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穴推背法治疗胃脘痛(论文文献综述)
宋洁[1](2021)在《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毛泰之提出并推崇以道家思想为基础的,以“轻推慢移”为特征的东方柔性手法。本人导师曹锐教授也将柔性手法用在临床,并发现其治疗伤科疾病优势突出且疗效显着。目前,推拿从业者们于无形之中已经对手法的刚、柔应用较多。但是手法的刚柔属性界定不明、分类不清、作用原理不详。故本论文根据毛氏理念和导师曹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的以筋膜为靶点实施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观念,对推拿手法进行刚、柔属性的定义及分类,探索古代文献中柔性手法相关运用;“筋”包含筋膜,筋膜是柔性手法的受力目标;剪切增稠液体与筋膜在力学方面有极高的相似性三方面进行论述,层层递进推导,对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进行推断。最后,得出结论并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全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方法。运用《中华医典》和中医典海为搜索工具,整理柔性手法在古书中运用的记载。整理筛选出的古文献中的柔性手法描述及应用。通过中国知网搜索有关“筋”、“筋膜”、“剪切增稠液体”等内容,进行相关理论的研究。第二部分,根据毛氏理念定义刚性手法和柔性手法,将教科书中的六大类手法通过刚性手法和柔性手法的定义和手法特点进行归纳、分类。将划归于柔性的手法通过现今的教材及中国知网搜集其在古代时的别称。第三部分,以确定过的柔性手法古代别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收集古文献中的柔性手法的描述及应用。第四部分,探讨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探寻柔性手法疗愈疾病时筋、筋膜、剪切增稠液体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第五部分,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总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静止的或缓慢的、柔和的”手法特点,六大类手法中属于柔性手法的有揉法、摩法、推法(静态)、抹法、按法、压法、点法、捏法(静态)、拔伸法(静态)、屈伸法(静态)。根据“动态的、快速的、有力的”手法特点,六大类手法中属于刚性手法的有一指禅推法、一指禅偏锋推法、?法、擦法、拿法、搓法、拨法、拍法、击法、弹法、抖法、振法、摇法、扳法、背法。2.查阅文献确定以下九种柔性手法名称及古代别称(抹法为近现代衍生出来的手法,故不参与此部分研究)。揉法(揉、挼);摩法(拊、付、靡、摹、摩);推法(推);按法、压法(安、按、擪、抑、捺)和点法(点);捏法(捏、拈)、拔伸法(举、引、伸、拔伸、牵、牵引、提、提拔、扯、拽伸、揣搦、上掇);屈伸法(屈伸、拽屈拽直、拽屈拽伸、拽(伸)推(屈))。3.以筋骨辨证为指导,柔性手法从“筋”的特性入手辨证施治。“筋”的实质研究,目前未有定论。但研究发现,筋膜与“筋”是后者包含前者的关系,筋膜与“筋”在特性上高度相似,故我们可以从筋膜入手治疗伤科疾病,认为筋膜是柔性手法的受力目标。在柔性手法对筋膜的作用原理研究中,发现筋膜的生物力学特性与剪切增稠液体的力学特性具有高度一致性。第一,两者都是粘弹性材料,具有流体与固体的双重属性。第二,筋膜喜温恶寒,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降低筋膜粘滞性,提高流动性。温度升高会使剪切增稠液体中“粒子簇”的形成造成影响,迫使剪切增稠效应减弱。第三,在受力表现方面,筋膜在突然受到异常的应力刺激后,筋膜中的无定形基质的粘滞性会显着增大,流动性减小,导致筋膜流动性减小,筋膜呈现粘连、挛缩等硬化状态;以轻且慢的力刺激时,粘滞性异常增大的筋膜中无定形基质发生液化,纤维会重新排列,筋膜重构,恢复流动性。剪切增稠液体在不受力或轻微受力时呈现为拥有优良流动性的流体状态,突然施加超过临界值的作用力时则变得异常粘稠甚则呈现出类固体状态,而随着外力的撤除又重新恢复流体状态。故初步推断筋膜在生物力学方面的特性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的相似性,便是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起效的原因。4.柔性手法分为柔性理筋手法和柔性正骨手法。柔性理筋手法可分为动态柔性理筋手法和静态柔性理筋手法,动态柔性理筋手法主要针对浅筋膜的粘连,包括揉法、摩法、抹法。静态柔性理筋手法主要针对深筋膜的挛缩,包括点法、按法、压法、静态捏法。柔性正骨手法主要针对骨位异常引起的筋膜褶皱,包括静态推法、静态拔伸法、静态屈伸法。依据以上叙述绘制并补足细化手法分类,构建出完整的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
徐翔宇[2](2020)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观察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对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原理进行初步分析及探讨,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患者,患者被详细告知该研究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将愿意参与本课题的患者纳入研究。70例患者根据其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两组的治疗都是隔天1次,1周3次,持续2周,共6次。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记录胃脘痛程度,并对疼痛频率、持续时间、程度等变量评分,以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除胃痛外的其他单项症状的疗效根据患者报告结局指标(patient reported out-comes,PRO)进行评价。所有数据以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1.治疗期间有4例脱落,最后共66例患者完成6次治疗并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2.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症候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无明显差异(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脘痛VAS评分、症候积分与治疗前相比都有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结果发现治疗后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脘痛症候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4.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6%,二者有差异(P<0.05)。5.在胁肋胀痛、胸闷、喜太息、失眠等4个症状的改善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胸闷、失眠两项症状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的方法以及常规推拿手法对于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均有确切疗效。2.试验组采用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更佳,且在改善患者存在的胁肋胀痛、胸闷、喜太息、失眠等4个次要症状方面更有优势。3.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安全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李建国[3](2019)在《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的量化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外侧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如果治疗方式不当或对治疗不重视则会演变为慢性病程,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中医认为踝关节扭伤属于“筋伤”的范畴,因此,理筋手法成为了中医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摇拔戳手法最具有代表性。该手法的临床疗效已经经过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手法的临床推广离不开传承。目前,手法的传承模式主要以师徒相授为主,通过这种方式,初学者只能掌握手法的操作流程,对于手法的操作技巧和精髓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临床摸索,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此外,摇拔戳手法作为一项医疗操作技术,其缺乏客观化、标准化的技术指标,使得临床医师的操作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为了解决手法的传承和操作标准问题,我们需要革新传统的传承模式、建立标准化的手法操作体系。摇拔戳手法的操作特征量化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手法的操作特征进行量化表达。本研究采用自行研制的力学数据测量仪结合运动捕捉系统对摇拔戳手法的操作特征进行了量化,并对可能影响手法操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到摇拔戳手法操作的力学和运动学参数以及操作特征。从而为手法的的临床规范化操作提供了参考及评价标准,也为手法的教学培训、基础研究奠定了基础。目的1获取摇拔戳手法操作的量化力学、运动学参数。2总结摇拔戳手法的操作特征。3分析摇拔戳手法操作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临床收集60例外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集患者的个体特征(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踝周径、足周径)。通过自行研制的力学数据测量仪器结合运动捕捉系统实时测量同一手法操作者对60例患者施行摇拔戳手法操作的动力学、运动学参数(拇食中指摇法操作最大作用力、拔伸操作最大作用力、戳按操作最大作用力、摇法操作时间、拔戳操作时间、拔伸位移、戳按位移、拔伸角度、戳按角度、手法操作的线速度、线加速度),提取动力学、运动学参数数值并选取Pearson相关性方法分析操作参数间的相关性,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出摇拔戳手法的操作特征。同时本研究对患者个体特征与摇拔戳手法操作参数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摇拔戳手法操作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1摇拔戳手法力学、运动学参数量化1.1摇拔戳手法力学参数量化值摇拔戳手法操作过程中,拇指、食指、中指在摇的过程中最大作用力均值分别为18.89N、10.26N、9.51N,在拔伸过程中最大作用力均值分别为18.61N、13.25N、8.33N,在戳按过程中最大作用力均值分别为26.5N、8.61N、10.62N。1.2摇拔戳手法运动学参数量化值手法操作过程中,摇转踝关节6周所用时间的均值为11.36s,拔伸戳按各1次所用时间的均值为3.42s。拔伸、戳按时踝部位移均值分别为36.94mm、22.44mm。拔伸、戳按时踝部运动角度均值分别为23.27°、22.76°。摇转踝关节的线速度均值为58.28mm/s,拔戳的线速度均值为23.81mm/s。摇转踝部和拔伸戳按操作时的线加速度均值分别为0.43mm/s2、0.54mm/s2。2摇拔戳手法操作参数间的相关性2.1拇指摇法最大作用力与拔伸最大作用力、戳按最大作用力显着相关(P<0.01);拇指拔伸最大作用力与戳按最大作用力显着相关(P<0.01)。2.2食指摇法最大作用力与拔伸最大作用力、戳按最大作用力显着相关(P<0.01);食指拔伸最大作用力与戳按最大作用力显着相关(P<0.01)。2.3中指摇法最大作用力与拔伸最大作用力、戳按最大作用力显着相关(P<0.01);中指拔伸最大作用力与戳按最大作用力显着相关(P<0.01)。2.4拇指、食指、中指摇法、拔伸、戳按的最大作用力与各运动学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3患者个体特征与摇拔戳手法操作参数间的相关性3.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体重与操作者拇指摇法最大作用力有相关性(P<0.05)。3.2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体重与操作者食指、中指摇法最大作用力有显着相关性(P<0.01)。3.3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体重指数与手法摇的时间有显着相关性(P<0.01)。3.4拇指、食指、中指拔伸、戳按最大作用力,手法拔伸、戳按位移,手法拔戳所用时间,拔伸戳按角度、线速度、线加速度与患者个体特征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1首次较完整地获取了摇拔戳手法的力学及运动学操作参数值:拇指、食指、中指在摇的过程中最大作用力均值分别为18.89N、10.26N、9.51N,在拔伸过程中最大作用力均值分别为18.61N、13.25N、8.33N,在戳按过程中最大作用力均值分别为26.5N、8.61N、10.62N。手法操作过程中,摇转踝关节6周所用时间的均值为11.36s,拔伸戳按各1次所用时间的均值为3.42s。拔伸、戳按时踝部位移均值分别为36.94mm、22.44mm。拔伸、戳按时踝部运动角度均值分别为23.27°、22.76°。手法操作过程中,摇转踝关节的线速度均值为58.28mm/s,拔戳的线速度均值为23.81mm/s。摇转踝部和拔伸戳按操作时的线加速度值分别为0.43mm/s2、0.54mm/s2。2首次总结出摇拔戳手法的操作特征如下:(1)摇拔戳手法操作以拇指、食指、中指用力为主。摇法操作时,拇指与食指、中指交替用力,力的大小变化富有节奏性、均匀性,用力的频率、周期始终处于稳定的水平;摇法操作结束后,随之进行拔伸及戳按操作,三个动作之间衔接紧密而连续,没有时间停顿,但摇法操作的速度大于拔戳操作的速度;拔戳操作时,拇指与中指戳按时用力大小大于拔伸时用力的大小,而食指拔伸时用力大小大于戳按时用力的大小。(2)拇指、食指、中指各自在摇法、拔伸、戳按时用力大小之间呈正相关性。拇指、食指、中指用力大小与手法操作的速度、幅度、时间无相关性。3患者体重与手法操作中摇法作用力大小呈正相关性。因此操作者在进行摇拔戳手法操作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体重及体型来调整摇法时手指的用力大小。
李学靖[4](2019)在《基于证据体的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目的①本研究在对《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的科研证据及现状调查(临床情境,患者意愿)分析结果基础上,结合专家共识法优化《中风(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使其内容和推荐条目有研究证据可循。②同时结合此优化过程对借助专家共识法制订循证性中医护理指南的方法学进行探索,以期为之后中医护理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①通过专家咨询法确定文献检索范围,共纳入符合条件的专家30名来自北京6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②应用文献研究法对证据进行系统全面检索;检索范围包括中英文数据库;通过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选择;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将文献整合成证据体并依据中医证据体评价标准对证据体的质量进行评价;最终确定中风中医护理科研证据支持情况;③根据科研证据支持情况制定专家咨询函进行2轮Delphi专家咨询确定个项中医护理技术要点,初步整合推荐强度;④整合前期资料,进行专家论证会,形成各条目的最终推荐强度,并对各推荐条目的形成过程进行评价;⑤最终确定《优化版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推荐意见及相应强度,形成优化版方案,方案主体内容包括推荐意见、证据体等级、推荐强度、护理要点、专家信息、参考文献。结果①共22个症状及其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纳入文献检索范围;②最终纳入10各症状及其对应的29项中医护理技术形成29个证据体进入Delphi专家咨询环节;③共15名专家参与此次Delphi专家咨询。第一、二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是100%。专家的群体权威系数为0.94,咨询结果可信性强。两轮全部集中程度指标均数均>0.5,表明专家意见比较集中。第一轮的Kendall’ sW为0.228,第二轮的Kendall’ sW为0.325,专家意见逐渐趋向一致。在两轮调查中,协调系数经检验后均有显着性,P=0.000,表明专家协调程度好。④通过专家论证会最终确定中风中医护理范畴,形成24项有明确推荐强度的推荐意见。纳入优化版指南的推荐条目形成过程评分范围为7.649.99,表明推荐意见形成过程较为科学规范。结论①中医护理科研证据文献质量偏低,应加强临床中医护理科研护士的培养,提高临床护士科研结果报告能力;②根据目前临床现状,方案无需划分急性期与恢复期两个方案,对于某些在不同时期患者人群应用存在差异的中医护理技术需在方案中注明;③临床应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较文献研究中提取的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广泛,可见由于方案形成的过程需时间较长使得方案不能纳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因此方案需指定优化周期;④对于中医护理而言,护理要点仅能作为参考,具体操作仍需结合患者情况和医生建议;⑤应完善中医护理方案编制的技术方法,为循证中医护理指南编写提供参考。
李钰[5](2018)在《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 观察穴位埋线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埋线治疗组(以下简称埋线组)、中药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即饮食控制与运动),在此基础上,埋线组在中脘、水分、气海、关元、天枢(双)、足三里(双)、丰隆(双)、阴陵泉(双)、三阴交(双)及带脉(双)进行胶原蛋白线埋线治疗,间隔14天埋线一次,连续埋线2次为一个疗程。中药组予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口服治疗,一日一剂,连续28天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及血脂变化情况,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比较组内、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前后差异及疗效差异。涉及需要统计分析的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1、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W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BMI、WC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的体重、BMI、WC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埋线组患者体重、BMI、WC均比中药组要低。2、血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患者的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疗效比较:埋线组有效人数22例,无效人数6例,有效率为78.57%;中药组有效人数15例,无效人数13例,有效率为53.57%,对两组间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穴位埋线与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均可减轻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及腰围,且穴位埋线作用优于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2、穴位埋线与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均可改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血脂状况。
盛雪燕,张吉玲,张建俊,杨柳军,闫菲,王明行,董开宙[6](2016)在《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对当代11家针灸学术流派的渊源、特色手法、学术思想及临证特点等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有助于针灸学者对各针灸流派针刺方法、学术特色、传承脉络等方面都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同时为临床针灸医生提供参考资料,促进临床应用与推广。
傅帆[7](2016)在《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推拿疗法作为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近代中医学者对推拿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主要着重于推拿对临床疾病的疗效研究,却较少涉及对推拿手法本身的研究,也较少提及手法刺激量对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推拿手法的操作本身与治疗时间、力量(压力值)、频率等要素息息相关,而有效的推拿手法一般取决于4个要素:即合适刺激力量、有效的施法时间和一定的有效频率段,以及正确的施法方向,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来使推拿手法的操作和刺激量等规范化、标准化。目的:正如上述所言,有效的推拿取决于4个条件,合适的刺激力量、时间和频率,正确的方向。为研究不同频率的同一手法对疾病的疗效差异,本研究在控制相同刺激力量和刺激时间的前提下,采用不同频率段,即50~100次/分,101~150次/分,151~200次/分及201~250次/分的一指禅推法,治疗脾胃虚寒(弱)型胃脘痛患者。通过对比不同组之间患者的疗效,总结出一指禅推法的最佳治疗频率段、有效频率段和(或)无效频率段。为中医推拿治疗规范化做铺垫,有助于治疗效率的提高,也有助于中医推拿疗法与现代疗法的结合和推广。方法:本研究收集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烈东门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部针灸科符合研究设计的脾胃虚寒(弱)型胃脘痛患者,共计80例。将这80例脾胃虚寒(弱)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采用脾胃虚寒(弱)型胃脘痛中医证候积分表(参见附录3)与VAS评分(参见附录4),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等症状改善的变化情况,用以比较疗效,用SPSS22.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治疗结果的差异程度。结果:1.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中医证候积分表得分可得出结论:4组患者在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2.从治疗前后VAS评分表对比得出,治疗后4组脾胃虚寒(弱)型胃脘痛患者胃脘部疼痛较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P<0.05)。3.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体有效率为75%,B组为100%,C组90%,D组20%。将4组患者治疗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4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1)。4.从治疗率、改善值、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表和VAS评分可得出:治疗效果B组优于其他3组,D组的治疗效果较其他3组差。可以得出B组频率段为一指禅推法最佳治疗频率段,即101~150次/分。A组和C组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较B组差,为一指禅推法的有效频率段而非最佳频率段。D组为无效频率段。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对比,一指禅推法治疗脾胃虚寒(弱)型胃脘痛最佳治疗频率为101~150次/分,有效频率段为50~100次/分、151~200次/分频率段,201~250次/分为无效频率段。
李娇娇[8](2015)在《宋代灸法的特色及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与文化教育繁荣发展时期,以印刷术为首的科学技术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1]。政治开明,儒学复兴,尊师重道之风气流行,历代皇帝重视医学,大多喜爱针灸,尤其是宋太宗喜善灼艾,宋仁宗酷喜针灸[2]。加之范仲淹的“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的思想促使许多文人志士热心于医学[3],他们勤读古训,研习医术,着书立说,提升了宋代从医者的整体的文化素质,促进了宋代医学的发展。本研究选取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灸法着作《灸膏肓腧穴法》、《扁鹊心书》及《针灸资生经》,详细的研读,归纳总结,理清出宋代灸法的历史发展脉络,探明宋代施灸的材料与方法及适宜范畴,剖析宋代灸法的特色,归纳出宋代灸法的理论,从中获取有助于中医现代化的实质性内容,力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传播推广艾灸这一古老而神奇的防病治病方法,为从事针灸临床和教学工作提供参考的资料。对弘扬灸法文化、提高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研究方法:认真研读宋代灸法着名医书《灸膏肓腧穴法》、《扁鹊心书》(清乾隆刻本为底本的点校版本)及《针灸资生经》(元天历叶日增广勤唐印本为底本的点校版本)等古籍,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寻找总结宋代灸法的特点,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及分析。研究结论:灸法的应用在宋代得到了传承与发展,涌现出大量的灸法专着。这个时期的灸法具有施灸材料丰富,施灸的方法多样,创立麻醉施灸法等特征;在理论方面具有重视经络腧穴理论,推崇保扶阳气,温补脾胃的扶阳思想,临证中的强调灸药结合等特点。
丁全祥,丁全茂[9](2014)在《手法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通过整理临床文献,总结出循经推拿手法、整脊手法、腹部推拿手法3方面手法来治疗胃脘病,效果良好,认为不同的手法对调节身体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达到治疗和预防保健的双重效果。
曾光,夏李明,莫喜晶[10](2011)在《胃脘痛的推拿治疗概况》文中提出综述了推拿治疗胃脘痛的临床进展,指出临床研究缺少大量的临床随机研究,循证依据不足,疗效还有待验证。如与中药配合治疗,效果会更好。而这些综合治疗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诊疗判定标准。临床治疗的规范化,可以促进推拿的更好发展。
二、点穴推背法治疗胃脘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穴推背法治疗胃脘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2 明确刚、柔性手法定义、分类及柔性手法古代别称 |
3 探索柔性手法在古文献中的描述及应用 |
4 探讨柔性手法治疗伤科疾病的作用原理 |
5 构建柔性手法树状结构图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国近20年文献中柔性手法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2)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2.6 研究病例的退出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流程 |
3.2 样本量 |
3.3 随机方法 |
3.4 对照设计 |
3.5 盲法处理 |
3.6 治疗方案 |
3.7 可能出现的临床意外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
3.8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
3.9 观察项目 |
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1 伦理原则 |
4 结果 |
4.1 安全性分析 |
4.2 脱落、中止、剔除病例 |
4.3 一般资料 |
4.4 疗效观察指标 |
讨论 |
1.研究结果分析 |
2.中医从肝胃不和论胃脘痛 |
2.1 肝的生理特点及其与脾胃的联系 |
2.2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 |
2.3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详细分型及治疗 |
3.西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
4.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立项依据 |
4.1 推拿镇痛的机制研究 |
4.2 背俞穴治疗胃脘痛的研究基础 |
4.3 整脊治疗胃脘痛的研究基础 |
4.4 筋出槽、骨错缝与肝胃不和 |
4.5 推拿部位及手法的选取依据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临床试验观察表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的量化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筋伤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手法操作特征量化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试验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主体设备 |
1.2 其他设备 |
1.3 处理软件 |
1.4 试验对象 |
1.5 病例选择 |
1.6 摇拔戳手法规范操作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流程 |
2.2 试验观察指标参数 |
2.3 摇拔戳手法量化参数提取方法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摇拔戳手法操作手指作用力-时间曲线图 |
3.2 摇拔戳手法力学、运动学参数量化 |
3.3 摇拔戳手法操作各量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4 患者个体特征对摇拔戳手法量化参数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手法操作特征量化研究的意义 |
4.2 摇拔戳手法量化仪器的创新 |
4.3 摇拔戳手法量化参数的选取 |
4.4 摇拔戳手法量化参数结果分析 |
4.5 手法操作影响因素的探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证据体的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中风的中医护理优势明显 |
2 类似于临床实践指南的中风中医护理方案可促进中医护理操作的规范化 |
3 引入循证思维开展中医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成为新趋势 |
4 当文献证据不足时,可通过专家共识形成推荐级别 |
5 PARIHS循证框架对方案的分析与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前言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和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2.4 重要概念 |
3.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专家咨询及数据挖掘整合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科研证据 |
1 专家咨询法确定中风中医护理相关科研证据检索范围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2 根据确定的症状及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文献检索和数据挖掘补充证据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3.讨论 |
第4章 形成推荐条目,应用专家共识法给出各推荐条目的推荐意见 |
1.根据证据形成推荐条目,应用Delphi法整合各推荐条目护理要点并初步形成推荐意见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结果 |
2.通过专家会议法形成最终推荐意见并根据I-PARIHS框架针对推荐意见形成过程进行评分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3.结论 |
4.本研究的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脑梗死中医护理文献中关键词分类词频统计分析 |
附录2 中风急性期与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科研证据分析相关附件 |
附录3 专家咨询问卷(部分) |
附录4 Delphi专家咨询问卷(部分) |
附录5 专家论证会手册(部分) |
附录6 专家论证会参考手册(部分) |
研究生期间取得成果 |
(5)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6 分组方法 |
7 质量控制 |
8 治疗方法 |
8.1 基础治疗 |
8.2 分组治疗 |
8.3 疗程 |
9 观察指标 |
9.1 临床观察指标 |
9.2 生化检查 |
10 疗效判断标准 |
11 统计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观察指标比较 |
2.1 治疗前后体重比较 |
2.2 治疗前后体重指数比较 |
2.3 治疗前后腰围比较 |
2.4 治疗前后血脂比较 |
3 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分析与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症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3 治疗方法 |
2 西医学对单纯性肥胖症的认识 |
2.1 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原因 |
2.2 治疗方面 |
2.3 肥胖症的危害 |
3 脾虚湿阻证型的选择依据 |
4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选择依据 |
4.1 穴位埋线概况 |
4.2 穴位埋线疗法的优势 |
5 穴位选取依据 |
6 对照组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的选择依据 |
7 观察指标选取依据 |
7.1 选取体重指数的依据 |
7.2 选取腰围的依据 |
7.3 选取血脂的依据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一般项目(体重、体重指数、腰围)结果分析 |
8.2 血脂结果分析 |
8.3 临床疗效分析 |
9 展望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西医对胃脘痛的认识 |
一、历代中医文献对胃脘痛的基本论述 |
二、古代医家对胃脘痛病因病机的探讨和论述 |
三、现代医学对胃脘痛及慢性胃炎病因的认识 |
第二节 中西医治疗胃脘痛的研究进展 |
一、中医疗法 |
二、西医疗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疗效评定标准 |
五、观察方法 |
六、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 |
二、治疗结果 |
三、异常情况观察 |
四、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收治病例中性别、年龄等规律的探讨 |
三、手法治疗脾胃虚寒(弱)型胃脘痛机理的探讨 |
四、不同频率对手法作用效果的探讨 |
五、关于治疗中出现异常情况的探讨 |
六、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8)宋代灸法的特色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宋代灸法的历史背景及医事制度 |
1、历史背景 |
2、医疗制度 |
第二部分:宋代灸法特色 |
1、针灸名家名着 |
2、灸法特点 |
3、灸法应用范围 |
4、取穴方法 |
第三部分:宋代灸法理论 |
1、尊崇古籍,重视经络理论 |
2、保扶阳气,防病保健 |
3、强调温补脾肾 |
4、灸药合用辨证施治 |
5、注重灸量及灸后调养 |
第四部分:讨论 |
1、灸治的扶阳作用 |
2、灸必发疮的机理 |
3、灸法保健常用腧穴 |
4、凡人便施与自灸的区别 |
研究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手法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循经推拿手法 |
1.1 背俞穴治疗法 |
1.2 点穴治疗法 |
1.3 常规推拿手法 |
2 腹部推拿手法 |
3 总结 |
(10)胃脘痛的推拿治疗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治疗 |
2 分型论治 |
3 配合中药 |
4 整脊疗法 |
5 其他治疗 |
5.1 推拿加拔罐法 |
5.2 维生素推拿法 |
6 问题与展望 |
6.1 规范化的问题 |
6.1.1 理论的规范化 |
6.1.2 治疗的规范化 |
6.2 长远发展 |
7 结语 |
四、点穴推背法治疗胃脘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剪切增稠液体力学特性探讨柔性手法对筋膜作用原理的理论研究[D]. 宋洁.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背俞穴推拿配合整脊治疗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D]. 徐翔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摇拔戳手法治疗外侧踝关节扭伤的量化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建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4]基于证据体的中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研究[D]. 李学靖.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5]穴位埋线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钰.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7)
- [6]当代针灸学术流派的发展概况[A]. 盛雪燕,张吉玲,张建俊,杨柳军,闫菲,王明行,董开宙. 甘肃省针灸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暨针灸推拿科研思路设计培训班郑氏针法的临床应用培训班论文集, 2016
- [7]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D]. 傅帆.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8]宋代灸法的特色及理论研究[D]. 李娇娇.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5(05)
- [9]手法治疗胃脘痛临床研究进展[J]. 丁全祥,丁全茂. 中医药导报, 2014(07)
- [10]胃脘痛的推拿治疗概况[J]. 曾光,夏李明,莫喜晶. 河南中医,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