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巯基交联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造氧载体,聚合牛血红蛋白,巯基交联剂,分子量分布
巯基交联剂论文文献综述
马昊[1](2008)在《巯基交联剂聚合牛血红蛋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课题是聚合血红蛋白作为人造氧载体。人造氧载体用途极广,不仅可以用来替代临床输血,还可以作为缓解微循环不畅的药物。聚合血红蛋白作为人造氧载体的一种,已经研究了二十多年,但是因为自身的两个缺点至今仍未能有产品上市。一个缺点是聚合产物的组成复杂使得产物性质难以控制,另一个缺点是聚合反应不完全,仍有未聚合血红蛋白而产生毒性。本文正是为了克服这两大缺点设计了实验。改传统的戊二醛交联剂为双马来酰亚胺交联剂对血红蛋白进行聚合。双马来酰亚胺交联剂聚合的是血红蛋白表面的巯基,其个数只有两个,而戊二醛交联剂聚合的氨基个数多达四十多个。这样就使聚合产物成分更为简单,性质更为可控。另一方面马来酰亚胺与巯基的反应已经被报道反应速率和反应程度都很高。这就使未聚合的血红蛋白数量大为减少,解决了其含有未聚合血红蛋白不易除尽的难题。本文通过蛋白质电泳法、分子尺寸排阻色谱法等方法论证了巯基交联剂,特别是双马来酰亚胺交联剂在pH 9的条件下聚合血红蛋白的产物较经典的戊二醛聚合产物要简单均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8-05-01)
孙亚娟,马智勇,江盛玲,张美珍[2](2002)在《巯基均叁嗪类和有机硅烷类交联剂对聚氯乙烯糊树脂的交联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 2 二正丁胺基 4 ,6 二巯基均叁嗪和N (2 氨乙基 ) 3 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分别对聚氯乙烯糊树脂进行交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交联结构 ,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研究动态力学性能以及热重分析仪研究热分解行为。通过研究确定了交联结构 ;研究结果还表明 ,交联后制品的内耗降低 ,玻璃化温度提高 ;热分解起始温度提高 ,热稳定性有所改善(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2年04期)
巯基交联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 2 二正丁胺基 4 ,6 二巯基均叁嗪和N (2 氨乙基 ) 3 氨丙基叁甲氧基硅烷为交联剂分别对聚氯乙烯糊树脂进行交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交联结构 ,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研究动态力学性能以及热重分析仪研究热分解行为。通过研究确定了交联结构 ;研究结果还表明 ,交联后制品的内耗降低 ,玻璃化温度提高 ;热分解起始温度提高 ,热稳定性有所改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巯基交联剂论文参考文献
[1].马昊.巯基交联剂聚合牛血红蛋白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08
[2].孙亚娟,马智勇,江盛玲,张美珍.巯基均叁嗪类和有机硅烷类交联剂对聚氯乙烯糊树脂的交联改性[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