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武术传播方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国武术,“5W模式”传播方式
武术传播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佛德[1](2018)在《中国武术在挪威的传播方式研究——基于“5W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武术在挪威的推广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社会发展方面,挪威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各方面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福利保障制度,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武道项目作为一种新兴项目,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出于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人在学习武道项目,因而中国武术在挪威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8年04期)
刘学冬,张雅飞,郑楠[2](2018)在《从武术传播方式看临清地区潭腿发展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武术历史悠久,门派众多,是我国之瑰宝。而经历两千多年的岁月并传承至今的拳种有一百多个,在鲁西北具有代表性的临清潭腿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曾璀璨过。而在潭腿的发源地临清,这项拳种的传承现状却并不乐观。文章中通过对临清地区潭腿发展现状的分析,从而为临清潭腿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8年04期)
黄宗峰[3](2018)在《中国桂西北民间武术生存及文化传播方式研究——评《中国民间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间武术历史源远流长,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武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武术在鸦片战争后转变为强身健体的体育活动,具有更多的娱乐健身价值。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民族民间武术发展都面临着许多困境和危机。自成一派的桂西北民间武术所展示出来的生存危机与传播发展困境,着实令人担忧。从桂西北民间武术生存现状来看,以往的门户之见、掌门之争、自我身份认同危机等问题依然突出,以往那种师徒传承和组织传承的方式已难以为(本文来源于《新闻爱好者》期刊2018年02期)
王芳[4](2017)在《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的传承方式及传播模式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术与瑜伽分别是中国和印度的瑰宝,也是人们了解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重要窗口。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力度和影响程度关系到它们各自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尤其是在体育界。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及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碰撞与融合更加明显。对于均未进入奥运会的两项体育运动——武术和瑜伽,他们的文化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是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的。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和历时性角度出发,对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的传承方式及传播模式进行比较研究。首先,从概念层面入手,探析武术与武术文化、瑜伽与瑜伽文化的区别,对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进行认知与定位,以免产生混淆;其次通过查阅大量书籍和电子文献,总结并归纳现存有关文化的传承方式的类别以及传播模式的重要组成要素,为下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然后根据相关的文献和书籍对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的历史演变进程进行详细的划分,目的在于,促使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两种文化的发展脉络,帮助人们对这两种文化的历史演变规律有着更深的认识。此外,通过对影响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找出这两种文化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状态,为进一步研究这两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和传播模式做铺垫。最后,根据文化发展的时代性特点,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比较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的传承方式及传播模式,旨在找出这两种文化的传承方式及传播模式的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从而更好地传播与弘扬武术文化。研究结果显示: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的发展脉络极其相似,均经历了从萌发、形成到发展、再发展、成熟直至新发展六个阶段。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自然、社会、精神这叁大环境的影响,对这叁大环境量化后,发现生存需要、社会矛盾、地域、政治、宗教、哲学这些因素对这两种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由于印度独有的地形特点、浓厚的宗教色彩以及种姓制度,使得地域对瑜伽文化的影响相对武术文化较小。不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的角度,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均比瑜伽文化的传承方式丰富,这与中印各自独有的文化是分不开的,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中华历史五千年传承的深厚文化根基。研究中发现到近现代以来,我国本土文化受到西方外来文化浪潮的冲击,对其传播和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创和延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瑜伽的队伍,无论是传播者还是受众人群,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随处可见的瑜伽训练馆、各大小健身俱乐部里面的瑜伽板块、越来越多的学校增设瑜伽课程等,都表明了当代瑜伽文化的传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紧紧抓住大众的需求,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这对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效仿的范例,笔者认为武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应强化武术文化的精神,充分认知、解读武术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合理地对武术文化进行包装,紧紧抓住武术文化受众的需求,贴近人们的生活,对武术文化的传播模式进行大胆的创新。(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徐福景,李恩荆[5](2016)在《武当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方式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武当武术文化如何进行国际化传播这一问题,以武当武术的来源与内涵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武当武术的思想起源、历史渊源以及武当内家拳的理论,诠释了武当武术文化的含义,进一步剖析了武当武术文化发展现状,最后提出武当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方式可行的对策与建议,藉此为武术主管部门制定武当武术文化国际传播的政策提供参考与依据,从而进一步推动武术文化在世界范围的普及与发展。(本文来源于《湖北体育科技》期刊2016年03期)
孙振中,马多玲[6](2014)在《武术的“微电影”传播方式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然成为大多数人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微电影(Micro film)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电影形式,其影响力也随着网络的发展日益扩大化。武术的传播同样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武术的健康传播要合理的处理好武术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武术与微电影的结合有利于扩大武术的影响力:随着武术传统文化与微电影的融合,可以借助微电影在网络的影响力,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华武术(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张战锋[7](2013)在《互联网在武术国际化传播中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世界上也具有较高的声誉,但是相对于日本的柔道来说,中国武术国际化的程度确实不尽如人意。在当前互联网异常发达,信息化飞速发展,网络新媒体时代。我国的武术界也要通过互联网形式加大传播力度,并不断的将中国武术推向国际。(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3年11期)
于海滨[8](2012)在《侨乡武术东南亚会馆化传播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文化学的相关理论,考察侨乡武术在东南亚会馆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东南亚会馆化传播武术的作用及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结果表明:会馆化传播是侨乡武术在东南亚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会馆化传播,发挥了武术家的传承力量;会馆化传播,使武术的传播焕发出勃勃生机;使武术的交流和竞赛国际化。完善习武观念,提高理论技术水平;发挥名人作用,规范传统武术传承;规划武术品牌,弘扬传统武术精华,使传统武术在东南亚更好地传播。(本文来源于《体育科学研究》期刊2012年04期)
欧雅怡[9](2012)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具有家族性、区域性和官方主导的特点,以及提出提高武术趣味性,创新武术教学方式以及加强武德教育为传统武术的传播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2年11期)
乔丽娜,白雪[10](2012)在《武术地域化传播方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以武术地域化传播方式为研究对象,从武术各个地域不同拳种发展的视角来分析探讨武术的传播。基于武术发展的地域优势应有针对性的强其所强,有目的性的促其发展。结论指出:武术需要百花齐放方能让经典永存,应将当地特色的传统武术作为传播的技术内容,将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和内涵意义作为理论内容;通过挖掘、利用当地特色拳种的现存资源,扩充教学资料。旨为武术地域化传播方式的构建选择一条可行之路的同时,也为武术国际化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搏击(武术科学)》期刊2012年01期)
武术传播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门派众多,是我国之瑰宝。而经历两千多年的岁月并传承至今的拳种有一百多个,在鲁西北具有代表性的临清潭腿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曾璀璨过。而在潭腿的发源地临清,这项拳种的传承现状却并不乐观。文章中通过对临清地区潭腿发展现状的分析,从而为临清潭腿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武术传播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1].王佛德.中国武术在挪威的传播方式研究——基于“5W模式”[J].体育风尚.2018
[2].刘学冬,张雅飞,郑楠.从武术传播方式看临清地区潭腿发展的策略[J].体育风尚.2018
[3].黄宗峰.中国桂西北民间武术生存及文化传播方式研究——评《中国民间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8
[4].王芳.武术文化与瑜伽文化的传承方式及传播模式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5].徐福景,李恩荆.武当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方式的探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
[6].孙振中,马多玲.武术的“微电影”传播方式浅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4
[7].张战锋.互联网在武术国际化传播中具体应用方式和效果[J].电子测试.2013
[8].于海滨.侨乡武术东南亚会馆化传播方式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
[9].欧雅怡.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播方式研究[J].大众文艺.2012
[10].乔丽娜,白雪.武术地域化传播方式的构建[J].搏击(武术科学).2012
标签:中国武术; “5W模式”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