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张辉[1](2021)在《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参数分析》文中提出连梁具有联系两侧墙肢、增加结构刚度及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对于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意义。但普通连梁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较差,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以期改善连梁抗震性能,主要包括对改善连梁抗震性能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以及对连梁受力机理的理论分析。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材料,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耗能能力强等特点,研究表明其能够显着改善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本文基于课题组前期对FRC材料性能的研究,为提升小跨高比连梁的抗震性能,将钢-PVA混杂纤维混凝土(Steel-Polyvinyl Alcohol Hybird Fiber Concrete,简称SPHFC)作为连梁基体材料,设计制作了4根SPHFC小跨高比连梁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并结合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从基体材料强度和连梁截面宽度等方面研究了对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4个小跨比连梁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包括3个SPHFC连梁和1个普通混凝土连梁。从SPHFC连梁的破坏现象、抗剪承载力、位移延性系数、耗能能力、剪压比限值、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以及钢筋应变等分析SPHFC材料强度及连梁截面宽度对连梁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PHFC作为连梁基体材料有效地提高了连梁的受剪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并使连梁的破坏形态由剪切破坏转向弯曲剪切破坏;随着SPHFC立方体抗压强度由88.9MPa增加至132.3MPa,连梁的抗剪承载力提高了6.5%,位移延性系数和耗能能力分别降低3%和6.2%;连梁的截面宽度由120mm增加至150mm,连梁抗剪承载力提高了10.9%,位移延性系数降低了21.8%,耗能能力提高了52.45%。文中采用SPHFC的连梁CB-2相较于采用FRC(Fiber-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FRC)的连梁CB-7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小跨高比连梁的延性和耗能能力,SPHFC连梁骨架曲线下降段相较于FRC连梁更加平缓,延性更好,可以平稳的承受荷载。(2)建立有限元模型对SPHFC小跨高比连梁进行了数值分析,首先验证了建立模型的有效性,然后研究了不同跨高比、配箍率、纵筋配筋率等对连梁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随着跨高比由1.0增加至1.5、2.0、2.5,连梁的位移延性系数分别提高了21.7%、38.1%、47.2%,极限位移分别增大了15.5mm、17.44mm、21.17mm,而峰值荷载降低了16.0%、25.1%、35.8%;配箍率由0.42%增加至0.56%、0.84%、1.12%、1.68%时,峰值荷载分别提高6.1%、16.4%、22.1%、30.1%,延性系数分别提升了26.0%、41.1%、53.9%、62.8%,极限位移增加了4.13mm、13.69mm、16.97mm、20.43mm;纵筋配筋率的增加对承载力和延性的提高较小。此外提出在连梁中配置斜箍筋以增强连梁的抗剪能力,通过有限元模拟可知采用合理的斜箍筋布置可以提高连梁抗剪承载力、延性和极限位移。(3)基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本文连梁的抗剪承载力进行计算,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采用ACI 318-19推荐的拉压杆模型计算承载力时应选择正确的传力路径提高计算准确度。采用多元回归方法统计了36个普通配筋纤维混凝土小跨高比连梁抗剪承载力试验值,并建立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比较吻合。
张紫键[2](2021)在《钢纤维种类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钢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掺入都可以提高混凝土部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但是钢纤维自重较大、易锈蚀,耐火性差。而玄武岩纤维自重轻、耐腐蚀、耐高温。所以将两种纤维按一定比例双掺于混凝土中,可以取长补短。最终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方案。本文尝试将波浪型钢纤维、镀铜型钢纤维、端钩型钢纤维分别按照0.8%、1.0%、1.2%的掺量与玄武岩(0.1%)纤维双掺于混凝土中。首先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混凝土的强度随不同钢纤维种类及掺量的变化规律。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相同介质(3.5%Na Cl)条件下不同钢纤维掺量和类型对混凝土产生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最后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混凝土的孔隙分布,研究分析纤维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通过试验得出:(1)钢纤维掺量在0.8%-1.2%的范围内,掺量为1.0%时的端钩型钢纤维抗压强度最高,增幅为25.3%。劈裂抗拉强度最高,增幅为66%。抗折强度也最高,增幅为67.3%。(2)钢纤维掺量为1.0%时的端钩型钢纤维抗质量损失能力最高。冻融循环次数为175次时其相对动弹性模量为57.89%,是最迟达到试验停止条件的。因此钢纤维掺量为1.0%时的端钩型钢纤维耐久性最好。(3)通过核磁共振试验得出,XW/0.1组混凝土试块中孔隙最多,有害孔所占比例最大,DG/1.0组虽然孔隙不是最少,但有害孔所占比例最小。(4)综上所述,钢纤维掺量在0.8%-1.2%的范围内,体积掺量为1%的端钩型钢纤维为力学性和耐久性最优方案。
杨虹[3](2021)在《聚丙烯纤维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采用内蒙古地区广泛分布的浮石轻骨料为混凝土粗骨料原材料,外掺胶粉和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制成聚丙烯纤维胶粉轻骨料混凝土,通过抗压试验和劈裂抗拉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设置清水-冻融循环和盐蚀-冻融循环两种试验工况,研究混凝土的损伤劣化过程、损伤机理和耐久性能,通过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来表征混凝土的宏观抗冻性能,结合SEM环境扫描电镜和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混凝土内部的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孔隙变化以及裂缝的发展等微观性能,运用基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Weibull分布函数来研究混凝土在盐蚀-冻融环境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聚丙烯纤维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逐渐增大,立方体抗压强度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聚丙烯纤维的掺入会延缓混凝土的强度发育速率;劈裂抗拉强度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本试验条件下,当聚丙烯纤维的体积掺率为0.1%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为最高,力学性能最优。2.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可得,在孔隙特征参数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的是自由流体饱和度,其次是束缚流体饱和度;在孔径分类中,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最大的是1~10μm孔径,其次是0.1~1μm孔径。3.适量的聚丙烯纤维掺入胶粉轻骨料混凝土中,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内部的小孔隙逐渐向大孔隙转化,纤维的掺入起到阻裂的作用,延缓了混凝土内部裂缝的扩展和孔隙的增大。4.混凝土在盐蚀-冻融耦合作用下的损伤程度比清水条件下严重,在冻融前期,混凝土内部生成的钙矾石和石膏有效填充孔隙和裂缝,后期由于生成物的膨胀性使得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加速破坏,促进了混凝土内部的损伤,但是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延缓了破坏。5.基于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出的Weibull分布参数估计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基于此得出的概率密度函数、可靠度函数等可以有效描述混凝土的失效过程,直观的反映混凝土的剩余寿命以及损伤退化过程。
石磊[4](2021)在《基于声发射方法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混凝土技术不断完善与发展,纤维混凝土在土木工程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玄武岩纤维(Basalt Fiber,BF)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纤维材料,它具有抗拉强度高、耐腐蚀、与混凝土基体良好结合等优点,成为纤维混凝土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纤维混凝土的破坏不仅发生在宏观尺度,还包括微观尺度的损伤,因此开展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在宏观尺寸下的断裂与微观尺度下的损伤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基于声发射技术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性能进行研究。制备了5种不同掺量、6种不同长度、3种不同直径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研究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试件的增强效果,同时利用声发射技术检测试验过程,阐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破坏机理,揭示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增韧机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玄武岩纤维的加入使混凝土的流动性下降,尤其对于纤维掺量过大或长度过长的试件,混凝土坍落度下降的更加明显,原因是纤维的随机分布,使骨料的黏结力增强,导致混凝土的材料流动性变差。(2)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均会因玄武岩纤维的加入而增强。掺入纤维直径为17μm,长度为6mm,体积分数为0.2%的试件抗压承载力最高,较素混凝土提升了39.2%;掺入纤维直径为13μm,长度为15mm,体积分数为0.4%的试件抗折承载力最高,为15.52k N,较素混凝土提高了53.05%。(3)研究素混凝土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和抗折试件在受载断裂过程中的声发射参数(损伤定位图、振铃、能量、撞击数),发现可分为三个阶段阐述试件的破坏过程。初始阶段:声发射事件数较少,信号较弱;裂缝开展阶段:声发射事件数较初始阶段增加,有幅值较高的声发射事件发生;破坏阶段,声发射信号活跃,损伤最大点出现,试件的宏观贯通裂缝出现,最终破坏。(4)在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试验过程中,声发射b值代表小幅度事件与大幅度事件的比值,即b值的增加代表试件内部微裂缝的产生与开展,b值的下降代表试件内部裂纹的贯通。本试验所有试件的声发射b值在75%~80%极限荷载时均出现突然下降的趋势,因此可将声发射b值引入材料的断裂前兆分析。此外,体积分数为0.2%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抗压承载力最高,其声发射b值也略大于其他同尺寸、不同掺量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说明玄武岩纤维的加入阻止了微裂缝的产生,同时也抑制了裂缝的贯通。(5)通过计算玄武岩纤维混凝土试件抗折试验的声发射参数(上升时间/幅值和振铃计数/持续时间),绘制出RA-AF曲线,从而对混凝土的抗折破坏模式进行识别。结果表明,抗折强度越高的试件,剪切裂缝的占比更高,拉伸裂缝相对占比减小,原因是纤维的加入抑制了试件拉伸裂缝的产生,体现了纤维的阻裂作用。
于有川[5](2021)在《钢纤维TRC和混凝土力学及裂缝自监测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的抗拉性能较弱使其在正常使用阶段往往是带裂缝工作的,而裂缝的扩展会使得混凝土结构内部的钢筋容易暴露于外部环境,直接与水溶液、氧气等发生接触而产生锈蚀,削弱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进而引发经济损失。针对混凝土易开裂、耐久性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可通过研发玄武岩、玻璃、碳纤维网格布等高性能材料来部分替代易锈蚀的钢材;另一方面,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以桥接裂缝,限制裂缝的开展可以对混凝土结构起到保护作用。近年来兴起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也可以通过感知混凝土结构的损伤、裂缝,对结构的维护起到辅助作用。本文以此为背景,研究探索了掺入短切钢纤维的TRC、结构型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和裂缝自监测性能。主要内容如下:参考相关规范,进行了细骨料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试验,并研究了短切纤维对于混凝土抗压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短切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影响,但会提高混凝土的抗压韧性,降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通过TRC的轴向拉伸试验,探究其在轴向拉伸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及裂缝自监测性能。具体的进行了玄武岩纤维网格布的拉伸试验以及TRC的轴向拉伸试验,研究变量包括配网率、短切纤维掺量及预应力水平等。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配网率、钢纤维掺量能提高TRC的抗拉韧性,掺入短切钢纤维会降低TRC的直拉灵敏度系数。短切钢纤维、PP纤维混掺对TRC的抗拉韧性、直拉灵敏度系数具有正混杂效应。通过TRC的三点弯曲试验及其裂缝监测,探索了配网率、短切纤维及预应力水平对其三点弯曲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配网率、钢纤维掺量能够提高TRC的抗弯韧性,掺入短切钢纤维会降低TRC的弯曲灵敏度系数,可通过建立FCR-COD之间的函数关系来估测裂缝宽度。短切钢纤维、PP纤维混掺对TRC的抗弯性能、弯曲灵敏度系数有正混杂效应。以结构型钢纤维混凝土抗弯性能试验为基础,研究了结构型钢纤维对于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性能及裂缝自监测性能的影响;另外针对现有研究局限于小尺寸构件的情况,研究了较大跨度的电极间距、钢筋对于纤维混凝土自监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的掺入不会改变纤维混凝土的比例极限抗弯强度,但会增强混凝土的抗弯韧性;钢纤维的掺入会降低混凝土的灵敏度,且随着裂缝的开展混凝土的灵敏度会逐渐降低;钢筋混凝土较难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准确定位,电极间距越大对应的FCR变化越小,钢筋拉断的瞬间FCR会有明显的变化。
赵瑜璇[6](2021)在《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建筑形式。当遭遇地震荷载时,框架结构柱端和梁端所传递的力、弯矩等一同作用于节点部位,使其成为结构最薄弱的点,容易发生脆性破坏,而梁柱节点作为整个结构的传力和受力部位,其性能是保证整体结构不倒塌的关键。而提高节点的性能,传统做法主要是加密节点核心区箍筋,但这也避免不了由于箍筋数量较多而引起施工困难,核心区部位的混凝土性能发挥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有学者提出在节点中掺入纤维,不仅能够改善节点的破坏形态,还能提高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和降低核心区箍筋的用量。本文通过对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和普通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拟静力试验,对比分析了试验轴压比,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对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对PVA纤维、钢纤维以及混杂纤维的相关理论和试验研究以及实际工程应用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课题研究方向,对普通混凝土现有的梁柱节点受力机理、破坏过程和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在两方面总结的基础上选择PVA和钢纤维作为节点增韧材料,选择试验轴压比、核心区体积配箍率为试验变量。(2)对每个节点试验过程中裂缝的开展路径和破坏形态进行了简单描述,表明所有的梁柱节点都经历初裂、贯通、极限到最终破坏四个过程。掺入混杂纤维后,核心区裂缝宽度明显减小,裂缝开展速度得到减缓,核心区细小裂缝明显增多,表现出多裂缝开展特征,试验开始到最终破坏没有出现核心区混凝土脱落。(3)对每个试件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梁端塑性铰区转动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掺入混杂纤维后,由于PVA和钢纤维的桥联和传递应力的作用使得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混杂纤维节点中,随着试验轴压比的增加,其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耗能和梁端塑性铰区转动能力都有提高;随着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增加,其承载力、耗能和刚度退化有所提高,延性系数变化不明显;在本次试验中核心区体积配箍率减少50%的情况下,混杂纤维节点的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核心区箍筋加密的普通混凝土节点;表明混杂纤维的掺入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核心区箍筋的用量。
韩维丽[7](2021)在《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混凝土具有抗拉强度底、脆性大、韧性低、易开裂等缺点,在经济高度发达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社会已无法满足客观需求。而作为建筑结构中主要承受竖向压力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柱,同时还要受到剪力和弯矩的作用,其破坏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有十分重要影响。因此采用高性能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代替普通混凝土,研究PVA-钢Hy FRCC柱的破坏形态和变形能力,提高构件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为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以水泥作为主要材料,采用一种或多种纤维作增韧材料的高性能ECC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韧性好、多裂缝开裂以及拉伸准应变硬化特征。单轴受拉时,极限拉应变超过3%,其变形能力和控制裂缝发展能力较好。采用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混凝土易开裂、脆性大等特性,提高柱的抗损伤能力和抗震性能。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对PVA-钢Hy FRCC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PVA-钢Hy FRCC柱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延性性能、耗能能力及刚度退化等影响规律。结果表明:PVA-钢Hy FRCC材料良好的阻裂性能和受拉应变硬化特性能够使柱的破坏形态有效转变为弯曲破坏,提高柱的抗损伤能力和变形能力。试件的延性及耗能能力大大提高,吸收更多地震作用能量,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2)分析了轴压比、剪跨比及配箍率等因素变化对PVA-钢Hy FRCC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Hy FRCC试件的破坏形态、变形能力和抗震性能在不同轴压比、剪跨比和箍筋间距等条件下均有一定的影响。当剪跨比增大时,试件承载力逐渐下降,但其延性及耗能能力逐渐增大;当轴压比增大时,承载力和初始刚度随之提高,但延性和耗能比有所降低,刚度退化速率也变快;PVA-钢Hy FRCC试件延性和耗能能力则随着配箍率的增大而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3)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PVA-钢Hy FRCC柱的数值模拟。将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试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有较好的吻合度,证明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的可行性。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8](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张玉楷[9](2020)在《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政策的出台,建筑行业中工程技术也进行着不断的革新,以10天内奇迹般完成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为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正在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然而普通混凝土存在着自重大、韧性不足、抗裂性差等缺点,这些缺点极大的约束了传统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本文所研究的自密实轻质混凝土是在运用Design-Expert10.0得出最优配合比的基础上,掺入不同种类的纤维,并通过调整高效减水剂的用量,使之达到优良的自密实性能,同时对比分析聚乙烯醇纤维、钢纤维及聚丙烯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self-compacting light-aggregate concrete,简称SCLC)的工作性能、基本力学性能和收缩性能,并对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受弯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为这种新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在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支持。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Design-Expert10.0软件中的BBD分析通过筛选出的体积砂率、胶凝材料用量及净用水量3个影响因子对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由获得的线性模型方差分析和交互作用响应面、等高线图找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配合比最优化预测并实验室试拌,确定基准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体积砂率为45.9%,胶凝材料用量为518.5kg/m3,净用水量为183.6kg/m3。(2)在满足纤维增强SCLC工作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确定了各纤维最佳掺量与高效减水剂用量为聚乙烯醇纤维掺量0.05%+减水剂用量1.2%、钢纤维掺量0.6%+减水剂用量0.9%和聚丙烯纤维掺量0.06%+减水剂用量1.1%。(3)通过对基准SCLC、聚乙烯醇纤维增强SCLC、钢纤维增强SCLC及聚丙烯纤维增强SCLC的工作性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和收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纤维的掺入会明显影响SCLC的工作性能,而在保证SCLC自密实性能的前提下掺入各纤维后,聚乙烯醇纤维增强SCLC与聚丙烯纤维增强SCL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1.6%和1.9%,钢纤维增强SCLC则降低了0.79%。纤维增强SCLC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显着提升,其中钢纤维增强SCLC的增幅最为明显,劈裂抗拉强度提高了18.4%,抗折强度提高了16.7%。聚乙烯醇纤维增强SCLC及钢纤维增强SCLC的轴心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略有增加,分别为3%、3.3%和6.7%、7.5%,聚丙烯纤维增强SCLC则减少了1%、0.94%。收缩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加入显着抑制了SCLC的早期膨胀及收缩,其中钢纤维的效果最为明显。(4)选用ABAQUS软件对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受弯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不同截面形式压型钢板和不同类型纤维增强SCLC楼板下的等效应力云图与荷载-挠度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当压型钢板厚度及纤维增强SCLC楼板厚度一定时,相比燕尾式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闭合式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承载性能更好一些。而闭合式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正截面抗弯承载力随纤维增强SCLC楼板厚度的增加有所提高,且达到峰值荷载时的挠度明显减小,也就是说纤维增强SCLC楼板的加厚可以显着提升组合楼板整体的受弯承载力,降低变形,虽然一定程度上自重有所增加,但采用纤维增强SCLC楼板恰恰弥补了这点缺陷,从而在装配式结构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莉莉[10](2020)在《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水泥基材料是目前使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建筑材料。水泥基材料脆性较大,具有较低的抗拉强度和应变能力,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影响结构整体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正常使用功能。介于上述水泥基材料性能的缺陷,应该通过某种方式,使得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得到提升。而将纤维掺入到水泥基材料形成复合化是改善水泥基材料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玄武岩纤维、聚丙烯纤维和硅酸盐水泥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为对象,在保持水泥基材料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纤维种类、长度、掺量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耐久性能方面的影响。具体选用玄武岩纤维的掺入长度为6mm、9mm、12mm、18mm,纤维掺入量为 1.2 kg·m-3、2.4kg·m-3、3.6kg·m-3、4.8kg·m-3;聚丙烯纤维的长度为6mm、9mm、12mm、18mm,纤维掺入量为0.6 kg·m-3、0.9 kg·m-3、1.2kg·m-3、1.5kg·m-3。试验通过对单掺纤维、混杂纤维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耐酸腐蚀等性能测试,阐明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材料性能参数变化。结果表明:1.单掺玄武岩纤维对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复合材料的早期抗折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一定掺量范围内,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基本保持随纤维长度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复合材料的折压比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折压比呈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纤维长度一定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纤维掺量一定时,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系数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随着天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保持率逐渐减小;纤维长度一定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强度保持率呈先增后减趋势;纤维掺量一定时,复合材料的强度保持率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2.单掺聚丙烯纤维对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可忽略;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折压比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在一定范围内复合材料的抗折强度和折压随纤维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折压比基本呈增大趋势。纤维掺量低于1.2kg·m-3时,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折压比逐渐增大;纤维掺量高于1.2kg·m-3时,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折压比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纤维长度一定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系数先减后增;纤维掺量一定时,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水系数逐渐减小。纤维长度为12mm时,复合材料的强度保持率随纤维掺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纤维掺量为1.5 kg·m-3时,复合材料的强度保持率随着纤维长度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3.玄武岩、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纤维的掺入对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小。聚丙烯纤维长度在6mm-12mm范围内试块的抗折强度较好,纤维长度在6mm-9mm范围内试块的折压比较好;玄武岩纤维掺量在3.6 kg·m-3-4.8 kg·m-3范围内试块的抗折强度和折压比较好。聚丙烯纤维长度在6mm-9mm范围内对试块的抗渗能力较好;玄武岩纤维掺量在1.2 kg·m-3-2.4 kg·m-3范围时试块的吸水率较低,抗渗能力较好。聚丙烯纤维长度的增加整体对复合材料耐酸腐蚀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对于耐酸腐蚀试块的抗折强度,玄武岩纤维掺量的最适范围为1.2 kg·m-3-2.4 kg·m-3。
二、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参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纤维增强混凝土 |
1.2.1 纤维增强混凝土研究现状及应用 |
1.2.2 钢-PVA混杂纤维增强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纤维混凝土的应用 |
1.3 小跨高比钢筋混凝土连梁研究现状 |
1.3.1 不同配筋形式钢筋混凝土连梁 |
1.3.2 不同截面形式钢筋混凝土连梁 |
1.3.3 不同基体材料钢筋混凝土连梁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2 混杂纤维混凝土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设计概况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材料性能 |
2.2.3 试件设计 |
2.2.4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方式 |
2.2.5 试验测试及记录内容 |
2.3 试验破坏过程及特征分析 |
2.3.1 试验破坏过程及现象 |
2.3.2 试验破坏特征分析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2.4.1 滞回曲线 |
2.4.2 骨架曲线 |
2.4.3 延性 |
2.4.4 剪压比 |
2.4.5 承载力退化 |
2.4.6 刚度退化 |
2.4.7 耗能能力 |
2.4.8 钢筋应变 |
2.5 本章小结 |
3 混杂纤维小跨高比混凝土连梁数值计算及参数分析 |
3.1 ABAQUS简介及材料本构 |
3.1.1 有限元理论及ABAQUS简介 |
3.1.2 ABAQUS有限元建模 |
3.1.3 材料本构关系 |
3.2 SPHFC小跨高比连梁模型建立与验证 |
3.2.1 SPHFC小跨高比连梁模型建立 |
3.2.2 SPHFC小跨高比连梁模型验证 |
3.3 SPHFC小跨高比连梁有限元模拟参数分析 |
3.3.1 跨高比对SPHFC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影响 |
3.3.2 配箍率对SPHFC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影响 |
3.3.3 纵筋配筋率对SPHFC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影响 |
3.4 配置斜箍筋的SPHFC小跨高比连梁有限元模拟 |
3.5 单元小结 |
4 纤维混凝土小跨高比连梁抗剪承载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小跨高比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4.2.1 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SPHFC连梁抗剪承载力及分析 |
4.2.2 采用ACI318-19拉压杆模型计算SPHFC连梁抗剪承载力及分析 |
4.3 普通配筋纤维混凝土小跨高比连梁抗剪承载力简化公式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混杂纤维混凝土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5.1.2 混杂纤维小跨高比混凝土连梁参数分析 |
5.1.3 纤维混凝土小跨高比连梁抗剪承载力分析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附录2:硕士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3: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项 |
(2)钢纤维种类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钢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钢纤维混凝土国内研究现状 |
1.2.2 钢纤维混凝土国外研究现状 |
1.3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1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国内研究现状 |
1.3.2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意义及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粗骨料 |
2.1.3 细骨料 |
2.1.4 减水剂 |
2.1.5 钢纤维、玄武岩纤维 |
2.1.6 试验用水 |
2.2 试验方案 |
2.2.1 原材料的准备 |
2.2.2 配合比设计 |
2.3 坍落度测试 |
3 混凝土力学试验 |
3.1 试块制备与养护 |
3.1.1 试块制备 |
3.1.2 试块的养护 |
3.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3.3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
3.4 抗折强度试验 |
4 双掺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结果分析 |
4.1 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
4.1.1 钢纤维掺量0.8%时结果分析 |
4.1.2 钢纤维掺量1.0%时结果分析 |
4.1.3 钢纤维掺量1.2%时结果分析 |
4.1.4 小结 |
4.2 劈裂抗拉强度数据分析 |
4.2.1 钢纤维掺量0.8%时结果分析 |
4.2.2 钢纤维掺量1.0%时结果分析 |
4.2.3 钢纤维掺量1.2%时结果分析 |
4.2.4 小结 |
4.3 抗折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
4.3.1 钢纤维掺量0.8%时结果分析 |
4.3.2 钢纤维掺量1.0%时结果分析 |
4.3.3 钢纤维掺量1.2%时结果分析 |
4.3.4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氯盐条件下冻融循环试验 |
5.1 冻融循环试验设计 |
5.1.1 试验仪器 |
5.1.2 试验准备 |
5.1.3 试验步骤 |
5.1.4 试验要求 |
5.2 试验数据处理 |
5.2.1 质量损失率 |
5.2.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5.3 本章小结 |
6 混凝土微观结构分析 |
6.1 核磁共振技术的试验研究 |
6.1.1 试验仪器 |
6.1.2 试验步骤及方法 |
6.2 核磁共振原理 |
6.2.1 核磁共振弛豫机制 |
6.2.2 核磁共振反演机制 |
6.3 核磁共振数据处理及分析 |
6.3.1 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不同组T_2谱对比 |
6.3.2 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相同组T_2谱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聚丙烯纤维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轻骨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试验概况 |
2.1 试验材料 |
2.1.1 粗骨料 |
2.1.2 粉煤灰 |
2.1.3 细骨料 |
2.1.4 水泥 |
2.1.5 橡胶粉 |
2.1.6 聚丙烯纤维 |
2.1.7 水 |
2.1.8 减水剂 |
2.2 试验设计 |
2.3 试件制备及养护 |
2.4 试验方法 |
2.4.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2.4.2 劈裂抗拉试验 |
2.4.3 核磁共振试验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 |
2.4.5 混凝土快速冻融循环试验 |
3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3.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微观孔隙特征 |
3.3.1 T_2谱 |
3.3.2 孔径分布 |
3.3.3 孔径分类 |
3.3.4 孔隙特征参数 |
3.4 SEM微观结构分析 |
3.5 灰色关联分析 |
3.5.1 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
3.5.2 抗压强度与孔隙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聚丙烯纤维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1.1 质量损失率 |
4.1.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4.2 核磁共振分析 |
4.2.1 T_2谱 |
4.2.2 孔径分布 |
4.2.3 孔径分类 |
4.2.4 孔隙特征参数 |
4.3 SEM微观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聚丙烯纤维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盐蚀-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
5.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1.1 质量损失率 |
5.1.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5.2 核磁共振分析 |
5.2.1 T_2谱 |
5.2.2 孔径分布 |
5.2.3 孔径分类 |
5.2.4 孔隙特征参数 |
5.3 SEM微观结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聚丙烯纤维胶粉轻骨料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演化及寿命预测 |
6.1 Weibull分布模型 |
6.2 Weibull分布函数的检验 |
6.3 Weibull分布函数参数的估计 |
6.4 混凝土的寿命评估与预测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基于声发射方法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纤维混凝土 |
1.2.1 纤维混凝土的种类及特点 |
1.2.2 纤维混凝土的增强理论 |
1.3 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研究 |
1.3.2 国内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研究 |
1.4 声发射研究现状 |
1.4.1 声发射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声发射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声发射检测方法 |
2.1 声发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 |
2.1.1 声发射检测混凝土损伤演化的基本原理 |
2.1.2 声发射检测方法的特点 |
2.2 声发射源定位机理 |
2.3 声发射检测系统 |
2.3.1 声发射检测系统的组成 |
2.3.2 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 |
2.4 声发射系统标定 |
2.4.1 声速标定 |
2.4.2 声发射门槛及时间参数的设定 |
2.5 声发射特征参数分析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声发射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配合比设计和试件制备 |
3.2.1 原材料 |
3.2.2 配合比设计 |
3.2.3 试件制备及养护 |
3.3 坍落度分析 |
3.4 抗压强度实验方法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3.5.1 试件破坏模式 |
3.5.2 纤维尺寸、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
3.6 基于声发射损伤定位分析 |
3.7 声发射参数分析 |
3.7.1 声发射信号参数历程分析 |
3.7.2 声发射b值特性研究 |
3.7.3 声发射b值计算方法 |
3.7.4 不同纤维掺量下的b值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折声发射特性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抗折强度计算方式 |
4.2.2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 |
4.2.3 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基于声发射信号损伤定位分析 |
4.4 声发射单参数分析 |
4.5 声发射信号参数关联分析 |
4.5.1 能量-幅值分析 |
4.5.2 RA-AF关联分析法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钢纤维TRC和混凝土力学及裂缝自监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TRC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
1.2.2 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 细骨料纤维混凝土及TRC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试验用原材料 |
2.2.1 短切纤维及纤维网格布 |
2.2.2 细骨料混凝土 |
2.3 TRC制备 |
2.3.1 无预应力 |
2.3.2 施加预应力 |
2.4 纤维混凝土工作性能试验 |
2.5 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
2.6 本章小结 |
3 TRC的轴向拉伸试验及其裂缝监测 |
3.1 引言 |
3.2 玄武岩纤维网格布拉伸性能试验 |
3.2.1 玄武岩纤维网格布的力学性能 |
3.2.2 碱性环境对玄武岩纤维网格布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 TRC的轴向拉伸性能试验 |
3.3.1 试验概况 |
3.3.2 配网率对TRC轴向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3 短切纤维对TRC轴向拉伸性能的影响 |
3.3.4 预应力对TRC拉伸性能的影响 |
3.4 TRC轴向拉伸试验的裂缝自监测 |
3.4.1 试验概况 |
3.4.2 FCR-Load-Displacement曲线 |
3.4.3 自监测混凝土灵敏度系数 |
3.5 本章小结 |
4 TRC的三点弯曲试验及其裂缝监测 |
4.1 引言 |
4.2 TRC三点弯曲力学性能试验 |
4.2.1 试验概况 |
4.2.2 配网率对TRC三点弯曲性能的影响 |
4.2.3 短切纤维、预应力对TRC三点弯曲性能的影响 |
4.3 TRC三点弯曲的裂缝监测 |
4.3.1 试验概况 |
4.3.2 Load-FCR-COD关系曲线 |
4.3.3 FCR-COD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钢纤维混凝土的三点弯曲试验及其裂缝监测 |
5.1 引言 |
5.2 试验内容 |
5.2.1 试验准备 |
5.2.2 评价指标 |
5.2.3 试验方案 |
5.3 不同强度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性能试验 |
5.4 钢纤维对于混凝土自感知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四点弯曲试验及其裂缝监测 |
6.1 引言 |
6.2 智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试验 |
6.2.1 工作性能试验 |
6.2.2 抗压强度试验 |
6.3 试件制备及试验概况 |
6.4 弯曲性能评价指标 |
6.5 多区段裂缝监测试验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主要符号 |
致谢 |
(6)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1 PVA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2 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3 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节点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技术路线 |
第2章 普通混凝土框架节点研究 |
2.1 引言 |
2.2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分类 |
2.2.1 构造形式不同分类 |
2.2.2 施工方法不同分类 |
2.2.3 建筑结构抗震需求分类 |
2.2.4 梁柱节点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分类 |
2.3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受力机制 |
2.3.1 斜压杆机制 |
2.3.2 桁架机制 |
2.3.3 约束机制 |
2.3.4 剪摩擦机制 |
2.3.5 组合块体机制 |
2.3.6 梁剪机制 |
2.4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受力过程和破坏模式 |
2.4.1 梁柱节点受力过程 |
2.4.2 梁柱节点破坏模式 |
2.5 节点核心区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2.6 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影响因素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目的 |
3.3 试验设计 |
3.3.1 纤维的选择 |
3.3.2 试件的几何尺寸 |
3.3.3 材料参数 |
3.4 试件制作与浇筑 |
3.4.1 试件制作 |
3.4.2 试件浇筑 |
3.5 试验装置和加载机制 |
3.5.1 试验装置 |
3.5.2 加载机制 |
3.5.3 测量内容 |
3.5.4 测量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现象与数据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现象 |
4.3 试验数据分析 |
4.3.1 滞回曲线 |
4.3.2 骨架曲线 |
4.3.3 延性性能 |
4.3.4 刚度退化 |
4.3.5 耗能能力 |
4.3.6 梁端塑性铰区变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3 纤维增强混凝土的性能与构件研究现状 |
1.3.1 纤维增强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 |
1.3.2 纤维增强混凝土柱研究状况 |
1.4 ECC材料的性能与构件研究现状 |
1.4.1 ECC材料基本力学性能 |
1.4.2 ECC材料柱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方案 |
引言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件设计 |
2.2.1 试件设计及试验参数 |
2.2.2 设计参数的影响 |
2.2.3 材料力学性能 |
2.3 试件制作 |
2.3.1 钢筋及模板制作 |
2.3.2 试件浇筑与养护 |
2.4 试验方法及加载 |
2.4.1 试验方法及原理 |
2.4.2 试验加载装置 |
2.4.3 试验加载制度 |
2.5 测试内容及方法 |
2.5.1 测点布置 |
2.5.2 测试内容 |
2.6 试验现象 |
2.6.1 试件破坏过程 |
2.6.2 柱破坏方式 |
2.6.3 试验现象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结果分析 |
引言 |
3.1 滞回曲线 |
3.2 骨架曲线 |
3.3 延性性能 |
3.4 耗能性能 |
3.5 刚度退化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VA-钢Hy FRCC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引言 |
4.1 有限元Open Sees软件概述 |
4.2 PVA-钢HyFRCC柱非线性分析 |
4.2.1 纤维模型介绍 |
4.2.2 材料本构关系 |
4.2.3 建立有限元模型 |
4.3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
4.3.2 承载力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9)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 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2.1 原材料 |
2.1.1 粗骨料 |
2.1.2 纤维 |
2.1.3 水泥 |
2.1.4 细骨料 |
2.1.5 粉煤灰 |
2.1.6 磨细矿渣粉 |
2.1.7 减水剂 |
2.1.8 水 |
2.2 初始配合比计算 |
2.2.1 配制强度的确定 |
2.2.2 确定粗骨料体积(V_g)及质量(m_g) |
2.2.3 确定水胶比(m_w/m_b) |
2.2.4 干表观密度 |
2.3 水泥胶砂流动度 |
2.4 基于Design-Expert软件SCLC配合比调整 |
2.4.1 试验配合比 |
2.4.2 试验拌合物情况 |
2.5 试件制备成型方式 |
2.6 本章小结 |
3 纤维增强SCLC配合比设计优化 |
3.1 SCLC配合比最优化预测 |
3.1.1 响应面优化法RSM |
3.1.2 响应面优化法的一般流程 |
3.1.3 工作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4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3.1.5 最优配合比 |
3.2 纤维增强SCLC配合比优化 |
3.3 本章小结 |
4 纤维增强SCLC的性能研究 |
4.1 工作性能 |
4.2 干表观密度 |
4.3 立方体抗压强度 |
4.3.1 试验现象及试件破坏形态 |
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劈裂抗拉强度 |
4.4.1 试验现象及试件破坏形态 |
4.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5 抗折强度 |
4.5.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4.5.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轴心抗压强度 |
4.6.1 试验现象及破坏形态 |
4.6.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7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 |
4.7.1 弹性模量试验装置 |
4.7.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8 收缩试验 |
4.8.1 收缩试验装置 |
4.8.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的受弯性能数值分析 |
5.1 本构模型 |
5.1.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5.1.2 压型钢板的本构关系 |
5.2 材料参数取值 |
5.2.1 纤维增强SCLC楼板参数取值 |
5.2.2 压型钢板截面形式选择 |
5.2.3 钢筋设计参数取值 |
5.2.4 钢筋网的布置 |
5.3 压型钢板-纤维增强SCLC组合楼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1 单元选取 |
5.3.2 模型建立 |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5.4.1 等效应力云图 |
5.4.2 模型结果非线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玄武岩纤维的应用现状 |
1.2.2 聚丙烯纤维的应用现状 |
1.2.3 混杂纤维的应用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细集料 |
2.1.3 减水剂 |
2.1.4 水 |
2.1.5 纤维 |
2.2 试件制作 |
2.2.1 试件的配合比设计 |
2.2.2 试件的制备及养护 |
2.3 试验测量方法 |
2.3.1 抗压强度 |
2.3.2 抗折强度 |
2.3.3 吸水性 |
2.3.4 耐酸腐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
3.1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1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影响 |
3.1.2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影响 |
3.1.3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折压比影响 |
3.2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
3.3 玄武岩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耐酸腐蚀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
4.1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1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压强度影响 |
4.1.2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影响 |
4.1.3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折压比影响 |
4.2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
4.3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耐酸腐蚀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杂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 |
5.1 混杂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1.1 极差分析 |
5.1.2 方差分析 |
5.1.3 指标-因素分析 |
5.2 混杂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
5.3 混杂对水泥基复合材料耐酸腐蚀的影响 |
5.3.1 极差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3.3 指标-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四、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应用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混杂纤维混凝土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参数分析[D]. 张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钢纤维种类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及耐久性研究[D]. 张紫键.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3]聚丙烯纤维胶粉轻骨料混凝土力学及抗冻性能试验研究[D]. 杨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基于声发射方法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 石磊.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5]钢纤维TRC和混凝土力学及裂缝自监测性能研究[D]. 于有川.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赵瑜璇.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PVA-钢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韩维丽.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8]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9]纤维增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的性能与应用研究[D]. 张玉楷.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研究[D]. 杨莉莉.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玄武岩纤维论文; 钢纤维论文; 普通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裂缝论文;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论文;