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熏蒸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80例(论文文献综述)
吴敏[1](2021)在《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初次TKA患者早期肢体肿痛及血流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探讨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早期下肢血流速度的影响;2、评价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TKA患者早期肢体肿痛及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关节外科明确诊断为严重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且初次行单侧TKA的住院患者9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及试验Ⅱ组,每组各33例。在常规护理及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股四头肌舒缩锻炼、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及持续被动运动等下肢功能锻炼,试验Ⅰ组实施足部黄芪湿热敷疗法后进行下肢功能锻炼,试验Ⅱ组实施足部黄芪熏蒸疗法后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三组患者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每天干预两次,每次干预时间为15~20分钟,共干预5天。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收集患者健肢与患肢干预前、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两次干预结束后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FS)、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FD)、最小血流速度(FM)、平均血流速度(TAM)、阻力指数(RI),以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评估患肢肿胀程度,以NRS评分评估患肢运动与静息时的疼痛程度,同时收集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纳入99例患者,脱落7例,最终共92例患者(对照组脱落2例,余31例;试验Ⅰ组脱落3例,余30例;试验Ⅱ组脱落2例,余31例)完成资料收集,研究结果显示:1、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相关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下肢血流动力学参数水平比较三组患者分别测量了干预前、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两次干预结束后4个时点的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1)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干预前相比,三组患者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FS、FD、FM、TAM水平均成上升趋势,RI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健肢:三组患者干预前及术后第1天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FS、FD、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FS、FD、FM、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三组干预前各血流指标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FM、FD、F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第5天FS、FD、FM、TAM、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健肢与患肢胫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干预前相比,三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FS、FD、FM、TAM水平均成上升趋势,RI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健肢:三组干预前及术后第1天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FM、TA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FS、FD、FM、TAM、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肢:三组干预前各参数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仅FM、TAM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FS、FD、FM、TA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FS、FD、FM、TAM、R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患肢与健肢周径差值:对照组vs试验Ⅱ组(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vs试验Ⅰ组(P=0.106)、试验Ⅰ组vs试验Ⅱ组(P=0.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运动NRS评分:对照组vs试验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对照组vs试验Ⅰ组(P=0.197)、试验Ⅰ组vs试验Ⅱ组(P=0.0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静息NRS评分:对照组vs试验Ⅱ组(P<0.001)、试验Ⅰ组vs试验Ⅱ组(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vs试验Ⅰ组(P=0.2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膝关节活动度:对照组vs试验Ⅱ组(P<0.001)、试验Ⅰ组vs试验Ⅱ组(P=0.0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vs试验Ⅰ组(P=0.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试验Ⅱ组(9.67%)<试验Ⅰ组(20.0%)<对照组(38.71%),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1.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更能加快TKA患者术后健肢与患肢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血流速度,降低阻力指数。2.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更能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与肿胀,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在TKA患者术后的康复护理中推广应用。
俞容辉[2](2021)在《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比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差异,寻求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更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确诊为风寒湿型肩周炎,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70例。采用随机实验设计方法,分为两组。在基础治疗前提下,试验组采用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治疗,每日1次,5日1疗程,共治疗1疗程;对照组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每次75mg,每日1次,早餐饭后口服,配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护胃,每次20mg,每日1次,早餐前口服,连续治疗5日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前当天和末次治疗后1天VAS疼痛评分、CMS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血清IL-6、TNF-α含量。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假设检验设定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VAS疼痛评分、CMS各项目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VAS疼痛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在改善VAS疼痛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M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CMS评分项目中疼痛、ADL、ROM评分及CMS总评分均比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在改善疼痛、ADL、ROM及CMS总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总积分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清IL-6、TNF-α含量: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含量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在降低IL-6、TNF-α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在改善患者疼痛、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度以及中医症状积分方面及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方面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2.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均对风寒湿型肩周炎有改善作用,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胡开峡[3](2021)在《补阳还五汤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将中药汤剂补阳还五汤及中药熏蒸同期用于轻中度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的治疗,分析并探讨其机制和近期疗效,为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药研究以及临床医师运用保守疗法治疗该病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依照本研究的纳入、排除标准,所研究病例皆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湖北省中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中筛选,经筛选其中与本次研究要求相符合的DLSS患者40例。患者年龄散布在52-75岁期间内,平均年龄(65.43±7.41)岁。将患者归为二组:一组观察和一组对照,样本量各20。将无差异的常规治疗施于两组患者,满足此前提下,观察组口服补阳还五汤并搭配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仅行中药熏蒸治疗。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此期间(治疗前、治疗后2周、1月、2月)的以下指标:日本骨科学会腰椎评估治疗分数(JOA)[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2]、中医症候评分,采用ODI问卷[2]以及无痛行走距离,以评价腰椎病情的改善情况,评估相应疗法的临床有效性。结果1.JOA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分值为(12.38±1.26),对照组为(12.35±1.46)。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074,P=0.941)。治疗2周后,观察组分值为(16.45±1.65),对照组为(15.85±1.5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192,P=0.24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21.32±1.84),对照组为(19.85±1.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3,P=0.019)。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24.32±2.25),对照组分值为(21.98±2.0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1,P=0.001)。2.VAS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得分为(6.78±0.81),对照组得分为(6.56±0.75),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891,P=0.378)。治疗2周后,观察组得分为(4.36±0.39),对照组得分为(4.52±0.3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365,P=0.180)。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3.15±0.28),对照组得分为(3.32±0.21),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两组分值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172,P=0.036)。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得分为(1.89±0.05),对照组得分为(2.04±0.1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得分值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160,P=0.000)。3.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分值为(16.78±1.45),对照组分值为(16.55±1.46),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499,P=0.620)。治疗2周后,观察组分值为(14.28±1.36),对照组分值为(14.86±1.2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4,P=0.17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12.14±1.08),对照组分值为(12.98±1.2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P=0.028)。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分值为(5.37±0.34),对照组分值为(5.78±0.4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分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7,P=0.002)。4.ODI评分:治疗前,观察组得分为(37.56±3.45),对照组得分为(37.15±3.24),两组分值之间所有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384,P=0.701)。治疗2周后,观察组得分为(29.78±2.34),对照组得分为(30.25±2.4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得分值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619,P=0.539)。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得分为(19.78±1.45),对照组得分为(21.35±1.86),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得分值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977,P=0.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得分为(11.26±0.26),对照组得分为(11.75±0.32),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所得分值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315,P=0.000)。5.无痛行走距离:治疗前,观察组为(443.56±35.36)米,对照组为(446.23±34.25)米,两组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242,P=0.809)。治疗2周后,观察组为(503.78±38.34),对照组为(496.25±35.48),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0.645,P=0.523)。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为(764.78±63.45)米,对照组为(713.25±58.86)米,观察组远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663,P=0.011)。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为(935.26±86.27)米,对照组为(845.26±78.32)米,观察组远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3.454,P=0.001)。结论1.中药熏蒸能有效缓解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疼痛等临床症状。2.补阳还五汤结合中药熏蒸治疗DLSS,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补阳还五汤对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协同并进一步补充的作用。
闫晓琴[4](2021)在《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次临床观察旨在对比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从而寻求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方案,为今后临床应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纳入符合本研究标准的80例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和对照组(单纯针刺组)各40例。两组受试对象在口服甲钴胺片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经筋刺法组)取穴:患侧攒竹透鱼腰、四白两透(分别向目内眦、目外眦两个方向透刺)、阳白四透(分别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四个方向透刺)、太阳透地仓、地仓透颊车、地仓到颊车间经筋排刺(每隔0.5寸取一穴)、颧髎,健侧合谷,随症配穴。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取穴:患侧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健侧合谷,随症配穴。两组均每日针灸治疗一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治疗周期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进行组间、组内比较分析,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患侧、病程及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经检验P>0.05,提示两组患者基线情况及病情相似,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与治疗前相比,经筋刺法组治疗2周后、4周后和常规针刺组治疗2周后、4周后的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相比,经筋刺法组治疗4周后和常规针刺组治疗4周后的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治疗前,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间H-B面神经功能评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两组间H-B面神经功能等级、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经筋刺法组对H-B面神经功能、Portmann简易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4)治疗4周结束后,根据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神经功能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经筋刺法组符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标准的例数分别为9例、20例、7例、2例,常规针刺组符合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标准的例数分别为4例、16例、13例、6例,两组临床疗效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5)治疗期间,经筋刺法组和常规针刺组的安全性评价均为1-2级。结论:(1)经筋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在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时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面神经功能和面部运动功能,且安全易操作。(2)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经筋刺法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唐宏亮[5](2021)在《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观察患者术后肩周的肿胀率、疼痛评分(VSA)、肩关节功能评分(UCLA)来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01-2021.02于我院骨伤二科住院部气滞血瘀型肩袖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实验组: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第一天口服身痛逐瘀汤加味,连续服用2周,其余处理与对照组相同。分别于术前、术后记录VAS评分、UCLA评分,以及术后第1天,第1周、第2周时的肩关节肿胀率。记录数据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服用中药后数据与未服用中药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统计、研究、分析来评价实验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探求其机制。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1天、第1周、第2周的肩关节肿胀率较前一次测量后计算的肿胀率均有所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周,第6周(返院复查)记录两组的VAS评分、UCLA评分。结果显示两组VAS疼痛评分较前一次统计均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对照组的UCLA评分较前一次统计均有增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通过两组之间的三种评分的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味口服联合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肩袖损伤患者(气滞血瘀型)的治疗具有显着效果,体现在该治疗方案在患肩术后肿胀消退更明显,治疗后疼痛减轻更明显及功能活动度较治疗前得到更明显的改善,且没有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6](2020)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前瞻性试验,以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口服通痹灵片为对照组,观察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为中医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提供临床证据,有利于中医药疗法在中泰两国乃至国际的推广与传播。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纳排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采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对照1组采用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对照2组采用督脉排针法,对照3组采用口服通痹灵片,疗程均为4周,共28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AS患者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总体评价VAS评分(PGA)、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等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2.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正态性分布)或秩和检验(非正态性分布),检验水准均设为α=0.05,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纳入自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风湿科、泰国那空拉差是玛府直辖县呵叻大学附属荫达宁中医诊所符合标准的AS患者共132例,其中共脱落9例,有效病例为123例,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1组30例,对照2组32例,对照3组30例。2.基线4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指标(ESR、CRP、TNF-α)、中医证候积分评分、脊柱痛VAS评分、病人总体评价(PGA)、BASFI评分、BASDAI评分、BASMI评分、ASQo L、等指标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4组均未出现临床痊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1组显效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2组显效0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9.38%。对照3组显效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4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1)红细胞沉降率(ESR)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ESR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C反应蛋白(CRP)方面,组内比较,4组CRP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与治疗组治疗后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之间,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对比,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方面,组内比较,4组治疗前后TNF-α均有所下降,但在治疗期间均未降至正常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后与通痹灵片口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2组、对照3组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5.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1)在脊柱痛VAS评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3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病人总体评价(PGA)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6.AS相关量表评分方面(1)在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方面、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测量学指数(BASMI)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前后差值对比发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通痹灵片口服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在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ASQo L)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督脉排针法针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督脉排针法针刺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四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关节肿胀、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进行对比,在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改善腰脊活动受限、关节疼痛、肢体困重、腰膝酸软、发热汗出、中医证候积分总分方面,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与其余三组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中,督脉排针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ESR、CRP、TNF-α,其中对降低ESR水平疗效更为显着;可缓解脊柱及关节等躯体疼痛;能改善活动功能障碍。2.通痹灵片口服能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的水平,能有效改善活动功能障碍,且能有效缓解脊柱疼痛,但单纯口服通痹灵片对缓解躯体疼痛效果不明显。3.常规针刺在治疗AS中,针刺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ESR、CRP、TNF-α,但与督脉排针相比,督脉排针法对降低ESR更明显,常规针刺对缓解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疗效不显着。综上所述,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改善AS患者活动功能;较单一疗法疗效更显着,能整体改善AS患者的症状、体征。该疗法操作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性广,患者经济负担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更有效地控制疾病进程、改善AS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梁龙[7](2020)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障碍、上肢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罹病久者可甚至可发生肌肉萎缩。多个统计研究报告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已经处于危害人们健康的非致死性疾病的前列。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年化,该病在我国更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简便、适宜性强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保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功能锻炼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其临床有效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颈椎是由动力系统和静力系统两部分组成。动力系统主要指的是颈部肌肉,静力系统主要是颈椎骨。颈椎病的发病有着“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论述,颈椎部的“筋”异常导致“骨错位”的发生,最终“筋骨同病”,引发本病。目前研究也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有关。颈肌肌张力增高,即“筋急”的发生,“筋急”产生异常应力,对颈椎骨造成牵拉,导致“骨错缝”的发生,长期的骨不正会导致应力性骨赘、椎间盘退变,刺激到颈神经根就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可以总结成“筋骨同病,以筋为先”,再根据《灵枢·卫气失常》中论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该对颈部“筋”进行干预,调节颈肌的状态,“经筋治骨”,最后达到“筋柔骨正”、“筋柔骨自安”的生理状态。颈椎康复操是由朱立国教授结合颈椎的解剖、生理状态和颈椎疾病发病特点创制的一套颈椎锻炼方法。本颈椎康复操已经收录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编纂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并作为其中的一种推荐治疗方法。颈椎康复操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创新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颈椎康复操是对颈部“筋”进行直接的干预,符合以上“经筋治骨”的治疗原则。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颈椎康复操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但是单一的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说:颈椎康复操可以通过降低肌张力,进而改善颈椎骨等应力,调节颈椎受力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四个部分来阐述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1文献研究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1目的检索当前国内外关于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方法来明确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1.2方法计算机检索了 Medline数据库(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关于功能锻炼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然后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制作。使用漏斗图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如异质性较高,则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亚组分析来明确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并使用GRADE分级对每个结局指标进行强度推荐。1.3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共有87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锻炼能显着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SMD=-0.89;95%CI:(-1.34,-0.44),P<0.0001]和 NDI 指数[MD=-3.60;95%CI:(-6.27,-0.94);Z=2.65,P=0.008<0.05],由于没有文献报告 SF-12、SF-36 这两个指标,所以无法进行分析。漏斗图显示VAS评分和NDI指数两者对称性稍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敏感性性分析表明Meta分析指标稳健性尚可。亚组分析表明高异质性来源可能与干预时间、发表语言、发表年份有关。GRADE分级结果是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是低等级。1.4结论单独进行功能锻炼干预或功能锻炼辅助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功能,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2临床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2.1目的初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增强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证据,为颈椎康复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2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将所有纳入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健康指导,治疗组予以颈椎康复操+颈椎健康指导。记录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2月、3月患者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 MCS评分、不良反应。使用SPSS 17.0、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的绘制。2.3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情况、干预前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M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如下:(1)NDI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NDI指数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NDI指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2)VA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似(P>0.05),且干预后3月与干预后2月差异不明显(P>0.05),余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效果不明显,但疼痛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好,效果可延续到干预后2月。(3)SF-12 PC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SF-12PC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增高显着(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颈椎康复操干预后3月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而且随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4)SF-12MCS评分:治疗组患者SF-12MCS评分增高明显,且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着。(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锻炼后颈肩部酸胀不适的症状,嘱其热敷,减少锻炼次数,症状消失。还有1例患者做雏鸟起飞出现患侧手臂的酸麻感,嘱其减小手臂后伸角度后,症状消失。余未见异常。2.4结论颈椎康复操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颈椎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颈椎康复操的安全性也较好。虽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是配合颈椎康复操的仍保持一定优势。疼痛的改善的结果可能与疾病处于非急性期或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点等有关。3应用基础研究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3.1目的基于“筋束骨”理论,通过对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面域肌张力、颈椎活动度的作用的研究,明确颈椎康复操对颈部“筋”的作用,以及“筋”对“骨”的影响,从而探讨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可能的治疗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3.2方法3.2.1肌张力测量采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Mtone JZL-III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部肌张力面域测量,测出200g压力时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所对应的刻度位移记为该点的肌张力。分别记录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的多点肌张力数据,使用MATLAB R2015a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肌张力云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3.2.2颈椎活动度测量使用OptiTrack-V120:Duo&Trio仪器在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再使用Optitrack Motive软件和Visual3D V5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计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图形绘制。3.3结果3.3.1肌张力随着颈椎康复操锻炼的持续,自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肌张力有着逐渐下降趋势。3.3.1.1干预前从总体看,干预前患者的颈部肌张力增高情况对称性稍差,右侧整体肌张力较左侧高。肌张力低区域主要集中在C3-C6颈椎两侧的肌肉,自C6-T1区域的肌张力较颈项部要高。3.3.1.2干预后1周云图分布对称性较干预前好,肌张力增高区域有所缩小,尤其C6-7区域肌张力降低比较明显。3.3.1.3干预后2周颈项部以“团块区域”的肌张力分布逐渐扩散成跟解剖形态相近的“条带状”区域,云图两侧的对称性较之前更显着。3.3.1.4干预后3周颈部云图整体有下降趋势并且无论颈椎区域还是肩胛区域对称性均较好。颈项部及肩胛区的肌张力基本按照解剖形态分布。3.3.1.5干预后4周云图肌张力整体下降明显,颈项部肌张力仍有明显下降趋势,低肌张力区域逐渐增大明显,左右两侧肌张力云图对称性较好。3.3.2颈椎活动度3.3.2.1颈椎前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前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除了干预前和干预第一周颈椎活动度改善不明显(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2颈椎后伸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后伸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干预前与干预后一周、干预后三周和干预后四周颈椎后伸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3颈椎左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侧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干预后第三周和干预后第二周相比,颈椎左侧屈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4颈椎右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侧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5颈椎左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6颈椎右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结论颈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调节颈部受力平衡,由“筋急”向“筋柔”方向转变。通过颈椎活动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筋柔”后又干预“骨错缝”使其向“骨正”方向改善。说明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是通过改善颈肌紧张状态来改善骨的受力,调整了颈椎的应力平衡来实现的。4基础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4.1目的通过对将颈椎康复的动作进行量化后,加载到构建好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后期运动处方的开发提供支撑。再通过筋骨关系来分析颈椎康复操干预后导致颈肌肌张力降低后对颈椎的影响,探讨其深层的治疗机制。4.2方法4.2.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将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进行可量化地拆分,选取20名志愿者完成颈椎康复操动作,使用Optitrack动捕系统和测力手套对每个动作进行轨迹捕捉和后期数据处理,得出每个动作的量化参数。4.2.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使用CT扫描一名正常人颈椎,通过多个软件进行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过程,构建出包含椎体(C0-T1)、椎间盘(C2-C7)、韧带、关节软骨、肌肉等结构完整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待验证其有效性后,再将量化好的颈椎康复操参数加载到该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对椎体、椎间盘、韧带的应力及肌肉的应变情况。4.2.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的模拟来构建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征的疾病模型,再用刚度参数来模拟颈肌肌张力,构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根据颈椎日常活动的动作,对三个模型进行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四个工况的加载,从而分析颈椎康复操使得肌张力降低后的颈椎的筋骨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4.3结果4.3.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对颈椎康复操进行动作拆分和参数测量。前屈后伸动作拆分成颈椎前屈后伸两个动作,测量结果是前屈63.31°,后伸62.15°;旋颈望踵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前屈,测量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左侧前屈15.66°,右侧前屈19.06°;回头望月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后伸45°,测得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雏鸟起飞动作可以拆分成颈椎后伸,上肢后伸及上肢的下拉力三部分,结果测得颈椎后伸62.15°,上肢后伸与躯干的角度38.18°,上肢下拉力为77.36N。摇转双肩动作可以拆分为肩关节的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四个动作,测量位移参数结果是向上 83.82mm、向前 96.83mm、向下 48.03mm、向后 50.46mm。4.3.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构建了颈椎所有椎体和椎间盘、10个韧带结构、14组肌肉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比对,结构表明该模型的仿真性较好。对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在模型上进行加载。4.3.2.1前屈后伸颈椎前屈时,颈椎整体的受力区是枕骨下及所有椎体、椎间盘区域,其中寰椎的前后弓受力最大。椎体中应力自C2至C4应力逐渐增加,又从C4至C7椎间减小。椎间盘的应力最大集中在C4-5椎间盘,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前部。颈夹肌和肩胛提肌是应变最大的两个肌肉。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的应力都随着颈部前屈活动应力不断增加,且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为黄韧带。对颈椎有限元模型进行后伸动作加载,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寰椎应力最大区域在前后弓。椎体中所受应力是C2椎体。椎间盘较大应力主要出现在椎间盘的两侧,其中C3-4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胸锁乳突肌是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前纵韧带是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4.3.2.2旋颈望踵加载旋颈望踵动作后,C4和C5椎体所受应力最大,寰椎最大应力区域在前后弓,C2椎体至C6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椎体部分的较大应力区域自上而下,由椎体左侧转移到椎体右上部外侧,直到C7椎体最大应力区域转移至右侧椎体部分。所受应力最大椎间盘位于C3-4、C4-5节段。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是颈夹肌。旋转运动时各韧带应力均有所增加,最大应力位于黄韧带,在进行前屈运动时,前纵韧带应力逐渐下降,余韧带应力明显增加。4.3.2.3回头望月将回头望月在颈椎有限元上加载,承受最大应力的椎体是C3,C3到C6椎体的最大应力位置分布于钩椎关节部位、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区域,至C7椎体后应力明显区域转至钩椎关节部位。椎间盘最大应力出现在C3-4节段。头最长肌为应变最大的肌肉。右旋动作时,各韧带的应力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黄韧带为受力最大的韧带,后伸运动后,除了前纵韧带应力增加明显外,余韧带应力都在下降。4.3.2.4雏鸟起飞将雏鸟起飞进行动作加载,颈椎受力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和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部位。C2椎体承受着椎体中的最大应力。寰椎的最大应力仍位于前后弓部位,余各椎体应力明显区域出现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C3-4椎间盘所受应力最大。胸锁乳突肌是该运动形变最大的肌肉。而前纵韧带是应力最大的韧带。4.3.2.5摇转双肩对模型中肱骨头参考点进行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的位移工况加载,颈椎的应力分布大致相同。寰椎前后弓有明显应力改变,余椎体应力改变不明显。椎间盘的应力改变也不明显。承受最大应力出现在C4椎体,椎体应力明显位置处于椎体与椎体连接的钩椎关节区域。椎间盘受力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明显区域也从椎间盘的两侧逐渐向后移至椎间盘的后外侧。在肌肉方面,向上、向前运动都是颈夹肌和颈最长肌形变最大,向下和向后运动是产生最大形变的是肩胛提肌。韧带受力方面,向上运动除了前纵韧带,其余韧带应力均逐渐增加,其中黄韧带最为明显;向前运动各个韧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向下运动时,前纵韧带反而应力不断增加,而其余三个韧带应力逐渐减小;向后运动时,原本上升的前纵韧带也是先小幅度上后下降,呈抛物线状。4.3.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4.3.3.1前屈工况在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前屈工况加载,发现椎体的应力较大的部位发生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椎板及棘突部位分散的应力较少。其中寰椎所受的应力最大,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三个模型寰椎的所受的最大应力分别是42.17Mpa、38.81Mpa、35.22Mpa。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主要是椎间盘前部及前外侧。肌张力增高模型中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增高,随着肌张力的降低,椎体应力有逐渐减小趋势。各个颈椎间盘的应力趋势基本与椎体情况相似,但是在C2-3和C5-6椎间盘,随着肌张力降低,应力有着轻微增大趋势。4.3.3.2后伸工况对三个疾病模型进行后伸工况加载,三个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似,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钩椎关节、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寰椎在前后弓部位。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2椎体。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分布自上而下由前外侧转向后外侧,其中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为C3-4椎间盘。4.3.3.3旋转工况在旋转工况的加载下,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肌张力正常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区域大体一致。寰椎应力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后弓部位,余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是在钩椎关节、右侧关节突部位。椎间盘的应力区域主要是在两侧。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5椎体,且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大小相差不大,承受应力较大的椎间盘C3-4节段。4.3.3.4侧屈工况侧屈工况加载后,椎体最大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左侧椎弓根部位及左侧椎体部位,寰椎最大应力仍然在前后弓,受力最大的椎体为C4椎体,自C4上下椎体应力逐渐减小。椎间盘最大应力部位在两侧,其中是以右侧为主,C3-4节段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三个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同。4.4结论不同的颈椎康复操动作对颈椎有着不同的生物力学作用,可以根据各自的作用特点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颈肌肌张力,进一步发挥降低颈椎椎体、椎间盘的应力,对于有应力集中部位,通过增加椎间盘的缓冲能力和分散应力来调节颈椎的应力平衡。
黄暖咏(Wong Nuen Wing)[8](2020)在《筋针治疗肩袖损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采用临床自然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筋针治疗为治疗组,常规针刺、假针为对照组,探讨筋针对肩袖损伤患者在关节活动度、VAS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评定的疗效,为探求本病更加高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为筋针疗法治疗软组织疾病提供疗效及安全性的证据。方法:本课题研究病例均来源于2018年11月~2019年8月就诊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诊所的患者,纳入年龄15~65岁符合肩袖损伤诊断标准、肩痛持续超过1个月,Neer分期属于Ⅰ期或Ⅱ期的患者,排除开放性软组织损伤、肩外科创伤史的患者,共收集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采用信封隐匿法,按1:1:1的比例简单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筋针,按照“以痛为输”的取穴原则循筋选取筋穴作为干预;对照1组采用普通针直刺法,根据经脉系统及疼痛部位,选患侧天宗、肩髃、肩贞、肩髎、臂臑、曲池、外关、后溪、阳陵泉;对照2组为假针组。各组每周治疗2次。一个疗程共8次,于4星期内结束。根据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为疼痛与关节功能障碍,以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以及上肢功能评定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测量治疗前后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活动度(ROM),观察疼痛改善情况,并以上肢功能评分(DASH问卷)比较;最后加以统计肩关节周围筋结点的出现频次,以观察本病的常见经筋病变,为本病的经筋治疗提供依据。治疗结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偏差表示,三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数据的t检验进行比较,三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时采用方差分析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Welch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则用M(P25,P75),统计学方法则用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三组治疗前后数据呈非正态分布时,三组治疗前后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比较,三组组间等级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3组组间以及治疗组跟对比1组、治疗组跟对比2组、在以下范围的效果:在疗程结束时,改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上肢功能评定的幅度;随访6个月,为维持止痛效果及损伤复发方面进行分析;密切观察任何不良反应。结果:1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1次疗程。治疗组(筋针):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1.00±9.94;平均病程13.28±3.1月;对照1组(常规针刺):男性2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3.50± 10.06;平均病程15.95±5.94月;对照2组(假针):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2.00±8.52;平均病程13.57±4.81月。经统计学分析,治疗前3组的年龄和病程呈正态性分布,性别、年龄和病程的分布具有可比性(P>0.05)。经过1次疗程的治疗结果显示:肩关节前屈活动度比较分析:治疗组的肩关节前屈角度差值为44.90±27.65,优于对照1组的32.23±23.21和对照2组的29.98±2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P=0.012<0.05);肩关节后伸活动度比较分析:治疗组的肩关节后伸角度差值为32.05± 12.28,对照1组的角度为31.33±11.81,优于对照2组的-0.42±19.65,治疗组与对照1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829>0.05),而对照1组及对照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肩关节外展活动度比较分析:治疗组的肩关节外展角度差值为28.95±14.37,优于对照1组的8.30±12.75°和对照2组的1.60±1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肩关节内收活动度比较分析:治疗组的肩关节内收角度差值为21.68±8.18,优于对照1组的9.15 ± 7.04和对照2组的0.68±1.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觉仿真疼痛指标(VA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及对照1组的疼痛指标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平均降低3.25±3.09分,优于对照1组的0.35±3.63分和对照2组的-3.27±3.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DASH问卷)比较:治疗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分差值为71.78±11.30,优于对照2组的36.80± 17.18及对照2组的-2.35±1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筋结点的分布及频次规律比较:在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中,筋结点主要集中于手阳明经筋,在治疗前比例高达50%,远高于其他经筋。单个筋结点占最多为肩髃次及巨骨次,此两穴均从属手阳明经筋。安全性评定:本研究治疗过程中,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临床试验,未出现出血、感染等情况。不良事件观察:本研究的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临床试验未见晕针、滞针、断针等不良反应。研究共报告了 5个不良反应,2个参加者于进针时或带针活动时出现疼痛情况,2个患者报告在施针的穴位出现瘀伤,1个患者表示在治疗部位出现轻微局部皮肤发炎,所有报告不良反应的患者均在1星期内痊愈。远期疗效观察:远期疗效主要观察患者痛症状复发情况。三组治疗结束后6个月电话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20%;对照1组复发率为35%;对照2组复发率为52.5%。治疗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远期疗效好。唯三组患者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当中参与其他治疗的情况未能排除,有可能会影响复发率数据。结论:1.筋针跟常规针刺均可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而筋针的短期治疗效果于改善肩关节活动(尤其是外展、内收)、肩膀疼痛以及上肢功能较常规针刺优胜。2.对于肩袖损伤,采用筋针针刺压痛点及筋结点对改善肩膀疼痛、肩关节活动以及上肢功能于短期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吴单[9](2020)在《中药熏蒸治疗四肢骨折后疼痛和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四肢骨折患者运用中药熏蒸疗法对其疼痛和关节僵硬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4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成中药熏蒸组和水熏蒸组,各组62例。水熏蒸组患者接受水熏蒸治疗,中药熏蒸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的病例为120例,包括中药熏蒸组61例,水熏蒸组59例。相对于水熏蒸组,中药熏蒸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评分量表情况可知,相对于水熏蒸组,中药熏蒸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可知,相对于水熏蒸组,中药熏蒸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情况可知,相对于水熏蒸组,中药熏蒸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和ADL量表评分情况可知,相对于水熏蒸组,中药熏蒸组患者的评分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四肢骨折后疼痛和关节僵硬的患者实施中药熏蒸疗法,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且患者的关节僵硬能够得到显着改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在临床中可推广运用。
郑立夫[10](2020)在《不同频次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比较不同频次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在疼痛、功能、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的改善程度及随访远期结果,以探索两种频次的浮针治疗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临床总体疗效的差异及疗效维持情况,初步探讨浮针治疗频次对疗效的最适选项,为浮针在临床上优化治疗方案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研究的病例为来自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门诊及住院部与及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近招募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主要采取小样本简单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6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浮针治疗频次设定为一周2次的A组,浮针治疗频次为一周3次的B组。治疗时均选取双侧承山穴快速进针皮下扫散,同时嘱患者行“飞燕式”10s,每次治疗重复上式3次,两组均治疗2周,并评估接受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量表、临床体征积分量表、VAS视觉模拟法及简化ODI量表得分,以评价患者在症状学和功能改善方面的情况。试验结束2周后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并记录收集VAS评分、简化ODI量表评分。在研究结束时将数据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资料的处理,性别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如年龄等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进而评价不同频次浮针对腰肌劳损的治疗疗效,为完善临床上浮针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1.两组治疗前的一般资料比较中,本次共纳入60例合格病例,试验中无脱落病例及剔除病例。其中,浮针A组(2次/周)中男性患者14名,女性患者16名,浮针B组(3次/周)中男性患者13名,女性患者17名。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病程及治疗前的各项观测指标进行比较,P均>0.05,说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在治疗两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功能、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进行组内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总体的VAS评分、简化ODI量表评分、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说明两组浮针治疗均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3.在治疗两周后,两组患者在疼痛、功能、症状体征改善程度方面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浮针B组的VAS评分、简化ODI量表评分、症状积分均较浮针A组有明显改善,P<0.05,说明两组间比较,浮针一周3次治疗频率对比一周2次的治疗频率在对慢性腰肌劳损患者的感官、功能、症状方面的改善均较优。但体征积分组间比较P=0.049,比较接近0.05,提示结果组间差异可能不明显。结合临床分析,或者与评分中舌脉的变化比较少及部分患者本身腰部活动低于常值有关。4.计算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体疗效,浮针A组的治愈率为3.3%,有效率为83.3%,总有效率是86.6%;浮针B组治愈率为56.7%,有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6.7%,两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Z=-4.3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一周3次治疗频次的浮针B组要较一周2次治疗频次的浮针A组总体疗效为佳。5.对患者治疗结束2周后进行随访,分别记录VAS评分及简化ODI量表评分以考察患者在症状、功能方面的疗效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2周的VAS评分及ODI评分与治疗前对比,P<0.01,但与治疗结束时VAS及ODI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均能维持较长的疗效。6.两组患者随访的VAS评分与ODI评分组间对比,P<0.05,浮针B组总体均数较浮针A组小,说明一周3次的浮针治疗频率较一周2次的浮针治疗频率维持的疗效要好。结论: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在改善患者的疼痛、功能、症状体征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果,且远期疗效维持良好。每周治疗频次为3次者较每周治疗频次2次者积分改善更明显,说明浮针一周治疗频次多者临床疗效或更优。
二、中药熏蒸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8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熏蒸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80例(论文提纲范文)
(1)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初次TKA患者早期肢体肿痛及血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工具 |
1.4 质量控制 |
1.5 伦理原则 |
1.6 统计学方法 |
1.7 技术路线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创新之处 |
6 不足之处 |
7 下一步计划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肢体肿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疾病资料记录表 |
附件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法(Numerical Ratings Scale,NRS) |
附件三:知情同意书 |
附件四:伦理同意答复书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
2 样本量估算 |
3 分组方法 |
3.1 随机序列产生及分组 |
3.2 盲法 |
4 治疗方法 |
4.1 基础治疗 |
4.2 试验组(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 |
4.3 对照组 |
5 观察指标 |
5.1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
5.2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 |
5.3 中医症状积分 |
5.4 血清IL-6、TNF-α含量 |
5.5 观察时间 |
6 临床疗效评定 |
7 不良事件的处理 |
8 统计学数据分析 |
研究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基线资料比较 |
3 观察指标比较 |
3.1 VAS疼痛评分结果比较 |
3.2 CMS评分结果比较 |
3.3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3.4 血清IL-6 含量结果比较 |
3.5 血清TNF-α含量结果比较 |
3.6 临床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与分析 |
1 西医对肩关节周围炎的认识 |
1.1 发病机制 |
1.2 西医治疗 |
2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2.1 肩周炎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病因病机 |
2.3 中医治疗 |
3 肩周炎急性期的选择依据 |
4 证型选择依据 |
5 选穴依据 |
6 运动针法的选择依据 |
7 中药溻渍疗法的选择依据 |
8 羌活胜湿汤的选择依据 |
9 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的选择依据 |
10 功能锻炼的选择依据 |
11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选择依据 |
1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的选择依据 |
13 Constant-Murley关节功能评分的选择依据 |
14 血清IL-6、TNF-α的选择依据 |
15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15.1 病例完成情况及基线情况分析 |
15.2 VAS评分结果分析 |
15.3 CMS项目评分结果分析 |
15.4 中医症状评分结果分析 |
15.5 血清IL-6、TNF-α含量结果分析 |
15.6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
1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补阳还五汤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辨证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药物及仪器设备来源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方法 |
2.4.1 观察指标 |
2.4.2 临床疗效评估 |
2.5 统计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组间均衡性比较分析 |
1.1 两组患者年龄的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的比较 |
1.4 两组患者治疗前JOA、VAS及 ODI评分比较 |
1.5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的比较 |
1.6 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的比较 |
2 疗效分析 |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比较 |
2.2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2.4 治疗后ODI评分比较 |
2.5 治疗后两组患者无痛行走距离比较 |
讨论 |
1 中医理论依据 |
1.1 中医对 DLSS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辨证及治法方药 |
2 西医理论依据 |
2.1 DLSS的发病机制 |
2.1.1 腰椎骨性退变 |
2.1.2 椎周非骨性退变 |
2.1.3 炎性反应及血循障碍 |
2.1.4 腰椎退变引起的生物力学及核心肌群功能变化 |
2.1.5 下腰段解剖结构的特殊性 |
2.2 DLSS的发病特点 |
3 导师对补阳还五汤以及DLSS的见解 |
4 补阳还五汤的配伍原则和现代研究 |
4.1 配伍原则 |
4.2 现代研究 |
5 中药熏蒸治疗DLSS的作用机理 |
6 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VAS疼痛评分表 |
附录2 JOA腰痛评定表 |
附录3 中医症候评分表 |
附录4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表 |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文献综述 DLSS的诊断及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盲法的实施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内容 |
2.5 统计方法 |
2.6 不良事件预防及处理 |
3 结果分析 |
3.1 受试者剔除脱落情况 |
3.2 基线资料分析 |
3.3 两组治疗前病情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病情分析 |
3.5 临床总体疗效比较 |
3.6 安全性评价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 |
1.2 周围性面瘫的分期 |
1.3 西医鉴别诊断 |
1.4 周围性面瘫的西医治疗 |
2 传统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古代文献认识 |
2.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3 中医对症状及辨证分型的认识 |
2.4 中医鉴别诊断 |
2.5 中医治法 |
3 对经筋刺法的认识 |
3.1 经筋理论的认识 |
3.2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中医学认识 |
3.3 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现代医学认识 |
3.4 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
3.5 选穴依据 |
4 量表的选择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肩袖损伤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 |
1.1 中医病因分析 |
1.2 中医病机分析 |
2.中医证型及治则治法 |
2.1 肩袖损伤的中医证型 |
2.2 肩袖损伤的治则治法 |
3、祖国医学对肩袖损伤治疗进展 |
3.1 中药内服外敷 |
3.2 针刺 |
3.3 推拿 |
3.4 小针刀 |
4 现代医学对肩袖损伤的研究 |
4.1 肩袖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 |
4.2 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 |
4.3 肩袖损伤的临床表现 |
4.4 现代医学对肩袖损伤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资料纳入及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3 疗效观察 |
3.1 观察指标 |
3.2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治疗后两周内的肩部肿胀率的评价 |
2.VAS评分比较 |
3.UCLA评分 |
4.安全性评价 |
第四部分 讨论 |
1.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肩袖损伤的治疗 |
1.1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优势 |
1.2 术后肩关节周围肿胀的中、西病机分析 |
1.3 术后肩关节疼痛的病机分析 |
1.4 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限,僵硬的病机分析 |
2.身痛逐瘀汤加味的药物组成及作用机制的分析 |
3 结论 |
4 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肩袖损伤中医特色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定义 |
1.1.2 流行病学 |
1.1.3 自然病程 |
1.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1.5 病理变化 |
1.1.6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
1.1.7 诊断标准 |
1.1.8 活动性评价 |
1.1.9 西医治疗 |
1.2 中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1.2.1 病因病机 |
1.2.2 现代中医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1.2.3 辨证论治 |
1.2.4 中医药疗法 |
1.3 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AS研究依据 |
1.3.1 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机理研究 |
1.3.2 督脉排针刺法的选择依据 |
1.3.3 通痹灵片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 |
1.3.4 针药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1.4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2.6 脱落标准 |
2.3 分组方法 |
2.3.1 样本量 |
2.3.2 随机化 |
2.3.3 对照 |
2.3.4 盲法 |
2.4 治疗方案 |
2.4.1 治疗耗材 |
2.4.2 治疗组(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组) |
2.4.3 对照1 组(常规针刺联合通痹灵片组) |
2.4.4 对照2 组(督脉排针法组) |
2.4.5 对照3 组(通痹灵片组) |
2.4.6 疗程 |
2.5 异常情况预防方法 |
2.6 观察指标 |
2.7 观察时间 |
2.8 不良事件及处理 |
2.8.1 针刺不良事件及处理 |
2.8.2 药物不良事件及处理 |
2.9 疗效评价标准 |
2.10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11 临床研究的流程图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研究情况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实验室检查指标 |
3.3.1 治疗前检查指标基线比较 |
3.3.2 血沉 |
3.3.3 C反应蛋白 |
3.3.4 肿瘤坏死因子-α |
3.4 中医证候积分 |
3.5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 |
3.5.1 治疗前评分基线比较 |
3.5.2 脊柱痛VAS评分 |
3.5.3 病人总体评价 |
3.6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功能指数、测量学指数 |
3.6.1 治疗前评分指数基线比较 |
3.6.2 疾病活动性指数 |
3.6.3 功能指数 |
3.6.4 测量学指数 |
3.7 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评价量表 |
3.8 临床疗效评价 |
3.9 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强直性脊柱炎旳病因病机 |
4.2 督脉排针法的规律及治疗作用 |
4.2.1 督脉排针法学术背景简介 |
4.2.2 学术内涵 |
4.3 通痹灵片的组方、配伍规律及治疗作用 |
4.3.1 通痹灵片的方义 |
4.3.2 药对配伍 |
4.4 结局指标选择 |
4.4.1 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 |
4.4.2 量表选择 |
4.5 结果分析 |
4.5.1 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 |
4.5.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 |
4.5.3 脊柱痛VAS与病人总体评价方面 |
4.5.4 AS相关量表指标方面 |
4.6 结果讨论 |
4.7 研究的创新性 |
4.8 不足与展望 |
4.9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7)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概况及其非手术治疗进展 |
1 病因病机 |
1.1 机械压迫 |
1.2 炎症浸润 |
2 诊断 |
2.1 临床表现 |
2.2 影像学检查 |
3 非手术治疗 |
3.1 西药 |
3.2 牵引 |
3.3 颈托 |
3.4 锻炼 |
3.5 中药 |
3.6 针灸 |
3.7 推拿手法 |
4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颈椎病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
1 颈椎有限元建模的发展历史 |
2 颈椎各部位的建模 |
2.1 颈椎体 |
2.2 椎间盘 |
2.3 韧带 |
2.4 颈肌 |
3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
3.1 颈椎病发生机制探讨 |
3.2 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探讨 |
3.2.1 手法治疗 |
3.2.2 手术治疗 |
3.2.3 其他治疗措施 |
4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资料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
2.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2.2.3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
2.3 统计学方法 |
2.4 GRADE分级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筛选及纳入研究特征 |
3.2 纳入文献风险质量评估 |
3.3 Meta分析结果 |
3.3.1 VAS评分 |
3.3.2 NDI指数 |
3.3.3 SF-36或SF-12分数 |
3.3.4 发表偏倚 |
3.3.5 敏感性分析 |
3.3.6 亚组分析 |
3.3.7 GRADE分级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脱落标准 |
2.6 剔除标准 |
2.7 终止标准 |
2.8 干预措施 |
2.9 观察指标 |
2.9.1 VAS评分 |
2.9.2 NDI指数 |
2.9.3 SF-12评分 |
2.9.4 不良反应 |
2.10 观察时间点 |
2.11 统计学方法 |
2.12 样本量情况 |
3 结果 |
3.1 研究总体情况 |
3.2 两组基线情况 |
3.2.1 性别 |
3.2.2 年龄 |
3.2.3 病程 |
3.2.4 患肢情况 |
3.2.5 干预前评价指标的情况 |
3.3 观察结果 |
3.3.1 NDI指数 |
3.3.2 VAS评分 |
3.3.3 SF-12 PCS评分 |
3.3.4 SF-12 MCS评分 |
3.3.5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研究设计方面 |
4.1.1 研究类型 |
4.1.2 样本量 |
4.2 研究内容 |
4.2.1 “筋束骨”理论指导下神经根型颈椎病“筋”、“骨”关系辨析 |
4.2.2 功能锻炼对颈椎的作用及颈椎康复操的合理性 |
4.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2.4 研究结果分析 |
4.3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
前言 |
实验一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影响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 |
2.2 测量部位 |
2.3 测量方法 |
3 分析方法 |
4 结果 |
4.1 干预前颈椎肌张力云图 |
4.2 干预后1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3 干预后2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4 干预后3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4.5 干预后4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
实验二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干预作用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
2.2 测量方法 |
3 统计分析 |
4 结果 |
4.1 颈椎前屈角度 |
4.2 颈椎后伸角度 |
4.3 颈椎左侧屈角度 |
4.4 颈椎右侧屈角度 |
4.5 颈椎左旋角度 |
4.6 颈椎右旋角度 |
5 讨论 |
5.1 目前肌张力测量的现状、局限性及使用肌张力云图的必要性 |
5.2 肌张力实验部分结果分析 |
5.2.1 肌张力与颈椎功能的关系 |
5.2.2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
5.2.3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原因探讨 |
5.3 颈椎活动度指标的选择理由 |
5.4 选用动态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活动度的必要性 |
5.5 颈椎活动度结果分析 |
5.5.1 颈椎前屈角度 |
5.5.2 颈椎后伸角度 |
5.5.3 颈椎左侧屈角度 |
5.5.4 颈椎右侧屈角度 |
5.5.5 颈椎左旋角度 |
5.5.6 颈椎右旋角度 |
5.6 “筋柔”对“骨正”的潜在影响 |
5.7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
5.7.1 肌张力实验部分 |
5.7.2 动态捕捉部分实验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基础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动态捕捉系统对颈椎康复操的量化研究 |
1 资料来源 |
2 仪器与方法 |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
2.2 测量方法 |
2.2.1 动作拆分 |
2.2.2 测量方法 |
2.2.3 测量结果 |
实验二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颈椎康复操的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硬件设备 |
1.2 软件设备 |
1.3 实验对象 |
2 图像采集 |
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3.1 骨性结构的构建 |
3.2 颈椎间盘的构建 |
3.3 关节软骨模型的提取与创建 |
3.4 韧带和肌肉的构建 |
3.5 网格划分 |
3.6 材料参数设置 |
4 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
5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情况 |
6 结果 |
6.1 前屈后伸 |
6.1.1 前屈动作 |
6.1.2 后伸动作 |
6.2 旋颈望踵 |
6.3 回头望月 |
6.4 雏鸟起飞 |
6.5 摇转双肩 |
实验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治疗机制的探讨 |
1 实验材料 |
2 图像采集 |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4 加载条件和工况 |
5 结果 |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大小的变化 |
5.2 不同肌张力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应力分析结果 |
5.2.1 前屈工况 |
5.2.2 后伸工况 |
5.2.3 旋转工况 |
5.2.4 侧屈工况 |
6 讨论 |
6.1 颈椎康复操量化研究 |
6.2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6.3 肌肉肌张力与材料参数刚度的关系 |
6.4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的有限元结果分析 |
6.5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分析 |
6.6 研究的局限性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录 |
(8)筋针治疗肩袖损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
一、肩袖的解剖与损伤研究 |
二、肩袖损伤临床表现与体征 |
三、肩袖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
四、肩关节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
第二节 中医学对肩袖损伤的认识 |
一、中医学对肩袖损伤的文献记载 |
二、肩袖损伤的中医病因病机 |
三、肩袖损伤的中医辨证分型 |
四、中医对肩袖损伤的治疗 |
第三节 经筋学说的相关研究发展 |
一、中医学对经筋的认识 |
二、从经筋理论看肩袖损伤 |
三、经筋理论指导下的治疗 |
四、经筋疗法相关研究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六、脱落标准 |
七、中止试验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随机分组 |
二、治疗方案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不良事件的处理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一节 基线资料 |
一、一般临床数据 |
第二节 治疗结果 |
一、治疗方案对各项指标评分的影响 |
二、安全性评定 |
三、不良事件观察 |
四、远期疗效观察 |
五、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 |
第四章 讨论 |
第一节 理论探讨 |
一、现代医学与肩袖损伤 |
二、中医学与肩袖损伤 |
三、经筋学说 |
四、筋针的作用机制 |
五、临床体会 |
第二节 结果及分析 |
一、研究结果 |
二、假针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9)中药熏蒸治疗四肢骨折后疼痛和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临床资料 |
(一) 研究目的与内容 |
(二) 研究对象 |
(三) 诊断标准 |
1. 西医诊断标准 |
2. 中医诊断标准 |
(四) 纳入标准 |
(五) 排除标准 |
(六) 剔除及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 试验设计方法 |
1. 样本量估算 |
2. 随机分组 |
(二) 治疗方案 |
1. 水熏蒸组 |
2. 中药熏蒸组 |
(三) 疗效评定标准 |
(四) 安全性评价及对策 |
(五) 统计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临床资料比较 |
(二) 治疗结果比较 |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对比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活动度评分的对比 |
3.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的对比 |
4. 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的对比 |
5.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评分的对比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的对比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 现代医学对四肢骨折的研究进展 |
1. 四肢骨折后疼痛和关节僵硬的发展机制 |
2. 四肢骨折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
(二) 中医学对四肢骨折的研究进展 |
1. 四肢骨折的病因病机 |
2. 四肢骨折后疼痛和关节僵硬常见中医治疗方法 |
(三)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四肢骨折后疼痛及关节强硬的研究进展 |
1.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四肢骨折后疼痛及关节强硬的理论及依据 |
2.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四肢骨折后疼痛及关节强硬患者的优势 |
(四) 中药选择依据 |
(五) 研究结果分析 |
(六)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文献综述 四肢骨折后疼痛及关节僵硬中医临床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10)不同频次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研究现状 |
一、慢性腰肌劳损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慢性腰肌劳损的症状学研究 |
三、慢性腰肌劳损的现代病因病机研究 |
四、慢性腰肌劳损西医治疗概况 |
第三节 中医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研究现状 |
一、病名考证 |
二、病因病机探讨 |
三、防治原则 |
四、中医治疗方法 |
五、浮针疗法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试验方法和步骤 |
四、疗效评定 |
五、观察节点 |
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七、统计分析及数据处理 |
八、研究中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治疗前两组基线的比较 |
二、临床治疗疗效比较分析 |
三、随访结果及远期疗效比较 |
四、不良事件报告 |
五、小结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腰肌劳损的研究现状及治疗展望 |
第二节 浮针疗法作用机制讨论 |
第三节 浮针即时疗效明显的原因探讨 |
第四节 浮针长远疗效可能的原因 |
第五节 试验结果分析 |
第六节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财侍1:统计学处理会格证明 |
四、中药熏蒸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8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黄芪熏蒸联合下肢功能锻炼对初次TKA患者早期肢体肿痛及血流的影响研究[D]. 吴敏.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运动针法联合中药溻渍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俞容辉.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补阳还五汤合中药熏蒸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气虚血瘀型)临床疗效[D]. 胡开峡.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经筋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重度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闫晓琴.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身痛逐瘀汤加味联合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对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D]. 唐宏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督脉排针法联合通痹灵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 赖德培(Thanakorn Theerakarunwo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7]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8]筋针治疗肩袖损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D]. 黄暖咏(Wong Nuen Wi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中药熏蒸治疗四肢骨折后疼痛和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单.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不同频次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郑立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