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方位认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间想象力,空间观念,数学活动经验,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方位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龙[1](2019)在《体验方位认知点 生长空间想象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学生能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建立学生的方位认知基础,进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整个过程应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活动经历。小学一年级认识前后、上下、左右内容是"图形与位置"的启蒙基础知识,也是学生生活中辨认方向和确定位置的起点。前后、上下、左右实际是空间直角坐标系(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9年40期)
吴丽花[2](2019)在《方位词“里”的空间意义和认知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中的"里"不仅用来表达具体的空间关系,也通过隐喻表达抽象概念。文章主要着重讨论方位词"里"的空间意象关系,并分析"里"的语义,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深入阐释方位词"里"的空间概念。(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3期)
陈衡[3](2018)在《试论现代汉语空间方位表达的认知与推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中关于方位词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简单地回顾了汉语空间方位研究的既有成果,提出了重新从语言学层面进行汉语空间方位表达形式化研究的重要性与急迫性,并初步构想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一是空间知识库的构建,二是空间特征集的提取与形式化转化。汉语空间方位推理的形式化研究需要系统而深入地推进,以进一步推动汉语语言学研究的科学化和精密化。(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1期)
朱煜[4](2018)在《核心经验视角下提升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的思考——以“开往春天的小汽车”手工制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方位的认识和辨别是幼儿空间几何概念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数学领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小班幼儿空间方位认知的教学实例为样本,围绕"我观""我行""我思"的论述主线,重在探讨幼儿空间方位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并从"融合"于各领域学习、"渗透"于游戏活动、"巩固"于生活情境叁个方面,对提升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做出几点思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8年15期)
张静[5](2018)在《运用绘本促进大班幼儿空间方位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方位认知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空间方位认知发展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绘本作为一种生动灵活的教育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辅助幼儿空间方位认知发展的巨大潜能。在绘本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健康、科学、语言、社会、艺术等多项学科领域的发展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促进。由于绘本具有图示性的特点,可以蕴含左、右等空间方位概念,在教育活动中可作为简单的地图使用,对促进幼儿的空间方位认知具有可行性。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绘本对5-6岁幼儿空间方位认知是否具有促进作用。本次研究采用实验法,被试是天津市某公办园5-6岁的大班幼儿,对全体幼儿进行筛查后,从中选取得分处于后27%的幼儿60名。根据其性别、家庭背景等情况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幼儿接受空间方位绘本教学干预,对照组幼儿进行普通绘本阅读活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幼儿进行空间方位维度认知的测量,对得分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空间方位绘本教学能够促进幼儿空间方位认知的发展,能够改进幼儿原有自身空间方位认知发展水平,并且能够促进幼儿以客体分辨左、以自身分辨左右能力的发展。建议教师可以挑选涉及空间方位题材的绘本,充分利用绘本中的方位词、插图和全景图通过组织有针对性的绘本教学活动辅助幼儿的空间方位认知发展。同时要注重幼儿参照物含义的掌握,通过视角和参照物的转变,正确区分自身为参照和客体为参照分辨左右。(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2)
严瑾[6](2018)在《基于空间方位词使用的英汉空间认知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认知是人类认知的基础,空间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他领域。中英文中不同的空间方位词是表达空间关系的基础。本文以Levinson的空间参照框架为理论依据,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数据来源,分析了中英文空间方位词的使用情况以及在每种语言中占主导地位的空间参照框架,由此找出中英文空间认知的不同及背后存在的原因。研究结果将为空间认知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解释。本文分析了“东”“南”“西”“北”和“前”“后”“左”“右”两组表示水平方向关系的空间方位词在CCL和BNC两种语料库中口语部分的使用情况。根据Levinson的空间参照框架理论,可以把这些方位词分为在内在参照系中使用的方位词、在相对参照系中使用的方位词和在绝对参照系中使用的方位词叁类。在对比分析了英汉口语中使用的主导参照系和英汉方位词使用的差异后,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Levinson的叁种空间框架在英汉语中均有所使用。第二,在英语的口语中相对参照系占主导地位,而在汉语口语中绝对参照系占比重较大。第叁,英汉两种语言使用不同的主导参照系可以反映这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空间认知上的差异,其原因可以从地理、历史、文化和建筑等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在每种空间参照框架下,中英文的空间方位词的使用有共同点也有差异。(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邹鑫[7](2017)在《方位词“上下”的隐喻映射与文化认知——以空间隐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要素,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出发点。空间关系是"人类最根本的身体体验(Physical Contact),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作用形成的最基本概念,也是人类最早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时间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但是从人类认知的顺序上来看,要晚于对空间的认知。(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8期)
陈敏[8](2017)在《汉语叁维空间方位词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叁维空间方位词“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作为方位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几组,在形式上呈对称分布,但在发展和使用过程中却有些许差异:由原始义引申出的含义不对称,隐喻义的范围有大有小,使用频率不一等,给人们正确使用并真正理解它们的用法造成了一定困难。因而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入手,采用范畴化理论以及隐喻理论(指方位隐喻理论),对“上下”“里外”“前后”“左右”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探讨这几组方位词的词义(由原始义向其他义的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期望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主体研究有所补益,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理解并解释方位词的使用提供一定依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汉语方位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一章主要运用范畴化理论对“上/下”“里/外”“前/后”“左/右”进行分析。首先分别选取字典里面这几组方位词的所有义项,结合语料分析这些词义的发展演变概况。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原始范畴,从而分析由原始范畴引申出的其他范畴,并探讨这些词在具体范畴下的含义。第二章运用空间隐喻理论分析“上/下”“里/外”“前/后”“左/右”的隐喻义。根据它们的词义发展演变,分析它们自身所具有的空间义,继而把它们空间义与时间义和其他领域义并置一起,论述其亲疏关系,加深对它们隐喻义的理解。第叁章是对“上/下”“里/外”“前/后”“左/右”使用的不对称性及认知解释。分析这四组方位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不对称性,并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最后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这几组叁维空间方位词的研究进行一个概括总结,分析出本文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孙圣涛,张春蕊[9](2017)在《工作记忆广度、空间方位概念与智力障碍儿童对交通安全认知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90名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广度、空间方位概念和交通安全认知进行考察,并对叁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7-15岁智力障碍儿童工作记忆广度、空间方位概念和交通安全认知的得分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10-12岁是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空间方位概念和交通安全认知的快速发展期。(2)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空间方位概念、交通安全认知叁者得分之间均呈显着相关。(3)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空间方位概念在工作记忆广度和交通安全认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记忆广度能直接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交通安全认知,但也通过空间方位概念间接影响交通安全认知。(本文来源于《中国特殊教育》期刊2017年01期)
李昕皓[10](2017)在《“叁言”中“左—右”类方位词在空间隐喻上的认知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言"中"左—右"类方位词共454词,可从形式上分为"左"类、"右"类、对举类、合并类四类,对举又有分列、紧邻二式。其中单纯方位词、合成方位词、对举类分列式与名词性的紧邻式及合并类均有相对自身方位的泛指义。"左—右"并不对称,各有自己引申之义。"左—右"被用于构建时间、社会等级、状态叁个目标域。其隐喻概念是:时间较多为右,时间较少为左;地位较重要为右,地位较次要为左;较理想状态为右,状态较不理想为左。(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空间方位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中的"里"不仅用来表达具体的空间关系,也通过隐喻表达抽象概念。文章主要着重讨论方位词"里"的空间意象关系,并分析"里"的语义,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深入阐释方位词"里"的空间概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方位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1].郑小龙.体验方位认知点生长空间想象力[J].科普童话.2019
[2].吴丽花.方位词“里”的空间意义和认知隐喻分析[J].汉字文化.2019
[3].陈衡.试论现代汉语空间方位表达的认知与推理研究[J].北方文学.2018
[4].朱煜.核心经验视角下提升幼儿空间方位认知能力的思考——以“开往春天的小汽车”手工制作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8
[5].张静.运用绘本促进大班幼儿空间方位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
[6].严瑾.基于空间方位词使用的英汉空间认知差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7].邹鑫.方位词“上下”的隐喻映射与文化认知——以空间隐喻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
[8].陈敏.汉语叁维空间方位词的认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7
[9].孙圣涛,张春蕊.工作记忆广度、空间方位概念与智力障碍儿童对交通安全认知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7
[10].李昕皓.“叁言”中“左—右”类方位词在空间隐喻上的认知解读[J].长沙大学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