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谋论文-曾国安,耿勇

政企合谋论文-曾国安,耿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政企合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方政府,政企合谋,房价,晋升激励

政企合谋论文文献综述

曾国安,耿勇[1](2019)在《政企合谋与房价——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政企合谋对房价的影响,本文将中国大中城市的房价月度数据和城市市长个体信息相匹配,研究发现晋升激励和财政激励导致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合谋。相较于外地调入的官员,本市晋升的市长更具有抬高房价的冲动,且在排除了本地知识和先天偏好以及能力差异后,这种影响仍然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房地产领域的政企合谋还会导致地方政府供地行为的差异。具体而言,本地晋升的市长更倾向于供应能带来更多财政收入的居住用地和商服用地。(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毕睿罡,王钦云[2](2019)在《政企合谋视角下的环境治理——基于官员考核标准变化的准自然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原有GDP锦标赛模式下,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往往会忽略环境保护等次要目标,甚至形成政企合谋,默许当地企业的污染行为。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将环保一票否决制引入官员晋升考核标准中。这一考核制度意味着,如果地方官员无法完成上级制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即使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业绩再突出,都将无法晋升。这一政策变化必然会导致地方官员在环保工作上的投入发生跳跃式增加,尤其是对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管。基于2004年至2015年各地环保行政处罚案件的数据,本文采用断点回归方法(RDD)估计得出,环保一票否决制的引入使得一个城市每年的环保行政处罚数量平均增加约30起。而在政策冲击前后,企业的生产与排污行为并没有发生跳跃式变化。进一步地分析发现,各地区对这一政策的反应存在巨大的异质性。借助机器学习,本文发现,在众多变量中,官员是否受到晋升年龄限制、任期等政治因素是影响地方官员对这一政策反应最为重要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柏杰,刘漂[3](2019)在《政企合谋、资源丰裕度与“资源诅咒”——来自中国41个资源型城市的经验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41个资源型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模型检验了"资源诅咒"假说,并进一步分析了政企合谋和"资源诅咒"的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在控制了影响经济增长的投资、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因素后,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即资源型城市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第二,政企合谋与资源诅咒系数显着正相关,说明政企合谋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诅咒"效应。(本文来源于《高等财经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唐志军,姜军[4](2018)在《政企合谋和产能过剩——对我国工业行业2002-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企合谋是我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政企合谋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其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对我国工业36个行业2002-2016年的产能利用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的产能过剩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西部产能过剩程度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和行业结构性特征(行政垄断性行业和资源型行业的过剩程度高于竞争性行业);最后,利用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验证政企合谋对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政企合谋对我国的产能过剩具有显着性影响。(本文来源于《南大商学评论》期刊2018年04期)

张彦博,寇坡,张丹宁,于清雅[5](2018)在《企业污染减排过程中的政企合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污染物动态变化的影响,本文构建连续时间内地方政府和污染企业之间的Stackelberg微分博弈模型,对企业污染减排过程中的政企合谋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和排污企业的合谋程度与地方政府的GDP偏好成正相关,与环境绩效的考核比重成负相关;不同的环境负责制对政企合谋的影响方向相反:任期负责制增强了地方政府的合谋动机,而终身负责制可有效地抑制地方政府的合谋动机;中央政府提高监督力度和惩罚成本系数增加了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合谋成本,是抑制政企合谋的外在约束。为抑制政企合谋,应转变以GDP为核心的单维扭曲机制,推进建立生态环境终身负责制;积极引导社会第叁方的环境参与,弥补中央政府环境监管的不足;多元化惩罚手段,将经济惩罚和政治惩罚相结合,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谋成本。(本文来源于《运筹与管理》期刊2018年11期)

霍士琦[6](2018)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企合谋及其防范机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安全关乎民生,保障食品的安全性是每个国家战略目标。建立责任明晰、高效的监管制度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屡禁不止,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上存在着问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由中央政府委托地方政府共同实施,地方政府担负着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官员绩效考核和财政分权制度的作用下,地方政府与食品企业容易合谋而达成某种“利益同盟”,纵容管辖食品企业使用“低成本”的生产方式生产,或者直接帮助食品企业逃避监管。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很难观察到食品企业的真实生产成本,难以及时有效的防范政企合谋行为。事实上,从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故中发现,政企合谋是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政企合谋行为进行深刻剖析并进行有效的防范机制设计。鉴于此,本文以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为切入点,首先指出食品安监管中可能存在政企合谋的现象;其次对食品安全监管中地方政府与食品企业之间合谋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政企合谋的制约因素;最后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食品企业”叁层委托代理框架下,引入媒体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博弈,通过参与约束与激励相容约束的制约,求解出满足最优防范契约的均衡解。研究表明,在最优防范合谋契约中,降低媒体参与调查事故的交易成本,可以提高媒体监管效率;食品企业选择投入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租金差越大,对地方政府的收益分成影响越大,中央政府获得税收就越少,事故发生后中央政府实施惩罚也就越重,以及媒体的地位越高,被地方政府俘获的可能性越低,对地方政府越不利,防范合谋契约的效果越好。同时,在比较静态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在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成本大于寻租的空间收益条件下,中央政府会选择防范合谋的契约;食品安全事故率越频繁,中央政府越重视防范合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刘镓齐[7](2018)在《政企合谋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语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食品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那么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就会受到威胁。生产利益和整个市场的效率以及社会整体福利也会受到一定的干扰和损害。本文主要是从地方政府与食品企业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即“政企合谋”来探究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国内外学者一直在努力寻找频繁发生食品安全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有效管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我们国家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必须基于世界各国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共同原因。另一方面也要考了到我国具体国情,尤其是在食品安全生产领域中的特殊政治背景。当前学者和文献的研究主要在于食品的生产领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食品监督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但是也存在着将政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没有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关系、角色差异和监管效果进行进一步探究。本文将关注地方政府和食品企业之间的互动机理,搭建一套政企合谋视角下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理论框架,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地方政府和食品企业置于同一分析框架下,从政企合谋的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这个理论框架下,地方政府官员不仅关心自己的政治利益,而且关心自己的经济利益。本文的理论框架试图指出地方政府如果缺乏对官员有效的约束和激励制度,地方政府官员就一样会存在逐利行为和机会主义,有着在决策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合谋寻租以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政企合谋将满足地方政府官员的政治和经济利益需求。另一方面,它也将满足企业在宽松的监管环境下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需求,因为政府企业共谋会使地方政府和食品安全有相同的手段扩大产量。企业可以在增大了的产出中获取更多了经济利益,同时地方经济数据的增长一方面会使地方政府的官员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另一方面,贿赂企业会增加地方政府官员的个人经济收入。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础的政企合谋理论框架,从模型中推导出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程度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政企合谋有密切的关系。地方食品企业对地方政府行贿比例越高从侧面也就说明了当地贪腐水平越高,从而致使食品安全问题多发易发。另外在模型中可以看到影响地方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程度的因素还包括中央政府监管力度和社会媒体的曝光程度。然后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数据,使用实证的方法初步验证了模型中推导出的结论,即政企合谋与食品安全问题确实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某地的主管领导的籍贯、年龄和任期对该地的政企合谋水平有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8)

韩瑞波,叶娟丽[8](2018)在《政企合谋、草根动员与环境抗争——以冀南L镇D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治理缘何引发环境抗争?以环境问题为基础的"侵权-抗争"的分析框架无法囊括"治理-抗争"的现实问题。"政企合谋-草根动员"的分析框架成为解读环境抗争事件的新尝试。研究发现,政企合谋的目标是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其形式是塑造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庇护关系,结果则是环境治理的失效,引发环境抗争;草根动员的目标是突破相对剥夺感得到公平对待,其形式体现为基于政策性依据的抗争性话语与关系网络建构,结果则是各利益主体的强势地位和弱势地位发生置换,乡村社会权力结构得以重塑。避免环境抗争事件的发生还是要归结于环境治理绩效的提升。由此,政府和企业应分别承担起环境治理的公共责任与社会责任。(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武玉琼[9](2018)在《中国劳资关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劳资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利益关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最基础、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劳资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生产量的大小,经济发展的好坏。劳资关系和谐、企业和谐和社会和谐环环相扣,长期来看,只有和谐的劳资关系能够成就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近些年来,我国劳资关系日益紧张,表现为劳资冲突频繁、规模扩大,个人性和群体性维权案件增多,劳动者维权困难。现阶段我国劳资双方仍然呈现资强劳弱的局面,劳动者在工资福利上得不到保障,经常遭到企业克扣、拖延工资;企业通过加大劳作强度和延长工作时间剥削劳动力的剩余价值,员工却无法获得合理的加班报酬;工作环境恶劣,在某些存在安全问题的生产领域缺乏基本的安全防护设施,导致员工的安全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保障缺失,员工遭遇工伤疾病时往往会被辞退,生活陷入困境,种种现象都显示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形成当前劳资关系现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包括私有制基础上劳资双方利益对立,法律法规不完善,工会组建率低且职能弱化。但是从我国的国家性质上来看,我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劳资关系应该相对比较公平,不存在劳资之间对抗性的矛盾冲突。本文将形成劳资关系现状的原因立足于地方政府的行动力不足,其原因在于政府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以保证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理论上必须依照中央政府的指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考虑,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与企业打交道过程中出现受贿行为,于是与企业合谋共同侵犯劳动者权益,即使仅从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角度来看,为了吸引资本,片面追求GDP,地方政府对于资本利益的保护高于对劳方利益的保护,这些都导致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劳资冲突的现象。本文从经典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入手,根据劳资关系的实际情况放宽假设,引入重复博弈和参与人不对称的博弈,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模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之间在不同条件下的策略选择,突出政府在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矫正市场失灵中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当前的劳资关系现状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各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结合政企合谋和博弈论的研究以及对劳资关系的相关调研,对构建协调劳资关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3)

李斌,张晓冬[10](2018)在《政企合谋视角下中国环境污染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垃圾围城"现象日益突出。近年来,虽然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但相对于不断增长的垃圾产量,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仍有待提高。部分地方政府为解决自身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选择与垃圾处理企业合谋,引发大量"垃圾跨省倾倒"案件,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基于此,本文以动态博弈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政企合谋影响污染转移的内在机制,并选取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政企合谋加剧了地区污染转移,且随着分位数的提高,政企合谋对污染转移的影响逐渐增强;中央监管强度和社会监督强度的提高都能显着降低污染转移量,但中央监管对污染转移的影响大于社会监督。本文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政企合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原有GDP锦标赛模式下,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往往会忽略环境保护等次要目标,甚至形成政企合谋,默许当地企业的污染行为。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正式将环保一票否决制引入官员晋升考核标准中。这一考核制度意味着,如果地方官员无法完成上级制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即使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业绩再突出,都将无法晋升。这一政策变化必然会导致地方官员在环保工作上的投入发生跳跃式增加,尤其是对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管。基于2004年至2015年各地环保行政处罚案件的数据,本文采用断点回归方法(RDD)估计得出,环保一票否决制的引入使得一个城市每年的环保行政处罚数量平均增加约30起。而在政策冲击前后,企业的生产与排污行为并没有发生跳跃式变化。进一步地分析发现,各地区对这一政策的反应存在巨大的异质性。借助机器学习,本文发现,在众多变量中,官员是否受到晋升年龄限制、任期等政治因素是影响地方官员对这一政策反应最为重要的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政企合谋论文参考文献

[1].曾国安,耿勇.政企合谋与房价——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

[2].毕睿罡,王钦云.政企合谋视角下的环境治理——基于官员考核标准变化的准自然实验[J].当代经济科学.2019

[3].王柏杰,刘漂.政企合谋、资源丰裕度与“资源诅咒”——来自中国41个资源型城市的经验证据[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9

[4].唐志军,姜军.政企合谋和产能过剩——对我国工业行业2002-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大商学评论.2018

[5].张彦博,寇坡,张丹宁,于清雅.企业污染减排过程中的政企合谋问题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8

[6].霍士琦.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政企合谋及其防范机制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7].刘镓齐.政企合谋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分析[D].山东大学.2018

[8].韩瑞波,叶娟丽.政企合谋、草根动员与环境抗争——以冀南L镇D村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武玉琼.中国劳资关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8

[10].李斌,张晓冬.政企合谋视角下中国环境污染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8

标签:;  ;  ;  ;  

政企合谋论文-曾国安,耿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