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女儿论文-马春花,韩颖

饥饿的女儿论文-马春花,韩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饥饿的女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饥饿的女儿》,女性写作,潜意识场景,历史场景

饥饿的女儿论文文献综述

马春花,韩颖[1](2019)在《女性写作中的阶级与历史问题——重读虹影《饥饿的女儿》》一文中研究指出性别与阶级议题之间的互相遮蔽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女性写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打开女性文学写作及其批评的封闭空间,将性别与阶级、族群等分析范畴结合起来,重新将历史与现实场景带入以潜意识场景为关注点的女性写作中,是一种有效的研究路径。我们在"饥饿与女人"书写的文化政治谱系中重读虹影《饥饿的女儿》可知,虹影在讲述一个女性自我发现与成长的生命故事的同时,也继承了关于"饥饿与女人"的阶级与家国历史书写传统,对"饥饿"的母/女与"江南岸"无常世界的书写,召唤出的不仅是被压抑的女性身体,也是一切被压抑的阶层与群体。在女性的潜意识场景与被压抑者的历史场景之间存在着深切的共鸣。(本文来源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曾小月[2](2019)在《《饥饿的女儿》中的“长江”叙事及其美学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英籍华人女作家虹影在其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对长江重庆段展开了详尽叙事。作家始终以长江与自我的对话关系为主要线索,完成了对自我个体和生命整体的深刻讨论。论文从"长江"叙事的展开方式、"长江"叙事的文学意义以及"长江"叙事的生成原因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长江"叙事具有独特意义,它为作品的文学特性与美学价值构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林璐延[3](2019)在《葛译《饥饿的女儿》英译本叙事建构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以来,西方学者渐渐开始关注译者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译者主体性也逐渐成为译学一大热议课题。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学者们从改写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各个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研究。蒙娜·贝克从跨学科的视角,将社会叙事学运用到翻译研究上,关注到译者在叙事冲突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蒙娜·贝克从社会学和交际学的角度出发,认为翻译是一种具有建构性的再叙事。在这个再叙事的过程中,译者根据自己选择的叙事立场,为实现自己的目的,采用各种建构策略,以或明或暗的方式强化或者弱化他们参与传达的某些内容,这个过程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以及建构新叙事的能动性。本文借用蒙娜·贝克叙事学的叙事建构概念,以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英译《饥饿的女儿》为文本,探讨叙事建构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首先,本文将探讨译者主体性的内涵以及译者主体性在叙事过程中的体现。另外,通过对比原文与译文,分析译者主体性在《饥饿的女儿》叙事建构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分析在叙事建构过程中,影响译者主体性的主要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饥饿的女儿》英译本中,译者葛浩文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标示建构,选择性采用建构和参与者再定位建构这叁种建构策略中。具体而言,他通过改写标题和某些标示性词汇,迎合目的语中的公共叙事,吸引读者以及增强译文可读性;选择性增译和减译,以强调或者弱化某些叙事,增强译文可读性;通过增加简介以及人称上的改写,拉近作者与目的语读者的距离,使得译文更容易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在建构过程中,译者受到目的语公共叙事,自身翻译理念以及其叙事过程中他参与者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艺爽[4](2019)在《“真诚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试论虹影《饥饿的女儿》中的非虚构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传播的效应和扩散的程度上来说,"非虚构"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文学概念。从字面的意思看,"非虚构写作"的直接对应物是"虚构写作",矛头直指后者在现实参与上的乏力。在很多非虚构的文学作品中看不到史诗般宏伟的深邃感,但却能把对生活的真诚表达出来(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11期)

周宓[5](2019)在《翻译中的“苦难”叙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口笔译研究都倾向于认为翻译只是中立而纯粹的语码转换(谢天振,2011,preface,pp.9-10)。对此,蒙娜·贝克(Mona Baker)并不认同,在其《翻译与冲突》一书中详细论证了译者的介入对于翻译叙事的影响,并重点提出了四个建构叙事的策略,即时空建构、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标示性建构以及人物事件的再定位。本文基于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对《饥饿的女儿》及其英文译本的叙事进行了分析研究。《饥饿的女儿》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讲述作者虹影自己在饥荒时期的成长经历,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当时中国底层众生相。其中,“苦难”叙事贯穿始终。在对原小说和英文译本进行了宏观微观比较分析后,本文发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了蒙娜·贝克提出的四种叙事策略,一定程度上突出了“苦难”的叙事主题。首先,通过时空建构,译本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原文本呈现的时空,使得读者将当时的一些事件投射到自身,从而体会到不同时空下的相似感受,以引起情感共鸣;其次,在文本素材的选择上,译者以“苦难”为中心,补充和突出相关重点内容,并简化和删除不必要的叙事;再次,在标签建构上,译者通过对人名、群体名和关键因素的标签建构,加强了叙事效果,深化了“苦难”主题;最后,在参与者重新定位上,译者主要采用指示词和语域的转换,调整了读者、译者、译本等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使得读者从细节感受到小说中的情感倾向,从而对于人物关系有深一步的了解。本文还采用了熊兵划分的翻译原则、方法和技巧,从而重点分析译者采用了什么翻译方法和技巧来凸显文本的“苦难”。并分析了不同翻译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得出:时空建构方面,主要采用直译以还原时空;文本素材的选择性采用上,主要采用直译,增加和删除的技巧;标签建构上,主要采用套译、语义和语用层面的转换;参与者重新定位上,主要是采用句法转换。而译者采取相应方法和技巧主要是受读者和市场影响。最后,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叙事建构在文学作品中的适用性;在微观层面对叙事建构进行了完善;总结了该译文中适用不同叙事建构策略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也发现了建构策略本身的局限所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翻译中的叙事建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朱文英[6](2019)在《虹影小说的女性成长主题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成长小说从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起,便成了现代小说的一个基本类型。本文首先探讨了“女性成长小说”这一概念的涵义。综合来看,“女性成长小说是以女性主人公为成长主体,通过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以及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表现出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逐步完善、成熟的成长历程,所呈现出来的对传统男权社会的抵制与反抗,以及女性主体性的建构与自我实现的成长过程的小说。”~((1))本文从虹影的人生经历着手,分析虹影《饥饿的女儿》和《好儿女花》两部小说中体现出的“女儿——女子——女性”的蜕变,探讨女性成长过程中的心理与生理的嬗变以及成就主体性的演变过程。虹影的作品书写了多种情感,包括爱、疏离、反思、追悔、重建。她的作品有力地描写了人生的悲苦以及她个人的成长经历。本论文将探讨虹影女性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成长模式、成长动因、成长过程、成长方向等问题。具体分章如下:第一章:从大饥荒时代人们的生存境况切入,阐述虹影在十八岁成年前对身体饥饿的追寻以及身世之谜的挖掘。主要以《饥饿的女儿》为文本,分析作者对私生女身份的纠缠。第二章:从虹影在亲情及爱情的情感爱欲幻灭为切入,主要以《饥饿的女儿》为文本,分析其逃离家乡的痛苦与迷惘。第叁章:从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写起,主要以《好儿女花》为文本,分析其主体性成长蜕变后对至爱亲情的回归。(本文来源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4-01)

王静[7](2019)在《饥饿的“成长”——从叙事学角度解析《饥饿的女儿》的“成长”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成长小说因为深厚的历史积蕴而具有明确的概念、圆融的技巧以及成熟的文本实践,而在中国的文学土壤中,"成长"却因为舶来的身份带上了模糊性而在文学界语焉不详。但成长小说有着共同的任务,它通过陈列个人与外部的价值离间,成功标识构建自身的主体地位。本文从叙事结构方面探讨虹影《饥饿的女儿》与西方成长小说的契合之处,对作家"成长"书写的本土特色和局限作一个全面把握和透析。(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姚溪,向天渊[8](2018)在《边缘人的声音:《饥饿的女儿》与《紫色》的女性身份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身份构建是中美女性主义成长小说的内容核心和叙事重点,在《饥饿的女儿》《紫色》中体现为边缘人的声音。《饥饿的女儿》强调女主人公生理、精神、性爱层面的郁结,这与《紫色》强调黑人女性被困于种族、性别、阶级而无法抒发自我的困境是相似的。两部小说均采用饥饿叙事构建出边缘人身份,但不局限于单纯地还原或呈现。在此基础上,两部小说通过女性欲望言说和个人生态诉求解构旧有身份的同时塑造新的文化认同,以此达到边缘人发声的目的。在女性主义风靡的当下,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角度重读这两部小说,有助于了解特定背景下女性尤其是边缘女性的真实需求、复杂经历和自我认知。(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岑群霞[9](2018)在《虹影《饥饿的女儿》英译传播的社会学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论述虹影代表作《饥饿的女儿》的英译传播问题。基于该理论叁大基本概念场域、惯习和资本,在探析虹影文学惯习形成及其文学场域资本的积累、评述英译者葛浩文译者惯习形成和翻译场域资本积累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英美出版社主导的译作翻译、出版、传播的过程。研究表明:《饥饿的女儿》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始终伴随着场域主导力量——英美出版社的资本运作;在此资本驱动下的译者、原作者、媒体、学者、读者等则起到了促进作用;各方资本力量的密切合作促成了英译本的良好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陈宏[10](2018)在《论虹影自传体小说中的“审视母亲”思想内涵——以《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是虹影的自传体小说,在小说中她以自身经历为蓝本,用非虚构的方式描写了自己的母亲,并且对母亲投以审视的目光。论文尝试从被审视的母亲形象出发、分析六六从"审视母亲"到"自我审视"的心态变迁,进而探讨这种"母亲审视"的意义内涵。(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9期)

饥饿的女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英籍华人女作家虹影在其小说《饥饿的女儿》中对长江重庆段展开了详尽叙事。作家始终以长江与自我的对话关系为主要线索,完成了对自我个体和生命整体的深刻讨论。论文从"长江"叙事的展开方式、"长江"叙事的文学意义以及"长江"叙事的生成原因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长江"叙事具有独特意义,它为作品的文学特性与美学价值构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饥饿的女儿论文参考文献

[1].马春花,韩颖.女性写作中的阶级与历史问题——重读虹影《饥饿的女儿》[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曾小月.《饥饿的女儿》中的“长江”叙事及其美学价值[J].华文文学.2019

[3].林璐延.葛译《饥饿的女儿》英译本叙事建构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4].张艺爽.“真诚地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试论虹影《饥饿的女儿》中的非虚构元素[J].青年文学家.2019

[5].周宓.翻译中的“苦难”叙事建构[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6].朱文英.虹影小说的女性成长主题探析[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

[7].王静.饥饿的“成长”——从叙事学角度解析《饥饿的女儿》的“成长”叙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8].姚溪,向天渊.边缘人的声音:《饥饿的女儿》与《紫色》的女性身份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岑群霞.虹影《饥饿的女儿》英译传播的社会学探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

[10].陈宏.论虹影自传体小说中的“审视母亲”思想内涵——以《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标签:;  ;  ;  ;  

饥饿的女儿论文-马春花,韩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