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军旅长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战争与和平,文学史
军旅长诗论文文献综述
洪芳[1](2012)在《周涛军旅长诗的文学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诗人的周涛,其声名鹊起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神山》等诗集的出版,生活在新疆的青年军旅诗人周涛逐渐为当时的诗坛所瞩目,苍阔、雄美的西部背景和刚毅、豪放的军人气质在周涛的诗歌中幻化成"永不疲倦的激情"和"永不缺乏的崇高"。正如许多周涛诗歌研究者所探讨,周涛诗歌中流淌奔腾的生命气息浸润着无所不在的西部精神,周涛诗歌中桀骜不驯的力和美折射出浓郁的地域色彩。(本文来源于《西部》期刊2012年23期)
曾凡华[2](2011)在《军旅长诗如何才能走向大气与凝重》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往今来,诗人与哲学家一直都在探寻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意义。哲学家的逻辑是以现实、事实和理智为基础的,因此是更真实和本质的。相比之下,诗人的逻辑是以情感、感觉和想象力为基础的。但两者之间也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比如荷马和柏拉图,都是平易而深刻的,只是前者更具(本文来源于《解放军报》期刊2011-01-01)
颜培杰[3](2009)在《王久辛军旅长诗创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试图阐释王久辛在军旅长诗创作上的艺术成就,及其对当代中国军旅诗发展做出的贡献,并通过对王久辛在军旅长诗创作的成就与局限的分析,展开对当代中国军旅诗乃至中国当代新诗发展的思考。除引言和结语外,论文共分四部分。绪论部分简述中国当代军旅诗的发展及王久辛的军旅长诗的创作现状;第一章探讨王久辛军旅长诗的思想内容;第二章和第叁章分析王久辛军旅诗的艺术特色;第四章思考与王久辛相关的其他军旅诗人、“中锋”诗群及王久辛今后的长诗创作走向。王久辛的长诗创作尚未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的一些评论文章要么就篇论篇,要么一味正面抬高,缺少较为客观且成体系性的评述。本论文试图弥补这些不足,为今后王久辛军旅诗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也促进当代中国军旅文学尤其是军旅诗歌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09-03-01)
蒋登科,熊辉[4](2008)在《历史叙事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当前军旅抒情长诗创作及其艺术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军旅诗是当代新诗的重要构成部分,军旅长诗是当下军旅诗写作中值得关注的诗歌现象。《解放军文艺》2007年第8期以整期的篇幅集中推出了7部军旅题材长诗,成为近年来诗坛上一个突出的亮点。这些作品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精致的艺术手段,以军人特有的眼光和视角抒写了对历史、战争、正义、和平等大主题的思考,既体现了军旅诗创作在题材、主题、艺术手段等方面的新尝试和新收获,探索了军旅诗发展的新的可能,也为当下的新诗创作提供了有益的艺术启示。(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黄恩鹏[5](2008)在《弓如霹雳弦惊——王久辛军旅长诗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当下军旅诗创作所面临的题材和语言的双重困境,是军旅诗人们一直面对的问题。着名军旅诗人王久辛以一篇篇革命历史题材长诗力作在军旅诗坛掀起一股军旅长诗创作的旋风。其诗刚猛的豪情、劲健的风骨、飞扬的理性,以及贯通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涵盖了军人对战争、人性与和平的思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在叙写情境上,他常以独特的语言喻象营造氛围,准确把握当代人的思想情感,以电影语言的表现方式进行诗意抒写;以艺术的手段表现复杂的人性、再现历史的事实,精准地表达了诗人灵魂深处的精神寄望、对苦难的体悟,以及对人类情感境界的触摸和对人格精神的构筑,从而使其军旅长诗创作具有深邃的历史感和积极的道德观。(本文来源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余朝晖,余春树[6](2007)在《告老离休挥妙笔 吟诗千首写人生——鄂南军旅诗人李享生创作中华第一部格律叙事长诗《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读鄂南八旬老人李享生历时20载所着中华第一部千余首格律叙事长诗《追求》叁部曲,我们被其人品和诗品深深地感动和震动!这部诗集,实质上是诗人心底的歌,(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期刊2007年07期)
华静[7](2005)在《为了不该忘却的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和我的民族\面壁而坐\我们坐得忘记了时间\在历史中的1937年12月13日里\以及自此以后的六个星期中\我们体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体验了被杀的种种疼痛\那种奇耻大辱\在我辽阔的大地一样的心(本文来源于《中国国门时报》期刊2005/07/08)
军旅长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古往今来,诗人与哲学家一直都在探寻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的意义。哲学家的逻辑是以现实、事实和理智为基础的,因此是更真实和本质的。相比之下,诗人的逻辑是以情感、感觉和想象力为基础的。但两者之间也有一些共通的东西,比如荷马和柏拉图,都是平易而深刻的,只是前者更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军旅长诗论文参考文献
[1].洪芳.周涛军旅长诗的文学史意义[J].西部.2012
[2].曾凡华.军旅长诗如何才能走向大气与凝重[N].解放军报.2011
[3].颜培杰.王久辛军旅长诗创作论[D].华侨大学.2009
[4].蒋登科,熊辉.历史叙事与艺术表现的深度融合——当前军旅抒情长诗创作及其艺术启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
[5].黄恩鹏.弓如霹雳弦惊——王久辛军旅长诗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8
[6].余朝晖,余春树.告老离休挥妙笔吟诗千首写人生——鄂南军旅诗人李享生创作中华第一部格律叙事长诗《追求》[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
[7].华静.为了不该忘却的记忆[N].中国国门时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