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荣
(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针灸科重庆长寿重庆401220)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仰头受限功能评估后再予以目标肌肉起止点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3-2014年间收治的96例仰头受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通过评估出问题肌肉,然后在肌肉起止点予以针灸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为1-10天,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治疗时间平均为3-5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2%,治疗时间平均为7-8天。结论:通过功能评估后对肌肉起止点治疗,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关键词】仰头受限;颈肌退变;颈肌劳损;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8-0464-01
仰头受限是颈型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实颈型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肌肉密切相关。由于颈肌的解剖生理特点及生物力学特性所决定,颈肌容易发生退变及劳损,颈肌退变及劳损后因肌肉张力不平衡可引起颈椎的静力平衡失调,颈椎活动度降低或受限,导致颈痛、颈僵、颈肩不适或上肢放射性麻木与疼痛,临床上对评估出的肌肉起止点予以针灸治疗可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所制定的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均符合以下特征:
1.1症状及体征
颈痛比较明显,疼痛部位可在颈项部、枕后部、耳后、前额甚至上肢放射性疼痛,有时可伴有耳鸣、头晕、听力减退、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全部患者均有仰头受限。颈肌紧张并有明显压痛点。
1.2X线检查:部分患者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椎体间隙轻度变窄,椎体轻度增生。
1.3临床特点: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也就是未经任何治疗,症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减轻消失。当超时超负荷活动或受到刺激后症状可复发或加重。
2治疗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列为本次观察对象,收集资料时间范围:2013年4月1日-2014年10月31日。患者共96例,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3岁,平均38.3岁。因受寒突然发病46例,慢性颈肩不适突然加重者50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16天,平均7.5天,经患者本人同意后通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
2.1对照组
针刺取穴:主穴;颈部夹脊穴、颈肩部阿是穴
配穴;曲池、外关、后溪、阳陵泉
根据患者疼痛部位,每次选6-10穴,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后,以汉医牌0.30*40mm无菌性一次性毫针垂直进针,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配合电针仪连续波刺激,以患者可耐受为度,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一个疗程。
2.2观察组
先对患者进仰头受限功能评估,其目的是根据肌肉的解剖功能特点对颈肌功能评估(排除姿势问题),找出问题肌肉(靶点肌肉)。
2.2.1仰头受限功能评估的方法
第一步;患者头颈调整到中立位,仰头受限及疼痛如果有改善,说明是姿势问题,予以姿势再教育,无需治疗,如果无改善,进行下一步检查。
第二步;医者双手辅助患者梦头颈后仰,仰头受限或疼痛如果有改善,说明颈后相应肌群无力,予以颈后相应肌群激活与强化(不在此论述),无需治疗,如果无改善,进行下一步检查。
第三步;医者辅助患者双侧肩胛骨更好的贴合胸壁,让其回到肩胛平面,仰头受限及疼痛如果有改善,说明肩胛稳定肌群无力,予以肩胛稳定肌群的训练(不在此论述),如果无改善,进行下一步检查。
2.2.2通过功能评估后,找出目标肌肉,再予以肌肉起止点的针刺治疗。
胸锁乳突肌起止点针刺方法:
起点:胸骨柄前表面外二分之一
锁骨前表面的内三分之一
止点:乳突外侧面或枕骨上项线外侧二分之一
针刺方法:在乳突外侧面,胸骨柄前表面,锁骨前表面的内1/3寻找压痛点,条索及硬结。先取坐姿成侧卧位,乳突部及医生左手拇指常规消毒后,用医生左拇指指腹仔细循按乳突外侧面的压痛点,筋结或条索并固定,右手持汉医牌0.30*40mm毫针从上向下对准其斜刺或平刺进针,针与条索筋结最大化接触,反复提插,直至左手拇指指腹感觉筋结节条索变小或消失或右手手感针下松动为止。再选取平卧位,常规消毒胸骨柄和锁骨内1/3,医生左拇指指腹详细寻找条索、筋结,右手持针汉医牌0.30*40mm毫针对准其斜刺或平刺进针,针与条索筋结最大化接触,反复提插,直至左手拇指指腹感觉筋结节条索变小或消失或右手手感针下松动为止。
前中斜角肌起止点针刺方法:
前斜角肌起点:颈第3—6横突前面
止点:第一肋骨上缘里面
中斜角肌起点:颈第2—7横突后面
止点:第一肋骨上缘外面
针刺方法:患者先取坐位为侧卧位,颈部侧面及医生左拇指常规消毒后,先找到第一颈椎横突约在下颌角和乳突尖连续中点,顺势向下依次寻找C2-C7横突,找到压痛或硬结最明显处并固定,右手持汉医牌0.30*40mm毫针对准其直刺进针,反复提插至手感松动出针,然后依次向下寻找直至第七颈椎横突。
前中斜角肌止点因解剖关系复杂,不予针刺,
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要求避免久坐、长时间玩手机、玩电脑、卧床看电视等不良习惯。
3疗效评定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所制定的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标准:治愈:原有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症状好转,颈、肢体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3.2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治疗结果
附表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人次治愈好转无效治疗时间(平均)总有效率%
观察组48321513.5天97.9
对比组482018108天79.2
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
5讨论
肌肉的起止点、肌触点、牵动点与中医针灸的经筋理论有密切关系,经筋有约束关节、屈曲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为病,筋结必淤、气血失调、经脉不通、不通则通、表现为转筋、筋痛、痉挛、疼痛等。颈筋对关节的约束、屈曲作用,与西医所阐述的肌肉维持关节的平衡和稳固作用相一致。根据运动医学和生物力学的特点分析,肌肉的起止点是应力最集中的部位,予以针刺肌肉起止点可良性刺激颈项之经筋,直达病所、消散筋结、气血通达、通则不痛。根据解剖学功能特点予以准确评估,找出问题肌肉,然后在起止点运用针灸治疗能有效松解肌肉的痉挛,缓解肌肉的紧张劳损,从而减轻颈项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不适感。
本项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及治疗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通过对仰头受限做出准确功能评估后再予以肌肉起止点的针灸治疗能做到有的放矢、直对病因、疗效显著,为临床提供一种高效、快捷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94
[2]沈晓艳白跃宏骨骼肌损伤肌肉疼痛的病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4,6(26):56
[3]杨世斌;颈肌与颈型颈椎病的关系[J];颈腰痛杂志:2008,14(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