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巴胺受体类受体激动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左旋多巴,帕金森病
多巴胺受体类受体激动剂论文文献综述
李全伟,王爱枝,景小丽[1](2019)在《帕金森病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对帕金森病患者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左旋多巴的联合治疗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帕金森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单一使用左旋多巴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则予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左旋多巴的联合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2.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UPDRS评分中情绪、行为状态以及日常活动、运动能力、运动并发症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金森患者予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左旋多巴的联合治疗,可提升患者的疗效,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1期)
王金玉,潘玉君[2](2019)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着的负面影响。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罗匹尼罗,普拉克索,罗替戈汀和阿扑吗啡,等)可以缓解PD患者的一些睡眠障碍问题,但另一些睡眠障碍问题则有可能会被诱发。虽然,PD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普通人群中的睡眠障碍有着大多数的共同特征,然而对于PD患者群体来说,治疗睡眠障碍应有一些特殊考虑。文中就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改善和诱发PD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做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于海跃[3](2019)在《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罗替戈汀、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治疗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网、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网上医学文献检索系统(Pubmed)、考克兰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等相关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论文、会议及其参考文献等,全面收集关于观察药物(罗替戈汀、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治疗RLS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对于纳入的文献依据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标准进行评估。用RevMan5.3软件对符合研究条件的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以观察药物组和对照组在国际不宁腿研究组评分量表(IRIS)评分变化方面的均数差和观察药物组相对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总评(CGI-I)方面疗效显着率的相对危险度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价,以其在不良事件方面的相对危险度为指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纳入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替戈汀、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治疗透析相关RLS的RCT研究4篇,10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国际不宁腿研究组评分量表(IRLS)评分变化量: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组优于对照组:MD=-9.31,95%CI(-12.75,-5.86),P<0.00001;(2)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RR=1.27,95%CI(0.64,2.53),P=0.50。纳入罗替戈汀治疗原发性RLS的RCT研究7篇,1837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393例,对照组44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IRLS评分变化量:罗替戈汀组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MD=-4.67,95%CI(-5.75,-3.59),P<0.00001;(2)临床疗效总评价(CGI-I):罗替戈汀组的反应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RR=1.34,95%CI(1.26,1.42),P<0.00001;亚组分析提示剂量大小影响患者疗效,剂量>2mg疗效较剂量≤2mg效果好;(3)不良反应:相较于安慰剂对照组,罗替戈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RR=1.38,95%CI(1.12,1.70),P=0.002。纳入普拉克索的治疗原发性RLS的RCT研究11篇,309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883例,对照组120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IRLS评分变化量:普拉克索组优于对照组:MD=-5.16,95%CI(-6.40,-3.92),P<0.00001;根据疗程(<12周和≥12周)进行亚组分析,提示疗程长短可能对于RLS症状改善产生影响,疗程越短相应改善越显着;(2)CGI-I:普拉克索组反应率高于对照组:RR=1.42,95%CI(1.42,1.61),P<0.00001;(3)不良反应:普拉克索组报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1.20,95%CI(1.04,1.37),P=0.0004;普拉克索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1.49,95%CI(1.31,1.69),P<0.00001。纳入罗匹尼罗治疗原发性RLS的RCT研究7篇,205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079例,对照组97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IRLS评分变化量:罗匹尼罗组优于安慰剂对照组:MD=-3.26,95%CI(-4.27,-2.25),P<0.00001;(2)CGI-I:罗匹尼罗组反应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RR=1.35,95%CI(1.24,1.47),P<0.00001;(3)不良反应:相比于安慰剂对照组,罗匹尼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RR=1.21,95%CI(1.15,1.29),P<0.00001。结论:1.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有效改善透析相关RLS的症状,安全性良好,但证据相对较少。2.罗替戈汀、普拉克索和罗匹尼罗均能有效改善原发性RLS的症状,耐受性良好。增加罗替戈汀剂量,缩短普拉克索疗程疗效更佳。可以为透析相关RLS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吕怀友[4](2019)在《小鼠发生心肌缺血时已使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缺血致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帕金森病(PD)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与此同时,PD患者可能并发心肌缺血的风险也逐渐增高。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常用的治疗PD药物,按其结构分为麦角类和非麦角类。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具有潜在的导致心肌缺血损伤风险,而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治疗PD过程中如患者并发心肌缺血,其心肌损伤程度加重、减轻亦或无改变目前尚不明确。本课题将研究应用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匹尼罗、罗替戈汀短效或长效制剂过程中如果发生心肌缺血对心肌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⑴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Control)、异丙肾上腺素组(ISO)、应用罗匹尼罗1h后发生心肌缺血(ROP1)组、应用罗匹尼罗2h后发生心肌缺血(ROP2)组、应用罗匹尼罗4h后发生心肌缺血(ROP4)组、应用罗匹尼罗8h后发生心肌缺血(ROP8)组、应用罗匹尼罗12h后发生心肌缺血(ROP12)组,每组10只。实验开始第一天小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10mg/kg,1次/天),连续3d,制备心肌缺血模型,Control组皮下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罗匹尼罗组小鼠在注射ISO1h、2h、4h、8h、12h前灌胃给予罗匹尼罗(5mg/kg),连续3d,Control组和ISO组灌胃给予同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第叁天末次注射ISO1h后麻醉小鼠,眼内眦静脉取血,室温静置40min后离心,3500r/min,30min,分离血清检测cTNI、CK-MB及罗匹尼罗血药浓度。每组随机取3只小鼠心脏,4%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⑵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ISO组、ROP2组、氟哌啶醇(HAL)组、氟哌啶醇+罗匹尼罗(HAL+ROP2)组。小鼠皮下注射ISO,连续3d,制备心肌缺血模型。ROP2组小鼠在注射ISO2h前灌胃给予罗匹尼罗(5mg/kg),HAL组在注射ISO2.5h前皮下注射氟哌啶醇(0.3mg/kg),HAL+ROP2组于注射ISO2.5h前皮下注射氟哌啶醇(0.3mg/kg),30min后灌胃给予罗匹尼罗(5mg/kg),1次/天,连续3d。取血,分离血清检测cTNI、CK-MB。取小鼠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⑶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7组:Control组、ISO组、应用罗替戈汀30min后发生心肌缺血(RT0.5)组、应用罗替戈汀2h后发生心肌缺血(RT2)组、应用罗替戈汀6h后发生心肌缺血(RT6)组、应用罗替戈汀12h后发生心肌缺血(RT12)组、应用罗替戈汀20h后发生心肌缺血(RT20)组。小鼠皮下注射ISO,连续3d,制备心肌缺血模型。罗替戈汀各组小鼠于注射ISO30min、2h、6h、12h、20h前皮下注射罗替戈汀(1.4mg/kg)。取血,分离血清检测cTNI、CK-MB及罗替戈汀血药浓度。取小鼠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⑷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ISO组、RT2组、氯丙嗪(CRZ)组、氯丙嗪+罗替戈汀(CRZ+RT2)组。小鼠皮下注射ISO,连续3d,制备心肌缺血模型。RT2组小鼠于注射ISO2h前皮下注射罗替戈汀(1.4mg/kg)。CRZ组于注射ISO2.5h前皮下注射氯丙嗪(2mg/kg),CRZ+RT2组在注射ISO2.5h前皮下注射氯丙嗪(2mg/kg),30min后皮下注射罗替戈汀(1.4mg/kg),1次/天,连续3d。取血,分离血清检测cTNI、CK-MB。取小鼠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⑸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Control组、ISO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RoMS10mg/kg)组和罗替戈汀缓释微球(RoMS40mg/kg)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组于实验第一天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0.1mL/10g),其余时间不给药。Control组和ISO组小鼠肌肉注射给予同体积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给药后第五或第十二天,皮下注射ISO,连续3d,制备心肌缺血模型。取血,分离血清检测cTNI、CK-MB及罗替戈汀血药浓度。取小鼠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⑹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Control组、ISO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RoMS)组、CRZ组、氯丙嗪+罗替戈汀缓释微球(CRZ+RoMS)组。小鼠皮下注射氯丙嗪(2mg/kg,1次/d,连续7d或14d),30min后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第一天注射,共1次),此后第5天或12天起,小鼠皮下注射ISO(10mg/kg,1次/d),连续3d。取血,分离血清检测cTNI、CK-MB。取小鼠心脏,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损伤。结果:⑴应用罗匹尼罗1h后药物浓度为12.4±6.1ng/mL,2h后达药物浓度峰值,至8h后,血中检测不到罗匹尼罗。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小鼠cTNI、CK-MB显着增高(P<0.01)。与ISO组比较,应用罗匹尼罗1h、2h、4h后发生心肌缺血,血清cTNI、CK-MB降低(P<0.01)。随着应用罗匹尼罗时间延长,发生心肌缺血后,其降低cTNI、CK-MB作用逐渐减弱。与ISO组比较,应用罗匹尼罗8h、12h后发生心肌缺血,血清cTNI、CK-MB无显着性差异(P>0.05)。Control组小鼠心肌细胞纹理清晰,细胞形态和结构正常,无炎症细胞浸润;而ISO组小鼠心肌细胞结构紊乱,细胞界限消失,有局灶性坏死及空泡变性,细胞间隙明显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罗匹尼罗能够减轻缺血所致的心肌病理损伤,多数心肌细胞结构正常,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水肿程度减轻。但随着应用罗匹尼罗时间的延长,发生心肌缺血后,其减轻缺血所致心肌病理损伤的作用降低。而在应用罗匹尼罗8h或12h后发生心肌缺血,其心肌病理损伤程度未见减轻。⑵与ISO组相比,HAL+ROP2组cTNI、CK-MB无明显改变(P>0.05)。与ROP2组比较,HAL+ROP2组cTNI、CK-MB显着升高(P<0.01)。应用罗匹尼罗2h后发生心肌缺血其心肌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但同时应用氟哌啶醇及罗匹尼罗后发生心肌缺血其病理损伤未见明显减轻。⑶应用罗替戈汀0.5h后,血清中罗替戈汀的浓度为26.1±9.5ng/mL。2h后血药浓度达峰值,浓度为43.7±18.7ng/mL。而后罗替戈汀浓度开始下降,12h候血药浓度为7.4±2.5ng/mL,20h后罗替戈汀完全被清除。与Control组比较,ISO组小鼠cTNI、CK-MB显着增高(P<0.01)。与ISO组相比,应用罗替戈汀0.5h、2h、6h、12h后发生心肌缺血,cTNI、CK-MB显着降低(P<0.01)。与ISO组相比,应用罗替戈汀20h后发生心肌缺血,cTNI、CK-MB无改变。Control组小鼠心肌细胞纹理清晰,细胞形态和结构正常,ISO组小鼠心肌细胞结构紊乱,有明显空泡变性,细胞间隙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应用罗替戈汀0.5,2,6,12h后发生心肌缺血能够明显减轻心肌病理损伤。但应用罗替戈汀20h后发生心肌缺血其病理损伤未见明显减轻。⑷与ISO组相比,CRZ+RT2组cTNI、CK-MB无明显改变(P>0.05)。与RT2组比较,CRZ+RT2组cTNI、CK-MB显着升高(P<0.01)。应用罗替戈汀2h后发生心肌缺血其病理损伤减轻。但同时应用氯丙嗪及罗替戈汀后发生心肌缺血其病理损伤未见明显减轻。⑸单次肌肉注射罗替戈汀缓释微球后,第7d,血罗替戈汀浓度分别为7.7±2.1ng/mL,21.6±4.15ng/mL;第14d,血罗替戈汀浓度为1.4±0.4ng/mL,3.4±1.1ng/mL。与Control组相比,ISO组cTNI水平和CK-MB活性升高(P<0.01),单次给予罗替戈汀微球10mg/kg或40mg/kg7d或14d后发生心肌缺血,cTNI水平和CK-MB活性降低(P<0.01)。Control组小鼠心肌细胞纹理清晰,细胞形态和结构正常,ISO组小鼠心肌细胞结构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细胞界限消失,局灶性坏死。应用罗替戈汀微球7d或14d后发生心肌缺血,心肌细胞病理损伤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水肿程度降低。⑹单次给予罗替戈汀缓释微球7d或14d后发生心肌缺血,与ISO组比较,CRZ+RoMS组cTNI、CK-MB显着降低(P<0.01或P<0.05)。与RoMS组比较,CRZ+RoMS组cTNI、CK-MB升高(P<0.01)。与ISO组相比,同时应用氯丙嗪和罗替戈汀缓释微球7d或14d后发生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病理损伤程度减轻。与RoMS组比较,氯丙嗪和罗替戈汀缓释微球7d或14d后发生心肌缺血其病理损伤程度加重。结论:应用罗匹尼罗、罗替戈汀短效或长效制剂过程中如果发生心肌缺血,罗匹尼罗、罗替戈汀的短效或长效制剂皆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罗替戈汀长效制剂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作用明显优于短效制剂,其作用时间更为持久和平稳;罗匹尼罗、罗替戈汀在治疗具有心血管高危状态的帕金森病病人过程中,不增加心肌缺血致损伤程度,对心肌缺血损伤有潜在保护作用。创新点:明确了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罗匹尼罗、罗替戈汀在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发生心肌缺血,该类药物对心肌损伤有减轻作用;应用持久和平稳激动多巴胺受体的长效制剂,如果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其减轻心肌细胞损伤作用优于短效制剂。(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4-01)
李强[5](2019)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延缓和治疗帕金森病相关运动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延缓和治疗帕金森病相关运动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帕金森病(PD)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给予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左旋多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PD相关运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 86%,高于对照组的71. 43%(P <0. 05);观察组PD相关运动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39. 29%(P <0. 01)。结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能够有效延缓PD相关运动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杨丽娟,牛晓珊,何晓燕,沙晶,李红燕[6](2018)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治疗早期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治疗早期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帕金森病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普拉克索组(30例)和司来吉兰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美多巴(初始剂量为62.5 mg/次,根据治疗效果逐渐增加至125 mg/次,3次/d)治疗,普拉克索组和司来吉兰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普拉克索(1.0 mg/d)和司来吉兰(2.5 mg/d)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治疗6个月,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对患者进行评估,计算患者用药前后的UPDRS得分。结果普拉克索组与司来吉兰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治疗前,普拉克索组、司来吉兰组和对照组的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使用普拉克索和司来吉兰分别治疗后,患者的UPDRS评分显着下降,而对照组患者UPDRS评分下降不明显,普拉克索组、司来吉兰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拉克索组的PD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0.0%)明显多于司来吉兰组(6.7%,P<0.05),但症状均能自行缓解。结论普拉克索和司来吉兰均可有效改善早期帕金森症状,安全性好,但司来吉兰组的不良反应较少。(本文来源于《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1期)
吕双双,范顺太[7](2018)在《多巴丝肼片合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作为常见的老年疾病类型,临床中主要使用多巴丝肼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本研究分析多巴丝肼片合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P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03-01—2017-03-0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匹配的方法分别选择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多巴丝肼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的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UPDRS)、Webster评分、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和帕金森病运动功能(motor dysfunction rating scale for Parkinson’s diseaese,MDRSPD)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8%(30/32),高于对照组的75.0%(24/32),χ~2=4.275,P=0.029;联合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3/32)和31.2%(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6,P=0.030。治疗后联合组Webster评分为(8.96±1.42)分,低于对照组的(11.39±3.47)分,t=7.881,P=0.040。联合组UPDRS评分为(15.33±4.72)分,低于对照组的(28.84±6.07)分,t=8.297,P=0.038。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MDRSPD评分分别为(18.48±3.57)和(22.91±3.39)分,t=4.135,P=0.042;ADL评分分别为(23.13±5.39)和(27.42±6.21)分,t=4.224,P=0.040。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和对照组MDRSPD评分分别为(15.13±3.06)和(19.27±3.45)分,t=4.527,P=0.033;ADL评分分别为(15.24±4.46)和(20.88±5.17)分,t=4.613,P=0.032。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IL-6分别为(55.31±13.12)和(63.37±12.44)ng/mL,t=4.312,P=0.038;IL-10分别为(75.54±10.83)和(62.39±12.56)pg/mL,t=4.586,P=0.032;TNF-α分别为(54.21±15.81)和(63.27±13.46),t=4.447,P=0.035;内毒素分别为(24.58±6.39)和(41.19±12.36)Eu/mL,t=4.610,P=0.032。结论多巴丝肼片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可提升PD患者用药疗效,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改善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本文来源于《社区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19期)
王林林,陈雪莲,马具淼,田高雨,胡春秀[8](2018)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预防OHSS中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一种常发生于控制性超促排卵(cor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的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COH过程中使用HCG诱导卵泡成熟,致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过度分泌是OHSS产生的重要环节。多巴胺可抑制VEGF的分泌,对于OHSS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化学结构虽与多巴胺不同,功能上和多巴胺相似。它通过激活多巴胺受体,抑制VEGF的产生,对OHSS起到类似多巴胺一样的预防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巴胺受体剂预防OHSS的机制及应用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76期)
郭丽萍[9](2018)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滋肾平颤颗粒治疗帕金森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滋肾平颤颗粒治疗帕金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160例帕金森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观察组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滋肾平颤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言语蹇涩、肢体拘挛、表情呆板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滋肾平颤颗粒治疗帕金森效果显着,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12期)
尹建安,高宏民[10](2018)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用左旋多巴进行治疗,试验组联合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与左旋多巴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均显着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左旋多巴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UPDRS评分,疗效显着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19期)
多巴胺受体类受体激动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睡眠障碍是帕金森病(PD)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着的负面影响。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罗匹尼罗,普拉克索,罗替戈汀和阿扑吗啡,等)可以缓解PD患者的一些睡眠障碍问题,但另一些睡眠障碍问题则有可能会被诱发。虽然,PD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普通人群中的睡眠障碍有着大多数的共同特征,然而对于PD患者群体来说,治疗睡眠障碍应有一些特殊考虑。文中就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改善和诱发PD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做综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巴胺受体类受体激动剂论文参考文献
[1].李全伟,王爱枝,景小丽.帕金森病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王金玉,潘玉君.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9
[3].于海跃.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吉林大学.2019
[4].吕怀友.小鼠发生心肌缺血时已使用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缺血致损伤的影响[D].烟台大学.2019
[5].李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延缓和治疗帕金森病相关运动并发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6].杨丽娟,牛晓珊,何晓燕,沙晶,李红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兰治疗早期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对比[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8
[7].吕双双,范顺太.多巴丝肼片合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8
[8].王林林,陈雪莲,马具淼,田高雨,胡春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在预防OHSS中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9].郭丽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滋肾平颤颗粒治疗帕金森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
[10].尹建安,高宏民.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