上游、支流汇入区和湿地静水区。(4)分析了滨岸植物、沉水植物的盐、污适应性,确定了滨岸植物、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的指示种及响应阈值。不同物种对盐含量耐受程度不同,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滨岸植物分盖度呈不同变化趋势,如上升、下降、抛物线、存在拐点等特征。川蔓藻、菹草可视为耐盐、耐污种,狐尾藻可视为清洁种。底栖动物群落的盐度阈值为0.66-7.36‰、TN阈值为1.87-3.58 mg/L,浮游动物群落的盐度阈值为1.99-7.36‰,TP阈值为0.48-0.59 mg/L;浮游植物群落的TP阈值为0.11-0.24 mg/L。双齿围沙蚕、虾苗无节幼体、克拉伯水丝蚓、苍白摇蚊、小类(?)眼螺可视为半咸水湿地的耐受种,英勇剑水溞、美丽猛水溞、球形砂壳虫、近邻剑水溞可视为半咸水湿地的敏感种。浮游植物多为耐污种,在TP超过0.11 mg/L时开始快速增长。(5)分析了滨海湿地水质状况、稳态类型与响应因子间的关系,研究了半咸水生态系统的稳态转换阈值。发现湿地水质呈西北部差、东南部好的态势,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机污染物。滨海半咸水湿地稳态主要受营养盐、沉水植物、生物群落结构影响,其稳态转换初始盐度阈值为0.66‰、TP阈值为0.11 mg/L、TN阈值为1.71 mg/L。根据浮游动物与浮游植物的密度比,划分枝角类控藻区、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区、藻型区三类稳态区。枝角类控藻区盐度小于1.20‰,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区盐度小于7.00‰(TP小于0.48 mg/L),藻型区盐度小于7.36‰,枝角类控藻型到其他浮游动物控藻型稳态转换阈值为0.50-2.30‰。本研究确定的天津海岸带边界,为陆海统筹规划提供了空间基础,能更好聚焦、解决滨海湿地问题;确定的生物耐盐、耐污适应性以及湿地稳态,适用于局地尺度的湿地生态状况评价,并为滨海湿地生态完整性评估关键指标的确定和定量分级提供依据。

二、盘锦海岸带植物群落退化原因分析及恢复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盘锦海岸带植物群落退化原因分析及恢复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潮滩湿地退化评估及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研究进展
        1.2.2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1.2.3 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
    1.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上海市潮滩湿地面积与组成时空演变
    2.1 引言
    2.2 方法与数据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上海市潮滩湿地土地覆被类型图制作
        2.2.3 潮滩湿地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识别
    2.3 研究结果
        2.3.1 上海市潮滩湿地土地覆被组成空间分布
        2.3.2 不同时期上海市潮滩湿地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
    2.4 讨论
        2.4.1 上海市潮滩湿地动态变化分析
        2.4.2 影响上海市潮滩湿地圈围的社会经济因素
        2.4.3 上海市潮滩湿地变化驱动力的时空分布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NDVI的上海市潮滩湿地植被生长状态变化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潮汐沼泽植被生长状态变化数据提取
        3.2.3 长时序年最大NDVI数据集构建与验证
        3.2.4 崇明岛南岸潮汐沼泽边缘侵蚀与扩张分析
        3.2.5 崇明南岸潮汐沼泽植被生长状态评估
        3.2.6 潮汐沼泽边缘侵蚀和扩张与其内部植被生长状态变化的空间分布关系
    3.3 研究结果
        3.3.1 Landsat-NDVI数据集精度验证
        3.3.2 崇明岛南岸潮汐沼泽边缘侵蚀与扩张的空间分布
        3.3.3 崇明岛南岸潮汐沼泽面积与植被生长状态的时空动态变化
        3.3.4 潮汐沼泽边缘侵蚀和扩张与其内部植被生长状态的空间分布关系
    3.4 讨论
        3.4.1 数据集精度验证
        3.4.2 潮汐沼泽边缘侵蚀与扩张的空间分布差异形成原因
        3.4.3 潮汐沼泽边缘侵蚀和扩张与其内部植被生长状态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引言
    4.2 方法与数据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单元划分
        4.2.3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构建
        4.2.4 潮滩湿地净面积变化与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的空间分布关系
    4.3 研究结果
        4.3.1 不同生态系统健康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4.3.2 上海市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空间分布特征
        4.3.3 潮滩湿地面积净变化与当前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的空间分布关系
    4.4 讨论
        4.4.1 上海市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4.4.2 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其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关系
        4.4.3 潮滩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应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集成人类需求的潮滩湿地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
    5.1 引言
    5.2 研究区概况
    5.3 研究方法与数据
        5.3.1 生态修复优先区选择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5.3.2 围垦区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5.3.3 互花米草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指标体系构建
        5.3.4 潮滩湿地生态修复收益-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核算
        5.3.5 生态修复后湿地植被组成与参考生态系统选择
        5.3.6 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算法
        5.3.7 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情景与目标设置
        5.3.8 生态修复优先区空间分布特征
    5.4 研究结果
        5.4.1 潜在待修复区空间分布
        5.4.2 识别修复优先区的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5.4.3 不同类型生态修复优先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4.4 优先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需求分布
        5.4.5 不同情景下生态修复优先区各指标变化
    5.5 讨论
        5.5.1 潜在待修复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5.5.2 人类需求对生态修复优先区选择的影响
        5.5.3 不同情景优先区内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人类需求与修复成本分布与变化
        5.5.4 不同类型退化区间的修复资源分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昌黎黄金海岸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概念及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水系
        2.1.6 植被
    2.2 研究方法
        2.2.1 室外考察及样方设置
        2.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2.2.3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3.1 土壤养分服务
        3.1.1 三种植物群落土壤p H
        3.1.2 三种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含量
        3.1.3 小结
    3.2 生物多样性服务
        3.2.1 三种群落植物种类
        3.2.2 不同植物群落乔灌草多样性指数
        3.2.3 不同群落间物种多样性比较
        3.2.4 小结
    3.3 碳储存服务
        3.3.1 乔木碳密度及分配特征
        3.3.2 灌木碳密度及分配特征
        3.3.3 草本、枯落物层碳密度及分配特征
        3.3.4 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分配特征
        3.3.5 不同植物群落碳密度及分配特征
        3.3.6 小结
    3.4 水源涵养服务
        3.4.1 枯落物现存量与持水能力
        3.4.2 不同植物群落土壤持水能力
        3.4.3 三种植物群落总持水能力比较
        3.4.4 小结
    3.5 土壤保持服务
        3.5.1 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保持量
        3.5.2 小结
    3.6 木材生产服务
    3.7 旅游游憩服务
        3.7.1 受访者基本信息
        3.7.2 意愿支付率与人均支付意愿
        3.7.3 小结
    3.8 不同群落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对比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论文受资助情况
附录 黄金海岸生态群落旅游游憩服务调查表
致谢

(3)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沿海沙地植被修复的研究进展
        1.1.2 植被修复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气候条件
        2.1.2 土壤条件
        2.1.3 样地设置
    2.2 草本植物调查
    2.3 土壤调查
    2.4 小气候观测
    2.5 数据计算
    2.6 评价方法
    2.7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林内小气候的影响
        3.1.1 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3.1.2 空气温度
        3.1.3 空气湿度
    3.2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2.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3.2.2 土壤含水量
        3.2.3 土壤温度
    3.3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3.1 土壤pH、电导率
        3.3.2 土壤有机质
        3.3.3 土壤氮含量
        3.3.4 土壤磷含量
        3.3.5 土壤钾含量
    3.4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4.1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
        3.4.2 土壤微生物数量
    3.5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1 土壤脲酶活性
        3.5.2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3.5.3 土壤磷酸酶活性
        3.5.4 土壤蔗糖酶活性
        3.5.5 土壤蛋白酶活性
    3.6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3.7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对草本植被的影响
    3.8 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
        3.8.1 相关性分析
        3.8.2 主成分分析
        3.8.3 综合评价
4 讨论
    4.1 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4.2 改良土壤质量的效果
        4.2.1 持水功能
        4.2.2 提升养分作用
        4.2.3 改善土壤生物学效应
        4.2.3.1 土壤酶活性
        4.2.3.2 土壤微生物
        4.2.4 土壤呼吸效应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资助项目

(4)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对增温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
    1.3 湿地土壤碳循环与土壤微生物
    1.4 土壤碳分解与微生物对增温的响应
    1.5 土壤微生物对植物入侵的响应及其对土壤碳矿化作用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7 技术路线和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江苏盐城滨海湿地(CROWN I和 CROWN II)
        2.1.2 黄河三角洲湿地(CROWN III)
        2.1.3 辽河三角洲湿地(CROWN IV)
    2.2 材料方法
        2.2.1 试验场地设置
        2.2.2 样品采集
        2.2.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2.4 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分析
        2.2.5 碳分解培养试验
        2.2.6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的提取和分析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受控机制分析
    3.1 引言
    3.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物理化学特征
        3.2.1 增温对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温度的影响
        3.2.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对增温响应
        3.2.3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理化参数时间演替
    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在不同生境间的分布
        3.3.1 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
        3.3.2 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
        3.3.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在不同纬度间的分布
        3.4.1 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
        3.4.2 土壤微生物α样性
        3.4.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
        3.4.4 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纬度模式
    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季节特征
        3.5.1 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季节特征
        3.5.2 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季节变化
        3.5.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时间演替
    3.6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温的响应
        3.6.1 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对增温的响应
        3.6.2 土壤微生物α多样性对增温的响应
        3.6.3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对增温的响应
    3.7 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受控机制
        3.7.1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空间分布机制
        3.7.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时间演替
        3.7.3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增温响应机制
    3.8 小结
第四章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分解与微生物及其对增温响应
    4.1 引言
    4.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对增温响应
        4.2.1 黄渤海滨海湿地不同土壤剖面有机质分解速率及其对增温响应
        4.2.2 黄渤海滨海湿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时间动态及其增温响应
    4.3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碳代谢功能基因及其增温响应
        4.3.1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基因差异及其对增温响应
        4.3.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参与碳代谢的微生物组成
    4.4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与微生物的关系
        4.4.1 黄渤海滨海湿地有机质的分解特征
        4.4.2 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黄渤海滨海湿地GRSP对碳汇影响及其增温响应
    5.1 引言
    5.2 GRSP在不同纬度滨海湿地的分布及其对增温的响应
        5.2.1 不同纬度滨海湿地GRSP的分布及其对增温的响应
        5.2.2 GRSP含量与土壤参数的关系
    5.3 GRSP从上三角洲平原至浅海湿地的空间分布(辽河三角洲)
        5.3.1 辽河三角洲土壤特征
        5.3.2 辽河三角洲GRSP分布特征
        5.3.3 辽河三角洲化学风化与GRSP
        5.3.4 辽河三角洲GRSP和 CIA与土壤参数的关系
    5.4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中GRSP生态功能和受控机制
        5.4.1 滨海湿地土壤中GRSP对固碳的意义
        5.4.2 滨海湿地土壤中GRSP对矿物风化的意义
        5.4.3 滨海湿地土壤中GRSP受控机制
    5.5 小结
第六章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碳循环及其碳汇关键控制因素
    6.1 引言
    6.2 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循环过程
    6.3 黄渤海滨海湿地碳汇关键控制因素
    6.4 黄渤海滨海湿地碳汇对增温的响应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2.1 研究方法和手段创新
        7.2.2 研究内容创新
    7.3 论文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山东省海岸砂生植被基本特征及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和方法
    1.1 研究区域
    1.2 研究方法、样地设置和取样
    1.3 土壤样品分析
2 结果
    2.1 山东省海岸砂生植被的生境特征
    2.2 山东省砂生植被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2.3 砂生植被退化及其原因分析
3 讨论和展望
    3.1 海岸砂生植被的科学研究
    3.2 海岸砂生植被的保护和恢复策略
    3.3 海岸砂生植被的植被分类地位

(6)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盐碱地作为可开发的用地资源亟待治理
        1.1.2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滨海盐碱地区湿地退化
        1.1.3 黄河三角洲湿地群建设及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归纳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调研分析法
        1.4.4 归纳总结法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5.1 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相关研究概述
        1.5.2 滨海湿地土壤盐渍化的研究概述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滨海盐碱地相关概念
        2.1.1 盐碱地相关概念
        2.1.2 滨海盐碱地相关概念
        2.1.3 滨海盐碱土分类
        2.1.4 滨海盐碱土的成因
        2.1.5 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措施
    2.2 湿地及滨海湿地的概念及分类
        2.2.1 湿地
        2.2.2 滨海湿地及其分类
        2.2.3 城市湿地公园
    2.3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3.1 生态修复理论
        2.3.2 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2.3.3 自我设计和人为设计理论
        2.3.4 其他相关的生态学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滨海盐碱湿地相关研究
    3.1 盐碱地绿化
        3.1.1 滨海盐碱地景观绿化模式研究
        3.1.2 滨海盐碱地绿化存在的问题
        3.1.3 研究区立地条件和植被群落特征
    3.2 滨海盐碱地地区湿地景观营造
        3.2.1 滨海盐碱湿地景观演变过程
        3.2.2 滨海湿地景观变化影响因子
        3.2.3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替规律
    3.3 研究区滨海湿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案例研究
    4.1 案例一:天津中新生态城甘露溪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借鉴与启示
    4.2 案例二:天津中新生态城河岸修复景观工程
        4.2.1 项目概况
        4.2.2 借鉴与启示
    4.3 案例三:东营市明月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借鉴与启示
    4.4 案例四: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4.4.1 项目概况
        4.4.2 借鉴与启示
    4.5 案例五:英国伦敦湿地中心
        4.5.1 项目概况
        4.5.2 借鉴与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5.1 项目概况
        5.1.1 区位概况
        5.1.2 自然条件
        5.1.3 资源概况
        5.1.4 城市上位规划解读
        5.1.5 场地现状分析
    5.2 规划构思
        5.2.1 规划依据
        5.2.2 规划目标
        5.2.3 规划理念
        5.2.4 规划策略
    5.3 总体方案设计
        5.3.1 规划布局
        5.3.2 方案总平
        5.3.3 方案鸟瞰
        5.3.4 景观结构
        5.3.5 功能分区
    5.4 分区设计
        5.4.1 生态展示区
        5.4.2 科普游览区
        5.4.3 管理服务区
        5.4.4 休闲活动区
        5.4.5 生态保育区
    5.5 专项设计
        5.5.1 盐碱地修复设计
        5.5.2 水环境设计
        5.5.3 动物栖息地设计
        5.5.4 植物景观设计
        5.5.5 道路和游线设计
        5.5.6 活动策划
        5.5.7 服务设施规划
        5.5.8 标识体系规划
        5.5.9 照明规划
        5.5.10 经济技术指标
6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件:规划设计方案

(7)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气候变化使风暴潮防御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工作
        1.1.2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压力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2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相关概念与研究
    2.1 城市韧性
        2.1.1 城市韧性理论
        2.1.2 相关理论:海绵城市、景观生态学
    2.2 风暴潮
        2.2.1 风暴潮与风暴潮灾害
        2.2.2 风暴潮的危害
        2.2.3 风暴潮防御手段
        2.2.4 风暴潮防御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3 适应性景观
        2.3.1 适应性景观的概念
        2.3.2 灾害和环境领域适应性
        2.3.3 气候适应性
    2.4 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与城市韧性的契合度
        2.4.1 内在的动态适应性
        2.4.2 功能的复合多样性
        2.4.3 空间的网络层次性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所面临的问题
    3.1 风暴潮适应性景观中雨水消化利用问题
        3.1.1 城市绿地雨水消化利用能力差
        3.1.2 城市街道排涝压力大
    3.2 风暴适应性景观中海岸防御问题
        3.2.1 自然海岸线减少
        3.2.2 海岸侵蚀严重
        3.2.3 严重威胁城市安全
    3.3 风暴适应性景观中生态环境问题
        3.3.1 土壤盐碱化严重
        3.3.2 湿地景观的损失和退化
        3.3.3 河流污染严重
    3.4 风暴适应性景观滨海空间问题
        3.4.1 灰色基础设施对滨海景观的影响
        3.4.2 海岸空间破碎化,缺乏活力
    3.5 风暴适应性景观防灾避难体系问题
        3.5.1 缺乏防灾避难空间
        3.5.2 土地利用不合理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策略
    4.1 设计原则
        4.1.1 安全性原则
        4.1.2 地域性原则
        4.1.3 场地唯一性原则
        4.1.4 生态环境优先原则
        4.1.5 “减、防、避”御灾原则
    4.2 设计策略
        4.2.1 构建蓝绿网络系统,制定两栖海绵城市
        4.2.2 海岸线韧性加固,建立多层次综合的防御网络
        4.2.3 营造复合型生态系统,恢复自然生境
        4.2.4 增加海岸的可达性和活力,优化空间利用
        4.2.5 增设防灾避难空间,加强灾害监测
    4.3 本章小结
5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内容
    5.1 防洪海绵景观
        5.1.1 海绵城市格局
        5.1.2 针对不同区域布置雨水管理设施
    5.2 对海岸线的保护
        5.2.1 自然沙丘的保护
        5.2.2 红树林湿地的保护
    5.3 海岸带植物景观
        5.3.1 合理选择具有韧性的乡土树种
        5.3.2 不同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
    5.4 滨海公共空间系统性构建
        5.4.1 加强海岸带公共空间与周边的联系
        5.4.2 海岸带公共空间的串联组织
        5.4.3 海岸工程的景观化
6 韧性城市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实例——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
    6.1 项目背景
    6.2 宝安西海岸自然条件分析
        6.2.1 地理位置
        6.2.2 气候及降水分析
        6.2.3 地形地貌分析
        6.2.4 河流水系
        6.2.5 潮水位分析
    6.3 宝安西海岸风暴潮灾害分析
        6.3.1 宝安西海岸风暴潮历史
        6.3.2 宝安西海岸应对风暴潮相关工程设施
        6.3.3 宝安西海岸未来面临风暴潮的脆弱性
    6.4 设计策略
        6.4.1 活水策略——蓝绿交织的海绵城市
        6.4.2 韧性策略——硬质防护与软质防护的结合
        6.4.3 生态策略——构建复合生态体系
        6.4.4 连通策略——提升海岸带活力
    6.5 总体设计
        6.5.1 总体方案设计
        6.5.2 功能分区
        6.5.3 交通流线
        6.5.4 种植设计
        6.5.5 景观结构
        6.5.6 岸线利用
    6.6 节点设计
        6.6.1 都市港口区
        6.6.2 过渡区
        6.6.3 机场片区
        6.6.4 宽阔海岸区
    6.7 专项设计
        6.7.1 绿道设计
        6.7.2 驳岸设计
        6.7.3 铺装设计
        6.7.4 植物配置
7 结论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8)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定义
        1.2.1 滨海湿地
        1.2.2 滨海盐沼湿地
    1.3 研究现状
        1.3.1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发展基本现状
        1.3.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础理论
    2.1 滨海盐沼湿地的主要功能
        2.1.1 生态功能
        2.1.2 社会功能
        2.1.3 经济功能
    2.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相关原理
        2.2.1 生态学基本原理
        2.2.2 恢复生态学原理
        2.2.3 景观生态学原理
    2.3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原则与步骤
        2.3.1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原则
        2.3.2 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基本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技术及应用
    3.1 水文修复技术
        3.1.1 微地形改造
        3.1.2 堤坝拆除
        3.1.3 潮沟修复
        3.1.4 生态型消浪工程建设
        3.1.5 闸坝建设
        3.1.6 淡水补充
    3.2 基底土壤修复技术
        3.2.1 滨海盐碱土改良
        3.2.2 土壤肥力增强
    3.3 生境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3.3.1 湿地生境问题诊断及适宜性分析
        3.3.2 湿地生境修复方案确定
        3.3.3 滨海盐沼湿地生境修复方案比选及论证
    3.4 本章小结
4 滨海盐沼湿地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及应用
    4.1 湿地植被修复技术
        4.1.1 翅碱蓬植被种植修复
        4.1.2 芦苇湿地群落种植修复
    4.2 其他生物资源修复技术
        4.2.1 微生物修复
        4.2.3 底栖生物(沙蚕)修复
    4.3 生物资源修复技术应用实例
        4.3.1 入海河口盐沼湿地植被修复
        4.3.2 浅海滩涂盐沼湿地植被修复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1997-2018年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地遥感研究现状
        1.2.2 湿地遥感分类方法研究现状
        1.2.3 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条件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行政区划及人口概况
        2.2.2 资源概况
        2.2.3 经济概况
第3章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 数据来源与简介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简介
    3.2 数据处理
        3.2.1 辐射定标
        3.2.2 大气校正
        3.2.3 坏条带修复
        3.2.4 图像裁剪
第4章 翅碱蓬生物群落植被信息提取及景观指数提取
    4.1 植被信息提取及分类
        4.1.1 人工神经网络
        4.1.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植被信息提取
    4.2 分类精度验证及分析
    4.3 翅碱蓬生物群落植被信息统计分析
    4.4 景观指数的提取
第5章 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5.1 最佳翅碱蓬生物群落监测季相
        5.1.1 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确定
        5.1.2 不同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对比
    5.2 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分析
        5.2.1 翅碱蓬生物群落空间分布及面积统计分析
        5.2.2 研究区翅碱蓬生物群落演替分析
        5.2.3 翅碱蓬生物群落空间格局和景观指数分析
        5.2.4 典型区域翅碱蓬植被变化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岸带陆侧边界
        1.2.2 生物盐、污适应性
        1.2.3 湿地稳态转换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2.1 天津概况
    2.2 布点与调查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3章 海岸带陆侧范围确定
    3.1 基于海对陆作用的海岸带陆侧边界确定方法
        3.1.1 海岸侵蚀范围
        3.1.2 海平面上升淹没范围
        3.1.3 风暴潮增水淹没范围
        3.1.4 台风极值风速影响范围
        3.1.5 土壤盐渍化分布范围
        3.1.6 地下水咸化/半咸化分布范围
        3.1.7 典型河口咸潮上溯定界
    3.2 基于海对陆作用的天津海岸带陆侧边界确定
    3.3 局地尺度下天津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确定
        3.3.1 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
        3.3.2 水体盐度空间分布特征
        3.3.3 基于生物类群的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分析
    3.4 宏观尺度与局地尺度下海岸带边界的特征
        3.4.1 滨海与内陆湿地边界的特征
        3.4.2 边界吻合性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滨岸湿地生物群落与环境的关系
    4.1 生物群落特征
        4.1.1 湿生植物群落组成
        4.1.2 沉水植物群落组成
        4.1.3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群落组成
    4.2 滨岸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4.2.1 湿生带植物群落类型划分
        4.2.2 植物群落间土壤化学因子的空间差异性
        4.2.3 植物群落分布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性
        4.2.4 土壤化学因子间相关性
    4.3 水生生物与水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4.3.1 沉水植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4.3.2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小结
第5章 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区间及指示种分析
    5.1 滨岸植物对土壤环境的指示效应
        5.1.1 适盐种识别
        5.1.2 盐生植物适盐性
        5.1.3 滨岸植物耐盐区间分析
    5.2 水生生物对水环境的指示效应
        5.2.1 沉水植物盐、污区间排序
        5.2.2 底栖动物及浮游生物盐、污阈值
    5.3 小结
第6章 湿地稳态分析
    6.1 水质分布特征
        6.1.1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水质分布
        6.1.2 基于底栖动物BI指数的水质分布
        6.1.3 基于沉水植物的水质分布
        6.1.4 水质状况综合分析
    6.2 湿地稳态阈值分析
        6.2.1 指标选取
        6.2.2 频数分布法确定参照状态值
        6.2.3 基于指示种分析的稳态阈值修正
        6.2.4 稳态转换特征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录

四、盘锦海岸带植物群落退化原因分析及恢复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潮滩湿地退化评估及生态修复优先区识别[D]. 林世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2]昌黎黄金海岸沿海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估[D]. 李星皓.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
  • [3]沿海沙地不同植被修复模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陈杨.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黄渤海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碳循环的影响及其对增温响应[D]. 裴理鑫.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山东省海岸砂生植被基本特征及现状分析[J]. 王蕙,张沁媛,崔可宁,贺同利,马家乐,孙淑霞,张淑萍,崔文强,郑培明,王仁卿.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3)
  • [6]结合滨海盐碱地修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以东营市东八路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为例[D]. 赵倩.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城市韧性视角下的风暴潮适应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深圳宝安西海岸为例[D]. 徐文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及应用研究[D]. 江文斌.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1997-2018年辽河口翅碱蓬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温广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10]天津滨海半咸水湿地生物盐、污耐性及稳态转换研究[D]. 贾娇.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19(01)

标签:;  ;  ;  ;  ;  

盘锦海岸带植物群落退化原因及恢复措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